('
“‘指南’?”
“就是司南,磁石不是一直指着南方吗?所以称之‘指南’,意思就是指导别人,免于走偏路,你觉得如何?”
“十娘妙想,夫所不能及也。”
苏轼整理撰写的《防疫指南》,一经刊刻,就销售一空,成为大宋人手一本,居家旅行必备的书籍。
这不仅是因为他成功控制住了凤翔府几个县乡的疫情,证明了这本指南的实用性,更是因为他本人就以文章、书法受到文坛盟主欧阳修夸赞。王弗还很贴心的出了字帖版,便于幼儿学字的同时,了解防疫知识。
苏轼对她这种利用自己牟利的行为没有任何不满,因为这一次,王弗预支了几万贯,用于购买药材、雇佣民工、改善用水条件,要不是她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他们不可能创造这样一个奇迹。
再说了,编写《防疫指南》也是有利于百姓的民生大事,她这么做,没有丝毫不妥。
这本《防疫指南》后来几经订正、增减,一直由赵家书籍铺出版,成了每个书院、学塾首先要学的书籍之一,就是那不识字的,也会由乡老里长集合起来,定期
举行“防疫知识普及大会”,务使每个人都能掌握一定的疾疫知识,懂得生水不饮,腐肉不食。
而《防疫指南》中的各种药方,也被各地大夫奉为圭臬,但书上每一面都会强调对症下药,因时因地因人而变,不可盲从。
这一年的冬天,仁宗在朝堂上捧着《防疫指南》总结道:“千百年来,疾疫一直是民生大害,如今凤翔府签判苏轼总结出这本《防疫指南》,成功控制住了香溪疾疫,国中上下为之大振,气象一新,诸位当以此为楷模,勤俭爱民,恪尽职守。”
苏洵如椽大笔,遵循事实,将此事记述在史书中,成为仁宗的一项功绩。他也已经为官数载,虽然是在清水衙门做些文书上的事,但报国之心不改,立功之心不变,如今苏轼有此功绩,也算是为苏氏门楣增添了几分光彩。
尤其最近新得长孙亲手写的《九歌》十一篇,虽笔迹稚嫩,缺点少划,却也充分显示了这个孩子的天分和毅力,不在其父之下,苏氏一族,盛兴有望啊。
程氏虽也遗憾苏轼夫妻和阿弃没能回来过年,却也不寂寞,身边还有幼子苏辙夫妻,三个孙女也是越长越好,乖巧可人,八娘与夫君相敬如宾,恩爱和睦,外孙程照与他的继父相处更是和谐,一家人生活富足,前途似锦,也算是畅快如意了。
王弗和苏轼在凤翔府过年,身边更是毫不落寞,新开的医学院声名远扬,吸引了许多学子前来求学,甚至有那已经出了名的杏林高手不耻下问,宁愿在学院里当个普通学生,从头学起。
济世医学院第一批招生三百余人,都是经过重重筛选,确定终生为医不改其志的青少年,十五到二十五岁都有。通过审查,王弗又招了一批实习老师,让他们传授学生基础医药学,巩固基础,同时向别的老师学习新的医学知识。
三星观里的少年们,都是汤山盗匪的后代,本以为自己被留在凤翔府是做人质的,结果好饭好菜,逢年过节还发新衣发红封,签判夫人只对他们的学习和人品严格,其余诸事都不管,这群脱了钟仪魔掌的少年可算是扬眉吐气,逐渐活泼起来。
日子过得舒心,王弗也是过年后才恍然发觉,好像每月都会寄信过来倾诉心情的映之这个月没有写信,才写了信寄出去,便看见苏轼拿着东京来的信进屋来了。
“十娘,你三叔去世了。”
第167章
王杰是中秋节后, 同友人一起游湖时掉下水淹死的, 因为喝了酒, 掉下去的时候挣扎了几下, 灌了不少水进去,意识不清的人落入水中, 自然是凶多吉少。偏偏那湖又深,他们一群人跑得远,会泅水的船夫只有一个,救了这个, 自然就漏了另一个, 王杰很不幸,就是被漏下的那一个。
映之自然是要回青神为父亲守孝的,王弗无法亲自去见她一面, 只好派了性格开朗的双喜, 跟着信使赶上王家回青神的队伍, 与映之同行。
最让赵氏担忧的是,映之年纪不小了,婚事还没有头绪, 而她自己懵懵懂懂,一心学习园林设计,好像还没开窍。爹爹去世,能够为她安排婚事的,也就只有那个眼光浅薄的李氏了。不是赵氏埋汰这个妯娌,实在是从她进门起, 只要两人撞到一块,李氏做的事都能让她恶心死。
她有心过问映之的婚事,可映之本人无心,她也没什么办法,王弗的意思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要不然到时候守制结束,把她送到医学院待一段时间,医学院里这么多优秀青年,总有一个能让她动心的。
实在不行,一辈子不嫁,也未尝不可。说到嫁人,这还真是一件不看技术,只看运气的事,她身边的小姐妹或者嫂嫂,都嫁得很好,夫妻恩爱,一家和睦,只有一个白芷,嫁到了江陵,听说实在过得很糟心。
白芷用小鼠做实验,不小心被她那个古板严肃的官人发现了,登时就发了火,骂她心肠歹毒,虐杀性命,还一直贬低白芷的家世和学医的爱好,也是白芷性格温驯坚韧,忍得了他如此百般打压,若换了王弗,早一拳过去,叫他找不着东南西北了。
因为白芷的事,王弗一直劝告赵氏,不要过多干涉小辈们的婚事,看看对方的人品才学,稍微把关是好的,真正的日子,还是他们自己去过的,谁也不知道其中艰辛酸涩,让他们自己去品味,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后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