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1)

他戚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虽然不算钟鸣鼎食,也是和乐安详,如今只剩下姐弟两人,和两个年纪尚小的幼妹,桩桩件件,他怎么能不恨呢?

可萧易是太子,是注定君临天下的帝王,他恨了又能怎么样?

日日待在二皇子身边,萧绍松弛平和,亲近温柔的态度让戚晏险些忘了,眼前这位,也是个皇子,是萧易的亲弟弟。

戚晏筹码本就不多,他不敢赌。

萧绍静静的看着他。

他于是抬起手,放在了戚晏的眼角。

萧绍浅浅道:“真的不哭了?好,我帮你杀萧易。”

戚晏一惊,捏着袖口的手指便收紧了,他不可置信地看向萧绍,像是听到了无法理解的东西。

本朝不设丞相,内阁便力压六卿,成了大乾最高权力枢纽,这天下读书人熙熙攘攘,个个想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那浩浩青史之上留下一章半句,才不负十年寒窗,满腹才情。

文臣清贵地,怕是他走进去,旁人都嫌脏污。

戚晏才华归才华,可某些时候未免迂腐,想得多还容易钻牛角尖,带着些读书人的习气,萧绍偏偏不喜欢这习气,看着就想逗,想将这风雅的文士弄到手里把弄,弄到再无法维持风度,要哭不哭才好。

戚晏抬眼,死寂的眸子像是活过来了,带着细碎的光。

但萧绍观察着戚晏的神色,死气散了些,像是终于缓了过来,他也微微松了口气,不知怎么着,想到了曾经养过的文竹。

后来萧绍又玩了别的,再没种过花,那文竹却也在他书房好好的活了下去,绿意盎然,讨人喜欢。

可这么想着,他又觉得有些荒谬。

但看着面前这个尚且青涩的戚晏,萧绍就忍不住心软一点,再心软一点。

戚晏还有点愣,只道:“……嗯。”

他往戚晏手里又塞了个小罐子,铲了点安王墓前的泥土填进去,随后用布和麻绳细细的封好了。

在安王墓前转了转,没发现更多线索,戚晏将罐子打包装好,准备回去系到马上。

戚晏一愣,还是拿好了罐子,此时离天亮不过半个时辰,要跑马回府邸有些困难,可萧绍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他在安王墓前左转转右转转,俨然转出了春游踏青的架势。

这样,他们就绝对无法赶回府邸了。

萧绍笑道:“等宋吕洋。”

戚晏眉心一跳。

萧绍却站起来,若无其事地拍了拍腿上的草灰,笑道:“可算来了。”

萧绍带着白银案的苦主戚晏,还深更半夜往山上跑,是人都知道有鬼,万一被揭穿,宋吕洋就是戚家一样家破人亡、身陷牢狱的结局,甚至会更惨,所以他定然想法设法地要除掉萧绍。

建宁帝已是耳顺之年,没几年活头了,等他一死,太子上位,宋吕洋一样是从龙之功,左膀右臂,这样看来,杀个纨绔皇子,不算什么。

到时候折子递到京城,太子从中斡旋,说不定革职都不会有,也就是个降职,对宋吕洋来说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萧绍依旧泰然,镇定的好像在逛街看风景,离花楼里听曲的纨绔就差手里一把扇子了。

萧绍笑了声:“舆图也不是白看的,跟我走。”

萧绍之前在山顶转来转去,看了那么久,寻得就是这个。

萧绍将错综复杂的路径记在脑子里,背朝河东府的方向,拉着戚晏朝山后走,他步履从容,神态安稳,戚晏跟着,便也放下心来,不多时,就听见了潺潺的水声。

有山溪在侧,火势也不怎么可怕了,戚晏便安定下来,可山间山风朝向难以预估,大片的黑烟被吹到此处,空气中尽是呛鼻的味道,手掌抹上树干,也是一层的浮灰。

帕子被水尽数浸湿。

戚晏听见他的话,自然闭上了眼他现在已经很习惯听萧绍的话了,而后,一方凉凉的帕子便覆了上来,将脸尽数盖住了。

这个场景,和梦中有点像。

梦里窒息的感觉如此真切,痛苦难以忍受,缺氧使得他头晕眼花。

可戚晏耳鸣的厉害,他甚至无法听清何内监说了什么,一段刑罚结束,他被要求重复过错,如果重复不了,又是一张帕子覆盖上来,最后,那帕子层层叠叠,而戚晏走到了死亡的边缘,才被浑身瘫软着放了下来。

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萧绍在身边。

这个时候,火焰和浓烟似乎都散去了,全部的感官都留在指尖相贴的地方,温度灼热滚烫。

戚晏回握过去,死死抓住了萧绍的手。

第107章 计谋

而青龙山背面,隔着一条顺清江,镇守太监姚晋的府邸已经彻底陷入了混乱。

姚晋只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河东府气候干燥,每年初春都要烧上几场,不足为奇,我们这儿隔着江,烧不到我们,不必担心。”他站起来为何内监斟茶:“来,何总管,尝尝我这新供的茶。”

姚晋:“应当不会,青龙山那块都是荒无人烟的地界……”

“额,青龙山?”

姚晋扶住:“不是,怎么了?那山上有什么吗?”

萧绍出门前便和他说了要去去青龙山采风,算算日头,现在就该在山上。

他们两个内宦却是全凭皇帝宠爱做到了如今的位置,所能仪仗的也只有皇帝,若是让建宁帝最偏宠的皇子死在他们的地界,前途如何暂且不说,皇帝震怒之下,性命都无法保住。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