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西线徐远山借数量巨大的煤矿工人进行扩军,还用了公审大会方式替矿工报仇,又经过多日思想教育,迅速让这些煤矿工人新兵归心并形成了一定战斗力。
这在解放军不缺武器弹药情况下,非常难得,作战能力低一些不要紧,多打几仗就出来了。
防守东线北镇县和盘山县的黄克诚,虽然不像徐远山一下子得到五万多的煤矿工人,也收拢了这两个县其它类型矿山工人两万余人,当然这点人是不够的。
所以黄克诚只能出奇招了。
黄克诚无论在红军时期还是解放军时期,都是土共军队里难得全才的高级将领。
原时空的土共革命历史,能文能武像他这样水平的解放军里还真不多:抗战时他先是与徐海东搭班,因徐海东病重他是旅长和政委一肩挑,后来344旅被中央划给新四军,成了新四军战斗力最强的第3师(王牌军39军前身),任师长兼政委。
抗战胜利前,黄克诚是第一个向土共中央建议向东北派兵,中央批复同意后率新四军第三师赴东北,后黄克诚任东野副司令员、后勤司令部司令员;东野入关后先任天津市委书记,后任湖南省委书记;抗美援朝开始后,又被中央军委急调任总后勤部部长,指挥建立起打不垮炸不烂的志愿军后勤补给线;最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中纪委常务书记。
从上述可看出,土共革命事业中黄克诚不仅有波澜壮阔的一生,而且还是最大幅度的跨行。
现在如果不是黄克诚参加东北战役,在关内战场是足够领军一个集团军的,因此他虽然担任第六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协助司令员杨靖宇,但独领一支十万人马面对五十万日军,也足够体现土共中央对他的重视。
黄克诚除了有战略眼光外,战术细节也是强项,东线要增加兵力,又要增强新兵战斗力,那就需要更多兵源,然后多中选优。
所以,黄克城使出了大炮招兵的奇招。
他派出炮兵师和步兵师的炮兵营、装甲营在步兵配合下,对北镇、盘山两县南北五十公里范围内进行武装大游行,摧毁所有日本的基层政权,建立土共基层组织。
东北因为实施“集团部落”,归屯并村,集中管理老百姓,这下就给解放军省了许多事情。
当一个大集团部落土围前面摆放着解放军十几门重炮和几十门迫击炮时,部落里所有人直接就跪了,打开木门让解放军接管,而炮兵部队在步兵配合下又直接奔到下一个部落……
东线黄克诚就是用这种方式,一日之间就使三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全变成了红色,涉及六个县四百万人口。
如此军威和武备展示下,与日本人有仇的东北大汉听说解放军要招兵,自然就有许多人想参加。
所以到16日,要参加解放军的东北青年就超过二十万人,身体和各方条件好的八万人(加上两万矿工,刚好就是十万人)被送到三个步兵师进行扩编训练,练其余十二万人就地成立新兵训练部队。
东线东北百姓参军的新兵,虽然没有西线煤矿工人对日本人那样深刻的深仇大恨,也没有基本的组织和纪律观念,但他们同样有优点,……就是身体素质更好。
从参加解放军第一天起,东线新兵就进行强化训练,每天跑步二十公里,然后是不停歇的射击和投弹训练。
这样,四天后在老兵带领下,这些新兵也同样有上阵地打阻击的一定战斗力。
让锦州与沈阳中间阻击线黄克诚部和徐远山部有四天整军时间,是日本大本营犯的错,也可以说是石原莞尔犯战略、战术的错误。
1938年11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被解放军包围进攻时,16师团师团长的石原莞尔就被从东北调回大本营担任副参谋长,协助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指挥在华日军,说白了大本营就是靠石原莞尔谋略再通过闲院宫载仁的面子指挥日军作战。
后世日本人甚至中国的一些军迷,认为石原莞尔的战略水平是二战日军中水平最高的将领,其中就是石原莞尔反对全面侵略中国和反对与苏联动武。
但要徐远山来说的话,石原莞尔的这两个反对并不完全正确。
首先要判断日本在二战前期的战略对错问题,徐远山与后世网上许多人认为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和与苏联动武是战略错误是有些不同的看法。
自从穿越民国后,徐远山就不停学习和研究原时空的抗战历史,以便提高自己对现时空新形势的分析和推演水平。
徐远山一开始也认为原时空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是完全的战略错误,然而了解更多、更全面情况后,他反而认为从日本的视角看,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并不属于战略错误。
首先从结果上看,因为蒋秃子的“神操作”,使得他成为神助日军的猪对手:1,全面侵略中国后,日本从中国掠夺到大量金银财富,占据了中国关内的几个资源大省(山西、山东、江西及两湖)和最富裕的江浙,使日本自身迅速强大了起来;2,摧毁了蒋秃子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体系和经济建设体系,国民政府只剩下贫瘠的西北、西南两地,就算四川强一些也仅是有农业产出而没有工业产出;3,摧毁了蒋秃子国民政府的抵抗信心,就是到1944年,国民党军队就算在日本主力几乎全调到太平洋,自身得到美国军援情况下,仍无力或说不敢向日军反攻。
达到了上述三个目的,还能说日本这个战略是错误吗?更不用说,日本更阴险地把全面侵略中国说成“两国冲突”。……把别国首都都占了,美国报纸还说日军这行为是为了上海日本侨民的安全。
如果说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唯一的战略失误,就是摧毁国民党政权的同时,暴露出蒋秃子国民党政府是自私、腐败和没落的政府,给中国百姓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土共组织机会,更是让土共发展建立受百姓欢迎的根据地政权。……抗战前土共有多少军队和地盘?抗战胜利后,土共又有多少军队和地盘?
所以,石原莞尔反对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用二十年时间蚕食和消化中国,也不见到有多正确,……因为二战毕竟要结束,不会给日本二十年的消化时间。
许多人认为日本主动挑衅苏联,并与苏联发生诺门坎战役是战略失败,而徐远山反而认为诺门坎战役是日本人战役惨败而战略成功。
诺门坎战役之前苏联拼命援助蒋秃子国民党政府,希望他们拖住并消耗日军,同时也支援东北抗联对日作战。
诺门坎战役后,胜利的苏联缩了、怕了,反而与日本签署和平条约,断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因为“怕刺激到日本人”,还出卖了中国利益和主权承认了伪满洲国。
有人或许说,这是斯大林为了应付西线德国而对东线日本采取缓兵之计。
那么,没有诺门坎战役斯大林就不需要应付西线德国的威胁了?
为什么,就没有人认为诺门坎战役这一仗就是把斯大林打怂了?
而斯大林怂了的原因,就是苏联花了很大的代价,运了几个月的武器弹药,动用了众多飞机、坦克、大炮和大批部队,派出名将朱可夫,才堪堪打赢日军不到两个师团的部队。
历史证明,这时期斯大林钢铁巨人外壳里面是一颗软蛋。
这颗软蛋必须等到苏联卫国战争,用千万名红军生命和鲜血染过后,才能变硬,这也是二战结束时斯大林得不到外蒙时,坚持不出兵东北对日作战的原因。
诺门坎战役一战下来,日本得到需要的和平,还加上承认伪满洲国的小费,能说日本挑衅苏联并交战是战略失败吗?
所以说石原莞尔的谋略才华并不是后世日本人推崇那样水平,日本人之所以推崇,就说明到了后世日本人的战略水平依然低劣。
土共解放军在阜新、北镇及盘山发起袭击,还有沈阳至旅顺(大连)一线更大范围的袭击,就算当晚电台受到干扰,到第二天15日附近的日军反应过来后也向大本营报告了。
石原莞尔收到报告后,先给闲院宫载仁汇报,然后立即召集参谋人员对几份报告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