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石原莞尔战略和战术失误---(2 / 2)

“八嘎,这些土共解放军从哪里冒出来的?”

“年前据报告有许多支那人跑到深山老林,说是参加解放军,冬天快过去了这些人就要冒头?”

“不过能,就算年前有二十多万人失踪了,但现在冒头的可不止二十多万人。”

“唯一可能是从渤海湾过来。”

关内与关外的距离,从山海关到锦州,陆地上有四、五百公里,但沿途可是有日军层层设防,否则锦州一线不会布如此多的日军了。

“也不可能,几十万人得用多少船运输?”

“那也有可能是满洲国的支那抗联与乘船过来的解放军汇合呢?”

“从阜新、北镇和盘山遭到袭击,土共解放军人数至少有三、五万人,如果他们袭击燕山山脉皇军防线某一点,有可能形成两面夹击而突破防线。”

日本大本营参谋们的乱猜测,也让石原莞尔头昏脑胀,这就是没有进一步情报来源支撑分析的弊端。

对于年前满洲国支那青壮纷纷逃入深山老林,现在石原莞尔也觉得当时采取的应对有些问题。

前几年,东北义勇军和抗联很难在满洲国的冬天生存,就是因为缺少粮食补给,所以每到冬天日军是严守各个部落,更严禁粮食对外输送,此举就是让义勇军和抗联难以坚持下去。

日本在满洲国实施归屯并村的目的,就是想断绝反日队伍的补给,当然把中国百姓集中起来到集团部落里,荒野区域变得更大,抗联活动区域当然也大了,但日本人认为抗联没有粮食,活动区域再大屁都不顶用。

徐远山为什么让东北抗联即解放军第六野战集团军在冬天集中训练,就是利用大雪封山时日军大部队无法围剿,……全凭人力运输,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队伍在野外补给困难是一方面,另外行军宿营还要面临夜间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任谁都顶不住。

而日本人的归屯并村,也使得日军前往山深老林还必须要经过很长距离的荒野。

这也是分散在近十个密营第六野战集团军二十多万的新老战士,能安心进行冬季大训练的原因。而且就算日军前来围剿也是疲惫之师还缺少补给,养精蓄锐且粮弹充足的这些解放军战士可以和日军对峙,就看看谁耗过谁了?

石原莞尔觉得这个冬天放任抗联在深山老林自生自灭是失误的原因,就是解放军可以通过空中运送物资,满洲国的日军也汇报说有运输机从头上经过,但数量并不多。

日军不知道这些运输机是负责来往运送人员,靠这几架至多十几架运5运输机,是填不饱二十多万人的肚子。

最后一名日军参谋说解放军有可能会从燕山山脉日军防线前后夹击也让石原莞尔有所触动。

按他想着,满洲国日军汇报沈阳至旅顺出现三十万解放军,这股力量还不足对沈阳的15万守军产生威胁,因为沈阳的火炮有三百门以上,又有最大的兵工厂,估计在厂里没有运走的火炮还有上百门,而且兵工厂又能够生产炮弹和子弹,守卫沈阳的日军不缺少弹药。

另一方面,日军可从旅顺、长春甚至锦州加上朝鲜经凤城一起向沈阳周围的解放军进攻,日军至少能集中八十万兵力,这股解放军反而成了水池中王八,……连跑到没有地方跑。

唯一可能的就是解放军突破日军燕山山脉防线,石原莞尔想到,这也许是出现在阜新、北镇和盘山的解放军意图,只要把锦州和朝阳牢牢守住,进到满洲国的解放军只有无奈被消灭。

他没有想到的是,解放军在沈阳周围至大连这一带,布置超过两千五百门以上的重炮,而且除一百门88高炮配置给黄克诚、徐远山两部用于阻击战外,四百门88高炮布置在沈阳周围。

解放军就是在这个中心地带准备与日军野战中硬碰硬。

等石原莞尔想好对策,就亲自去找闲院宫载仁提出应对谋略。

闲院宫载仁听石原莞尔说完后,反问道:“你认为从北部长春、哈尔滨抽出四十万皇军,还有沈阳、旅顺,加上从朝鲜进攻的二十万朝鲜裔士兵,超过八十万兵力就足够围歼沈阳至旅顺的解放军?”

石原莞尔说道:“是的,虽然没有空军,但这次对沈阳附近的作战,皇军可以集中一千五百门火炮和一千辆坦克,火力可是原来淞沪会战的五倍以上,应该能消灭这股三十万人的解放军。”

闲院宫载仁:“按照石原君所想,解放军唯一出路就是突破锦州、朝阳防线过来救援?”

石原莞尔点点头:“所以必须提醒锦州、朝阳两地的皇军注意防守,慎防解放军偷袭。如果皇军陆航和海航的新式战斗机能参战就更好了。”

闲院宫载仁摇摇头,轻叹一声后说道:“我问过山本五十六,他是受天皇委托负责这批新式战斗机的训练,他说目前只有五百架新式战斗机,还不能与支那土共空军抗衡,如果要决战虽然能拼掉支那五、六百架战机,但日本的新式战斗机也不会剩下多少。”

石原莞尔也是有些无奈:“那只能这样,我这就去发布命令。”

闲院宫载仁:“这几天还是要注意,前线如果有变故要及时研讨。”

15日晚,锦州和朝阳的日军都收到大本营的电报:提高戒备,严密防守,慎防土共解放军南北偷袭突破防线。

到了19日中午,锦州和朝阳的日军同时向大本营汇报,在阜新、北镇、盘山的解放军正招兵买马扩军,并没有向南进攻的迹象。

半小时后,大本营回电命令,分别动用五万皇军在坦克部队配合下向阜新和北镇、盘山进攻,试探解放军的作战意图。

但日军已经失去了先手,等日军到阜新或北镇、盘山时,解放军已经完成了阻击线工事构筑,88高炮同样在阵地上布置到位。

此前,徐远山并没有去考虑使用88高炮,就因为88高炮有诸多优点,如威力大、射击准确性高、射速高(每分钟15发)、转向反应快等等,但有一点就是机动性弱。

整个88高炮就是放置在一个平台上,而不像普通火炮的炮身上有两个轮子和两个炮架,把炮架一收用车辆直接能牵走。

88高炮最适合在要点防守,用于防空或者平射地面目标,而这次阻击战,徐远山就是在阻击线两端布置了88高炮,而日军想先攻下88高炮的阵地,所经过的地形属于易守难攻山地,这对解放军最为有利。

而且,徐远山在正规作战中,算是阻击战的经验最为丰富,无论太湖西山还是南京的防守,甚至山海关面临日军南北进攻,曾让徐远山费不少神,所以这次在阜新防守,他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徐远山考虑最多的,还是弹性防御中的反击问题,但反击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前沿抵抗,若没有给予日军相当的迟滞、骚扰和杀伤,则纵深的反击效果未必就很好。

所以前沿还得狠狠打几仗,不仅能装得更像,还借机消灭更多的日军有生力量。

1939年3月25日,阻击战正式打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