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夜袭加贺号航母(1)---(2 / 2)

果然不好打啊。

徐远山走到两部小型雷达前,这两部小型雷达一部是探测雷达一部是天气雷达。

该天气雷达为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最大扫描半径120公里,最佳半径60公里,通过分析水汽、风速、海浪波伏变化等信息,得出附近海域气候变化,当然现在不可能像后世一样和其它地方天气雷达联网后那样对海况预测准确。

但多少对海洋气候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当然,天气雷达同样能对大型目标进行扫描。

徐远山盯着雷达的显示屏,观看扫描到目标后显示屏上面是否有变化。

可惜这两部小雷达扫描结果,加贺号航母在显示屏上依然是大小一样的光点。

几十万元的东西,也就是做到这一步了。

在观察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徐远山先是记录各舰的排位,然后通过雷达和望远镜测距功能,把军舰之间的距离测算出来。

早些时候,徐远山还考虑过从加贺号横截面中间连发射四枚鱼雷,造成加贺号船身变形。

这不是小汽车的外壳,利用钣金工敲打就能复原的。

但现在,旁边两艘大驱逐舰(轻巡洋舰)已经把最好的位置占住了,所以要打横截面不可能,只能从加贺号航母尾部偷袭。

到时候,把鱼雷的定深设置在7至米(加贺号吃水深度米),不能让它侧面变形,就让它屁股变形,捎带破坏螺旋桨。

然后就是考虑后面的驱逐舰和补给舰的距离,这两艘舰的距离是400米左右。

而这两艘舰与加贺号航母的前后距离有600米左右,按照海军通行的准则,夜间时候前后距离会拉大,姑且算800米至1000米。

下来摆在徐远山前面夜间的作战计划有三个:第一个是从后面两艘舰船中间穿过去,距离航母五百米处投放鱼雷,然后从侧面的大驱逐舰和后面的补给舰中间窜出来后逃跑;第二个是从补给舰外侧,大飞关掉发动机后滑行进去发射鱼雷;第三个就直接在补给船后面也就是离航母超过一千米距离发射鱼雷。

第一个计划最危险的地方,就是驱逐舰的探照灯,被这家伙上面探照灯锁住的话,驱逐舰上高射机枪和机炮扫过来的话就不得了。

第二个计划危险度适中,因为补给舰火力较弱,就算被发现还有逃离机会。

第三个计划是最安全,但目标最不好打,就是这里的舰船太多,徐远山从后世整来的导航又过于敏感,搞不好就打到旁边的舰船上。

徐远山最后选第二个计划,是有些冒险但就算被发现,等日本水兵进入机枪射击位,大飞都能跑出去五百米外。

如果没有探照灯,漆黑的五百米打个锤子呢。

这时候,天上的太阳光线全部消失了,天空如舞台一样,黑幕从上面许许落下。

徐远山让齐绍元把大飞调头,转回东南方向六十公里外的衢山岛临时基地。

回到临时基地,徐远山指挥先锋军二十名战士,先把近七米长、半米多粗的重型鱼雷用粗绳从底下穿过,齐心协力抬到了海水里。

到海水里,因为鱼雷本身具有的浮力,只需五名战士在水中扶着装到大飞货船快艇两侧水下的架子上扣好。

用同样方法,战士们陆续把另外三枚重型鱼雷装好,徐远山又亲自检查一遍。

除了四枚重型鱼雷外,这次徐远山又在后世加工了六枚不到一百公斤的轻型鱼雷,这些都是后世按照水下探测器加工的,做工、衔接及制导控制加工都比较好,带到民国后装上炸药才成了鱼雷的。

徐远山带上六枚轻型鱼雷,既是防身也是为了试验,这六枚鱼雷直接就放到大飞的船仓里,分别是驾驶控制台前后各三枚。

唯一不足的是,这六枚鱼雷没有办法自动发射,必须用货仓搭建的简易龙门把鱼雷吊起后才能放到船外的水里,最后用船模遥控方式发射鱼雷。

考虑袭击日本海军舰队之后,日本将会派出军舰和飞机在附近的海岛搜索,徐远山带大飞出发前,让先锋军另外15名战士把所有东西装上五艘木船,离开这里朝南行驶到渐江和福建交界的江南红军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沿海。

并约定了三个东南沿海紧急联络汇合地点。

大飞货船快艇执行袭击任务后,也会调头南下,到时候双方再用电台联系。

从现代时空辛苦带来的大飞,徐远山是不舍得放弃的,可以暂时放到江南红军哪里让他们先保管,连带齐绍元这支小分队,就按照海军特种部队训练,专门学习驾驶大飞将来袭击日本的货轮,都不用发射鱼雷,靠到货船后在水线附近贴上一个磁性雷,直接就能炸沉薄皮的货轮。

等徐远山准备好一切,开着满载鱼雷的大飞货船快艇驶向日本海军加贺号航母编队停泊地,已经是14日零时45分。

加贺号航母上,舰长冈田次作大佐和舰上大多数水兵已经深睡。

今天白天一整天的紧张战斗,无论什么岗位,都把人累坏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