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严重影响223团的发展和壮大。
224团北上部队与现在龙组部队也有不一样境遇,龙组部队接应到徐远山后就突然朝六盘山地区前进,跟踪的骑兵队想“放风筝”又被龙组部队用“回马枪”战术所破,根本就不能形成围困堵截之势。
不过让刘震安心的是,北上部队还有五天的口粮,而且还带了夜间照明的火把和煤油,逼急了还是能够在夜间突围,只不够伤亡可能有些大。
原来时空,红二十五军长征从西征北上,看着干部伤亡严重,那是因为干部次次冲在第一线,而整个部队每次战斗的伤亡并不太大,进入甘肃时的近四千人,抵达陕北时还有三千四百余人,说明途中的伤亡牺牲没有超过六百人,其中和马家军三十五骑兵师前后几次交手,损失减员也仅是在三百人以下。
现在的民国时空,红二十五军因为有徐远山提供的抗生素药品帮助,绝大多数伤员能够康复,部队战斗力得到不小增强。
刘震率领的这支北上部队目前就是被马家军骑兵堵在一个三里长的山沟里,三条山路出口都被对方占领。
当然,部队也能翻过山头过去,六盘山的山势并没有秦岭山险峻,问题是翻山效率低,没走多远可能会被重新包围。
最后,刘震和1营营长权志中商量后,决定再等一天,让战士休息好,等到明天就翻山朝来路返回,翻过山后连夜行军脱离敌人追击。
当初过来的时候,沿路收藏了不少粮食,往回打就不怕断粮。
当天傍晚的时候,224团北上部队驻地东南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刘震就知道是龙组部队过来了。
龙组部队能过来,说明已经接应上了徐远山。
刘震立即让权志中安排一个连战士朝东南方向移动,直到天黑无法行走再扎营,做好明天接应龙组部队的准备。
当然龙组部队过来不仅让双方能合兵一处,还给北上部队带来更大的惊喜,仅缴获的枪械200多支,把没有枪的新兵能武装一半,另外还有不少香喷喷的卤马肉。
刘震所听到的炮声,是龙组部队今天第三次收拾不开眼跟踪过来的一支仅三十多人的骑兵队。
龙组部队就是“回马枪”一招鲜,吃定了跟踪过来的马家军骑兵。
消灭二十多名敌人后,龙组部队就原地扎营,实际上龙组部队与224团北上部队直线距离不超三公里,当然绕山走的话,路程可能有七、八公里远。
但到这里,龙组部队前面侦察的尖兵终于发现去路的山口有敌兵把守,人数还不少。
徐远山吩咐刘振斌亲自带一个排前去侦察。
按照事先准备的作战计划,凡是前路出现敌人阻击部队,就由刘振斌带一支携带两挺轻机枪和多名神枪手的小分队,趁夜占领最高点,等天亮后朝下攻击,消灭拦路的敌人。
龙组大部队利用地形就地建立营地,由于今天炸死、打死的战马多,马肉必须得煮熟了才能多保存几天。因此,近百名战士帮助用马刀割马肉,再用山溪水清洗,还有一些人去捡枯树枝来烧火。
晚上吃饭的时候,每名战士分到半斤左右的卤马肉。
当然还有三千多斤卤马肉放到明天,224团的北上部队可是上千人,得给他们准备着一些。
不过用马骨头所熬的汤不受限制,卤马肉、骨头汤就着大饼,让战士们吃得那个香,好多战士多年后都没有忘记。
从这一点上能说明徐远山的细心,上次离开时他就到通勤排了解,食盐还够,但调料仅有10斤,所以这次他又专门携带10斤的五香粉。
马肉如果没有调料,很快就让人吃腻,当然没有别的可吃时还是不错的肉食。
但有滋有味吃不更好吗?
刘振斌侦察后,回来给徐远山汇报:“有差不多两百名敌人在上面守着,但防守的方向是西北方,应该是想要对付224团。”
徐远山询问刘振斌道:“明天佛晓前实施突击如何?要想和红军北上部队会合,也得杀过去啊。”
刘振斌回答道:“应该问题不大,我带一个排和19名神枪手趁夜色摸上去,天亮后从高处往下打。”
20名神枪手有一名战士在第二次作战时受伤。
徐远山想想后,还是觉得刘振斌说的没问题:“你把我那支带有夜视瞄准镜的步枪也带上吧,天亮前说不定还能消灭不少敌人。”
徐远山这次穿越过来,还带有十套打猎专用的夜视瞄准镜,因为考虑到充电不易,和十套重机枪10倍高精度瞄准镜一起先封存起来。
现在无论是224团北上部队或龙组部队都没有重机枪。
不过,这次突击作战,天亮后双方的激战还是造成了龙组部队较大的伤亡。
这也是龙组部队首次有战士牺牲,而且一次就是四位战士牺牲,另外有十三名战士受伤。
马家军骑兵部队下马步战,战斗力被看低原因是机枪少,步枪陈旧。不过,也有一些骑兵队士兵是打战多年,枪法了得。
刘振斌带队与之交战的这支马家军骑兵部队,虽然下马步战,但也有多名老兵枪法了得,让不注意隐蔽的龙组部队新兵遭了秧。
这才让徐远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