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红军杀出深山(2)---(1 / 2)

现在的民国时空,中央红军北上进入甘肃比原时空的9月中旬提前了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甚为关键,拯救了两千多名中央红军的战士。

众所周知,中央红军到达川西的一万名红军战士,是中央苏区撤出时八万红军幸存精华,也是革命信仰最为坚定、战斗力最强的红军杰出战士。

原来时空在川西的中央红军,由于通讯联络中断,无法了解到陕、甘、宁等地革命发展情况,中央与张国焘分裂分子斗争也进入白热化,因此两个方面军会师后在川西停留了一个多月时间。

何去何从,这关系到红军的命运,更是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命运,也是后来有关记载称之为“红军最为灰暗的时期”。

川西本身就是缺乏粮食地区,六万以上的大军在此停留,毫无意义消耗掉所携带的军粮,等到粮尽之时在教员力主之下中央果断让中央红军先独立北上。

后来中国革命历史证明,这是多么英明的决策。

但正因为缺少粮食和物资,中央红军在随后过草地翻雪山时,许多英勇杰出的战士倒下再无法起来,这也是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时仅有七千多人的原因。

这个民国时空,由于和红二十五军联系上,中央更早时间了解到陕、甘、宁及川北的革命情况,不仅提前半个多月出发,途中还有维持部队的军粮,而且知道后面又有大批资金支持,后勤也舍得在沿途用银元购买粮食和肉食。

所以这一万人的中央红军几乎没有多少人员损失就进入了甘肃南部。

中央红军攻下天险腊子口后,来到甘肃省宕昌县一个富庶的小镇――哈达铺。

哈达铺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处,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牛羊成群,还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商号林立,贸易繁华。

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后有天险腊子口堵住追兵,哈达铺因为交通不便四处没有敌情,再根据甘肃、陕北现在革命斗争的局势,中央决定在此进行十天以上的休整。

长期在荒山野岭跋涉的中央红军,在哈达铺终于有了养精蓄锐的机会和条件。

一个在军队历史上独特又实在的口号,在哈达铺红军政治部里诞生并飞快传达:大家要食得好!

于是红军战士中流传了“雪山草地苦刚完,哈达锅盔香又香”。

后来党史记载下有关内容:“在哈达铺镇停留的这段时间,红军部队急需的大量物资和粮食得到了补充,战士们得以休整。因此,哈达铺被叫作长征路上的红色加油站。”

这支红军的精华部队,在这里得到了恢复并强大起来。

当然,这次中央红军在哈达铺得到休整和恢复,就是红二十五军全体指战员的努力,由于红二十五军得到徐远山提供电台众多,中央掌握了各处战斗的情况,其中由韩先楚和刘震率领的224团尤为突出。

创立一个根据地并壮大了红军队伍,一个团的兵力差不多是中央红军的三分之一。

留在西山根据地北边陇县地区的韩先楚部,采用灵活作战方式,三战三捷,消灭了东北军110师杨德新629团的三个连,缴获各类枪支近三百支,自身伤亡还不足三十人,部队发展到1800多人。

而挺进六盘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的刘震1000人的北上部队和300余人的徐远山龙组部队,虽然部队没有得到发展,但损失极少不说,同样消灭了马家军三百余人。

关键是西山根据地韩先楚部牵制国民党军队的兵力超过了三个师以上,而刘震部牵制国民党军队两个师以上,其中还有一个是机动能力最强的马家军骑兵师。

要知道,现在牵制敌人五个师以上兵力的这支红军部队,一个月前还仅仅是红二十五军的一个主力营而已。

只有徐远山知道这就是两是员开国上将底蕴,给予他们舞台后,指挥和管理才华自然四射光芒。

至于说能得到和徐远山合作机会,那真是气运随身。

徐远山要打双石铺镇时,他们1营是离得最近,虽然没有赶上双石铺镇战斗,却有机会一起进攻凤州。

到进攻天水城也是一样,能配合龙组部队用偷袭方式攻下城墙的也是他们1营最合适,打下天水城后1营和龙组部队东去阻击宝鸡敌人援兵,建立起西山根据地。

这都是一步一步顺势发展,却又是天然巧合。

韩先楚智勇双全,刘震同样智勇双全,所以北上部队和龙组部队决定8月28日全体休整,29日凌晨零时动身,连夜点火把赶路,,奔袭关山脚下的西华镇。

西华镇地处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三角形状的川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山川兼有,西华镇旁有一条小河叫红崖河。

也是陇东较为富裕的一个大镇。

自从西面六盘山脉出现红军后,西华镇就驻守有马家军三十五师103旅208团的一个连。

镇外有土围子,不过在龙组部队帮助下,红军天亮前趁夜色顺利拿下了整个镇子,缴获马家军士兵和团丁枪枝两百多支。

至此,224团北上部队终于做到了人手拥有一支枪。

西华镇有三户大地主,红军不仅没收了他们的财产,烧毁了所有账本地契,并经调查后对其中两名劣迹斑斑,手沾穷人鲜血的地主进行枪决。

担心分发粮食当地百姓不敢领,把少部分的粮食分装到无数个袋子直接扔到老百姓的家中。

最后大部分粮食装上收集来的大车,就用这三户大地主家的牛、马套上拉走,车子不够了就直接让牛、马驮着走。

西华镇因为地理条件原因,这三户大地主都养殖有不少的牛、马、羊。

刘震搞过根据地建设,知道牛、马、羊都是农村农户的重要财产,在游击区分发这些牛、马、羊,百姓是不敢接收,就算收了红军走后也会自动交还地主家。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牛、马拉走后,送给几十公里外的百姓,当然拉回根据地给百姓是最好。

但是羊群就麻烦了,因为牛、马让战士牵着基本能跟上行军速度,羊群就不行了。

刘震也是脑瓜子灵,就把羊群里的成羊都让战士们宰了,煮熟后除留下小部分自己食用外,每家每户百姓都送了半只的量。

这可是红军强送给老百姓的,就算红军走后国民党军队也怪不上老百姓。

就这样,红军北上部队在西华镇折腾了到上午11时,用从地主家里缴获的银元给俘虏的士兵和团丁每人发一元银元作路费,又教育一番后全都释放了。

把这一切弄完,全军才赶牛车、马车,牵着牛、马缓缓撤向西面的关山方向,但到山口附近就地驻扎起来,在西华镇都能看到红军的营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