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遭遇战也不准确,因为红军是有准备的。
这段路也是比较险峻,东北军这个团没有防备对方是伪装成自己人的红军,队伍中部的团长还想着把这三辆车借用呢,就被对方车上轻、重机枪劈头盖脸一顿猛揍。
先头连直接被打翻一半,随后对方延伸射击就把一个团的队伍打散成了放羊,腿脚快的有跑上半山的,也有跑下渭河边的;腿脚慢的只能趴在路边还击。
东北军这才确定对面穿着和自己一样军装的是红军。
韩先楚犹豫着是不是要冲过去,不过看着对方确实是人多示众,用一百多人冲击上千人毕竟风险太大,最后决定下车就地阻击,徐远山也非常赞同。
因为这里的地势太好了,右手也就是南边是一座大山,左边是渭河,这里堵住后对方就算想包抄,那也得花三、四个小时后。
徐远山就想看看,天黑后这支东北军会怎么办?
他随身除了带有夜视装备外,就连那挺能配10倍瞄准镜的重机枪也是放在最后一辆汽车上。
红军这边下车布置阵地,车辆开始调头往回开,每车还有一名战士押车回去,因为司机不是国民党部队上的,就是国民党政府的运输企业。
这时,汽车运输还是军事或军用行业,私人还没有允许操办。
对面东北军一看这边的架势,也稍为退回七、八百米后开始布置起来,打这种仗东北军最喜欢,因为他们装备在西北各省里算是最好,有机枪有迫击炮,而且弹药充足。
到现在东北军还没有被红二十五军狠揍过,原来时空也是红二十五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连续消灭东北军两个师,才把东北军打疼了,打怕了。
另外这时东北军作为外来人,又看不起陕军,正是两家矛盾最大的时候。
严重到什么地步呢?
杨虎城专门下令,各地收到的红军消息不得提供给东北军。
徐远山知道凭眼前这一百多名红军的战斗力,在这几十米宽的防线,根本就不担心对方能冲过来。
不过,徐远山还是给韩先楚提醒,也同时在右边的石壁找好爆破点,准备炸下碎石塌方毁路,提醒的原因以前红军因为缺少炸药,这种毁路方式实施较少。
然后徐远山就开始给龙组部队重机枪选择射击阵地,目前来说对这挺重机枪威胁最大的就是对方的迫击炮。
所以徐远山在防线后面近五十多米的地方才找到作为射击的合适阵地。
是右边山上十多米高一处凹进去的半洞状,重机枪组总共有五人,他们正架设机枪时,前面已经有轻机枪开火的枪声,但两方隔着七、八百米的距离,也就是互相用重机枪实施射击才有效,其它步枪、轻机枪和盲射差不多。
重机枪射手是徐远山训练过的龙组战士,等他们把机枪支架固定稳时,徐远山就已经把10倍的瞄准镜装好。
徐远山让射手准备实施校射,他自己也拿出单筒望远镜测距顺便寻找目标,然后配合射手对选好的目标实施校射。
说实在的,因为东北军这边也开始架设了四挺重机枪,还有四门迫击炮开始建立射击阵地,但总体还是慢了三、五分钟,因为他们是后退七、八百米后才开始建立的阵地。
不过,东北军因为自己这边重机枪多,而且还有迫击炮,所以大多数士兵并没有多少惧怕,想着重机枪开火,迫击炮炮弹发射,对面的红军就该开始溃退了。
刚好能进行一波掩杀,好报刚才对方卑鄙无耻突然袭击之仇。
这些士兵正想着呢,就看到己方一个重机枪组阵地突然泥土碎石四溅,一名士兵直接就被子弹击中,然后才听到红军哪边传来轻轻的沉闷枪声。
重机枪的子弹可是比枪响跑得快。
带着10倍瞄准镜的重机枪,头一轮两个点射就打伤或打死对方的一名机枪射手。
徐远山观察到重机枪射击和以前一样无异常,直接给射手下令,优先是射击对方的重机枪组,然后才是迫击炮,最后才是普通士兵,而且不要节省弹药。
因为对方的重机枪对自己这挺重机枪威胁最大。
不节省弹药的原因就是这次天水城的巨大缴获。
民国时期的重机枪射击,都是左右摆动的乱扫,属于一种面杀伤武器,就看谁运气不好被乱飞的子弹击中了。
哪里像徐远山把重机枪当作点杀伤目标来使用。
所以重机枪手也不急,两手死死稳住枪身后手托,根据瞄准镜中的十字,当目标中正在十字中心时,右拇指轻轻一压,一个点射就打出去;再轻轻一压另一个点射又打出去。
每个目标连打四个点射后,才轮到下一个目标,看着动作慢,实际效率极高,每个目标也就用十几秒。
这十几秒的时间里,十几发子弹就围着目标发射,有误差很正常,然而正是有误差才有机率击中,这和左右摆动子弹乱飞可不一样。
所以不到三分钟,这挺带有高精度10倍瞄准镜的重机枪就把东北军的阵地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这个时间里,阵地上东北军的士兵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