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红二十五军的布局---(1 / 2)

1935年8月10日,甘肃天水,民国时空。

打下整个天水城后,虽然收获颇丰,但对徐海东来说压力也很大。

徐海东善于谋划作战计划,红二十五军近一年重大作战计划均是先出于他的设想,从这一点来说,国民党方面把红二十五军称为徐海东部也没错。

原来的时空,“双12”事件后,国民党中央军准备围攻陕西,张学良、杨虎城向土共求援就是直接点名要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帮助防守商州,还明言就徐老虎过来他们才放心。

实际上,也是徐海东部太厉害,先消灭陕军三个警备旅,当陕军退场后,上来的东北军又被消灭了两个师。

这也是促使张、杨不想再和红军打仗的原因,可以说红二十五军的战斗力也是“双12”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因素。

现在徐海东手上有225团和军部直属部队共2000人兵力,但大部分战士连夜作战疲惫不堪已经睡觉,暂时只能让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带特务营维持秩序,捉拿国民党政府要员、地主劣绅。

直到天亮,徐海东和刚到达设伏区域的吴焕先联系上。

徐海东建议:伏击战结束后,手枪团留下电台和一、两个连兵力担任西线警戒,大部队还要返回天水城组织百姓往西运输粮食物资作为今后手枪团游击作战的粮食物资补给;另外,把韩先楚、刘震的1营升格成224团,随徐远山沿西兰公路东进阻击宝鸡方向的来敌,并在天水和宝鸡之间渭河以北的西山地区建立根据地,成为天水游击根据地的东面屏障。

吴焕先回电同意并建议:立即在天水城收集所有车辆,并把天水城缴获的武器全部拨给韩、刘部,还要派上二十名的政工干部,尽快出发东进,跑得越远占的地盘越大。

两人都没有提到天水城以北清水方向阻击的张忠发223团。

就是因为红二十五军从开始长征,始终被国民党军队紧追不舍,红军这种边打边撤的战术最为熟练。

所以223团争取两、三天是没有问题,再给他们运上一些粮弹,说不定六、七天也能做到。

北边这一路占不上便宜是有可能,但把对方磨磨倒是不难。

实际上,这时期红军阻击追兵采用的战术,类似后世的大纵深机动防御理论,后来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就是采用了这种机动防御战术成功阻挡住李奇微率领的联合国军地进攻。

事不宜迟,徐海东叫人把徐远山、韩先楚和刘震都叫到军部。

等到他们都到后,徐海东说道:“韩先楚、刘震,你们两个是我们红二十五军的两员虎将,参加了长征以来所有的主要战斗,现在军部初步拟定你们两人分别担任团长和政委,诶嘿,韩先楚你别先咧着大嘴笑,兵还是你们1营的兵,给你们一部电台,再给你们七、八百条步枪,轻、重机枪二十挺,子弹管够,兵员得靠你们去弄,徐先生也随你们过去,他了解哪里的情况。”

徐海东把他们叫到地图前,指了指地图上面天水城东部:“你们能不能在这个地方站住脚,切断西兰公路,至少一个月以上,不仅关系到你们团长、政委能不能当成,还关系到整个甘、陕、川战役,关系到能否顺利接应中央红军,关系到整个游击根据地的形成。”

说道最后,徐海东用拳头砸到地图上,豪气地说道:“断了国民党军队粮食、弹药补给,就靠他们人扛马拉那点物资,凭什么在这山沟沟里跟我们红军斗?”

说完后,徐海东又招手示意让他们三人坐回椅子,叫来一名战士给倒三碗开水。

徐海东转向徐远山:“徐先生收集到那边的一些情况,就让徐先生介绍介绍,顺便提一点建议。”

徐远山知道徐海东他们都是从大别山哪里过来的,不说没有到过宝鸡的西山地区,估计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他当实习记者时,曾听报社的老记者说过西山的一些情况:2000年前,西山不仅是陕西最穷的地方,也是陕西交通最不发达的地区,该山区到后世还保持有一个西山地区建设委员会机构。

当时干部下乡早上6时从宝鸡出发,先乘火车沿渭河西去,两个小时后下火车,渡过渭河北上进入西山,步行十多个小时走二、三十公里山路,快的话能赶在天黑前到达下乡的乡镇,而地图上该乡镇可能离宝鸡直接距离还不到五十公里,西山有八个乡镇,最远的乡镇离宝鸡宝超过一百五十公里。

西山地区和秦岭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口相对密集一些,整个西山地区人口比凤县人口还多。

西山区域也很怪,西接甘肃清水县、南隔渭河接天水县;东接宝鸡、北接陕西千阳县和陇县,问题是四周道路难通。

西山的西北角就是汉代以来以关山牧场著称的关山草原。

整个西山地盘超过七百平方公里,全是山区,山路难走程度还超过秦岭。

这里还是典型穷山恶水的地方,很多地方的水源含氟高,长期饮用易造成大骨节病。

徐远山简单介绍说道:“西山这个地方很穷,有粮就能招走兵,路很难走,还是那种四面八方难通的样子,就算敌人派三、四个师进来也踢腾不开,偏巧西兰公路沿渭河南岸修建,不说该路本身险峻易破坏,隔河两三百米北岸是西山,这边山上一处地方一挺机枪就能把西兰公路堵一、两天,而想要占稳北岸,全长一百多公里得用三个师兵力才行,所以说封锁西兰公路一个月,一个连的兵力就能办到,但红军的任务不应该仅仅如此,还应把这里建成根据地,这是一处能四面出击威胁各处敌人,四面八方难通不是不通,说白了打进不易打出不难的宝地。”

徐远山建议:“把天水城所有的汽车集中尽可能装上物资,先头的一个连伪装成东北军,沿东扫荡过去,把一路上乡镇的联保所全给端了,收缴所有地主粮食,就地发一半给百姓,当然不能白拿必须帮助把另一半运过河进入西山,最后,先头一个连把西兰公路在东边靠近宝鸡方向找合适地方,炸山形成塌方,无论国民党沿公路爬过来,还是从南边的凤县黄牛铺镇翻山过来,都要三、五天以上的时间,这就够我们动员老百姓把粮食搬运进西山,以排为单位开展打倒地主闹革命,西兰公路就留两个排带上重机枪机动阻击就行,敌人翻山越岭过去可不用管,但补给线彻底给它切了,他过去的越多补给要求就越大,西兰公路这一带人烟稀少,无法就地筹粮,宝鸡到天水两百公里的山路,就算能走到估计不饿死也差不多,何况一路有我们派出的小分队袭扰。”

徐海东直接拍板决定:“就按徐先生说的,昨天晚上作战的战士差不多已经睡了三个小时,可以行动了,收集全城汽车、马车,能装多少是多少,先头连穿上东北军服装乘汽车走前面,后面红军一路过去接管闹革命,特务营再抽两个连帮助你们护送车队,如果前面百姓组织好了,还可以让车队多运几趟。就如徐先生说的,只要有足够粮食,这里就是一处宝地,不怕敌人攻进来,还能出击威胁五个以上的县。”

徐远山说道:“而且至少能牵制国民党三个师以上的兵力,形成脚踢宝鸡拳打天水,头顶平凉回身想歇到凤县的局势。”

韩先楚的1营是上午9时出发的,这时天水城北边清水方向阻击战和天水城西边的伏击战还没有打响,两个连乘六辆车在前头出发。

其中最前面三辆车一个连战士穿东北军装,后面三辆车上一个连仍穿红军的军装负责接管前面战果。

路经乡镇时,接管的连就留下一个班战士,并负责接应后续的车队。

徐远山自己和韩先楚带伪装的一个连走前面外,龙组部队就随1营侦察排跟随马车队走。

还没有到中午,韩先楚就觉得这地方果然是宝地,这一路没有费一枪一弹就俘虏了沿线驻防的东北军三个排,还端了四个乡镇的联保所,缴获了两百余支的步枪和六支手枪。

韩先楚乐得还嘟囔了一句:“怪不得手枪团爱穿敌人军装使阴招,真是省事啊。”

最大收获是沿路俘获了六辆汽车,按理来说当天没有从天水方向过来的车辆,应该有所警惕才是,不过也有可能是半路宿营才上路不久。

一直到下午3时30分,抵达坪头镇附近,离宝鸡大概有四十公里左右的时候,才遇上从宝鸡沿公路步行军过来一个团东北军,双方发生遭遇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