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天水战役(3)---(1 / 2)

红军在北关进行佯攻时,徐远山趁机浑水摸鱼。

用装配有打猎专用的夜视瞄准镜,把国民党第一师教官李捷发指挥下的西北军官培训班学员,敲掉了一小半。

后世曾有统计,一支部队如果伤亡达到30%,就会崩溃,除了两支军队例外,一个是土共领导为大众百姓而战的军队;另一个是被皇菊粪灌满大脑的皇军士兵。

如果不是有城墙护着,就连李捷发都想投降了。

国民党军队里的军官,那一个不是兵油子?

开始时可能没有意识到有神枪手在黑暗打人,但身边的人接二连三被打翻,惨叫连连的声音,再不清楚,那枉为“兵油子”的称号了。

可不要小看民国时期的“兵油子”,很多像是小强,生存能力极强。

正因为大家都躲得好,自然再没有伤亡,当然也没意识到黑夜神枪手已经离开。

灾难终于转移到东城和南城工兵营长尹继勋带领的两个守城工兵连身上。

好在东城和南城外面没有什么东西要保护,对方不真正攻上来,也就不需要英勇作战了。

但二货在哪里都会有。

两个工兵连中平时瞧不起红军的,怎么也有十几二十个,加上225团攻击这两个城墙的这一个营有些势弱,所以也有三十多个嚣张的士兵在城墙的沙袋上不停持枪观察或射击。

这让徐远山又捡了大便宜,直接放倒了二十多个二货。

平时最嚣张气焰的二十多个老兵被干了,两个工兵连自然成了见婆婆的小媳妇。

等到晚上11时,徐远山再没有机会捡便宜了,因为脑瓜进水的,全部被收拾,而且城墙上守军士兵也知道,今晚红军不会发起真正的进攻。

躲在城墙上的国民党军队士兵,大家都想着天亮时候红军才会真正进攻,到那时攻防战是如何激烈。

这次独自用后世先进武器狩猎,并不是说徐远山有很大的私心,少许的私心还是有的。因为这时期,当红军领导、干部没有一点英雄行为和事迹,又如何能让这些15、16岁的二愣子信服?

没有一点本事,那真是说话没人听。

所以原时空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的一年长征过程中,牺牲营长以上的干部就超过十五人,团长级别以上的超过八人,与这时期红军领导、干部勇敢冲锋在前有关。

当然,这是战士受教育的初期,等到战士们成熟起来,知道为何要战、为谁而战,战斗的欲望就能够保持旺盛,军队里也出现了规定团级干部以上不能参加冲锋的要求。

但红军长征时期还没有这些规定,更没有这样的条件。

而且这次作战偷着下黑手能够让自己爽,也是徐远山穿越时空的目的之一。

他自然想到都跨越两个时空了,还能缺钱?

就是有更多的金钱,能像他这样帮助土共后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么?能带来如此赏心悦目的快感么?

以前他打游戏时,操练时是产生过快感,但下了游戏后空虚和失落的感觉也非常明显,那是虚拟和现实落差所造成的。

然而民国的真实,却不是这样。

等到徐远山移动到西城外,不知道是另外几个方向的城墙传过来消息,还是这边的守城士兵不够积极原因,反正没有多少便宜。

在西城墙下面潜行过程,徐远山只放倒了五名守军士兵,最后又朝城门上的碉堡射击孔连续打进去五发子弹,他才停手。

等到偷袭部队准备好后,徐远山就上塔楼准备,当然他还要求这时候负责打灭光源的几十名战士也要断断续续开枪,就专门打城墙两端碉堡射击口。

他必须利用这些枪声掩护,居高临下清除城墙上的守敌。

利用打猎专用的夜视瞄准镜,徐远山对所有怀疑的目标都开枪射击,果然还是打中了几个目标,但也有可能没有清理完。

他让刘振斌给准备攀墙的两名战士发信号,同时给枪膛里压满了五颗子弹,持枪开始掩护。

和他一样,持步枪的战士、机枪火力点都全部进入了状态,如果被敌人发现,就只能实施强攻。

就是有所牺牲,也必须攻上城墙,否则天亮后更难进攻,因为守军知道如何利用城墙地形躲避攻方的压制。

当两名战士向城墙抛上四爪钩时,附近果然有城墙上的士兵要过来查看,但徐远山正等着呢。

亳无例外,这两名士兵被徐远山击倒。

远处的碉堡里的守军没有任何察觉,可能也是前面被徐远山从射击孔打进来的子弹所吓住。

穿过射击孔打进来的子弹,碰到碉堡壁发生的声响,使得没有人再敢到射击孔前观察,所有人都靠墙壁坐着。

这又如何知道远处城墙发生的事情。

两名龙组战士顺利爬上城墙,带着夜视仪的他们掏出手枪拧上消声筒后开始清理这段城墙上,稍微感觉不对都会扑一枪,有反抗或想逃跑的还没有等他们出手,徐远山射出的子弹就到了。

清理完后,两名战士给下面发出信号,顺手把绳子下面绑的软梯拉上来固定好。

刘振斌第一个攀爬上来,紧跟是更多的龙组战士和武器上来。

刘振斌从第一个上来的战士中接过夜视仪,带着五名战士直接扑到最近也是一百多米外的碉堡,另外还有几名战士在最前面戴夜视仪的战士带领下冲向更远有两百多米处的碉堡。

路上碰上的敌人不是投降就是被击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