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1)

穿到民国做裁缝 西枫 889 字 2个月前

“关键啊,仪容特别的端正漂亮,目秀眉清、唇红齿白的,身段又好,穿什么都好看,不然你以为我闲得给他买那么多衣服。

“咳咳。”解予安忍不住打断她。

而尽管她形容得如此详细,解予安却难以在脑海中描摹出青年具体的容貌。

沈南绮平静了心态,喝了口热茶道:“要我说,轻舟要是个姑娘,那还真是配你得很。”

沈南绮闻言一愣,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嫌人家聒噪。

又过了几分钟,解予安吃完早餐,用手帕擦了擦唇,站起身预备去花园里散步。

“邱文信他们今日要过来。”

“夜饭。”

天空仍布满了阴霾,吹来的风带着潮湿凉意,似乎随时会飘落蒙蒙细雨。

此时国内尚未有“时装”的概念,更别提用于立裁的专业人台了,就连那些百货公司橱窗里的无头模特还是用铁丝、皮革、木头、固体蜡等材料制成的。

于是花了半小时的时间与店里的师傅详细沟通了人台制作的材料工艺等,强调了必须按照他给的尺寸来做。

之后,他又从藤具店,转移到了一家可定制市招的杂货铺,购买了两幅旗帘。

“这幅并排对称地从上往下、从右往左写,‘男女西服,旗袍长衫,新款定制,全部三元’。”

店主老头手持毛笔,一派悠然地按照他给的内容,在幌子上落笔书写。

纪轻舟疑问:“为什么要加苏广成?”

这不就跟一家做大之后,同行纷纷模仿它招牌一样吗?

“真不加?”

老头轻吸了一口气,面色发红地摇摇头道:“诶呀,小后生,你不加你要后悔的呀。”

隔壁理发店的老板正空闲,听见动静便出来围观。

“开业了。”纪轻舟应声。

“邻里之间,不用说那客气话。”头戴瓜皮小帽、腰间系着块围裙的理发店老板朝他拱了拱手:“祝你生意兴隆啊。”

新店开张第一日,基本没什么生意。

也不是没有人在门口瞧过,但基本瞧了几眼便离开了,令纪轻舟不禁怀疑,难道真是因为他没在幌子上添上“苏广成”几字,所以不受顾客信任?

他这“世纪成衣铺”的“世纪”,除了融合他的姓氏,暗藏了他本为一个世纪以后之人的身份,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本来这名称是很容易记忆且朗朗上口的,但若是加上“苏广”二字,变成“世纪苏广成衣铺”,那就非但不伦不类,还失去了辨识度。

总而言之,既然选择了自己闯荡江湖,纪轻舟就做好了开张头几日坐冷板凳的准备。

本以为会独坐一下午,达成首日营业额两个铜板的成就。

“老板,你这上面写的西服定制,全部三元,是真的吗?”

纪轻舟转过身,看见一个穿蓝袍黑褂、戴玳瑁圆框眼镜的年轻男子站在店门口。

男人本就腼腆,对上纪轻舟探询的目光,更是无所适从,不太自信地“嗯”了一声,又问:“是三元吗?”

他怕这笔生意还没商谈就先跑了,便扬起嘴角,朝对方亲和地笑道:“可以进来聊聊,说说你的心理价位。”

年轻人见状,踌躇一阵,还是跟了进去。

“我去问了几家成衣铺,也逛了百货商店,价钱都不便宜,就连估衣铺的旧西装也至少八块钱起,故而瞧见你这只需三元,我便想来问问。”

男子难为情地扯起嘴角:“可以再加四块,我只有这点预算。”

他快速计算了一下如今的裁尺长与布幅宽,道:“十七尺。”

纪轻舟见他是真穷得叮当响,考虑了几秒,坦然说道:

“换言之,用的面料肯定不会好,也许是用土布来裁制,且不包含马甲,只有西服套装和衬衫。”

“可以,亚麻、棉麻都可以用来做西装,但受面料限制,款式风格会比较休闲,肯定没有毛料的那般挺括优雅。不过版型和剪裁好的话,也不会让人觉得寒酸或不得体。”

纪轻舟见他这样犹豫不决,想着这也算是自己第一次开张,就当给个福利了,便道:“要是做不成,或是效果你不满意,我支持退货退款。”

终于确定了一笔单子,纪轻舟却谈不上欢欣喜悦,毕竟这笔生意着实没什么赚头。

“我姓何,单名一个鹭,白鹭的鹭。”男人不紧不慢地说道。

随后拿起桌上的皮尺,去关上店门,朝何鹭说道:“把外衣脱了,给你量个尺寸。”

“长袍能脱吗?”

他没穿里衣,浑身只有一条洗得发黄的棉布长裤,裤脚扎在白袜里,底下是一双沾满了泥水的黑布鞋。

为了让这位何先生放松一点,他一面用皮尺给他量着尺寸,一面随口闲聊问:“看你的样子,像是学生?”

“教会学校?”

“那是好事,去面试的是什么洋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