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来到大唐的第一百一十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1884 字 3天前

('

第110章来到大唐的第一百一十天

冬月初一,百官朝参。

坊门方开,沉睡的长安城如眠醒的凤凰,伴随滔滔晨鼓声睁开了它的双眼。

上一刻还空荡荡冷沉沉的长街,转瞬涌入星河般的灯火,急着上朝的官员从四面八方赶往皇城,进出城的商人百姓来来往往间,不少摊贩转眼扎住了位置,开始叫卖自己的东西。

今日好似也与往日一般无二。

“咦?()•(o)”

一名身形高大的官员急匆匆冲过长街,忽然在一处空档停了下来,左瞧瞧右看看,环顾了好几圈也没寻着熟悉的摊位,定睛一看,周围竟有不少和他举止相似的人。

个个都似无头苍蝇似的在找人。

着急上朝的官员没空耽搁,便去旁边那卖蒸饼的老妪处询问。

“阿婆,敢问先前在此处的姜家小食摊……今日未出摊吗?✎()✎()•()”

那人说话的语调略有一丝浅淡的怪异,不似中土,更像是异邦人——不过此人的样貌比他的口音更明显,高鼻深目、卷发络腮胡,一双眼睛大如葡萄,比孙阿婆拿来照明的灯笼烛光还亮堂。

孙阿婆对这个外邦官儿还挺有印象,是小食摊的忠实拥趸之一,隔三差五就在上朝路过时买几只夹饼带走,据说不止是给自己的,还有给同僚的。

“他开了食肆,先不做小食摊啦!”孙阿婆笑笑,“正巧今日食肆开业,若是上官有空,也可去坐坐。”

听到孙阿婆所言,李延升如遭雷击,他的夹饼才吃几个月啊!就陪真主去了!

纵然心中多有痛苦不舍,奈何上朝的时间迫在眉睫,李延升只好先问了食肆的位置,又从孙阿婆处买了俩杂面蒸饼揣怀里,准备下朝回来的时候再去姜家食肆瞧瞧。

孙阿婆看这块头如山的外邦青年转眼如霜打小茄,心中颇有不忍,便看在姜菽的份上给他多拿了只蒸饼,得了人千恩万谢,目送他跟个壮牛犊子似的边啃馍馍边往皇城冲。

外邦青年像是给开了个头,整个朝食时段都不住有人来问她姜家小食摊的事,孙阿婆皆不厌其烦地回了,心里还颇为姜菽高兴——有这么多人来问哩,今日食肆肯定开门大吉!

-

历来初一的大朝就话多事多,李延升作为官职不高不低,只有名头没甚实权的翰林学士,在朝会上不过是个混场面的添头,十天半月里能被点上一句都算皇恩浩荡,其中大多还是因母国波斯或者其他同族官员发言而被捎带上的。

朝会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升忍不住开起了小差,耳朵一动,忽然就听见身旁的同僚肚子在咕咕叫。

他微微侧头,得了对方的瞪视。

嘿嘿,往日都是他顺路帮着带饭,但今日没了夹饼,他悲伤之下将那仨蒸饼都吃完了,可怜同僚们只能一早就饿肚苦站到现在。

李延升转回了头,嘴角止不住地上扬,朝会还不知要多久,这腹中不饥的感觉就是安心呐!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人来。

-

高至善跨进食肆,仔细地将大厅环视而过,目光中尽是与有荣焉的欣喜。

他方才在外头瞧了许久,不仅是瞧翻斗跳跃的舞狮,更是瞧来来往往的百姓与食肆匾额上所题的“姜家食肆”。

百姓安居乐业,匾额字迹端正,皆是上上的太平气象。

自重阳随长辈去了终南山礼佛清修,高至善足足在外面待了快两个月才回来长安城——九月求佛,十月求学,家人为他寻了位当代大儒,跟着闭门做了一个月的学问,几日前才因大儒离去,加之山中天冷而回了长安。

一回来便自父亲处得知了姜菽要开食肆的消息,赶紧寻去小院,问清了开业的时辰地点。

数月前,两人在牢中相识,只能仓促别扭地用纸笔和比划沟通时,谁能想到有今天呢?

姜菽或许想到了,但高至善没有。

他瞧着姜菽一步步走到今日,竟感觉莫名地被激励了——有志者事竟成,姜菽身体力行地给他打了样,他也得沉下心来好好修学,然后一举考个三甲回来扬眉吐气!

高至善注意到大堂中央悬挂着的锦书大字,“脂香腴润”四字龙飞凤舞、气度不凡,应就是传闻中乐阳公主一品赤玉烧肉后,找圣人讨来的墨宝。

应该找圣人讨个匾额的。高至善心想,若是有圣人所书招牌悬于门头,姜菽怕是再不必发愁客流,食客能从醴泉坊排到金光门外去。

就在高至善盘算要不要找姑母帮忙的时候,姜菽自大堂那头走了过来,领着他往里边走:“怎地就在那干站着?来烤烤火,想想等下吃什么。”

食肆里头有好些燃炭的热锅菜,也烧了炭盆,其实并不冷,不过高至善向来对自己人很好说话,姜菽让他烤火他就烤,让他想什么他就想。

“有鸡吗?”他问。

姜菽乐道:“当然。”

“有虾吗?”

“也有!”

“有羊吗?”

姜菽冲他眨眨眼:“不仅有,还是你先前说的杨家牧场的好羊肉!”

高至善目光瞬间肃然起敬,道:“那我想吃你重阳节前做的那些!”

姜菽心里有数了,道:“黄焖鸡、孜然羊肉,虾的话……宫保虾球怎么样?香酥虾也不错!”

高至善目光灼灼:“都好!”

在山上斋戒清修俩月,他都要变成风干小菘菜了,亟需有滋有味的美食进补!>_<

-

安顿好高至善和他送来的金银发财树,姜菽又迎接了带儿子来的杨员外。

杨忠其实早就到了,只是娃儿非要在外头看完舞狮,吃过分发的糖葫芦才肯进来,便等到了现在。

在食肆装修完成后他就来看过,姜菽选的多是简约大气的,在铺面原有的基础上并未做过多改动,反而用种种巧思画龙点睛,有种大巧不工的和谐。

“姜小郎君生意兴隆。”杨忠一手抱着崽,示意身旁跟着的小厮们。

小厮奉上三口匣子,一个是松茸猴菇等山珍,一个是海参鲍鱼等海味,再有一个是碗口大的玉璧摆件,细腻柔润的羊脂白玉璧上,精细地雕刻着三羊开泰的纹样,三只奔跑的肥羊上还镶了金,看着就价值非凡。

第111章来到大唐的第一百一十一天\\x\\h\\w\\x\\6\\c\\o\\m(x/h/w/x/6/点看)!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