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99 章 来到大唐的第九十九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2423 字 3天前

('

第099章来到大唐的第九十九天()•(o)

然而,于郑澄思而言,今天则不大好过。

囍想看长路生写的《长安小厨郎》第 099 章 来到大唐的第九十九天吗请记住的域名[(.)]囍()•()

自光禄寺在秋猎中意图东山再起,却在数寺监的围剿下输得一败涂地后,但凡是当初下场秋猎的,出去动不动就要被别人嘲笑一番。

普通的官员尚且如此,更遑论是他这个领头的光禄寺少卿。

光禄寺官员本就多世家子,加上他还有着郑氏幼子、皇后幼弟的身份在,郑澄思如今在长安世家子弟间简直要抬不起头来。

今日休旬假,他好不容易有了些兴致,准备再去城外猎场一雪前耻,没想到半路遇上了群对头,双方一阵冷嘲热讽后,气得郑澄思也没了出去玩的心劲,转头就回皇城找阿姐诉苦去了。

结果阿姐非但没说要帮他出气,又把他唠叨了一通,责他不该事事争先,若真有那本事也就罢了,结果领着光禄寺上下乱闹一场,反而叫百官看了笑话。

郑澄思越想越憋屈,他不过是想带光禄寺出出风头,就算手段……算不得高明了些,但要不是温朝作祟,他们怎么会输!?

郑澄思在皇后阿姐面前唯唯诺诺,心里已经把那几个参与的寺监骂了一个遍,尤其是大理寺!尤其是温朝!

作为满长安仅有的两名未及而立的少卿,他处处都要被拿来和温朝比较——

什么温朝是靠自己科举和功绩得的少卿,实至名归,他郑澄思就是靠家族荫蔽和皇后宠爱。

什么温朝是圣人首肯的俊俏探花郎,他就不过尔尔,全靠东施效颦才有了名声。

如今就连他们光禄寺最引以为豪的公厨,在坊间传言里都要比不过大理寺了!

郑澄思越想越气,说他们光禄寺办事不如大理寺,他能忍,毕竟光禄寺管的是皇家仪典,区区凡夫俗子,看不懂天家奥妙情有可原。

但是!说他们光禄寺饭菜不好,郑澄思说什么都不能忍!

他们可掌管着一部分的皇家饮食,公厨从来都是傲视九寺五监的!

郑澄思越想越不顺,偏偏大理寺公厨还严防死守,除了那次“百官朝肉”的逸事外,外面的官员再也混不进去,只能干巴巴听说那层出不穷的菜肴有多美味。

先前还有官员酸溜溜地说肯定是大理寺为了挽尊编出来的谎话,但朝会上大理寺官员一个个容光焕发、精神矍铄、走路都虎虎生风的模样骗不了人,每次见他们红光满面地说“兄台所言极是,我们公厨确实不堪入口,害得我们都衣衫瘦短”时,郑澄思就想冲过去打人。

不好吃你们严防死守个什么劲!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呸呸呸!

打皇后宫室出来,郑澄思呼呼地往宫外走,路上恰好遇上乐阳公主的队伍,两人沾亲带故地有些交情,见礼后便寒暄了几句。

见她们一副方从宫外回来的模样,郑澄思就顺嘴问她去了何处。

“皇兄允我不日出宫建府,我便去挑了挑府址,顺路带了些宫外的菜肴点心回来。”

乐阳想着见者有份,让宫人给郑澄思也分了些菜肴:“光禄寺掌酒醴膳馐,想必郑少卿对品鉴佳肴颇具心得,这些都是我觉得不错的,请郑少卿也尝尝。”

乐阳公主喜好美食是宫内宫外出名的,郑澄思先前备宴的时候没少征询过乐阳的推荐,眼下也不多推辞,坦然收了后问道:“这都是哪家的?若是合宜,我往后也可多去瞧瞧。”

乐阳:“城西的馔玉楼,城东的珍馐居,还有些旁的小食肆食摊,这就多得很了。郑少卿要是有意,可去姜家小食摊尝尝,他家的菜肴我都喜欢。”

姜家小食摊?郑澄思一愣,就是先前让乐阳公主找圣人讨了个墨宝的?

赤玉烧肉……这不就是最开始从大理寺传出来的那个?!

郑澄思一拍脑袋,光顾着想倒是叫他忘了这茬了!

大理寺,可算让我找着你们的空子了!

“多谢公主!”郑澄思对乐阳行礼,今日不凑巧,待下回休假,他一定去会会这个姜家小食摊,看看到底是有何玄虚!

-

姜菽不知已有人惦记上了他的食摊,一夜好眠后,如往常一般出过朝食再去上值。

到公厨时,早到的王大厨正带着人准备磨米浆。

“怎么忽然要磨米浆?”姜菽凑过去,磨盘边上是一桶桶泡着水的米,拣一粒掐掐,很轻松就能掐断,应该是早就泡上的。

王大厨:“昨日我来做牢饭时,见库房中的米有新有陈,陈米不好蒸来吃,磨浆做米皮却是正好。”

他捋捋寸许长的胡须:“米皮做来麻烦,自你来公厨后还从未做过,正好借此机会叫你尝尝。”

两人说话间,陈大厨也来点卯了,见院里阵仗,“嚯”地赞叹一声,搓手道:“这是要做米皮?”

他凑来瞧了一眼,乐呵呵地对姜菽道:“老王头族籍汉中,做米皮的能耐和烧鸡烤鹅一样,都是多年的家传功夫了。”

米皮自然是不能干吃的,姜菽跟陈大厨一合计,就准备卤肉打饼,做些肉夹馍来配着吃。

肉进锅,面饧上,刘大已经在煮青菜汤和牢饭,姜菽一时没什么事做,就去瞧王大厨的米皮进度。

米浆已经磨好了,王大厨正在教帮厨们配料水,姜菽刚过去,王大厨就把他叫住,要给他蒸一个尝尝味道。

姜菽没有推辞,饶有兴趣地看王大厨往箩箩里舀上米浆,三两下摇晃匀后,放上蒸锅去蒸制。

米皮、酿皮、凉皮、擀面皮,常有人分不清楚,以为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薄厚,其实彼此之间大相径庭。

米皮是大米磨浆后上箩箩蒸熟,酿皮是用面粉和水调浆后入托盘烫蒸而成,凉皮的浆料是洗面筋产出的粉水,擀面皮则是把发酵过的面浆炒干炒熟,再擀成皮子上锅蒸。

从原材料到烹饪手法,四种东西“皮”都不一样,出来的口感味道自然也不同。

凉皮因经过洗面,吃的时候已经几乎没什么筋性,薄薄一张切宽条,用蒜水料水调了,吃的时候或挂满香辣红油,或淋了稀稀的芝麻酱,顶上撒些点缀的香菜跟炸花生米,入口爽滑光溜,最适合夏天消暑。

酿皮则因保留了更多的面粉特性,吃起来瓤和软弹,富有口感,也正因此而得名——盖方言中“瓤皮”与“酿皮”音似。又因和擀面皮一样属于厚款,做法相对没那般复杂,还有了“懒面皮”的别称。

擀面皮算是其中口感最结实有嚼劲的,红油面皮、麻酱面皮……拌的时候在碗中弹弹爽爽,四处迸溅料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甩到身上,然后一边懊悔一边大口咥。吃的时候配上些黄瓜丝、豆芽菜,叮嘱商家要多多的红油辣子,因为秦椒色红而不辣,端出来个个都是红得惊人,吃下去却满口生香不辣肠胃的。

而王大厨正在做的米皮,则是其中由来久远、既可冷吃又可热吃,民间传言曾深得始皇帝喜爱的。

八百里秦川,八百种风味,长安一带何处的面好吃,哪里的饼香或许还有争议,但哪里的米皮好吃,最有名气的还是汉中。

米皮最大的特点就是冷热皆可吃,热米皮更是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不分季节时间皆可吃的,刚蒸出锅的热米皮直接上案板切成宽片,淋上温热的料水和红油,入口热暖软乎,吃着可美。

米皮很快蒸好一张,王大厨几下切好调了味,给姜菽试味道。

姜菽喜好辛辣的事在公厨算是人尽皆知,王大厨给他的这份里虽没有辣椒,却有花椒蒜茱萸炸出来的料油,尽管味道不同,也勉强能让姜菽一解饭瘾。

姜菽挑起一片宽宽的米皮,沾满料水料油的米皮柔润光亮,软趴趴地垂在他的筷子上,呼噜一口全吸入肚中,热乎软糯,米香中带着料水的香味,淡淡椒麻和辛辣透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从出锅到被他吃了,前后也不过瞬息。

“好吃!”姜菽吃完,道:“可惜需要人力推磨,不然真想天天磨米浆来做这个。”

做的食物得人喜欢,王大厨心满意足地笑笑,道:“你要是能说服赵管事给公厨买头骡子,莫说是这米皮,就是天天给你磨豆浆做豆腐也可。”

姜菽嘿嘿笑了两下,想也知道精打细算的赵管事不会同意,是以这米皮才是一年半载难见一次。

“说起来……”王大厨又道,“他那小儿过几天就该办满月酒了,八成会赶到下次休假,听说娃儿长得面如满月,手似藕节,讨喜得很。”

姜菽:“确实可爱。”

因为赵管事请他给夫人炖鸡汤补身的缘故,他去送汤时见过那小婴儿几次,大眼睛双眼皮,眼睛葡萄似的黑白明亮,赵管事常被宾客嘲笑歹竹出好笋。

新生儿满月,赵管事肯定是要摆酒庆祝的,公厨上下应该都会去,届时若时间错不开,小食摊休假一日就是。

-

今日虽未再做什么大菜硬菜,但久违的热米皮配上肉夹馍,还是让大理寺上下官员吃得很满意,有不少官员吃不下第二个肉夹馍,干脆追加了白饼,饼子烙得外脆里软,配着吃完米皮后犹不过瘾,还可再喝两口米皮汤汁顺饼。

后厨里,因为今天是姜菽值暮食的班,时间充裕,加上前阵子他刚与王大厨讨论过做烤鸭的事,两人一合计,正好今日的饭没什么油水,干脆明日就做烤鸭来吃。

烤鸭得提前收拾清理,淋好第一次皮水后还得隔夜晾干,好些工序都得提前一天做,正好他们今日有空,就做来备上。

听姜菽要做个前所未见的烤鸭,怕他和王大厨两个人忙不过来,众人干脆都没走,一起学鸭子的处理。

整只的鸭子切去翅膀,清理出内脏后洗刷干净后,还要往鸭腔内填高粱杆作支撑,方便鸭子的形状更为饱满,

“鸭坯需要开生净膛,从鸭脖处打气进去,可使鸭身丰满、皮鼓如球,烤好后皮脆肉嫩,片下来的脆皮能单蘸糖蘸酱吃。”姜菽给众人示范了一遍鸭子的处理,每一步都细致地讲解了要领。

现在的鸭子都是土鸭,公厨选的也是实打实的足龄肥鸭,吃水草鱼虾长大,一只都有五六斤重,拎在手里沉甸甸的,可想而知后面油水横溢、皮脆肉香的模样。

王大厨无疑是在场最熟悉这等禽类的人,姜菽做的时候他提了不少问题和意见,讨论之后不仅使他深受启发,姜菽也根据现在所有的调料和肉质,对烤鸭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后世的烤鸭菜色也是数不胜数,分挂炉鸭和焖炉鸭的幽州烤鸭,以及带卤汁的金陵烤鸭是其中名气最盛的佼佼,姜菽这次做的就是挂炉烤的幽州烤鸭。

打色的皮水也是用麦芽糖加水煮出来的,收拾好吹罢气的鸭子一只只地淋烫过,最后都整齐的用挂钩穿起来,排在阴凉处的架子上晾干,等明日晾到表皮紧绷,再淋一遍皮水即可烤了。

“想烤鸭有酥脆的鸭皮,鸭子内外一定要晾干晾透,不能操之过急。”鸭子都晾上,姜菽没什么好继续叮嘱的,就打了水让众人洗手。

他们正擦手说着明日的安排时,门外冷不丁蹿进来一个戴老虎帽的小孩,小短腿跑得飞快,穿着米白色的衣衫,胖墩墩的,像是一只滚动的糯米团。

糯米团子一路跑进来,陈大厨诶诶地在后面追,结果他半步不停地冲到姜菽跟前,两手一张就抱住了姜菽的腿。

“小郎君~”

糯米团子仰头冲姜菽笑,姜菽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觉得颇为熟悉。

好像……是之前分叉烧肉时,一顿饭吃两碗的那个小孩儿?

第100章来到大唐的第一百天\\x\\h\\w\\x\\6\\c\\o\\m(x/h/w/x/6/点看)!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