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来到大唐的第一百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2480 字 6天前

('

第100章来到大唐的第一百天

大理寺公厨前门挨着食堂,后门深在静巷,往日鲜少有外人来,别说这般小的孩子,就连大理寺的官员,轻易也不会进到公厨里,以至于这猛然闯进来一个小的,众人都棘手得不知如何是好。

姜菽蹲下来,轻声细语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跑这来的?”

糯米团子道:“杨喻!阿耶来找高寺卿,我来找小郎君!”

杨?是杨家管事所说的那位对叉烧肉念念不忘的小郎君?

姜菽奇道:“找我做甚?”

“蜜汁炙肉!”杨喻目光晶晶亮地看着姜菽。

他昨日没吃到蜜汁炙肉,心里一直惦记着,今日一听见阿耶说要来大理寺,就缠着一起来了。方才趁阿耶不注意偷偷跑出来,东拐西拐,好不容易才摸到公厨。

果然是为了叉烧肉。

姜菽歉笑道:“不凑巧,今日没做炙肉,杨小郎君只能改日了。”

“别的也没有?”杨喻不死心,两只手卖力比划,“烧肉、炸鱼、小肉丸……都没有了?”

姜菽摇摇头,温声道:“什么都没有了。”

说来也巧,平时公厨做其它菜色时,不管是面卤子还是炒菜炖菜,都会在午食时多做一些留给暮食用,但今天做的是必须现做现吃的热米皮,也就没有余出来的量,只有些做肉夹馍用的卤肉和饼子,现在已经凉了。

而且公厨饮食算是公家的,他们也不好随意给人,上次是高寺卿批了,特事特办的。

杨喻一下子蔫巴下去,糯米团子转眼成了糯米饼。

杨员外是知道小食摊的,姜菽不必此时和杨喻说小食摊的事,正安慰着他,外头传来一阵阵的呼喊声,是跟随杨喻的小厮嬷嬷们寻了过来。

杨喻不情不愿地被嬷嬷们抱走了,走时眼睛还巴巴地回望着姜菽,依依不舍的小模样看得陈大厨直乐。

“头次见这般娃儿,小小年纪,为了喜欢的吃食竟能一路找到公厨来!”

姜菽赞同地点点头,这般毅力要是放在读书上,估计二十年后又是一位状元郎,不过眼下……大概杨员外没少头疼,孩子一转眼就能跑没影。

杨喻的到来并未影响什么,姜菽按部就班地值完暮食后,和往常一样地回小院休息备餐,以为事情到此就算结束了。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出朝食小摊时不仅杨喻跑了过来,连一直久闻未见的杨员外也来了。

-

生出要与姜菽合作的念头后,杨忠便一直想寻机会去亲眼见见姜菽和他的小食摊——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了,不仅是合作,哪怕只是租赁个房屋,聘用个仆役,都要事事查明,确保稳妥无错后才会准许。

他早年目睹了朝堂的党同伐异,如今又熬到东山再起,多亏了这处处谨慎的行事。

昨日杨喻偷溜的事给他提了醒,既然进了城,不如就早早将事情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所以父子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好,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小郎君”,童稚的声音清脆,一下子叫他认出了来人。()•()

“杨小郎君?&dquo;姜菽抬头见裹得毛茸茸的杨喻正被一名浓眉面正的中年人抱着,两人衣着相似,五官也颇为相像,心中隐隐有了些许猜测。

❃长路生的作品《长安小厨郎》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杨忠笑着报上家门,道:“百闻不如一见,姜小郎君年少有为。”

两人客气地说了几句,杨忠便直言道:“管事日前已与我说了姜小郎君想租铺面的事,正巧我也有意效仿馔玉楼收购新食方,若是小郎君有意,不如近日寻个时间详谈?”

姜菽想想这两日的安排,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下午如何?”

今天不用值暮食班,可以早早就下值。

“自然是好。”杨忠将提前备好的合作条件递给姜菽,笑道:“此乃我初拟的文书,若有需要修改的不妥之处,下午再见时可详谈。”

姜菽接过那卷封好的文书,纸张厚实细腻,封口还钤了印,看上去颇为正式。

杨忠:“申时二刻,某在姜小郎君相中的那家铺面静候。”

申时二刻?姜菽看向杨忠,这正好是他自公厨下值后,一路散步走回家的时间。

见姜菽目露疑惑,杨忠笑言:“大理寺温少卿与某相熟,曾向某举荐小郎君。”

是温朝?姜菽一愣,他先前确实跟温朝说起过铺面的事,只是没想到他会直接向杨员外提起自己。

杨忠:“某与温少卿相识多年,知他识人如炬,谁人能得他赞赏,必是有独到之处。”

“某方才从旁观察许久,见小郎君做事细致,言谈周正,便知温少卿所言不虚。”

姜菽不好意思地笑笑,两人接着互夸了好几句,后见有食客来,杨忠便准备告辞。

结果他刚走出去没几步,就被儿子揪着胡子提醒还未买饭,只好又折回来将小食摊上的都买过,“摇摇欲坠”的胡子才终于得救。

-

朝食结束后,姜菽回小院看了文书,文书内有两份,除却要商讨的合作内容,还有一份草拟的契书。

姜菽将两样都细细看过,杨员外同意了他先前说的租金,也表达了希望他能像跟馔玉楼合作那样,也出售些食方给他的意愿。

人家已经展露了诚意,姜菽看看时辰,回房迅速拟写了菜单带上。

将菜单收好,姜菽反而出神一瞬,想到了温朝。

朋友之间也得明算账,温朝一声不吭地就帮了他的忙,总得谢谢人家。

谢点什么好呢……

姜菽一想,自己还不知道温朝喜欢什么,就问了问未走的金错。

金错听罢也挠头:“我也不知,郎君甚少表露喜恶。”

“郎君平日都忙着上值查案,若有空闲,要么陪伴太夫人,要么读书练箭修身养性,对什么都不大偏颇。”

姜菽头疼,连金错这般亲近的都不知,他总不好干巴巴地请温朝吃饭吧?

心头一直记挂着此事,姜菽去上值的路上都

()•(o)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大懂这般大柴火炉,还专门取了纸来记录他烧火控火的经验。

姜菽早就备好了配菜和厨刀,他虽然没学过正儿八经的片鸭手法,但也见过人家师傅是如何做的,大致试着片了片,虽然手法生疏卖相不佳,至少是让旁边的陈大厨看懂了意思。

“这个简单!”陈大厨接过来第二只,大刀小刀齐飞,眼花缭乱地就片出来三盘肉:鸭胸上的脆皮、两侧扇子般的带皮鸭肉以及只剩一层薄肉的鸭架。

这两只分别取自炉火两侧,如今熟得正好,皮脆肉嫩、丰盈多汁,姜菽和王大厨便放下心来。

公厨众人把两只鸭子分了,皆是赞不绝口,等鸭肉都吃了,余下的鸭架一半煮汤一半做椒盐鸭架,从头到尾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

焦录事带着两名年轻官员沿人少处走到公厨附近,他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转身对后面两人小声道:“若是不慎被发现,可不能把我供出来。”

那两名年轻官员点头:“且安心罢。”

这两名官员分别来自鸿胪寺和少府监,也是好吃客的一员,因平时与焦录事的私交还不错,听闻大理寺公厨最近众说纷纭的名声,又听说大理寺公厨严防死守不叫外人进,顿时心生好奇,搭上焦录事的线,请他给他们创造机会进去探探真假。

自那回被高寺卿和温少卿发现,赵管事天天守门后,焦录事就安分了许多,不再接这带人混进去的事。

只是他曾经搭这两位的线,吃过鸿胪寺和少府监的饭,总得还人人情。加上现在赵管事不在,余下的人抓得不严,只要不被温少卿碰上……应该就没事?

焦录事带人混了进去,坐下后环视一圈,没见着三位顶头上司的身影,默默长舒一口气,不枉他挑此时来。

他们来得早,很快就有人来给他们送饭菜,今日的午食跟昨日的米皮肉饼又不一样,最吸睛的是一碟切片均匀精细的烤禽肉,焦录事闻了闻,应当是鸭肉。

除却鸭肉之外,还有一碟春饼,一盘葱丝瓜丝蘸酱,盘边还有一点暗白色的砂糖。再之后就是葱炒蛋、炸鸭架、鸭汤等等。

还未吃,焦录事面上就先浮现出压不住的笑意,这种每日都有未知美食的感觉真是妙极了!

他按送饭来的杂役所言,先趁着热夹起一片鸭皮,蘸上料碟边的那一点砂糖。鸭皮烤得极其酥脆,像是一枚糖浆色的琉璃片,正面是透亮仿佛有纹样的,背面则油润爽利,除却一层莹润的薄薄油脂和肉汁外并无它物。

蘸白糖时他没夹稳,鸭皮直接滑落到下方的糖上,满满地沾了一面的砂糖。心疼之余,焦录事眼一闭心一横,直接将那片鸭皮送入口中,砂糖混着鸭油入口即化,变成一种甘甜馥郁的脂香。

舌齿不自觉地咀嚼,乍一看有些厚度的鸭皮却是薄而轻脆的,几下就嚼成了一团,像是挤干了一团吸满甜脂的布,让人从心底生出难以自抑的愉悦。

碟中的砂糖不多,方才一下子叫他蘸去大半,余下的两片鸭皮就只好“节衣缩食”,少少地蘸着来吃,下肚后颇为遗憾。

回头得问问姜小郎君,看看能不能预订些。焦录事摇头,这般吃来属实不过瘾,反而把馋虫勾了出来。

余下的鸭肉更是简单,耐心地挑开轻盈如绢的春饼,直接摊在用餐的碟中,夹一根胡瓜细条作笔,蘸了酱料在上面抹匀,再来些胡瓜条、白葱丝,夹两片鸭肉蹭上些酱,最后一左一右折了卷成饼子,一口闷下,鸭肉香混着葱酱香在口中炸开,末了又有些胡瓜的清香和春饼的麦甜。

焦录事预估着量,春饼和肉正好吃完,最后就着些余下的瓜丝葱丝将鸭架吃了,再喝几口鲜美的鸭汤化原食,真是吃得人面上都生光。

他吃罢,看向那两名被他带进来的官员,皆是心满意足的模样,便清了清嗓子,示意两人吃完就可赶紧走了。

三人依次站起,刚离席还没两步,就见门口走进来三名熟悉的身影。

焦录事倒吸一口凉气,恰好与看来的温朝对上了目光。

咿!!!温少卿!!!

第101章来到大唐的第一百零一天\\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