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68章来到大唐的第六十八天
两人提着大筐小篮的东西从西市回小院,一路从人声鼎沸的闹市走到安静祥和的巷道,行经某处院门时,姜菽“诶”了一声,见往日都紧闭着的那扇门忽然开了,从中走出来一名提着空菜篮的青年,出来时还在招呼里面的人过来关门。
青年扭头看见他们俩,第一眼还有些防备,发现他们浑身上下都是肉菜食材,又看清两人的模样后,才放下了戒心,友好地笑笑:“是姜小郎君吗?我叫方树,承蒙温太夫人好心收留,带着家人暂住在这里……你们是住东头那间院子?”
姜菽点点头,知道对方是温朝说起的那对兄妹了,也展露善意道:“是,平日要是有我们能帮上忙的尽管说。”
方树对这位擀饼郎君颇有印象,从温太夫人处得知他们还有个姜姓的年轻邻居,在大理寺公厨上值,还额外做着小食摊生意时,他就隐隐有些猜想,没想到还真是!
三人寒暄了几句后,姜菽得知方树是要外出买菜,便给他指了指路,说了几家自己常去的菜摊,这才互相别过。
“欢迎回家!欢迎回家!”
回到小院,姜菽迎门就听见秋月的叫声——今天没什么风,阳光还不错,他早晨走的时候就把它搬到了院子里晒太阳。
听见动静的彩云从卧室出来,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两爪撑在身前地蹲着看他们,像是一个圆三角的小花饭团。
姜菽把东西放下,给它俩都各自喂了饭。
今天彩云已经没那么搭理秋月了,秋月无聊得不停碎嘴,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姜菽听了几句,发现有官话,也有他听不懂的方言后就放弃了。
等后面一猫一鸟再熟悉些,说不定能把秋月放出来养,不必天天拘束在笼子里。
-
忙完家中杂事,姜菽从原材料的处理开始,手把手地教刘大做腐乳肉和酥骨鱼。
等那边上了锅,不至于让灶间空着,接着又教了四喜丸子和糯米鸡。
新添的这两道菜,食材都可以预先经过一步熟制,既能减少他们每天早晨的备菜压力,也能降低肉类食材隔夜放坏的风险。
至于口水鸡和粉蒸肉,这两个都得现做现吃,哪怕只是多放半个时辰,口感味道都有变化,就先不上每日小摊菜单,只挂出来牌子,可以接受下午自取的预订。
按照姜菽以前的作息,都是晚上忙到九点多点睡,然后早晨三点起来,把菜收拾收拾带上,四点坊门一开就出去摆摊。
小食摊生意红火,差不多五六点就能回来,把厨具小车都收拾干净后,还能小睡上半个钟头再去公厨点八点的卯。
不过先前那次生病让姜菽意识到挣钱还是没有身体重要,加上有刘大加入,可以早晨他先带着一部分出去,刘大继续在小院中做菜,不需要再那般紧赶慢赶,晚上就可以早点睡觉,早上也能晚点起。
而且这样一来,晨间可以准备更多食材,反而能多卖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美,如鸡鸭牛羊这样的肉食都有蒸食法,更遑论是普通的菜蔬。()•()
方树送来的这蒸菜,便是两色萝卜混着菠菜,裹了面粉后蒸出来,又用蒜汁调了的,算是冷吃法的一种。
▷本作者长路生提醒您《长安小厨郎》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姜菽尝了尝,萝卜丝艮揪,菠菜叶软糯,加了些许醋的蒜汁调出来的口感清凉,微酸微辣,正好解了萝卜丸子的腻。
若是等后面天再凉一些,冷吃法吃不动的时候,还可以拿葱姜香料耗出来料油,用热吃法热泼或者油炒来吃,那就是另一种热乎的料香味了。
不过见到这蒸菜,倒让姜菽想起从前闹的一个笑话:南方人约北方人吃蒸菜,到饭点时,北方人带着“素面朝天”、裹面粉蒸出来的各色菜蔬来了;南方人则从蒸锅里端出来五花八门的肉蛋鱼菜,不少菜上辣椒鲜红,好似“浓妆艳抹”的美人。
双方面面相觑,不知对方是何用意,好一番解释后,才知北方所言“蒸菜”的重点在于蒸的“菜”,而南方所言的重点在于“蒸”的菜——前者的烹饪重点在于如何用裹面清蒸的办法,把五花八门的菜叶根茎都做出来,吃清淡的食材本味;后者的重点在于如何把形形色色的食材调味处理后,用水蒸法做出来,菜的内容和口味并不拘束,不仅有如水蒸蛋这般清淡的,红枣南瓜这般甘甜的,也有如肉末芋丝这般咸鲜的,还有如剁椒蒸鸡这样辣口的。算是闹了个因地域风俗不同,而产生误解的饮食笑话。
长安地处西北,吃法上,还是偏向裹面蒸法。如方树送来的萝卜菠菜蒸菜算是最好寻的一种,若是到了春天,还能吃榆钱、面条棵、马蜂菜各色野菜做的,像是鼎鼎大名的槐花麦饭、蒸槐花炒蛋,在做法上其实和蒸菜大同小异,勉强也能算是其中一种。
两人方才做活做了半天,中午吃的羊蝎子锅消化得差不多,风卷残云似的就将丸子和蒸菜一扫而光。
等吃完饭,暮鼓声近半,院门再度被敲响,这次是他们下午去西市要的竹木小榻,被店主派人送来了。
姜菽的卧室里已经有了金错的那张小榻,这张刘大的便被安顿在了书房。
不像隔壁只摆放了两张榻的卧室,书房里还有书架书桌多宝阁,刘大的小榻摆进去后,其实就没多少空档了。
姜菽把自己的那些日记笔记等等拿出来,不好意思道:“现在房间少,辛苦刘兄先将就下,以后有余力了,我再找个房间多的院子。”
刘大抱着自己带来的被褥,嗐了一声,道:“这有什么?农家里好几口人住一起的多的是,我这都算是一人一间啦,还有这么多些书卷陪着,也算是当了回‘文人墨客’了!”
姜菽笑笑,觉得刘大真是随遇而安的开朗好心肠,等后面找小食肆店面的时候,一定找个房间多的,他们仨一人睡一间,还能空出来两间!
-
而不远处的另一间小院里,方树一家四口刚趁着最后一点日光收了工,也准备吃饭。
姜菽回赠的腐乳肉和酥骨鱼被方树倒在了盘子里,端端正正地摆在桌子中央,普通人家的肉和鱼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么?有夹饼灌饼,也有芙蓉肉酥骨鱼,今日还上新了四喜丸子、糯米鸡和糖雪球。”
刘老爹硬着头皮看了看推车的台面,哪怕刚加过一次食材,按说已经卖了一会儿,台面上还是干干净净的,半点儿脏乱油污不见。
他的目光落到姜菽手边的两条布巾上,应该是这小郎君手脚勤快,随手擦拭的原因。
儿子跟个干练人当然是好事。
刘老爹来回奔波一早晨,肚子还真有些饿了,便要了个灌饼,看姜菽熟练地擀饼烙饼,然后夹菜夹肉裹成卷子,不多时便给他递来。
做活利索,刘老爹在心里评价道。
他付钱的时候瞧了眼钱篓,里头已经装了大半筐,在心里估摸了下,差不多得有一吊钱,想来生意是真不错。
行吧,看来儿子给自己找了个还挺好的活。
刘老爹吃着酥脆的饼子,再看姜菽的面容,越发觉得长相良善,是个踏实肯干的。
既然如此,他回去也好与他阿娘和乡亲们说了。
刘老爹走后,姜菽接着埋头做自己的小食事业,过了一会刘大又来送食材,走的时候还把钱篓换了新的。
两人都半点不知刚刚被家长查岗的事,只纯粹地为今日合作顺利、生意兴隆而高兴。
等他们卖完朝食,喜气洋洋地卡着点去公厨点卯上值时,陈大厨狐疑地看了看他们,不知他们在乐什么。
真是不懂现在的年轻小郎君,陈大厨劈开羊排,忽然有种自己是不是老了的感怀。
他琢磨半天琢不出味来,低头看看手底下安静的羊排……唉!还是羊排省心,事已至此,那就先烤羊罢!
-
这一日的午食还是以先前没烹完的野味为主,陈大厨做炙羊排,王大厨做炖雁鸡,姜菽一看全是肉菜,就凉拌了些爽口萝卜丝当解腻素菜,然后跟刘大一起蒸了些馒头,便算是结束了今日的午食。
今天是姜菽轮值暮食,本以为会平平淡淡度过,没想到大伙还没散班的时候,忽然有人急冲冲地冲进公厨,说赵管事的夫人生了,叫他速速回去。
先前因为夫人临盆在即,赵管事日日散了班就归家,连姜菽的升任宴都未来得及参加,眼下更是听了消息就赶紧走了,其他人没什么事也都跟了去,只剩下留守的姜菽和刘大面面相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其他人都去了,就他们不去似乎不太好,可眼下他们还有职责在身,也不能擅离公厨……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硬着头皮选择留在公厨,准备散班后去买只好鸡,明日早早跟红枣炖了,给产妇送去补身。
第二天,赵管事休了假,公厨采买的事务交给了王大厨。王大厨许久不做这些,有些生疏,问了陈大厨和姜菽要什么食材后,便带着人去市场上买菜。
姜菽想着这两日吃了不少肉,可以给官员们的肠胃减轻些负担,便说自己中午要做蒸卤面和丝瓜蛋汤。
陈大厨那里还有些零碎没用完的肉,准备学姜菽的四喜丸子,全部剁碎团成小丸子炸了红烧。
王大厨走后,姜菽就先从库房拿来面粉,开始做卤面要用的细面。
刘大见状,打了个哈欠,也端了个盆开始揉。
后头正要剁肉的陈大厨:不对,他记得以前公厨……好像是他做面食比较多来着?!
第069章来到大唐的第六十九天\\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