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43 章 来到大唐的第四十三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1931 字 8天前

('

第043章来到大唐的第四十三天

自打知道公厨里新添的菜色,是那个害他被罚俸禄的姜菽做的,陈诲就觉得这饭是吃也吃不香,不吃又舍不得。

中间有两天应该是换回了原来的师傅,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陈诲吃得不爽,更是越发纠结,脑子心疼自己的钱,舌头却在安慰“姜菽也是被牵连来的无辜者,被罚俸禄怨不到他头上,等人回头再掌厨,还是好好吃饭吧”。

加上又有个多事的焦录事,一天到晚找理由跟他拼桌,要么坐下来就是天南海北地聊吃的,要么就是说些有的没的案情,陈诲终于是忍无可忍,决定去问问姜延案的后续。

早日把那个失踪的姜书找出来,他也能早清净。

他上回暗示温朝,姜书有可能得到了六皇子的庇护,温朝居然真敢派人去盯着六皇子母家和几处宫外的别院,然而大半个月下来,仍是未见姜书踪影。

本来一个御史中丞贪污案,算不得多大的案件,若姜书没跑,一家三口要么被关要么流放,万一碰上圣人大赦,说不定还能从轻发落。

眼下姜书死活不见,反倒成了个不大不小的要案——难道是这御史中丞上头还有人庇佑?考虑到姜书跟六皇子走得近,难道是六皇子这么早就开始拉拢朝臣了?

因家中关系,陈诲跟着族兄远远见过六皇子几面,实在不觉得那个看着就……颇为直率的少年,能有这般深重的心机,尤其其母妃还是宫中有名的绣花美人。

压他们母子俩能夺嫡,不如信高淑妃和陈昭容谁生个女儿,能立刻被册为皇太女。

陈诲勉为其难地翻了翻卷宗,熟悉姜书的人都说他性情文弱,极为孝顺。

一个自幼在长安长大,从未去过其它地方,每日不是在家和国子监,就是在朋友诗会集会上的弱书生……能去哪里呢?

若他真如旁人所言,对父母孝顺牵挂,哪怕事发时胆小跑了,应该也跑不远,估计就藏在长安及周边一带,这样才方便探听到父母的消息。

姜延夫妇的判决已下,温朝已命人起草文书,不日便会将结果张贴在城中的布告栏上,看看能不能把姜书给钓出来。

八月十五,阖家团圆。他若真有孝心,就早点出来,他还能送他们一家在牢里团聚。

说到十五中秋,陈诲放下卷宗,一想到要接连面对三天自家的母老虎,他就心里发怵。

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讨夫人的欢心,又不至于让他岌岌可危的私房直接见底的?

-

即将放假,大理寺上下都带着笑模样,用一上午清完手头所有公务的焦录事快活地走入公厨,想看看今日可有什么节庆新菜色,值得他去跟朋友们说上一说的。

小厮回报,言姜小郎君如今的生意极好,每天都赚得盆满钵满,整条街就数他来得晚走得早,更是主动来找他们问起他所作四诗,眼含热泪,俨然一副感动到无以复加的模样。

焦录事觉得自己这也算是助人为乐了,以至于每日在公厨见着姜菽来回送饭的身影,都有种亲手培植树苗长大的欣慰。

这不,正好又碰上姜菽来给他送菜。

焦录事一进门,姜菽就注意到他了,赶紧去后厨端了饭菜、提了小盒来,准备借着给他送饭的时机,谢谢他给自己的小食摊作诗引流的事。

虽然嘴上总说生意太好叫他忙得飞起,但就如孙阿婆所说,哪有做生意的嫌自己生意好的?自己这个刚起步的小食摊,若没有焦录事和高至善秦正阳他们推动,别说像如今这般财源滚滚来,能保本都算不错,想出头?怕是得有一段时间苦熬呢!

是以哪怕他们有些用力过猛了,姜菽也还是很感激这份恩情的。

既然焦录事爱吃,姜菽就将昨日做的四种月饼每样都拿了两个,包成个四拼礼盒,准备当小礼送给他。

姜菽把饭菜放好后,将竹编的小盒也放下,笑道:“这是某一点心意,多谢焦录事雅作。”

焦录事看见今日有两道新菜,本就心头欢喜,又听姜菽这般道,更是眉飞色舞,连道举手之劳,是姜菽厨艺非凡云云。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姜菽还得去给其他上官送饭,便告辞了。

他走后,焦录事忙不迭地打开竹盒盖子,发现里头是八枚或鼓或扁的圆形小饼,以裁过的干荷叶垫底,规规整整地码在小盒里。

没想到姜小郎君还会做花糕点心?焦录事一喜,直接伸手就拿出来了一个,准备配着饭吃。

他刚动筷,面前闪过阴影,抬头一看,竟然是陈诲主动来找他了。

“陈寺正?”焦录事一愣,怎么今日自己好不容易放过了他,他自找上门来了?

下一刻,注意到陈诲落在竹盒上的目光,焦录事赶紧伸手把盒子盖上,往自己的方向拉了拉,解释道:“那位姜小郎君开了个朝食小摊,下官帮他写了些诗,这是他的一点谢礼。”

他都这么说了,可不能提出要分一杯羹了嗷!

陈诲在看到盒中点心的时候灵光一闪,自家夫人最爱吃零嘴,各种甜咸点心更是来者不拒,长安城中的花糕铺子早就被她吃个遍,若是他能给她搜罗些此前未曾尝过的……是不是就能放他一马了?

而且,一盒糕点,怎么都比华贵的珠钗和精美的衣裙便宜。陈诲越想越觉得自己来询问焦录事这个决定是对的,关于吃的事,还是得找会吃的人。

陈寺正入座,问:“他这花糕可对外售卖?”

焦录事侧头看了一眼,姜菽正端着菜朝他们过来,便道:“正巧他来了,您可当面问他。”

-

姜菽实在没想到,自己只是送个谢礼的功夫,都还能接个月饼的订单。

那位陈姓上官瞧见他时,面色有些不大自然,但要月饼又不是什么难事,定好数量和取货时间后,就算结束了。

说完,姜菽本想直接走,余光注意到焦录事满眼跃跃欲试,心中警铃大作,赶紧将苗头摁住,言这花糕每日能做有限,只是做些自吃,或是赠送亲友的,偶尔接点小单可以,万万供不起对外大量售卖。

焦录事只好遗憾作罢。

等姜菽一步三回头,提心吊胆地离开后,焦录事把竹盒收到自己身侧,然后将目光落到今日的午食上。

今日主菜都是鸡肉,却跟以往那整只烤煮后斩剁大块,或是杂剁后红烧的不同,其中两道都明显是只烹了鸡腿和鸡脯肉。

一者,是拿翠绿黄瓜片铺底,整只鸡腿切块摆盘,淋酱汁和茱萸油,撒了香葱芫荽末的。

一者,是指甲盖大小的鸡脯肉丁,混着青绿黄瓜丁、橙红胡萝卜丁,似是用酱烧出来,看着却又比寻常烧制法,收得汤汁更干的。

至于鸡汤、煮菜等等,都是以往常见菜色了。

焦录事先夹了一块儿那肉丁,入口便觉惊奇。不知姜小郎君是用了什么烹饪之法,本该最为瘦柴的鸡脯肉非但不干,还颇为柔嫩。入口酸甜,细品又有点儿酱香和肉的鲜味,

他又夹了一块,这次并未急着品尝,而是箸尖一紧一松,看着肉丁随之变形,足见其软嫩多汁。

焦录事细细观察起肉丁与两种菜丁的表面,皆有一层薄芡,芡汁薄而不澥,均匀地包裹住每一个颗粒,入口却并不叫人觉得糊嘴厚重,反而是汤汁酸甜开胃,口舌生津。

无论焖烧蒸炖,做出来的菜色都少有这般的,难不成是姜小郎君又创一烹饪之法?

焦录事灵光一现,觉得自己猜到了真相,吃饭的动作都更多了几分积极。

向来是只有东西市的大酒楼,或是豪门权贵家的私厨,才有这般精力研制新菜新方,姜小郎君一个小小的公厨杂役,竟然巧思频出,如何能不叫他觉得欣喜?

焦录事隐隐有一种预感,哪怕是公厨的掌勺大厨,也不会是姜菽的终点,他必然是要有自己的食肆,甚至开出一座名满长安的大酒楼的。

他好像找到一棵了不得的小树苗呢!咬着滑脆的黄瓜丁,焦录事神游天外。

-

说要订那花糕时,陈诲有些张不开嘴,毕竟自己前些天还嫌人麻烦,今日就“有求于人”,总觉得怪异丢面儿。

但瞧那小郎君面色如常,不卑不亢的模样,很快也就将那点不适抛却。

待人走后,知道能安抚住夫人,陈诲心中大石放下,安安心心吃起饭来。

他可跟对面那个夹口菜都要端详半天的人不同,陈诲瞧了眼还在夹着肉丁分析的焦录事,自己径直朝鸡腿块夹去。

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下酒的好菜啊!

手掌大的鸡全腿,按一指宽的距离斩成厚片,淋上偏浓稠的酱汁,重咸重鲜,又是凉菜,几乎是将“宜配酒”写在了脑门上。

陈诲夹起一片,在盘中积起的酱料中反复蘸了蘸,再起来时,肉片上不住地往下流汁,必须得用饭碗接住才不至于流到桌上。入口第一感觉便是酱汁中芝麻酱的醇香,然后是开胃的些微酸辣。

咀嚼两下,鸡腿肉皮脆肉嫩,外皮咀嚼起来嘎吱嘎吱作响,内里的肉却能咬出汁水,又因鸡腿上没什么骨头,心满意足地吃完一口,噗地一下吐出个骨头渣,又能接着去吃下一块儿。

唉,陈诲看着面前的菜色越发遗憾,退一百步讲,难道他就不能把酒装在水壶里带进大理寺吗?

此菜与酒简直是绝配,他回头得问问姜菽能不能出这个的份菜,让他带回家慢慢吃!!

第044章来到大唐的第四十四天\\x\\h\\w\\x\\6\\c\\o\\m(x/h/w/x/6/点看)!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