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39 章 来到大唐的第三十九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1965 字 5天前

('

第039章来到大唐的第三十九天

姜菽一时没敢上前,毕竟哪有小食摊……开张第三天就被食客堵门的?!

但等在那里的小厮个个耳聪目明的,左顾右盼间,就发现了不远处的姜菽,看见他的那个大叫一声,紧接着一群人纷纷转头,呼呼啦啦地就围了过来,跟一群赶潮鸭似的。

姜菽:……

救命,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后世会有夜市小摊在前面跑,一群学生在后面追的盛景了!

艰难维持住秩序后,姜菽赶紧开做,带来的酥鱼和腐乳肉很快售罄,面团和各色夹菜的储量飞速下降,铜钱跟预订份菜的纸条下雨一样哗哗落入钱篓,姜菽连抬头检查的时间都没有,手上一刻不停地擀饼、夹饼、卷饼,忙得焦头烂额,终于是在两柱香后,送走了这乌泱泱的第一批客人。

见他不忙了,旁边蒸饼摊上的孙阿婆才冲他乐呵呵地恭喜道:“小郎君生意兴隆。”

托姜菽引来的客流,这几日她的蒸饼和腐乳都多卖出去不少,更别说姜菽做那芙蓉肉,也是从她这里购入腐乳。

家里添了许多进项,她和儿媳商量着,若是后头与姜菽的合作稳定,今冬手头宽裕,就找时间去扯些布来,给家人都做两件新冬衣。

孙阿婆上下打量姜菽的肩宽腰身,小郎君的身量已经长成,要是时间上来得及,她盘算着给姜菽做一件厚披袄——一入冬,长安街头就会刮起呼呼的大风,若没有个结实防风的衣裳,几天就能把人刮病。

姜菽松松酸软的胳膊,苦笑道:“兴隆也不是这个兴隆法呀……”扎堆过来,他恨不得忙出残影。

孙阿婆嗔怪道:“可不敢这么说!做生意的只有盼自己客人络绎不绝的,哪有嫌弃人多的?小心说着说着就不灵了。”

姜菽连连告罪,炕上新饼子后,用夹子规整起菜盒中刚刚被夹乱的菜来。

他想着今日放假,路上应该和前日一样,没那么多官员,所以各种材料备得都不多。现在一清点,发现材料只够他再做五六个夹饼,与七八个灌饼了。

这才刚开张不到半小时,姜菽抬头看看天色,甚至天还未完全亮透。

此时又有路上的散客被饼香肉香吸引,过来各要了一只夹饼和灌饼,姜菽用木铲翻过饼胚,三两下做好后,麻利地用油纸包好递过去。

库存减二,姜菽默默想道:若是金错今天还想吃饼,怕是得快点来。

-

金错最终也没赶上买饼,他攥着钱袋急冲冲往外跑时,姜菽已经收好摊,推着车回来了。

两人在坊门半路相遇,当时金错的表情……用如遭雷劈形容也不为过。

给孩子沮丧得,瘪着嘴在姜菽身后跟了一路。

“我明天一定多备……不,一定给你留做好的!”姜菽哄道,“你要多少都给你留,请你吃,怎么样?”

金错眼圈通红,要哭未哭的,垂着脑袋摇摇头,表示自己有月钱,不用姜菽请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去叶少卿家过府帮厨。

温朝想了想()•(),对金错吩咐道:“书房桌上有一锦盒➷(五六?二)➷[(.)]()•(),待暮食时给姜小郎君送去。就说是府中从前为彩云准备的,如今既然他收养了它,便转交给他当小礼。”

花厅内,温太夫人正在用朝食,她今日神清气爽,多练了会儿晨练,朝食便比平日晚了些,正好碰上金错带回来酥肉,就直接添了个菜。

见温朝过来,温太夫人笑道:“我还当你要留到午食再吃,正可惜这小食趁热才能酥脆,想叫人请你过来呢。”

温朝落座,金错将手中瓷盏放下,又有人奉来茶水和梨果。温朝已经用过朝食,此时过来只是一尝姜菽送菜的心意。

他略吃了两口,发现确如祖母所言,炸制过的肉条外壳极为酥脆蓬松,连箸筷碰触时,都能发出咔嚓的声响。

炸肉,常有炸得焦而不酥,硬而不脆的,寻常能做到酥脆已是不易,姜菽这炸肉吃起来还另有一种“松散”之感,外层的面衣比温朝以往吃过的更加轻盈,即便多吃也不觉得厚重油腻,反而越嚼越香。

内里的肉经过腌制,一点咸味将肉鲜带了出来,肉吃起来略有些发脆,瘦的同时又带些许油汁,比里脊纯瘦的干柴和五花偏肥的过油要适口许多,应当是用的梅肉。

除了已逝的耶娘,这还是温朝第一次从他人处,吃到用梅肉做的炸肉。

温朝看向上首的温太夫人,老人家面色一如往常,只是吃那酥肉的次数,远超其他菜色。

-

送走金错后,姜菽检查过家中炉灶,让彩云好好看家,便带着一坛自己腌渍的酸菜,和昨天泡了一夜、今早刚做好的红豆沙,朝叶少卿家赶去。

相比一看就底蕴深厚的温府,叶少卿家显得“正常”许多,就是普通深宅大院的程度,让姜菽紧张的心绪稍微安顿了些。

想想他第一次去温府帮厨的时候,心里也是慌慌的,生怕主人家不满意,自砸招牌。

听金错说,叶少卿出身寒门,是靠科举入仕,又凭真才实学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在他家郎君一鸣惊人之前,叶少卿是上一位大理寺中的风云人物。

又听说叶少卿为官清廉,在长安科举入仕的官员之间声名颇佳,今年才终于靠多年积蓄在长安置办了大宅,此次返乡便是想将老家父母都接来长安养老,一同见识见识西京繁华的。

姜菽跟随引路的小厮前往厨房,得知今日府中掌勺不在,他可尽兴发挥后,又问了府中主人家的人数年岁,可有忌口等等,随即动手开始列菜单。

叶少卿正是出于担忧两位古稀之年的高堂,才特意请他过府,是以姜菽率先定下的,就是给两位老人的菜色。

上了年纪的人,牙口渐弱,也不太能吃得重油重盐,加上刚刚经过舟车劳顿,最好还是以好克化的菜肴为主。用小葱拌豆腐、水煮葵菜佐餐;肉食进糯米蒸排骨、白菜酿肉;再有酸菜滑肉汤、酸香疙瘩汤等汤菜开胃,配鲜虾豆腐煲和水蒸蛋羹温补。

以此八道菜为主,再给府中两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了点鲜虾豆腐,便适时结束了进食,远观起两个孙辈进食。

倒不是不想再吃,而是怕吃多了不适,平白糟践了美食。

孩子们跑闹了一上午,正是胃口大开的时候,无论是酸甜焦香的糖醋小排,还是酥脆鲜香的炸酥肉,都是几口就吃完了,以至于叶太夫人赶紧将自己桌上还未动的这两道菜,连着一旁老伴桌上的,都叫人给孙儿们送去。

待吃完四人份的,俩孩子便去夹那炸得金黄酥脆的薄皮长条物,小小牙齿轻轻一咬,就听咔擦咔擦脆响,外头那层薄如纸的面衣被咬开,露出里头紫红温润,隐约可见豆衣的豆沙内馅,香甜的滋味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三两下吃完后,熟练地跑去祖父母跟前撒娇“讨饭”。

被父母以眼神叱责后,两小儿乖乖回去座位,一勺一勺地吃着滑溜似水的蛋羹,伸手捏起那白白胖胖圆圆的“蒸饼”,一口咬下——

“呀!”小孩忍不住惊呼,“饼里有水!”

叶思捷老父担忧,赶紧咬开一只流沙包,见其中竟暗藏金黄的流质内馅,愣神间,内馅顺着咬开的面口缓缓流出,险险要滴落出来,叶思捷赶忙再咬去一半,顺带将那半稠的馅料吸掉,以免不慎污了衣袍。

这一吮,才品出那内馅咸甜交错、内里若沙的口感。

叶思捷索性将整只包吃下,觉得滋味奇妙至极。

一旁的叶夫人看见夫君这般行径,知道那蒸饼无事,便要出言安抚两个孩子,然而却发现只是一转头的功夫,小孩已经将蒸饼全数吃下,又又又跑去装乖“要饭”了!

叶夫人赶紧叫来一旁侍女,看看后厨可还有备着的这几样点心,能送来的便尽数送来,少叫两个孩子没大没小地黏着他们阿公阿婆。

见耶娘都差不多食毕,又与孙儿们共享天伦,叶夫人干脆不再劝阻,趁终于不用再管孩子的功夫,赶紧让自己多吃两口饭。

这席上藕片酸辣爽口,配着滋味醇腴、软烂脱骨的焖羊肉极为合适,她就着鲜美的羊汤优雅而快速地进食完毕,然后起身去将两个不省心的孩子拎回各自的座位上。

路过叶思捷的时候,还不忘暗暗踩一脚他的脚尖,疼得堂堂叶少卿面上一抽。

让你不帮着管孩子,哼!

叶夫人拢拢衣袍,坐得端庄。

第040章来到大唐的第四十天\\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