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38 章 来到大唐的第三十八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1853 字 4天前

('

第038章来到大唐的第三十八天

原本公厨众人确实是那么打算的,奈何赵管事今日半路遇见不少上官()•(),皆问公厨什么时候再换换菜色。他不得已,只好打算在买菜时多带些五花肉♘(五六♂二)♘[(.)]()•(o),准备让姜菽再做一回赤玉烧肉。

哪成想,肉贩那新到的好五花都被挑走了,剩下的仨瓜俩枣根本撑不住公厨的需求。再一问,肉贩说买走那么多五花的人,正是姜菽。

赵管事只好退而求其次,在肉贩的推荐下要了些不错的排骨。

“你不是独身一人?怎么要得了那么多肉?”姜菽看排骨的空子,赵管事顺口问道。

姜菽三言两语将自己支了个朝食小摊的事讲了,他不准备向公厨的大伙隐瞒,毕竟两者之间又不冲突,日后说不定还能在街上碰见,坦坦荡荡说了也无妨。

众人皆是一奇,几个杂役是惊讶姜菽每日公厨辛苦之余,居然还有余力应付朝食摊;两位掌勺师傅则是意外他一个无牵无挂的独身小郎君,竟然对挣钱如此热衷。

赵管事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拍拍姜菽的肩膀,感慨道:“也好,趁年轻多攒些家底,后头用银钱的地方多着呢!”

公厨众人问了姜菽朝食摊的地点,纷纷道等明日放旬假,就去给他捧场。

排骨是整扇带来的,两位师傅带着人手,将之分成好啃的精肋排和难啃的大骨头,再依次剁成小块。

王大厨要用大骨头配冬瓜萝卜炖汤,精肋排则留给姜菽发挥。

姜菽看了看库房有的材料,准备做个糯米蒸排骨,再做个糖醋小排,一个清淡吃肉香,一个酸甜开胃,符合本朝大众偏好。

而且一个排骨两种做法,不至于叫上官们吃到后面觉得腻味。

姜菽打了个哈欠,端起一盆已经处理好的小排,准备去井边清洗泡水。

-

另一边,光禄寺内,孟录事站在僻静无人处,先从自己袖中取出一只小盒,递给面前的小厮,又从小厮手中接过两个油纸包,以及两口麻绳系网的瓦罐,像是完成了什么不得了的交易似的。

“这是我新寻到的蜜渍梅,酸而不涩,甜而不齁,叫他尝尝。”

孟录事看看手中的油纸包和瓦罐,不仅油纸上印有一个“花猫姜字”的店号,连那瓦罐和麻绳系网之间,也被垫进去了一张印有相同店号的草纸。

他道:“这都是什么?”

小厮回:“郎君可还记得大理寺公厨的‘赤玉烧肉’?我家郎君今日正好碰上做那烧肉的姜小郎君,发现他在街上卖朝食和份菜,便将摊上菜色各要了些,命我等给郎君送来。”

小厮又将焦录事发现的,姜菽的杂役身份和种种离奇身世都与孟录事讲了,孟录事面上闪过几丝兴味。

孟录事自然是记得赤玉烧肉的,那是他头回蹭吃被上官遇见,虽然当时颇为尴尬,不过事后想想那烧肉滋味,只恨当时没多吃几口。

这两日没再听闻大理寺公厨的消息,他还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虽然不知道那位中年官员是谁,不过三位上官在一张桌上,总不好再叫某一位干等。

-

菜肴上桌后,高泊远笑着与那位中年官员介绍:“思捷兄许久不在寺内,怕是还不知道公厨添了许多新菜吧?”

“如今我大理寺公厨,也是能引来‘百官朝肉’奇景的了。”

中年官员不解其意,高泊远便将事情经过大致与他讲了,听得人不住摇头感慨,“年轻郎君未经历练,总是容易把持不住。”

他看向一旁端坐静听的温朝,颇为欣慰道:“还好有景和在此,堪为年轻官员们的表率。”

“叶少卿谬赞。”温朝客气道。

中年官员便是休了半年探亲假,昨日才带着家乡父母返回长安的,大理寺另一位少卿,叶思捷。

既有高泊远所说之事在前,又有桌上看起来俨然不同往日的菜肴在后,叶思捷被吊起胃口,颇为好奇地审视起盘中菜肴。

最吸睛的自然是那两道荤菜,一者是色泽枣红油亮的小段排骨,挂着层薄薄芡汁,似烧似炙;一者是颜色微棕,外头裹着层厚厚米粒,乍一看瞧不出是何物的菜肴。

美食在前,高泊远不耽搁时间,举箸请二人自便。

出于好奇,叶思捷率先夹起了那裹有米粒的菜,想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

米粒将内里包得丝毫不露,怕里头有骨头鱼刺等异物,叶思捷第一口咬得很谨慎,能细致地感受到外层糯米微微粘牙,细品又略有一丝嚼劲的口感。咬透那层有些透明的饱满米粒后,内里的肉露了出来,也是排骨。

叶思捷缓缓咀嚼着口中的糯米和肉块,排骨蒸得很透,不仅一口便能脱去半边骨,吃在口中也是肉香浓郁,易于牙关。清淡却丝毫不寡淡的一点调味,轻松地将肉的鲜美勾了出来,伴随着每次嚼动,肉香与米香都在口中交融。

糯米的清甜混着肉的咸鲜,不仅没有丝毫荤腥常有的油腻,整体还格外温润,极其适合老人孩童来吃。

想到这次随自己千里迢迢来京的耶娘,叶思捷不禁生出一丝想请此菜厨子过府做宴,给父母妻子尝尝鲜的想法。

稍后去问问赵管事,叶思捷打定主意。

-

焦录事的饭,凑巧还是姜菽送的。

两人早上刚见过,此时再遇,姜菽忽然想起来他是谁了——就是他!一首穿云诗,让东坡肉引来百官蹭饭的那个焦录事!牢饭兄专门给他讲过的!

前科犹在,姜菽盯住焦录事手边的纸笔,满眼戒备。

大概猜出他心中所想,焦录事伸手将纸笔推远了些许,心虚地解释道:“姜小郎君放心,我已答应赵管事,不会再在公厨作诗了。”

至于早上他作的那首《夹饼颂》,那个别说公厨,连大理寺的门都没进,不算!

此人若是在后世,大约是能当个小有名气的美食探店博主的,姜菽无奈道:“公厨食材皆购于公账,都是有数的,赵管事担忧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望上官体谅。”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姜菽伸了个懒腰,准备精神精神开始干活。就在他刚把灶火生上,准备蒸排骨的时候,赵管事忽然来到后厨,将他叫到一边,说是有事相商。

“叶少卿昨日携家乡亲眷归京,家中高堂舟车劳顿,不思饮食,他甚为担忧。恰好今日午食时,他尝了你做的糯米蒸排骨,觉得或可一试,想看看你明日旬假是否有空,去他府上帮厨一顿。”

“也不必做多奢华的席面,就备些清淡开胃的菜肴,温养老者幼子肠胃就行。”

姜菽估摸了下自己的时间安排,早晨卖朝食,下午做预订的份菜,正好中午是能空出来一两个时辰的。而且这位叶少卿又是大理寺中人,听赵管事的意思,不像是那种会刁难人的权贵,去试一试应该不打紧。

他答应下来,从赵管事处得了叶少卿家的住址,准备明日朝食结束,回去休整休整便过去。

若是朝食结束得早,他还来得及在家多补个觉呢!

然而,第二天一早,当姜菽推着小车来到自己的摊位,却发现那里已经有好些小厮模样的人在等候时,惊得下意识握紧了小车的把手。

他是想早点结束朝食,但也不是这个结束法啊!

这么多人,他擀面杖都得擀冒烟吧!?

姜菽终于明白为什么赵管事会面容沉痛地对公厨众人说——防焦甚于防火了。

这宣传号召力,是不是有些过于强大了?!QAQ

第039章来到大唐的第三十九天\\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