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34 章 来到大唐的第三十四天(1 / 1)

长安小厨郎 长路生 2469 字 3天前

('

第034章来到大唐的第三十四天

年轻食客走后,下一位中年食客要的却不是这厚胡饼()•(o),而是另一种更大更薄的烙饼。

金错眼看姜菽先拿油壶往铛子上淋了油,用铲子刮了两下匀ℕ()ℕ()•(o),然后娴熟地从面案另一侧,取来一团更加柔软油润的面胚,三两下擀成浑圆而薄厚均匀的饼子,用擀面杖一卷,便轻而易举地搂到了铛上。

姜菽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面团在他手中乖得不像话,金错甚至有了一种他上他也能成功的错觉——前些天他因好奇去后厨帮厨烙饼,进去没一炷香的功夫就被丫鬟们赶了出来,直言不让他糟践粮食。

金错擦了擦鼻尖,觉得姜小郎君这一手,看着可比丫鬟们做的赏心悦目多了。

铛上的饼不知怎的,眨眼的功夫就鼓起一个大泡,金错眼睛一闭一睁,那饼子已经鼓得像只充满气的皮筏子,球儿似的在铛上挺着。

姜菽拿小碗打了鸡蛋,又问食客吃不吃葱,往里舀了少许青白细碎的葱末,搅散蛋液后在那鼓泡饼子上挑起一个口子,然后迅速将碗中蛋液倒入,金错还未反应过来,姜菽夹着饼子边缘利落一翻,带着蛋液的饼面就被翻到了下面,发出滋啦滋啦的油响。

等这个饼子熟的功夫,姜菽手上活计不停,继续擀那夹菜用的厚胡饼,摊上要夹菜胡饼的人更多些,也有买一个夹菜,再带一个白饼走的,险险供不应求。

若有那牙口软,吃不得这香脆酥饼,又想夹菜尝鲜的,姜菽还会推荐人去隔壁的蒸饼摊上买两个刚出炉冒热气的蒸饼,然后花七文钱单买菜来夹。隔壁的蒸饼生意不知是不是因此带动,非但没有被抢生意的迹象,好像还比平时多了些零散小客。

那大圆烙饼熟得很快,姜菽中途来回翻了两下,就烙得两面金黄。用竹夹子夹到油纸上,刷上另一种咸香的饼酱,撒上些咸菜碎、炸撒子碎,又从挨着铛子的一口小方盘上夹来两大片薄薄的、煎得焦黄油亮的腌鸡脯肉片,再按照客人口味,从那头的六种夹饼用素菜里选一个加进去增味,最后利落地包成个卷就算成了。

金错算了一下,哪怕是从擀面开始算,这一个饼做下来也不到半盏茶的功夫。中间姜菽竟然还能兼顾着去擀面、夹饼、招呼新来的食客……金错想想就已经头痛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有条不紊,应付自如的。

姜菽发现金错过来,还没来得及招呼他,就见人蹭蹭蹭跑回了队伍末尾,准备好好排队的样子。

是个很乖的孩子啊!姜菽笑笑,顺带估计了一下现在的食客人数与食材余量,觉得今天应该是能够卖完,不至于剩下东西的。

等轮到金错的时候,各种配菜已经下去了一半左右,金错自知并非大肚汉,怕浪费粮食,不敢两种饼子都要,就只要了一个夹菜酥饼,加腐乳烧肉和卤蛋,并叮嘱姜菽千万不要给他塞那么多菜。

光是想想先前那个小包袱似的夹饼,金错就觉得眼睛已经饱了。

姜菽将做好的夹饼给他,又示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菜送上桌,又拿来三双筷子,道:“还剩一些没用完的凉菜,都是干净的,大家一起当朝食吃了吧。()•()”

说实话,小摊的开张颇为仓促,昨晚忙到深夜,早上又三四点就起,姜菽现在还跟做梦似的飘飘然,觉得不大真实,更别说是庆贺的仪式感了。要说眼下最想干的事……大概是回家收拾收拾,然后倒头就睡。

孙阿婆给三人拿了一盘白馒头,金错因为吃过夹饼了没要,姜菽拿了一个,道谢后大口大口地配菜吃了起来。连轴转到现在,他不说饿得前胸贴后背,也是饥肠辘辘。

孙阿婆颇为心疼道:“瞧着你就辛苦,身板也瘦,趁现在多吃些补补,冬天可有的熬呢!⑶()⑶()•(o)”

姜菽连声应和,他自认伙食不算差,食量也不小,若非是每日的活动量太大,大概早就胖起来了。

“对了阿婆!”他吃着馒头,想起还有事来,“方才有食客预订了五份腐乳烧肉,我家中的腐乳不一定够,得再要两罐。”

孙阿婆笑道:“卖得多是好事,且等我给你拿来。”

孙阿婆从车下取出两罐腐乳递给姜菽,道:“还好我今日带的多,不然怕是不够你用了。”

姜菽要得突然,今晨生意又好,从姜菽那没排上腐乳烧肉的,后面听了姜菽介绍来买了她的腐乳,姜菽再多要一罐都没有。

姜菽从钱篓里数出铜钱来付过腐乳钱,将两只瓷罐收到推车下的储物吊篮里。先前他专程来找孙阿婆,一方面是想探一下口风,看看孙阿婆能不能接受他在蒸饼摊附近开夹饼摊,另一方面就是想长期订购她的玫瑰腐乳做腐乳肉。

他们的摊位位置在两个坊之间,这部分的小食摊不算扎堆,因为这片地方往好了说是能照顾到两个坊的食客,往差了说是哪个坊的客源都不容易做精,是个板上钉钉的渡劫地。

毕竟普通百姓更多的还是用走,尤其朝食这一餐,食客要么是紧赶慢赶等着上值开工,想路上随手应付一顿的,要么是醒了以后悠悠然,在坊内或是坊周边慢慢觅食的。

能哼哧哼哧走那么远专程来吃一个小食摊,要么是这里确实味好或量大,要么是被上朝路过的官员们好奇尝鲜了——毕竟他们要这里去皇城,必须得穿越半个长安城。

求生欲强的小食摊极少会选择这一片,但姜菽在周围看过,因为两侧都是比较老牌的坊,好位置早就被固定的摊位占满了,姜菽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塞不进去,只能先留在此处慢慢发展。

孙阿婆的蒸饼算是比较有硬需求的主食,在这的年头也久,不怕卖不出去。姜菽却是为自己的两种饼子心头打鼓许久,所幸今日有个开门红,可以放下半个鼓槌了。

姜菽大概心算了一下,估计这一早上能有三四百文的收入。抛去各项食材、柴纸的成本,差不多有个大几十文的利润,具体数量如何,还得回去详细查过收入后才能知道。

-

吃完饭,姜菽和孙阿婆告辞,推着自己的小推车回家,金错跟着他。

看姜菽忙活一整个早晨的金错,此时终于忍不住道:“姜小郎君一定要做这个吗?未免也太辛苦了。”

到后面金错甚至撑着胳膊眯了会儿,醒来发现姜菽还在忙活。

“长安居,大不易嘛!”姜菽心情倒是颇好,问金错道:“你尝了夹饼,感觉味道如何?”

金错想了想,回:“饼子的味道自然是好,只是为何要用油纸包着?用草纸或是荷叶不是更便宜?”

他虽然没做过生意,却也知道要开源节流的道理。他所说那两者都价廉易得,反倒是姜菽用的这油纸贵得很,都是东西市上极有名的点心铺,才会在包点心时用的。拿来包个朝食饼子……稍微有些大材小用了。

姜菽何尝不知此间厉害?不算他自行刻章印标记的花销,单单一个油纸就在成本中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若是换成金错口中的草纸荷叶,他真的能省不少。

但他是故意用油纸的。

“你今日也在一旁看了,想必已经发现,这两种饼子一个多汤水,一个多油。”姜菽道。

“草纸能印店号标志,却容易被汤水油脂湿破;荷叶不容易湿破,但因为颜色深,店号印小了看不见,印大了有碍观瞻影响食欲。”

“综合之下,用油纸算是最合适之选了。”

第035章来到大唐的第三十五天\\x\\h\\w\\x\\6\\c\\o\\m(x/h/w/x/6/点看)!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