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第1/12页)

第21章

赶着最后一趟车回到江城,落日已经渐渐隐入云层,天空开始暗下来。

擦黑回到家属院时,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吃晚饭。

进入秋天后,天黑的一天比一天早,白日来的也比夏季要晚。

陈江林推着自行车进院,因为车上东西带得多,迈过门坎后,自行车都狠狠震了一下,铃铛也被震得响了一下。

屋里陈江桥已经做好了饭,一面等陈江林回来,一面看书,顺便辅导弟弟妹妹的学习。

听到院子里的自行车铃声,兄妹几个都知道是他们大哥回来了。

陈江水和陈江月兄妹放下课本,迫不及待地开门出去,陈江桥慢慢在后面跟着。

陈江林刚把车子推上台阶,陈江月就迎了上来。

围着他转了一圈,看着前杠后座上的东西,杏眼不由睁大,“大哥,你怎么在外公外婆家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又是你花钱买的吗?”

陈江水则摸了摸最下面的小石磨,问道:“大哥,你咋还带块石头回来。”

“这不是石头,是磨盘。”

陈江林回了句,干脆在走廊里开始往下卸东西,“这回去丁家洼,就是为了它,有了这个磨盘,咱们就能喝上豆浆,还能做豆腐。”

说着,陈江林分了一些菜出来,“这些菜都是舅妈们去自留地现摘的,让我带回来吃,咱们家也吃不了这么多,你们去给邻居婶子们送一些,送完回来一起吃饭。”

陈江月一听这些菜居然是两个舅妈送的,小声嘀咕道:“舅妈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正说着,一抬头就看见大哥陈江林正盯着自己,陈江月鼓鼓嘴,拿着菜赶紧往另一头给邻居送菜去了。

陈爸陈妈在世时,跟邻居的关系就不错,平时要是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给身边的人家送一碗尝尝。

夫妻俩过世后,邻居们看着陈家兄妹几个不容易,时不时的就给陈家送一把菜,或者自家炒菜也会多炒些,给陈家送一碗。

原主在的时候,家里难得吃一回好的,也会记着给邻居们送一些。

陈江林把剩下的东西拎回家,小石磨被放在客厅的角落里,下面垫了一个小凳子。

没一会儿,陈江月兄妹三个就陆续回来了,且都没空着手。

陈江水拿回来一碗粉条,陈江月怀里抱着两个大白萝卜,身后陈江桥则一手捧着一个大白菜。

陈江林去厨房拿了个碗,把粉条腾出来,然后让陈江水把碗先给人送回去。

等陈江水送完碗回来,兄妹四个才开始吃晚饭。

趁吃饭的功夫,陈江林也跟陈江月兄妹三个说了他把父母的一个正式工名额给两个舅舅的事情,另外一个则卖给了家属院的李婶儿家。

陈江月和陈江水年纪还小,也发表不了什么意见,便都乖巧的听着,只有陈江桥,忍不住把目光看向了大哥陈江林。

陈江林还解释道:“我是这么想的,江桥大学毕业后,学校那边会分配工作,至于江水和江月,等你们两个大学毕业,说不准时代早就变了,李婶儿那边给的钱,到时候就留给江桥上大学用,至于舅舅那边……”

陈江林迟疑了几秒,才说:“眼下我也不确定是哪个舅舅来江城,这个得外公那边做决定。”

“大哥。”

陈江桥忍不住出声,对上陈江林的目光,问道:“你为什么不去汽水厂工作,不管怎么说,好歹是份稳定的工作,福利齐全,也不用起早贪黑的……”

陈江桥的话没说完,他还想说,至少汽水厂的职工要比摆摊要体面的多。

国家现在虽然开放了个体户政策,但毕竟还是少数趋势,并且一般个体户都是自己开个门店,或是经营餐馆,或是裁缝铺之类的。

像陈江林这样,拿着简陋的设备,支个露天摊,在江城算是头一个了。

陈江桥没有瞧不起摆摊的意思,他只是不想大哥整天守着小摊子,在服装厂门口叫卖吆喝。

明明兄弟俩年纪都差不多大,要是爸妈还在,明年参加高考的应该是两个人,现在只剩下自己。

陈江桥的心里是有些羞愧的,觉得大哥一个人扛走了家里的负担,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自己。

尽管他能做的事情有限,但心底里却希望大哥能够轻松一些。

摆摊这个事,起早贪黑的,也太辛苦了些。

陈江林看见陈江桥微微下垂的眼梢,就知道他又在钻牛角尖了。

陈江桥的性格向来细腻,又是个一件事喜欢琢磨个五六遍的人,他今天要是不把话跟他说明白,估计这孩子能自己把自己憋死。

“江桥,我喜欢做饭,而且我觉得我做出来的食物能够让人喜欢,让人吃的开心,我就会感觉到满足,要说累,天底下哪有不累的工作,现在这样我就很满足了,干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能挣到温饱钱。”

就陈江林自己来说,他是喜欢摆摊多过在厂里上班,初期难免是困难了点,谁让基础条件不够,等攒了钱,开上一间店,慢慢也就好了。

陈江林道“江桥,人的一生,能找到喜欢并且为之而努力的事业,是十分难得的,况且,我又不会摆一辈子摊,要说辛苦,也就辛苦一段时间,等挣到开店的钱,我就买一间房子开间餐馆,有瓦片遮身,也不用风里来雨里去。”

陈江桥垂着头嗯了声,似乎是将陈江林的话给听了进去。

“大哥,你不用专门给我留上大学的钱,有机会就先把店开起来吧。”

陈江桥抬起头,脸上也有了笑容,“大哥手艺这么好,开了店后,生意只会更好,到时候还怕挣不到学费吗?”

陈江林失笑摇头,“行,我知道了,你好好读你的书,别的不要你考虑,只要有机会,我肯定先把店开起来。”

说着,又看向陈江水和陈江月,“你们俩也是,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小小年纪不要操心太多,否则容易长不高。”

陈江水眨了眨眼,发现大哥说长不高的时候,的确是盯着他,顿时不乐意的跳起来说,“大哥,你说这话为什么要看着我,我现在都到快你胸口了。”

陈江林含笑道:“嗯,我就是打个比方。”

陈江水鼓着腮帮子,看了看二哥陈江桥,跟大哥坐在一起,差不多的个头,小妹是个女孩,个子矮点也没什么。

果然,大哥还是在说他吧。

陈江月看着陈江水鼓鼓的脸颊,忍不住偷笑起来。

陈江桥的心情,也因为陈江水的打岔,而好了几分。

陈家这头气氛逐渐欢乐起来,丁家洼的赵家,却因为一份江城的正式工名额,私底下暗暗较起劲儿来。

第22章

第22章

乡下的夜,寂静深沉。

不到七点,已经没什么人家亮着灯火了。

往常这个时候,赵和平已经准备入睡,而今天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第2/12页)

想到晚饭的时候,两个儿媳妇为了外孙给的城里正式工名额,暗地里较劲儿,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的他脑瓜子疼。

两个儿子似乎对此默认,并没有阻拦自己媳妇的话头。

也正因为这样,赵和平才更觉得心里烦。

这说明,两个儿子都想去城里工作,可名额就一个,给了谁,另外一个恐怕都不会甘心。

赵和平在心里头反复琢磨这个事,丝毫没有睡意,忍不住又翻了个身。

身旁的王秀英早就被他翻来覆去弄得睡不安稳,这下子彻底惹毛了她,直接照着丈夫胳膊上的被褥没好气的拍了一下。

“赶紧睡了,有啥事不能白天琢磨,都一把年纪了,还当自己是年轻小伙子呢。”

“这不是心里头烦么,”赵和平又躺平身体,叹道:“本以为养大了儿女,看着他们各自成家,养了孩子,咱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哪知道到这个年纪上头,还得替他们操心。”

王秀英显然也被勾起了心里头的情绪,声音有些怅然,“儿女都是债,咱们都这个年纪了,还能管他们到几时,算了,凭他们自己折腾去吧。”

这话像是在安慰丈夫,实则也是说给自己听。

再亲的兄弟,各自成家后,那就是两家人了。

何况,汽水厂正式工的名额也不是小时候分糖果,能够一人一半。

工作就这一个,自然都想拿到自家手里。

赵和平看着黑洞洞的房梁,想着不管怎样,这事都得处理好了。

江林那孩子一片好心,不能因为谁没分到工作,反倒连累江林被埋怨。

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没一会儿赵和平就忍不住困意睡了过去。

次日一大早,苏小芳和孙玉妯娌两个的争锋便开始了。

原本一大家子,是分了三个锅吃饭。

赵和平和王秀英老夫妻上了年纪,口味和牙齿都跟年轻人不同,不过手脚都还能动,老两口便自己单独吃一锅。

往常都是各吃各的,今天一早,苏小芳就给老两口端来一小盘糯米芝麻煎饼,用的是糯米粉,里面包上自家磨的芝麻粉馅,外面一层煎得焦黄酥脆,很轻松就能咬开,吃到里面就是糯叽叽的糯米团和香浓的芝麻粉。

赵和平特别爱吃这一口,只是平常王秀英不会给他做,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做上一回。

小儿媳孙玉也不甘示弱,端来两碗粥和清淡酱菜,不过另外还煮了两个鸡蛋。

看见苏小芳送的东西,孙玉还故意笑道:“大嫂真有心,只是爸妈这个年纪,还是少吃点甜的,糯米也要少吃,不容易消化。”

苏小芳皮笑肉不笑的回道:“爸妈难得才吃一回,怎么就不消化了,弟妹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舍不得给爸妈吃呢。”

孙玉眼尾轻轻扫过苏小芳,也不再接她的话。

“爸妈,这是今年新米煮的粥,比陈米味道好多了,您二老尝尝。”

孙玉又把两个鸡蛋磕破,剥到俩人碗里,“家里那么些鸡鸭都是您二老在照顾,也别舍不得吃,小龙小强他们哪吃得了那么多。”

王秀英养了二十来只鸡,除了里头三只公鸡,剩下全是母鸡,每天光下蛋就能下十来个。

王秀英也是一碗水端平,几个孙子孙女,一人分一个,剩下的就全攒起来,拿去换钱。

孙玉拿来这两个鸡蛋,王秀英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小儿媳从两个儿子嘴里扣下来的,就为了讨好他们老两口。

王秀英脸色微沉,“鸡蛋是给孩子吃的,你拿来给我们吃了,孩子们吃什么?”

苏小芳立刻就笑出了声,“弟妹,不是我说你,知道你有孝心,可也别从孩子们嘴里省啊,我是宁可自己不吃,也得让孩子们先吃上,你这样,让爸妈还怎么安心吃得下去。”

孙玉被怼的面皮涨红,当着公婆的面,又不好跟苏小芳发火。

赵和平看见两个儿媳妇你刺我一句,我刺你一句,更是烦的发燥。

“我跟你妈还没老的躺在床上动不了,不用你们操心,你们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就行了。”

赵和平声音洪亮,带着些许火气,一下子就镇住了苏小芳和孙玉妯娌俩。

见俩人不说话,赵和平压抑着怒气说:“我知道你们俩想干什么,都消停些,建国和建民兄弟俩谁去城里工作,我跟你妈已经商量好了。”

这下子不光是苏小芳和孙玉,就连王秀英也朝赵和平看了过去。

那眼神似乎在问,咱俩什么时候商量好了。

赵和平看了眼妻子,带着安抚,道:“晚上一块吃饭,当着全家的人面,把这事安排了。”

苏小芳和孙玉都有些蠢蠢欲动,恨不得现在就知道赵和平想让谁去城里。

赵和平看出她们俩的心思,沉声道:“赶紧都吃过饭下地去,大白天的不抓紧干活,还等摸黑干不成。”

赶走了苏小芳和孙玉,赵和平才和王秀英吃起早饭。

王秀英忍不住问道:“你昨晚一个人琢磨到几点,想好让谁进城了?”

赵和平喝了口粥,摇摇头,“昨晚上想的我脑仁疼,也没想出头绪来,刚才又看她们俩那么吵,突然就想到了个最公平的土法子。”

王秀英有些好奇,“啥土法子。”

赵和平看了眼妻子,无奈一笑,“抓阄。”

王秀英也跟着笑起来,叹道:“还真是,谁抓到就是谁的,到时候也不能怪咱们偏心谁,不疼谁了。”

许是赵和平发过话,晚饭的时候,苏小芳和孙玉妯娌俩再没彼此针对过,倒是难得的和谐。

吃过饭,苏小芳和孙玉搭手把碗洗碗,就赶紧来堂屋里坐下,等着赵和平宣布那个进城的名额。

堂屋里有些暗,只有四方桌上燃着一盏油灯,围着油灯的玻璃都有些被熏黑,显然这油灯已经有不少年头了。

孩子们都被打发出去玩了,赵和平看着四双齐齐盯着自己的眼睛,不紧不慢的开口。

第23章

第23章

“我丑话先说前头,这个汽水厂的正式工名额,是江林那孩子的一片好心,想拉拔咱们家一把,要是将来谁亏了心反倒去埋怨江林那孩子,那就是狼心狗肺,不知道好歹了。”

听到赵和平这话,赵建国和赵建民兄弟立刻替自己辩白起来。

赵建民说:“爸,这不能够,咋能怪到江林头上,那不是恩将仇报吗?”

赵建国点头,“是啊,要不是江林,咱们家还没机会进城呢。”

赵和平看着两个儿子,点头道:“你们记住今天自己说的话就行,其他的我要和不多说什么,我这里有两个纸条,一个写了赵字,一个是空白,你们谁抓到这个赵字,谁就进城。”

赵建国和赵建民兄弟俩对视一眼,都有些跃跃欲试。

赵和平掏出两个纸条,揉成两个小纸团,放在手心里,双手捂住摇了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第3/12页)

“另外还有个事,上回江林来的时候也提过,你们进城工作,孩子也能带过去念书,但我想着,咱们家几个孩子,除了小娟,剩下就光知道玩去了,到时候不管是老二还是老三进城,小娟都得进城念书,另外一个你们就自己选。”

赵和平摊开手,示意道:“你们要是没意见,就挑一个吧。”

赵建国还有些迟疑,苏小芳见状,抓住他的胳膊推了推,提醒道:“快选一个啊。”

苏小芳想的很好,小娟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好歹是她生的,不管丈夫能不能抓中,她都先占了一个便宜。

赵建国被苏小芳提醒后,才想着去抓赵和平手里的纸团,赵建民已经先一步选了一个,赵建国没得选,只能拿出剩下的那个。

孙玉有些紧张,脑袋恨不得跟赵建民挤到一块去。

赵建民把纸团慢慢展开,隐约看见洇出的字迹,激动的手一抖,彻底翻开后,上面果然写着一个赵字。

“我抽中了!”

赵建民激动而又欣喜的声音在堂屋响起,孙玉笑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赵建国稍显失落,又松了一口气的神情。

说实话,进城虽然好,但是他在乡下呆了几十年,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要是陡然让他去城里,他还怕适应不了。

苏小芳一张脸顿时就垮了下来,抓阄全凭运气,是自己男人没抓中,她也不能说公婆偏心。

尽管,苏小芳心里依旧认为公婆打心眼里,是希望小儿子进城的。

赵和平道:“既然老三要进城工作,那你们夫妻承包的地打算怎么办,我跟你妈是干不动了,每年还得交粮食,这个你们夫妻俩得想好了。”

赵建民还沉浸在喜悦中,孙玉便先开口道:“爸,这个事我们已经考虑好了,我跟建民的地也不多,我一个人也照顾的过来,实在忙的时候,就请我娘家那边兄弟过来帮几天。”

孙玉娘家兄弟多,干起活来真不含糊。

此时赵建民也回过神,“家里的地还不能丢,好歹每年的口粮不用买,厂里不是每周都有一天休息,我就学江林,早上回来帮忙,晚上再坐车回去。”

王秀英骂道:“还没挣钱就开始想着花钱了,这一来一回车费都不少,拿这个钱都不知道能请几个帮工了。”

孙玉点头附和,“妈说得对,你进了城,发了工资都得拿回来,可不能留在你手里,一准儿让你全乱花了。”

赵建民反驳道:“我怎么会乱花,你总得给我留点,城里处处都要花钱,又不比在家里。”

一旁苏小芳本就呕着气,这会儿听赵建民和孙玉夫妻两个,为了还没发到手的工资,在那里掰扯,更加气的眼红。

在她看来,孙玉就是故意说给她听的,只是她再气愤,事情也已经成定局了。

现在唯一值得苏小芳感到安慰的,可能就是女儿小娟能够进城读书的事了。

相比赵家的吵闹相比,陈江林就显得悠闲许多。

为了尝试手工磨豆子,头天陈江林就泡了一些黄豆。

为了去除豆腥气,陈江林特地把泡好的黄豆煮了一遍,然后再放进石磨里细细研磨。

豆汁顺着石磨的出口,一滴滴在盆里汇聚,形成散发着豆子香气的奶白色液体。

全部磨完后,陈江林开始过滤,用细纱布把豆渣给过滤出来,剩下的豆浆放在煤炉子上煮沸。

出锅的时候,豆香味特别浓郁,哪怕不放白糖味道都很好,不过陈江林还是放了一些白糖进去。

陈江林留下兄妹四人喝的分量,剩下全部装在汤盆里,让陈江水和陈江月一起给邻居们送去,一家分一些,多少尝个味道。

邻居们看见陈江水和陈江月兄妹又送东西上门,一听是陈江林自己磨的豆浆,都夸陈江林手巧。

送到秦雪家的时候,是秦母开的们,看见门外头的陈江月,本来还笑着的脸色顿时就垮了下去。

陈江水和陈江月本来也不想给秦雪家送,但想着都是一栋楼住着的邻居,给别人都送了,不给他家送,回头又得说区别对待。

于是,陈江月好声好气的说,“秦婶子,这是我大哥自己磨的豆子,现煮好的豆浆,想着送给各位婶子们尝尝。”

秦母听了这话,依旧维持着一手把着门的姿势,“哦,那谢谢你们,我们家小雪从来吃外面的东西,你们拿回家自己喝吧。”

说完,也不等陈江月兄妹说话,立刻就把门给关上了。

陈江水和陈江月站在门口,还能听见屋里秦母嫌弃的声音。

“谁知道放没放其他东西,别是想害我们小雪拉肚子。”

陈江月抓紧手心,脸上的表情也有些不高兴。

陈江水朝秦家大门呸了一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小月,咱们回家。”

兄妹俩回到家,都没有提秦家的事,陈江林自然也就不知道陈江月又被女主光环波及到的事。

陈江林没有把豆渣扔掉,灾荒年别说豆渣了,米糠都是好东西。

不过现在条件渐渐好了,这些都是拿来喂鸡喂猪。

陈江林把豆渣加里加入鸡蛋、面粉、香葱、少许盐,然后锅里放油,两面煎熟。

煎熟的豆渣饼不仅充满着豆香,还有香葱和鸡蛋的味道,口感复合,像是在吃肉,味道却一点不比肉差。

陈江水和陈江月兄妹俩吃着陈江林做的饭,很快就把刚才的事情给抛到了脑后。

第24章

第24章

晚上睡觉前,陈江林又泡了一些豆子,打算明天正式把豆腐做起来。

夜里下了雨,早上醒的时候,温度冷得让人下意识打了个寒蝉。

陈江林从窗户往外看了眼,灰蒙蒙的,地上还有不少积水,好在没有继续下雨。

给还没醒来的陈江月兄妹三个做好早饭,陈江林就带上出摊的家伙事出门了。

一路上,还有零星的细雨点子往脸上扑。

陈江林只能祈祷千万别下雨,否则一百个生煎包今天都得白费了。

虽说现在天气冷,生煎包放上个一天也没问题,但味道总是不如新鲜的好吃。

况且他这是卖给食客的,拿不新鲜的给人,那不是砸自己的招牌。

到了服装厂门口,已经有几个人在等着了。

陈江林在这摆摊也有段时间,回头客还是积攒了不少。

等候买生煎包的人,看见陈江林推着车到路边,纷纷朝他打招呼,紧接着就催他赶紧开工。

陈江林把家伙事从车上搬下来,把煤炉子里的蜂窝煤引燃,然后放上熟悉的平底锅。

看见这口小平底锅,有人就开始笑着说,怎么还不换个大锅。

这一锅只能出那么十来只,还不够两个人吃的。

陈江林手上忙活着,抽空回道:“正打算换,就是一时还没找到合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第4/12页)

的锅。”

陈江林早就有换锅的打算,只是他跑了几回市场,都没买到合适的。

他需要的,是那种浅口的平底锅,市面上的锅都是那种半圆的,一般用在大灶上。

陈江林打算找人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地方能定做,最好再定做一个带滑轮的大煤炉。

到时候直接拿绳子捆在车上,省的挂在后座上。

陈江林卖着生煎包的同时,也跟一些回头客宣传了一下,自己下午打算来这边卖铁板豆腐的事。

豆腐人人都吃过,铁板豆腐又是个什么?

众人还挺好奇,对于陈江林的手艺他们还是认可的,所以走的时候,都想着下了班要来看看铁板豆腐是什么。

铁板豆腐不比生煎包,用防油的牛皮纸一包就能带着走,陈江林特地说要自带饭盒。

这会儿又没一次性饭盒,随身厨房里倒是有存货,只是不好拿出来。

况且,用一次性的对环境也不好。

现在的人,基本上人手一个饭盒,又方便又卫生。

卖完生煎包,陈江林就收拾东西回去了。

回家收拾完卫生,就开始磨豆子。

小时候陈江林见过奶奶做豆腐,用的是石膏粉,每回做豆腐,都会先喝上一碗热豆浆。

豆浆稍微晾凉一些,加入石膏粉,搅拌均匀,再等那么一刻钟,就能吃上滑嫩香甜的豆腐脑。

嫩嫩的豆腐脑里,撒上一点白糖,那就是绝佳的美味。

剩下的豆腐脑,全部倒进模具里,用细密的纱布裹着,然后用两块石板压着,把里面的水分给压出来。

想吃口感嫩一些的豆腐,压的时间就短一些,想吃硬一点口感的豆腐,时间就要长一些。

铁板豆腐吃的就是那一口嫩滑,当然也不能太嫩,太嫩一煎就散了。

当然也不能太老,太老影响口感。

陈江林先测试了一板,家里没有青石板,就把小方桌压在上面,再从外面找了一块大石头压住。

弄完这些,也到了午饭时间。

中午就陈江林一个人在家,干脆进随身厨房,做了一碗手擀面。

简单的葱油汤底,加上几片卤肉和青菜。

在这充斥着初冬寒意的天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不仅温暖了人的肠胃,更是连心情都抚平了。

吃过饭后,陈江林把豆腐下面盆里的水倒了一次,然后去厨房里把邻居送的半个南瓜切开洗干净。

南瓜已经放了快两天,再不吃就该坏了。

像这种老南瓜,不太适合做菜,拿来做南瓜饼却是十分合适。

南瓜洗净切块,放在锅里蒸熟,加入糯米粉,不用额外加水,蒸熟的南瓜本身就带着不少水分。

把南瓜和糯米粉搅和均匀后,陈江林就把它放到一边,等着晚上快做饭的时候,再拿出来炸。

豆腐还没有压成型,陈江林没事干,于是便睡了一觉。

大概三点多钟才醒,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豆腐。

这会儿豆腐出水已经很少了,模具的缝隙里往外渗着水滴,滴落在下面接水的盆里。

陈江林用手轻轻摁了摁豆腐,感觉到有点儿阻力和回弹,就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把压豆腐的东西都拿开,揭开纱布,里面的豆腐已经成型,陈江林把纱布盖回去,转身去准备调料。

家里地方太小,根本折腾不开,远没有随身厨房方便。

反正家里也没人,陈江林进入随身厨房后,把各种香辛料和调料准备好,然后开始炸底油。

锅里放油烧热,加入陈江林配好的香辛料,当然生姜、葱、芹菜、洋葱也是是必不可少的,底油炸好后,放一边晾凉备用。

另起一锅开始做辣酱,陈江林之前出过一期铁板豆腐的视频,辣椒的配比也是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改动过。

闻着锅里热辣的香气,陈江林最后放了一整碗蒜末进去,稍微一搅动,香味就更加的浓郁。

找来两个玻璃瓶,装上底油和辣酱,从随身厨房出来的时候,又拿上一袋辣椒粉。

把所有东西装上自行车,陈江林又骑车来到了服装厂的门口。

这个点服装厂还没有下班,把摊子摆好后,直接开始煎豆腐。

煤炉子里的火不大,小火慢慢煎着豆腐,香味也慢慢飘散出去。

连对面服装厂的门卫室的人,都走出来往陈江林这边看了好几眼。

过会儿,服装厂下班了,开始陆续有人往外走。

有些人手里拿着饭盒,直接就朝陈江林的摊子上来了。

陈江林在这摆摊也不是一天两天,服装厂大部分人都认识他。

只是往常的大家伙都是在家吃过了来上班,所以也没在陈江林这买过生煎包。

这会儿大家刚下班,都还没吃饭,闻着陈江林摊子上飘出来的香味,肚子纷纷开始唱起空城计来。

由于陈江林的生煎包价格不算便宜,所以哪怕是回头客,都先问了价钱。

陈江林来之前就想好了定价,铁板豆腐本身就是小吃,又不能当正餐,价格定高了谁来买。

现在市场上的豆腐也才一毛钱一斤,陈江林的铁板豆腐是切成一小块,一斤能切上十几二十块。

陈江林对问价的人回道,“两分钱三块铁板豆腐。”

这个价格利润实在不多,算下来顶多就挣个调料钱。

众人一听价格还能接受,也都纷纷把饭盒递过去,一人买了几分钱的尝尝。

豆腐两面被煎得微焦,外面裹着香料和辣酱的味道,一口咬下,滚烫嫩滑的豆腐和酱料在舌尖滚动,让人忍不住加快了咀嚼的速度。

第25章

第25章

一块接着一块,三块铁板豆腐很快被消灭进肚子。

“再给我来一毛钱的!”

吃完的人把站着红油的饭盒又伸了出去,舌头不忘把嘴角的酱料给舔干净。

其他还没买到手的人见状,不客气的将人挤出去。

“排队排队,我们都还没吃上呢,你倒买上第二回了。”

众人哄笑着,看着陈江林不疾不徐的煎着豆腐,底油滋在平底锅上,立马冒出香味十足的烟气。

一板豆腐也就二十斤的样子,陈江林原本还估摸着可能会卖不完,结果天刚擦黑,豆腐就剩下不到两块了。

要不是他把煤炉子的火调大了一些,煎豆腐的速度放快了,怕是卖到天黑也卖不完。

摊子前的人渐渐少了,陈江林打算收摊回家,剩下两块豆腐带回去当个菜。

刚起身,一个熟悉的身影又站在了陈江林的面前。

“还好赶上了。”

陈江林看着来人,不免笑了,“早上没看见你,我还以为你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第5/12页)

天不上班呢。”

“早上来晚了,我到厂门口的时候,你已经收摊走了。”

祁峰嗅了嗅,照旧豪横地说:“剩下都给我吧。”

陈江林知道他胃口大,把剩下两块豆腐都切片,问道:“你带饭盒了没?”

祁峰一愣,“啊,还要带饭盒。”

陈江林看他两手空空,便说:“这个铁板豆腐不好用牛皮纸装,我先给你拿个东西装,明天你再带给我吧。”

幸亏出门的时候多带了一个装水的圆筒饭盒,陈江林把剩下的水洗了洗饭盒,直接拿来装剩下的铁板豆腐。

祁峰接过来,不客气的先捻了一块扔进嘴里,看的陈江林是一愣一愣的。

“小心烫……”

话还没说完,就见祁峰跟抽了风似的,嘴巴疯狂斯哈着,就是不肯把豆腐吐出来。

陈江林眼睁睁看着祁峰把豆腐咽下去,只得对他竖起大拇指。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无情铁嘴?

祁峰被烫的嘴巴通红,“虽然烫了点,但味道是真不错,晚上下饭的东西有了。”

自打他来到江城,要说最不习惯的一点是什么,就是饮食。

江城的口味偏清淡,祁峰本人又喜欢重口味,什么麻辣鲜香他都爱。

跟着总厂技术组来到江城这段时间,祁峰的嘴巴都快淡出鸟来了。

生煎包再好吃,远比不上这一口铁板豆腐带来的味蕾上的刺激。

想着还得在江城呆上几个月,祁峰恨不得现场跟陈江林认个异性兄弟,不为其它,就为了能去陈江林家蹭个饭。

不过想归想,祁峰倒没那么直愣。

他把饭盒盖好,对陈江林说:“下回要有什么新吃食,一定提前告诉我,最好也是这种辣口的,下饭。”

“行啊,一定先告诉你。”

陈江林笑着应道。

不过短期内,他是不打算出新品了,先把设备的问题解决掉再说。

收摊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推着自行车上楼梯,刚到家门口,就听见没关合的门缝里传出阵阵哭声。

陈江月的细声安慰,也伴随着哭声传了出来。

陈江林推门进去,堂屋里四目相对的陈江桥和陈江水兄弟登时把目光朝他看了过去。

陈江水宛如看到救星,“大哥,你可算回来了。”

陈江林对陈江桥投去询问的眼神,“怎么了?”

陈江桥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斟酌道:“好像是表叔离婚了,姗姗放学回去没看见她妈,就问了表叔几句,表叔心情不好,吼了姗姗几句,姗姗就哭着从家里跑出来,被李婶儿在路边碰见,就领咱们家来了。”

陈江林一直没关注陈光云家的事,虽然他猜测陈光云可能会和孙二妮离婚,却没想到会这么迅速。

陈江桥补充道:“小月在房间里安慰姗姗呢。”

陈江林朝紧闭的房门看了眼,回头对陈江桥说,“你去光云表叔家说一声,让姗姗在咱们家吃晚饭,晚点我再送她回去。”

尽管陈江林没有特别关注陈光云和孙二妮的事,但不妨碍总有人给他透漏消息,李婶儿在这上头格外的热心。

甚至连陈光云怀疑陈姗姗不是他跟孙二妮的种,都被她描绘的有声有色,就像是半夜趴在人家墙根底下亲耳听见的一样。

陈江桥已经把饭做好,等着陈江林回来炒菜。

家里还剩下不少邻居给的菜,陈江林洗了一棵大白菜,打算炒一盆酸辣白菜。

不过炒菜前,得把中午弄的南瓜饼给炸了。

黄橙橙、软糯糯的南瓜饼,外面裹上一层面包糠,炸到表面金黄,基本上就可以吃了。

南瓜已经提前蒸熟,趁着还烫的时候加的糯米粉,所以十分容易熟。

陈江桥报完信回来,陈江林就宣布开饭。

陈姗姗被陈江月从房里拉出来,两只眼睛哭的红彤彤的,跟小兔子一样。

“姗姗姐,你尝尝我大哥做的这个,肯定特别好吃。”

陈江月给陈姗姗碗里夹了一块南瓜饼,试图转移陈姗姗的注意力。

说起来,陈江月比陈姗姗还要小几个月,但看上去陈江月却比陈姗姗要沉稳许多。

陈江林看了眼陈姗姗,作为陈光云和孙二妮唯一的孩子,陈姗姗一直被夫妻俩宠着,性格自然是更天真一些。

想到那些越传越离谱的流言,陈江林都不知道说什么。

毕竟现在亲子鉴定还没有普及,要是放到现代,只要去一趟医院就能解决所有的猜忌怀疑。

许是南瓜饼味道还不错,陈姗姗一口气吃了四五个,也渐渐忘了自己伤心事。

等吃过饭,陈江林说要送陈姗姗回家的时候,才表现出抗拒。

“我不要回去,我要找妈妈去。”陈姗姗有些倔强的低头道。

陈江林哪知道孙二妮在哪,何况就算他知道,也不会把陈姗姗送过去。

“姗姗,你爸爸已经知道错了,他不该骂你,刚才你江桥哥去你家的时候,你爸爸还说要跟你道歉呢。”

陈江林也不是故意哄陈姗姗,而是陈江桥去陈光云家的时候,陈光云正到处找陈姗姗。

陈姗姗半信半疑,但想到平时陈光云对她的宠溺,还是跟陈江林一块回家了。

第26章

第26章

陈光云正在家中懊悔,不该把对孙二妮的怒意都转移到孩子身上。

不管怎么说,女儿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

只是他那会儿正在气头上,等他冷静下来追出去,女儿人影都跑不见了。

正着急的时候,陈江桥来了。

知道女儿被江林留在家里吃饭,陈光云放下担忧的同时,也感觉十分羞愧。

孙二妮那么对江林兄妹几个,换成是他,肯定不会给他们家好脸色。

放下心后,陈光云也就不急着去接女儿了。

自己把饭做了,还没吃完,大门就被敲响了。

陈光云还以为是邻居,打开门,就看见陈江林牵着女儿姗姗站在门口。

“江林来了。”

陈光云脸上瞬间火烧火燎,想到孙二妮干的那些事,甚至有些不敢看自己这个侄子。

他只能垂下眼眸,却刚好对上女儿的眼睛。

“姗姗……”

陈光云叫了声女儿的名字,对方立刻撇过头去,明显还记着自己先前骂她的事儿。

这下子,陈光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便让俩人先进屋。

陈姗姗进来后,径直往她自己的小房间里走,接着嘭地一声,把房门重重关上。

客厅里的陈光云和陈江林都不约而同看了眼那扇门,接着便相互对视了一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A请收藏本站,或,浏,览,器,搜,索:哇,叽,文,学,,新手机端p.yfwaji.com,请重新收藏,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的小说A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a/>www.cz4g.com提供的《这个炮灰崽崽我养了[快穿]》 20-30(第6/12页)

光云嗫嚅着,好半晌才道:“江林,我……我对不起你们兄妹。”

说完这话,陈光云有些颓丧的垂下头。

尽管那些事儿都是孙二妮背着他干的,但陈光云知道自己也有责任,要不是他不闻不问,把事情全交给孙二妮去办,也不至于到今天才发现。

连累了江林好好的一个高中生,现在连学也不上了。

“表叔,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陈江林不打算跟陈光云谈论孙二妮做了什么事,毕竟他不是原主,也没立场替原主说出原谅的话。

客厅里有些沉默,陈光云误以为陈江林心里还有怨气,当下也不在提孙二妮的事,转而谈起陈爸陈妈留下的两份正式工名额。

“江林,你爸妈的工作已经要回来了,你要是有时间,就跟我去厂里把手续办了,早点去厂里上班,也比在外面风吹日晒要轻松些。”

陈光云无比后悔当初听了孙二妮的话,早知道孙二妮会背着他干那些事,他一定不会让她把江林爸妈的工作弄到她弟弟夫妻手里去。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陈光云正准备再叮嘱几句,最好是这两天就去办手续,就听陈江林说他不打算接父母的班。

“表叔,现在国家政策都慢慢开放了,个体户以后会越来越多,我妈的那个名额,我已经给我舅舅了,剩下一个,我们院里的李婶儿也跟我提过,想买下来。”

陈光云眉头登时皱在一起,不赞同道:“这怎么行,江林,你还年轻,不知道利害,你听我的,好好的去汽水厂上班,等过两年,我找人给你说个对象,好好成个家,你这样在外面摆摊,人家面上不说,背地里肯定议论你。”

陈江林却坚持道:“我不偷不抢,靠手艺吃饭,有什么怕人说的,也许现在大家还不太能接受,等过上几年,表叔你再看,保证人家非但不会说闲话,反而还羡慕呢。”

等以后下岗潮来临,像他这样摆摊的人会越来越多。

何况,他也不会一直摆摊。

陈江林解释说:“表叔,你别看我每天起早贪黑摆摊,但比起我之前在轧花厂的时候要轻松很多,挣得也比那时候多,等我攒到钱,说不定能开个店,也就不用风里来雨里去了。”

陈光云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侄子,也只能作罢。

“你既然不想接班,那就算了,表叔也没什么能帮你的,你要是还信得过我,你爸妈工作交接手续的事,就交给我去办,也省得你来回跑。”

陈光云说着,又想起孙二妮,顿了顿,补充了句,“要是你想自己办,也没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问我也行。”

陈江林看了眼陈光云,微微笑道:“那就麻烦表叔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信不信的,不过是帮忙办手续而已。

说来奇怪,书里面对于陈光云一家子并没有用什么笔墨,陈江林兄妹四个接连遭遇不幸,剧情里没有一点陈光云的存在,就好像没有陈光云这个人存在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陈江林一开始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门亲戚,要不是陈江桥突然提到陈光云,陈江林也不会做梦,梦见关于陈光云一家的事。

以陈光云对他们兄妹的态度来说,不应该看见陈江林兄妹接连出事,而无动于衷。

陈江林只能把这些归功于剧情bug,也不知道是谁写的言情小说,只顾着爽,却落下一个个bug。

陈光云还挺高兴,本以为自己前妻干的那些事,江林肯定跟他疏远了,没想到江林根本没记仇。

“江林,你安心做你自己的事,手续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对了,我这里还有点存款,要不你先拿去,凑凑看争取早点开个店,这样也不用看天气,马上天气一冷,再碰上下雨下雪的天,也影响你。”

陈光云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最后意识到自己太激动,才讪讪住嘴。

陈江林道:“表叔的意思我明白,你是为了我好,但是开店的事还不着急,要是有困难我肯定找表叔开口。”

陈光云道:“好,千万别跟表叔客气。”

这时,房间里传来动静,俩人这才想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的陈姗姗。

陈光云看了眼房门,回头道:“姗姗这孩子,最近闹脾气闹得厉害,我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陈光云没有当着陈江林的面提孙二妮,但彼此都知道,陈姗姗是为什么变成这样。

陈江林不可能替孙二妮说话,只是随口安慰了几句。

眼看天不早,陈江林也没多待,他还得回家做包子呢。

*

自从开始卖铁板豆腐,陈江林早晚都十分忙碌,只有中午才有空闲。

这天中午,刚准备做饭,李婶儿就上门了。

送了一袋自家炸的鸡蛋撒子,还连连感谢他办事妥帖。

“这是家里自己做的,给你们当个零嘴。”

说着,又悄悄给他赛了一个厚厚的红纸封,不用看就知道钱不少。

李婶儿眉开眼笑,道:“我那侄子今天一早就去汽水厂上班了,说不准年前还能说上一门对象,这都多亏了你。”

第27章

第27章

李婶儿来就是为了送钱,顺便感谢一下陈江林,事情都办完,也就赶回去做午饭了。

陈江林关上门,拿出红纸封,数了数里面的钱。

厚厚一沓子大团结,数完整整五十张,相当于汽水厂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这笔钱,陈江林不打算用。

毕竟是陈父陈母的工作换来的钱,留着给陈江桥兄妹三个念书,也算用得其所。

摆摊的这段时间里,陈江林也攒了一些钱,其中花费的大头都出在蜂窝煤上,其他食材都没怎么花钱。

因为随身厨房的特性,陈江林几乎不缺食材。

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是会经常去市场买肉买菜,不过基本都是进入他们兄妹几个的肚子里了。

家里伙食好了以后,陈江月兄妹几个的脸色也越来越红润,看上去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

眼看天越来越冷,陈江林打算等把舅舅工作弄好,就带上陈江月兄妹几个去买两套衣服。

接下来几天,陈江林几乎是两点一线,除了周五早上下了雨,剩下时间都没迟到过。

到了周日,陈江林起大早准备去丁家洼。

陈江水和陈江月两个也缠着要去,陈江林想着没回去赵和平和王秀英都惦记他们,干脆就带上俩人。

至于陈江桥,他早就约了同学去书店。

陈江月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牢牢抓着陈江林腰间的衣服,陈江水就只能坐在前面大杠上。

好在城里的路特地修过,还算平整,陈江水的屁.股才得以保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