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二姐已经教训过她一顿,反复问:你当真要嫁?嫁了便不能再行这些天外之事,坑害旁人事小,坑害自家事大,说的她一声不敢出。
今晚的主角是杨家姐妹,三人单是一桌,坐在最上头主家位置,与韦氏和梁王妃相对,往下一桌是李重润与武延基、武崇训兄弟,对着瑟瑟姐妹。
再往下,官眷熙熙攘攘,坐在屋里的,几乎就是重阳宫宴的翻版,仍以张柬之夫人为首,这回魏元忠夫人也在列,然后六部堂官夫人、九寺寺卿夫人等,独少了居丧的狄夫人。
外头凉棚尽是些生面孔,瞧模样亦出身官宦之家,不过穿戴简薄,举止也拘束,各自正襟危坐,眼巴巴瞧着内室,当是品级稍低。
瑟瑟落了座,勾头先去看武崇训。
只见他正与李重润絮絮倾谈,整个人清清爽爽,既没红眼眶又无黑眼袋,乌浓的眼底暮霭沉沉,正如往常。
瑟瑟顿时放心,又心虚,咬着下唇不敢动弹。
官眷们也在暗自掂量。
太子一口气嫁了两个女儿给武家,加上县主拜师,连太孙都赫然在座,李家庶子不准出来待客,武家反而人头攒动,大的小的男的女的全来了,可见将来李显的朝堂,要么是武三思上,要么是武崇训上,再不做他想。
众人存心巴结梁王府,没口子夸杨家姑娘教养的好,堪为县主良师益友,更放出相看的意思,纷纷约琴娘等改日登门,反把正主杨夫人挤到后头去了。
她不甘寂寞,溜到骊珠身边问她。
“好孩子,你堂姐拜了你表姐做师傅,好比亲上加亲,往后表姐们回家,你也跟着上舅舅家玩耍罢?”
骊珠圆溜溜的眼珠垂下去。
“哦——上回去,表哥们都不理我呀。”
那次是骊珠刚进梁王府,王妃领着四面拜会亲戚。
到杨家时,杨夫人压根儿没叫琴娘等出来,独令儿子陪客,长子杨慎矜大骊珠七八岁,正是淘的时候,话不投机,没一会儿就跑了。
杨夫人语塞,耳边一道娇脆尖细的小嗓子。
“那说定了!”
正是光禄寺少卿的夫人。
“正月二十补天穿,过了灯节,先让我们姑娘来府上,随着县主一道,学做米糕、糖食,去年我就想带她学,两个孽障,坐都坐不住!”
姐妹三个各有长处。
瑶娘的拿手好戏,便是操持内宅活计,虽然才十七岁,整座将军府都是她在管理,所以杨夫人才有那许多空闲侍奉女皇。
这一向三姐妹不在,杨夫人便觉捉襟见肘,处处的不方便。
她忙抬头应声。
“我们瑶娘,亲手做么就不提了,你不知道她年年兴出来的花样儿,去年尚宫局收了米糕,喜欢的回了张帖子要底样,说要用到御前去呢!”
第119章
场面上一静, 诸位命妇的眼眉闪闪发光。
人人知道杨家姐妹是梁王妃直接从宫里接走的,住了一个多月,中间还传说武崇训不愿尚主, 额外定了这位表妹做侧室,就住从前张峨眉的院子。
武家爵位两代而止,竟然还敢生外心!
官眷掩口笑闻, 私下又有几分唏嘘理解,头先太平公主的驸马饿死狱中,简直耸人听闻, 新驸马却相安无事十数年,可见圣人一句话犹如一座山,任是谁也扛不住的。
没想到今日, 百闻不如一见。
安乐郡主之美艳, 就叫人啧啧叹服;武崇训对待杨娘子古怪的态度,彬彬有礼又疏远戒备,更表明了绝无私情;再看梁王妃对杨娘子坦然亲和,尤其是杨娘子与安乐郡主的亲昵,便都认定了流言胡说八道。
再反过来想, 梁王府待杨家姐妹如上宾,又有意无意排挤杨夫人,就仿佛是另一番意思了, 闹不好,未来太孙妃就着落在杨家。
“我娘家在京外,来王府赴宴,只觉样样新鲜好看, 花迷了眼。”
端坐上宾位置的张柬之夫人,忽然笑吟吟唤了声杨夫人。
“随州可不同, 几家官眷虽是亲戚,五马张飞,打的比蓬门小户还凶狠。”
张夫人开了这么个头儿,是要唱大戏的意思。
众人识相捧场,都停了筷子,有拈瓜子的,有端茶的,举目炯炯有神。
韦氏笑着敲边鼓。
“亲戚间情仇再多,到底血浓于水,非得挤着亲香,背地里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也是常事儿。”
张夫人点头道是,“还是太子妃明白。”
“就有一家子主母,本该尊养着当太君的,偏她主张最多,把儿女管教的怨声载道,大了果然儿子宁愿去千里之外做官,女儿也远嫁,只求不来往。”
这开头就稀奇,世家大族最讲究抱团取暖,谁家出了个窝里反,三姑六婆都要来劝谏,哪有由着这种人长久的?
杨琴娘听出她弦外之音,冷笑了声。
张夫人续道。
“夫人逮住垫窝的小儿子,轻易不准离开跟前,连上学念书也不让,日日拘在正房,二十五岁还人事不知,族长看不过眼,接他出来,才有了前途。”
她口齿清楚,娓娓道来,说的大家入了戏,七嘴八舌议论。
有人道,“大家子,糊涂长辈也多。”
“别的晚些无妨,议亲事,这样长辈在堂,差不多的都要打退堂鼓,儿郎还好些,娶个出身差的,生孩子总会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