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UU看书]
https://www.uukbook.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内容精彩飞扬,令人目不暇接。不过依据\"金无足赤\"的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内中难免也有糟粕,比如封建社会的三寸金莲、妻妾成群等男尊女卑陋习。今天就扯有涉帝王那说不清、理还乱的脉系问题。
基于当上皇帝,就可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特殊待遇\",帝王脉系也就成为研究、梳理、探索封建王朝兴衰的史学家们最为头疼的现象之一。别的不说,就说三国巨头曹操、孙权、刘备的后嗣。这里所指的\"后嗣\",仅限于他们的子女,如果你想把他们的孙字辈揽上,内中之杂、之繁、之乱,一如蒙眼走迷宫,不把你给转个晕头走向,那才真叫是个怪!
不过让我惊讶的是,搞清刘备孙辈的结构,却是一桩相对容易的事。所谓相对容易,就在于刘备不像曹操、孙权那般,生有多个儿子。史载,刘备共有四子,名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刘封是养子,早年因拒援关羽被刘备处以自缢,刘永、刘理则因名不见经传而不被世人关注,于是刘禅也就成为支撑刘氏家族的\"顶梁柱\"。
公元263年底,蜀汉灭亡。作为一国之君的刘禅,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老死于封地。刘禅以\"此间乐,不思蜀\"一语,赢得了司马昭的开怀大笑。通过装傻,刘禅苟延残喘了近七个年头。刘禅虽然\"安乐一生\",但他所生的七子两女,是否也是\"安乐一生\"?出于搞清这个问题,特撰此文,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些许启发。
刘?,出生于公元224年,字文衡,刘禅长子,15岁那年被立为太子。公元263年底,刘禅畏惧邓艾兵锋,诏令举国降魏。蜀汉大将军姜维向钟会假装投降后,唆使钟会加害邓艾并处斩那些被囚魏将。不想因于谋事有疏,反被曹魏监军卫?抓住破绽,鼓动那些囚将及忠于曹魏的将士起事。钟会和姜维仓促应对,同时被杀。其时跟随姜维的刘?,也死于乱兵。刘?身为太子,能在国难当头时刻与忠于国家的姜维等将士同在,说明他有着保家卫国之情怀,属为国捐躯。
刘瑶,出生年月不详,刘禅二子,公元238年,封为安定王,蜀汉灭亡后随父投降并一起东迁去往洛阳居住。
刘琮,出生年月不详,刘禅三子,封为西河王,蜀汉亡前一年,亦即公元262年春正月,因病去世。有学者称,刘琮之死,属于\"好死\",因为他永远不知道一年后,会发生那么一场国仇家恨山河破的事件。
刘瓒,出生年月不详,刘禅第四子,公元256年,封为新平王,蜀汉灭亡后随父投降并一起东迁去往洛阳居住。
刘谌,出生年月不详,刘禅第五子,公元259年,封为北地王。公元263年,刘谌闻知曹魏邓艾部在绵竹境内击杀蜀汉大将诸葛瞻后,匆忙赶往成都,力劝父亲刘禅坚决御魏,誓与蜀汉共存亡,但被竭力主张献城投降的大臣谯周咒骂。六神无主的刘禅,也附和谯周斥责于他,然后决定投降。刘谌对此失望至极,义正辞严地痛斥谯周、黄皓等一批主降官员后,伤心痛哭着赶回宅邸,带上妻子、子女,前往刘备庙宇,在作了简易祭祀后,拔剑一一斩杀亲人,然后自缢于刘备的灵牌前。宋末元初陈普赋诗赞:\"何物谯周口似簧,几年汉帝手牵羊。纷纷蜀土祠褚葛,香火曾分北地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亦曾点评曰:\"刘备是儿坏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