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都是别的酒客的议论声,禁书风波刚刚过去没多久,就有张阳为自己老师立碑,在碑前嚎哭的事情。
张阳又道:“既然是征辟官吏为何又不用投卷的九品中正制?”
写完一段篇章,张阳放松着手臂,又看了看专注地看着内容的媳妇。
故事是最容易传唱的,也是最容易深入人心的。
李玥笑着,幸福地眯起了眼。
对方收下银钱没多说什么,留下货物带着自己的人把便离开了。
李承乾愣愣点头。
张阳立碑为自己老师嚎哭的事情,开始在朝野传播慢慢这消息就出了朝堂在坊间有了传言。
“酒就可以存起来,葡萄干吃不完就拿到长安城去卖。”上官仪吃力地搬下一桶,“之后应该还有更多的货物会送来,反正都是公主和驸马买的。”
李玥捧着茶杯喝下一口热茶,“故事中的张生和崔莺莺历经万难终于在一起了,就像我们一样。”
“我来写,夫君来念吧。”李玥拿过笔又说道:“等我累了换夫君来写。”
工部的人吭哧吭哧扛着石碑总算跟了上来。
闻言李承乾整了整衣襟,神情也严肃起来,“那便刻秦岭老人四字。”
就算是买也不应该买这么多,武士彟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李世民加快脚步,“隐世高人虽多,可真正有真才实学的能有几个?多数欺世盗名之辈。”
半柱香过去了,张阳这才收住哭声,“太子殿下,我们回去吧。”
“那也是一个对抗礼制的故事。”
上官仪解释道:“我也不清楚,据说是从当初河间郡王向西域要棉花开始的,我们村子里就做了两床大棉被给孩子们盖。”
“也罢。”李承乾满心感动,“你的老师便是孤的老师,孤自然不能轻慢。”
“秦岭老人?”李世民越想越不对劲,“这怎么只有一个名号?”
李承乾指着这个高坡道:“就立碑在此地。”
武士彟不解道:“公主和驸马与高昌来往很多?”
“这么多的葡萄酿和葡萄干吃得完吗?”武士彟一时间不会知道该怎么感慨,权贵人家才喝得起的葡萄酿,竟然在这里有这么多。
“就立一个碑?”
“太子殿下,我没有害怕,我只是心中感慨。”张阳笑道。
“他们的爱情之路确实是充满坎坷,我要提前告诉你结局会不会觉得好一些。”
太子的车驾在长安北面三里处停下。
张阳惆怅道:“我也不知他姓名,只知道人称秦岭老人,就刻秦岭老人四字。”
坐着太子的车脚,一路从玄武门离开皇宫,现在玄武门还显得很冷清,有一种阴冷的感觉。
张阳站起身你开始念起来,说到主角张生因为相思成疾,李玥的笔触也慢了下来,偶尔停顿回味故事,又继续写起来。
“立碑即可,他人家过世这么多年了,衣冠也找不到了。”
“在玄武门以北,宫墙三里外立了一个墓碑。”
说完这俩人点头,也明白了其中用意。
李世民继续迈开脚步朝着甘露殿走去,“这小子为何突然要立碑了?”
两个工部的人扛着一根棍子,棍子下面绑着一块石碑,他们一手扶着石碑,一手看着棍子小跑着跟在车驾后面。
“是吗?还有什么故事?”
“这个张生好可怜。”李玥也写完一段感慨道。
张阳提笔沾了沾墨水,“最近想起了一个西厢记的故事。”
李承乾的身体随着车驾摇晃,“父皇开科举是为了征辟官吏。”
李承乾疑惑道:“敢问尊师名讳。”
“我瘦怎么了?你们识字吗?你们会用算盘吗?”虞宜拿起棍子就开始追打这些同龄的姑娘。
工部两位匠作稍稍缓了一个气,拿出凿子便要在石碑上刻字,“敢问太子殿下,石碑上要刻什么字?”
“这小子还真是尊师重道。”
思量好一会儿,许敬宗又道:“秦岭横跨中原,隔绝南北,这么大的一片山脉中的一个老人这种事情谁能说清楚?”
“他平时话很少,会因材施教,他教书育人不在乎对方是什么家室,不在乎对方是什么身份,有教无类,我天赋不高,比较笨,他老人家也愿意耐心教我。”
长安城内
许敬宗和张大象在一处酒肆喝着酒水。
“最近高昌倒是平静下来了。”张大象嘴里嚼着羊肉一边说着。
虞宜听着这些话语,挺胸站得笔直,“不嫁就不嫁!给公主驸马做侍女才不是丢人的事情,你们想当还当不上呢。”
“将碑立在何处?”
李世民刚刚去武德殿见了李渊,刚走出几步路,一个太监匆匆来报,“陛下,太子殿下和张少师今天路过玄武门。”
太监解释道:“据说是红楼此书出自张少师老师之手,如今让红楼面世也是为了完成他老师的遗言,这才有脸面给自己的老师立碑。”
“科举制本意上是为了克制世家,太子殿下以为呢?”
许敬宗啧吧着嘴,“习惯了,已经改不了口了。”
李玥搬了一把小板凳在一旁坐下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张阳走了几步找了一个高坡,“就在这里吧。”
“说是张少师自己也不知道他老师的名讳,只有这么一个名号,到了现在连衣冠都没留下,只是立了一个石碑。”
让村子的人搬了一箱子银钱出来,小丫头说道:“这里是三十贯钱,公主殿下交代了该给的银钱还是要给的,也是你们劳动所得。”
光是整齐地站成一排,就有一股肃杀气息。
高昌人带了很多葡萄酿和葡萄干送到了骊山村。
太监附和道:“陛下明鉴,张少师从一个乡野小子,终于开化了。”
“以后宜儿嫁不出去喽。”一群半大姑娘起哄着。
李玥低声道:“应该会有吧,世家内礼制很严格,尤其是婚嫁更多是身不由己。”
“面对封建旧制,最缺少的是反抗,我们在他们的心中点燃一把火,让他们为了爱情反抗礼制,为了终身大事挥起反抗的大旗,影响他们,给他们正面影响,冲破世俗的枷锁,为爱奋斗!嗯,为了我们的文化胜利。”
听着夫君讲出这些话,好似夫君眼中都是希望。
李玥低声道:“此计高明,潜移默化来影响他们,先有红楼再有西厢记,此乃诛心之策,另其内乱,让他们自顾无暇,夫君厉害,实在是佩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