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马车(1 / 1)

位极人臣 梁佛刀 2067 字 2天前

('

第57章马车

船很快到了扬州,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前面有人设卡拦截。

但因为只是上船检查,并没有其他的麻烦,前面的船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船夫熟练地将船停靠在岸边,等待着官兵登船查验。

检查的官兵们不苟言笑,眼神扫视着船上。

他们仔细查看货物,检查翻弄着包裹行囊,盘问几句船员的身份和行程。

然而船上众人皆镇定自若,拦截检查本就正常,有的甚至还会设法收取过路费。

现在这样已是极好的了。

待官兵们完成检查,便下船放行,船只重新起航。

只是轮到裴期这船的时候,前面的官兵们明显动作一顿。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朝后面使了个眼色,队伍最后面的那个官兵便点点头转身离开,不知是去了什么地方。

裴期几个保持着镇定,任由这些官兵检查。

这些官兵们也并不敢对官船有什么冒犯的举动的,只是明显能看出他们做事比前面那些船上慢了许多。

似乎在故意拖延着时间。

这时,裴期打了个哈欠,只说日夜行船劳累,现在突然困了,想回房间休息一番。

官兵们自然没有说不好的。

只是眼睁睁看着裴期回了船舱里的房间中。

而杨明见状,也默不作声起身回了房间,跟着他一起的,还有昨晚商量好的那个侍卫。

这些官兵仔细确认他们两个进了房间之后,便不再过多留意,只是更加肆无忌惮地拖延着时间。

角落里一点木屑都要扒开查看一番。

甚至连跟着裴期一起南下的那些侍卫都要挨个问一番是哪里的人。

更别说一些摆在船舱外面里面的东西了。

只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检查”着裴期和杨明遗漏下来的小炉子和茶叶的时候。

他们最想看住的人已经悄悄离开了船上,就在他们的背后下了船。

船上剩下的一些侍卫看到裴期的动作,便立即十分有默契地状若无意挡在他们离去的方向。

那些官兵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

仍旧一心一意地完成着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将这个官船给死死拖住。

裴期几个下了船,船外面下着大雨。

他们将重要的东西随身携带好。

身上暂时穿着件其他侍卫用的蓑衣,头上戴着斗笠。

与场外的那些普通劳动的百姓并无任何区别,因此,一时之间也没人注意到他们。

裴期、杨明和那侍卫就这样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冒雨快步走在扬州城的街道上。

雨水顺着斗笠的边缘不断滑落,嘀嗒嘀嗒打湿了他们脚下的路面。

走了好一会儿,杨明才回头看了一眼,说:“待会儿我们便去租或者是买下一驾马车。”

本来裴期的预想是策马前行,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买下一辆马车。

原因第一是杨明不会骑马,第二则是在这样的时候,的确是马车比策马更加不显眼。

杨明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多年,对什么地方可以弄到马车也十分熟悉。

因此,不过一会儿带着裴期找到了他们的目的地。

那是一家打理得颇为规整的车马行,门口还摆放着几架样式各异的马车。

杨明率先走进与车行老板熟稔地打起了招呼。

老板见到杨明便惊喜地睁大眼睛。

“你回来了!我前些日子听说你不是上京赶考去了吗?考得如何?”

杨明和老板简单客套了几句,却只字不提他考取的功名如何,以及他身边的人是谁。

轻飘飘地便把人应付过去了。

但老板却并不觉得他在应付,被他聊得红光满面,一把拉着杨明的肩膀,对裴期和侍卫说:

“你们不知道这小子读书厉害,脑子转得快,我刚来扬州的时候,生意几乎快做不下去了。”

“他来我这儿看了几眼,随口说了几句话,我的生意便一直红火到现在呢!”

侍卫笑了笑,顺着老板的话夸赞了几句。

杨明抓住两人说话间的空隙,便提议道,

“老板,我们有急事去到苏州,便请您为我们挑一辆合适的马车。”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无论多少钱都可以。”

老板来了精神,“你这小子,好久没见,一见面便是来做我的生意,这么赏脸我自然要给你好好挑。”

他带着裴期几人走到后院摆放着马车的地方。

车马行一般是既卖马车也卖马的,一般来说,大家都喜欢购入成套的马车。

但若是已经有合适的车架或马匹,单独购买部分也是可以的。

老板简单介绍着。

有的马车轻便小巧,灵活便捷,适合短途;

有的则是车厢宽敞、结实耐用的,适合长途。

“如果你们要去苏州的话。”老板停顿了一会儿,指向最边上的,

“这就比较合适了。”

“这匹马性格温顺,脚力足,耐力好更,配上这结实宽敞的车厢更是稳当,保管你们能顺顺利利地到苏州去。”

说到这儿老板又好奇起来,“你们怎么会想到去苏州?”

“说起来也怪,苏州不知为何,已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雨,连秋收都被影响。”

杨明故作惊讶,“此前我们便已有所耳闻,没想过会这么严重,我们的一位旧友在苏州,因此想去看看。”

老板叹了口气,

“这雨实在是邪乎,好多庄稼被淹,更可气的是官府,居然……”

说到这里老板的话戛然而止,他嘴唇紧闭,好像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一样,往两边看。

裴期看着老板,

“没关系,您继续说。”

老板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说道:“哎,这话可别传出去啊,原本这鱼米之乡,发了水灾日子过得紧巴一些吃去年的陈米,却也并不会饿死人的。”

“但我听说这官府并不肯如实上报灾情,依旧按往常的标准收着赋税。”

“后来估计是上面派人来查了,这才松了口,也不知道派了谁来,真希望能把他们管一管。”

裴期和杨明对视了一眼。

如果他们就那样乘着官船去到苏州,只怕连这事也不会知道。

老板越说越义愤填膺。

“你们知道吗,更可气的是,”

他的声音愈发压地低了。

“他们那里百姓被收了赋税,上缴了家中仅存的粮食之后,苏州的那些豪强便不知怎的,手中多了一批陈米高价变卖。”

裴期听得眉头紧皱。

“老板,他们用什么价格出售这批陈米?”

老板伸出几根手指晃了晃。

“在别的地方是按当地的正常市价售卖,但在苏州,则是其他地方的五六倍,甚至是数十倍。”

“唉。”老板叹了口气。

“没想到就算生在鱼米之乡,也填不饱肚子。”

裴期听得心中燃起怒火来。

侧头一看,就连杨明这样的读书人也攥起了拳头。

怪不得要想方设法的设卡拦截他们,原来是为了蒙住他们的眼睛、捂住他们的耳朵,不让他们知道真实的情况。

三人心中愤怒,却面上不显,只是不动声色地继续与车行老板交谈了几句,便谢过老板,登上马车准备启程前往苏州。

老板见他们去得急。

还非得塞给他们隔壁店卖的一部分干粮。

到了马车上,侍卫十分自然地准备驱赶马车。

几人一直都没说话,直到出了扬州,杨明才开口问道:

“既然我们已经到了这儿,你现在应该可以告诉我们,你究竟真正想干什么了吧。”

他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侍卫不自然地大胆,就算知道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家中可能会给家里的人带来麻烦,也非得邀请他们去。

虽然他能看出对方并无恶意,可跟着一位心中藏了什么东西的人一起出行总归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那侍卫听到这话,浑身一僵。

过了一会儿才回答。

原来,这侍卫家中排行第五,叫冯五。

早在此前他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说家中此前找了个好差事,替当地的乡绅干活。

可后来活干完了,钱却发不下来。

那乡绅不但耍赖不给工钱,还倒打一耙,污蔑冯五的家人手脚不干净,偷了他家的财物。

冯五的家人自是不依,据理力争,可那乡绅哪肯善罢甘休,竟买通了官府的人,反而将冯五的家人抓了起来,如今家人也打听不到音讯。

就这样杀鸡儆猴一下,村中其他替这位乡绅干活的人,就算被拖欠了钱,也不敢有异议了。

家中受了委屈,他自然出口气的。

可他并不认识什么大人物,此番作为裴期与杨明的侍卫一起南下。

见到两人并不像以前的钦差那样走个过场就罢了,便动了想拜托他们帮忙的心思。

冯五说着这些话时语气略带一些忐忑,可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马车驾得又平又稳在路上行驶着。

裴期听了这些话,他的心中却并没有半点被利用的愤怒。

只觉得这也是个极好的切入点,看看这里的豪强究竟是怎样买通官府,怎样同官府勾结的。

只见裴期点点头,说:

“你没有错,本来你遇到了这事就该找官府的人帮忙,找我们自然是再正常不过。”

杨明听了,心中暗叹的同时也附和着裴期说道:

“我们这番行程本来就是要查那些事的,你不用担心会麻烦什么。”

冯五听到这话,倒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感激的神情。

此前他本只是求助无门,便孤注一掷。

没想到二人居然会真的答应。

冯五心脏跳动,浑身温暖起来。

他手上缰绳一紧,让马车的速度稍稍加快了些,马蹄声哒哒作响,朝着苏州的方向稳步驶去。

第58章府衙!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