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章帝王心(修,建议重看)
这几日,裴期都忙得脚不沾地。
刚被提拔了千户,便被派了这样的重任,裴期并不想搞砸。
于是他太子宫中、考场、严振那里的三边跑,力求将此事做到没有一点儿纰漏才好。
直至离考试只有小几日的时候,他才算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忙完。
这时,钱苗的父亲在上京新开的酒楼,也趁着这科举举行准备开业,蹭蹭东风。
届时上京里少不了要宴请同学或师长。
于是钱苗一想,不如就把锦衣卫司的相熟的兄弟们聚在一起,在自己爹新开的酒楼吃顿饭。
他爹之前老说他只会交一些狐朋狗友,如今他可是认识一个锦衣卫千户一个举人呢。
且二人都前途无量,一个说不准靠着皇上恩宠以后能到什么地位,另一个则在此次科举中说不定便能取得名次。
这一文一武的,看看自己老爹还敢说啥。
只是可惜杨明与裴期,如今一个是举子,一个是巡考官,暂时该是避嫌一些。
不若便等着杨明考试结束之后再请他。
裴期没有推辞,原因却是钱苗父亲新开的酒楼开业时,跟这里的百姓们许诺。
开业当晚会放烟花,若是去得早,还可以在最适宜的位置的地方欣赏。
放烟花的匠人是他花了大价钱,从浙江一带请过来的,听说与北边的这些烟花都不一样。
裴期来这里这么久了,还从未见过一次烟花。
更何况是钱苗父亲所说的,专门从南方请的匠人放的烟花呢。
他本想也叫上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与母亲一起看看,可他们听了之后便笑着摆摆手。
说裴期与朋友聚着,他们再去打扰便显得不美,裴期他们也不能尽兴了。
况且二老的年纪上来,要早睡,也受不得惊吓。
裴期听了,觉得有道理,便只好作罢。
可就在他将考场贡院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毕,准备前去赴宴的时候却被人叫住。
一个太监模样的人带着群侍卫拦住了他,说皇帝在考试院那边儿等他。
裴期听了便立即应下。
虽然他想早点去赴那个烟花宴,可他也知道皇上现在差了人如此急匆匆地叫住自己,定然是有些要事要说的。
他随着太监匆匆行至考试院。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身边的侍卫们一路上死死地盯着自己,仿佛怕自己做出什么不好的事一般。
现在离科举没有几天了,因此,考试院只有一条通道进入,其他通道都被严加看管。
此时,裴期这个外人进来,各个主考官的房间更是封得严严实实,只剩几双眼睛透过窗户静静地盯着。
毕竟他们几个从考试前的前三个月便一直被关在这儿,直到考完了之后把卷给批完才能出来。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小题。
最后则是一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请据此作八股文一篇,阐述其义理】*
裴期眉头微皱,他知道科举的题目在考试开始之前是绝对不能外泄的。
皇帝笑着说,“裴卿,朕信你。”
听到这话,裴期心里感觉怪怪的,却又不知道怪异在哪儿。
实在想不出怪异在哪儿,于是他索性便不想了,回答道:“陛下放心,臣定然不会外泄。”
他话说完,皇帝便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
直到侍卫传来裴期已经离开的消息,皇帝才终于彻底冷下脸来。
他早已收到消息,裴期的弟弟涉嫌科举泄题,已被收押进诏狱,科举的题目已经被泄露地漫天都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题目竟都还附赠一个答案范例。
正好与裴建的笔迹一模一样。
既然弟弟都已经大张旗鼓地把答案写了出来,那么哥哥会毫不知情吗?
他知道这件事情闹得如此大张旗鼓,随便是谁都能轻易查到线索,是因为有人想借他的手除掉别人。
可他却并不能真的放着这些线索不管。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若是他稍有纰漏便会动摇科举的根本,让人觉得科举是可以在朝天的眼皮子底下作弊的。
一来二去,若是地方也争相效仿,届时该成什么样子?
皇帝看着桌面上的三道题目,指节略有些急促地敲击着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旁边有考试院的考官上前来问,“陛下,是否就选择这套作为考卷?”
“不。”皇帝掀起眼皮,斜睨了一下旁边的考官。
考官一瞬间有些瑟缩。
他将裴期选中的那套考卷放在手中撕碎,又从另外两张扣着的试卷中拿了一套出来。
“用这套。”
————
裴期又被一群侍卫盯着离开了考试院,刚出了考试院的时候他恰好遇见了太子。
太子也见他在这里,并没有意外。
毕竟父皇也知道这件事情与裴建有很大的关系。
父皇向来不是会因为个人感情影响公事的人,就算是再喜欢,再宠爱的臣子,若是怀疑,也要试探一番。
裴期见到太子,便也打了声招呼,
“殿下。”他说。
李稷明知故问,“裴卿,你在这里做什么?”
裴期并不擅长撒谎。
因此,他想了一个又一个的借口,才说:“只是来这里看看。”
李稷自然也知道对方现在的状态,他在心里暗暗笑着,并不拆穿对方。
本来他问一下这个问题,只是想让裴期知道,自己也并不知道对方此刻出现在这儿是什么原因,让对方好放心些。
为了缓解裴期的尴尬,他又问:“那你现在从这儿离开,可是要到哪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的速度便要稍稍慢些才行()•(),否则被在这儿巡逻的人看到了ℕ()_[(.)]ℕ()•(o),势必要处罚一番。
不过一会儿他便到了钱苗家的酒楼门口。
钱苗显然已经是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见到裴期过来他直接自己跑过来,帮裴期把马拴到了酒楼的后面,他自己的地方。
他的后面跟着位身材有些圆润,憨态可掬的中年人。
只见钱苗介绍道:“裴期,这就是我的父亲。”
裴期倒是有印象,上次自己受伤,躺在床上刚刚才醒的时候,钱苗变说是听了父亲的话,搬了一大堆的补品,要“巴结”自己。
钱苗父亲送来的那些东西,裴期后来都叫对方拿回去了。
所以说只是朋友之间的玩笑,可他也并不能收下。
钱苗的父亲倒是一位圆滑,又极有眼力见的,因此见到裴期的一瞬间,他便迎上来,眯起眼睛来,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模样,简直与钱苗一模一样,
“这位就是裴千户,裴大人吧,如此年轻便有如此大的成就,真是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裴期回:“伯父不必如此。”
这时旁边跑过来一个店小二模样的人,在钱苗的父亲耳边耳语了几句,他便神色带了些抱歉与为难地说:
“裴千户,恕我招待不周,只是今日是酒楼新开业实在事务繁杂,这样,我来做主,往您的桌上送一坛多年的女儿红,您也好尽兴一番。”
裴期原本打算开口拒绝,却被钱苗拉住了胳膊,
“不许推,你不喝我还想喝呢,我可好不容易才从老爹嘴里撬出来一坛子好酒。”
裴期这才说了个好字。
随后钱苗就把裴期带着,穿过楼梯与走廊到了酒楼三楼的一雅间内。
一推开门,便看见雅间的外面有一扇大窗户,视野开阔,一下子就能想象得出来,届时烟火燃起时,在这里能看到怎样的的壮观场面。
这里应当就是看烟火时的最佳位置。
雅间内的桌子上已有了些菜,杨小旗和之前锦衣卫见过的弟兄也早已在了其中。
见到裴期进来,
里面的人立刻就站了起来,无外乎是说一些恭喜啊之类的话,裴期进去就找了个位置坐下。
桌面上已有了一些菜式,看来是方才一耽搁,裴期便就来晚了。
此时里面有一个人说,“听闻裴千户现在便负责巡考了,科举三年才一次,之前指挥使都说他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争取了多少次才争取到科举巡考呢。”
另外有人也跟着说,“对啊,虽说那些文绉绉的家伙确实烦了些,可巡考可是实打实能见皇上的好时候啊。”
有人起哄道,“裴千户,才不在意这点见皇上面的机会呢,人家现在可是皇上的恩人,皇上想了忘他都忘不了呢。”
这时,酒楼里的店小二按照约定的那样,将那坛保存好的女儿红拿了上来。
店小二十分熟练,这群锦衣卫们来自家其他的店里面吃饭喝酒没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是新奇。*
毕竟他从前都没有看过这样的。
这时,钱苗说,上面的烟花看完了,还可以看下面的。
只需要下一层楼便可以看见烟花的底部是什么样的。
裴期刚好好奇,于是便也准备下楼去看。
只是他们下楼的时候居然遇到了个熟人。
杨明倚在楼梯的栏杆上,也仰头看烟火,他身上带着点酒味。
钱苗见状便问:“你怎么在这儿?”
他鼻子动了动,皱眉,“还有几日就要考试了?你怎么还出来喝了酒?敢情你之前说的要闭关复习都是空话?”
杨明看到他们也惊喜,
“今日我的同乡的同学到了上京,又听说这里会放烟花,我便请他们吃了顿饭,兴致来了,便喝了两杯酒,只是……”
杨明脸上露出一点儿狡黠的笑容。
“他们要喝,但我不喝。”
考试三年一次,他错过这次便要再等三年。
原来他身上的那点酒味并不是他的,而是他的那些同乡的。
然后见到裴期他好像又想起来什么似的,说:
“还未恭喜裴兄,我们现在身分敏感,说不多几句话。”
钱苗笑了:“你裴兄现在是千户了,你要是高中,说不准以后怎么排挤你裴兄。”
文官排挤锦衣卫,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了。
杨明瞪大了眼睛:“怎会,你莫要冤枉我。”
然后他又转头对裴期说:“说了这几句话便回去吧,若是不小心被人碰到,以为我们并没有避嫌。到时候便也说不清了。”
裴期点点头,觉得确实也对,只是叮嘱了杨明一句好好考试,便转身离开回到雅间。
雅间敞开,是一群已经喝醉的差不多的锦衣卫,见到裴期开门,他们就凑上来,边打趣边把裴期拉进雅间。
其中少不了有人叫他裴大人裴千户。
这时,杨明的那几位同乡过来寻他。
他们真的喝醉了,脚下深一脚浅一脚的,嘴里糊里糊涂地一边抱怨着杨明跑了,害得他们要自己出钱买单,一边说杨明真的考试不一定能考得像之前那样好。
这几位同乡恰好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幕。
因为白天里当差,裴期今日的穿着是锦衣卫最经典的装束。
方才那其他的锦衣卫叫他千户,这些人可都听得清清楚楚。
而这时与杨明说着话,烟花声音大,他们听不见对方是在说些什么,可借着酒劲,他们心中却有了猜测。
锦衣卫?
杨明?
他们忽然想到了什么,互相对视了一眼,冷风吹过来,这些人刚才喝过的酒醒了大半,虽然只是说了几句话。
可他们还是记住了这事。
第34章科举巡考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