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9/16页)

乾头一次知道李世民这么能絮叨,耐心听着,能答应的都答应了。

好一会儿李世民才意犹未尽地停下嘴,回想了一下没有什么遗漏的,这才勉强答应了李承乾的请求。

*

几天之后,几辆马车由侍卫护送着往城郊农庄而去。

眼看着皇城越来越远,苏琛感慨道:“真没想到圣上会同意我们去农庄。”

杜荷嘿嘿一笑:“承乾出马,一个顶俩!圣上也说不过他。”

李承乾摇摇头:“才不是呢,阿耶不是说不过我,只不过我的要求他不忍心驳回而已。”

他托着腮帮子轻叹一声,有点想家了。

杜构见状温声笑着转移话题:“我还没在庄子上住过呢,不知道感觉怎么样。”

李承乾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兴致勃勃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城里住久了的人,很多都想去村子里住,说是比较轻松自在。还有农家乐之类的活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庄子上还要种地,真的会舒服吗,你听谁说的?”杜荷挠挠头,好奇地问。

李承乾:当然是听系统里的人说的。

但这话不能和杜荷说,他含糊道:“我忘了。”

杜荷狐疑:“你记性那么好也会忘?”

“我又不是神仙,当然会忘啦。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李承乾道。

杜荷嘿嘿一笑:“先生比我们懂得多,问问他就知道了。”

等出了城,到了没什么人的地方,李承乾从窗户里伸出头,冲后面的马车高声道:“先生,你去庄子上住过吗,是不是很好玩啊?”

不远处几个赶路的农人闻声看过来,陆德明尴尬地咳了一声,也略略提高声音回答:“我没去庄子上住过,只去别院和寺庙读过书,没什么好玩的,不过倒是很清净,我与友人还算喜欢。”

李承乾得意地抬抬下巴,对杜荷道:“看吧,我就说庄子上不错。”

农人:“……”

原本见这一行人非富即贵,他们还有些害怕。现在却微不可查地挺起了胸膛,有些得意又有些无语——这些富家郎君,真是没见过世面!

庄子上有什么好的,还能比城里好吗?

这时候马车追上了这几个人,李承乾小脑袋瓜还在外面,见到他们一直看他,就抬手打了个招呼:“你们好,是不是需要我帮忙啊?”

农人们肩膀又缩了回去,齐齐往旁边让了一大步,头摇得像是拨浪鼓。

不必不必,大可不必!

李承乾:“……好吧。”他悻悻缩回去,趴到另一边看风景去了。

又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

马车停了下来,庄子里的人在外面道:“下臣/学生/奴才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推开车门,先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尉迟伯父,你怎么在这?”

尉迟恭嘿嘿一笑:“太子殿下要过来小住,圣上不放心,就让下臣过来守着。”

不止如此,就连兵力也增强了,就是担心李承乾的安全。

李承乾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噔噔噔跑去后面,伸长了胳膊扶陆德明下马车。

陆德明扶着腰环视一圈,这不是孔颖达种粮食的那个农庄,而是另外一个,周边环境倒是不错,不像那个农庄那么偏僻。

他指着不远处隐约可见的房屋问:“那里有百姓居住?”

“是。”回话的是庄头,姓路,是个精干的小老头,他笑眯眯道,“咱们这庄子临水,所以附近有不少百姓。庄子过去紧挨着的是陈家河村,再过去还有几个村,他们是一个乡的。”

陆德明点点头。

庄头又看向李承乾:“那殿下进去吧,房间奴才等已经收拾好了。”

庄子上本来就有供人住的地方,不说底下的庄户,庄头他们也要住的。后来学生们要过来,又派了将士把守,一下多了不少人,更是加盖了不少房子,就算李承乾他们来的人不少,挤一挤也能住下。

众人被引着进了庄子,先去李承乾的院子。

李承乾住的地方自然是最大最精致的,跟皇宫和秦王府当然没法比,但也算不错了,干净整洁,而且很新。

李承乾问庄头:“这里没人住过吧?”

庄头赔笑:“殿下明鉴。”

学生们来这里研究各种东西,庄头想到孔颖达,就知道说不定哪一天贵人也会来,到时候不能没有地方招待,于是就建了这个院子。这也是裴矩的意思。

没想到现在就用上了。

李承乾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随着陆德明去看他的房间。

陆德明也是单独一个院子,不过厢房被设成了学堂,到时候李承乾他们就来这里上课。

杜荷、杜构和苏琛则是三人一个院子,庄头赔笑道:“房子没那么多,委屈几位郎君了。”

杜构三人倒不觉得委屈,他们在宫里也是一人一个房间,再说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李承乾在一起的,除了晚上休息也很少回来。

住的地方安顿好,留下宫人打扫布置,李承乾对学生们道:“走吧,看看你们的研究成果去。”

第127章

李承乾表示要去看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学生们没想到他刚来就要去忙活,有些不好意思:“先生要不还是先休息一下吧,这事儿不着急,改日再看也可以的。”

庄头也说:“再过一会儿就该用午饭了,殿下不若先用饭休息,下午再去田里吧?”

李承乾摇头:“我不累的,先看完再回来吃饭。”

他既然坚持,众人也不好再劝,只能随着他去。

李承乾又看向陆德明:“先生一路车马劳顿,就不要跟我们一起去了。”

陆德明年纪大了,身体不能和年轻人比,走了这一路确实有些难受,于是没有推辞。

只是叮嘱:“这里不是皇宫,你们都还不熟悉,等会儿不许胡闹。”

李承乾还没说话,杜荷就拍着胸脯保证:“我们不会胡闹的!”

陆德明点点他:“最叫我不放心的就是你,等会儿可不许到处乱跑。”

杜荷:“……”

李承乾几人捂着嘴乐,李承乾道:“先生放心吧,我会看着杜荷的。”

杜荷闷声保证:“我会听承乾的话。”

陆德明这才安心。

李承乾扶着陆德明回到院子房间,正好庄子上的太医也来了。

这太医是李世民安排的,提前两天就过来了。

李承乾看着太医给陆德明把脉,确定只是劳累,休息一会儿就没有问题后才出去,招呼学生们一起去看他们的研究成果。

这个庄子很大,种满了各种各样的作物,正值初春,作物已经长得很好,很多庄户在田间劳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李承乾几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0/16页)

从田间穿过,先去河边看水车。

是的,学生们在这里研究水车。

这时候已经有水车了,最常见的是翻车,因为形似龙骨,又被称为龙骨水车。只要人踩踏拐木,就能带动下面的木板沿着木槽向上移动,逐渐把河里的水带到地面上。

还有一种新型汲水工具,形状是一个大木轮,要李承乾来形容的话,他觉得像是摩天轮。这种筒车可以利用水流的力量将水汲到高处,可以解放人力畜力,但因为需要较大的力将水运到高处,它需要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才可以使用。

这个条件算是比较苛刻了,很多地方根本用不了。

现在学生们研究的,就是一款不用人力操控,还不那么挑使用环境的水车。

这是完全可行的,李承乾在研究农业发展进程时看到过,有一种水转翻车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算是水车发展历史上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可惜的是他没有在系统商城找到这种水车的构造图。

不止水转翻车,李承乾想找其他先进翻车的设计图做参考,但也没有找到。包括之前的曲辕犁,也只有发展史上的只言片语,提供一个框架罢了,细节都是陈淑慧她们一点一滴琢磨出来的。

系统遗失了太多资料,很多太过复古的技术都没有留下。

得到“复古”评价的李承乾:“……”

不过想想外界灌溉都能直接让老天下雨,又觉得这个词不算辱没大唐。

系统当时很遗憾:【如果能联系到总部就好了,我们三十世纪人才济济,画一个水车构造图简直信手拈来。】

李承乾眼馋地问:【他们会帮我们吗?】

【当然了,总部希望我们改编未来命运,当然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系统解释道,【不过不是白帮忙的,需要付一点积分。】

李承乾表示理解,人家也不能白做事,付点积分是应该的,况且他要是在系统商城买构造图,也是需要花积分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他好奇:

系统想了想说:【这种简单的,可能就十几一十万吧。】

李承乾:【……】

突然就不觉得联系不到总部可惜了呢!

总之,他们现在只能自力更生研究水转翻车,然后不出预料地遇到了很多问题。

之前一段时间,他们已经通过在课堂上和课堂外沟通解决了不少问题,现在水转翻车已经基本成型了,只是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

李承乾带着学生在河边看水车,和他们一起研究里面出现的问题,不远处的庄户一边干活,一边忍不住竖着耳朵听。

虽然他们听不懂。

“真是稀奇,这些读书人是在向那小郎君请教吗?”这庄子是朝廷的,挂在民部名下。庄户们不懂那么多,只知道东家是当官的,李承乾几个是贵人,却不知道他们的身份。

在他们看来,学生们已经很厉害了,每一个都会读书写字,还要做什么不用人踩自己就能动的翻车,每天嘴里嘀嘀咕咕什么力啊速度的,听都听不懂。

现在来了一个小孩也懂这些也就罢了,看样子居然比那些读书人还厉害。要知道这些学生可不全是年轻人,还有四五十岁的中年,年纪都快够当李承乾的阿翁了,现在也谦虚地听李承乾说话,怎么不叫人觉得稀奇?

庄户们一边干活一边看热闹,小声讨论:“你们说,他们那个不用人的翻车真能做成吗?”

“那谁知道,人家会念书的人都聪明,指不定就做出来了呢。”

“如果能做出来就好了,我姑母村里有一个筒车,不用人也能汲水,农忙的时候不分昼夜都能汲水,特别方便!可惜我们这里水势太平缓了,用不了筒车,不然得多方便。”

庄户们小声议论,李承乾则看完了水转翻车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就解决了,不能的则记录下来,打算回去仔细研究。

他又去看了一下别的,尤其是堆肥和沤肥。

这时候百姓已经有堆肥的意识了,但技术还很粗糙,导致效果有限,甚至有时候还会有反作用,例如使用不当导致粪肥一次发酵,温度过高烧伤作物根部之类。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毋庸置疑,李承乾也格外重视。

在册子上记下最后一个字,李承乾问:“还有问题吗?”

学生们摇头,暂时没有问题了。

李承乾这才收起册子伸了个懒腰,一看太阳已经偏向西边,肚子后知后觉地咕咕叫了起来,李承乾这才恍然:“都已经这么晚了?”

庄头苦着脸点头,他刚才说了好几遍请李承乾去吃饭,李承乾都没搭理他,一心一意扑在水车和肥料上面。

现在忙完了,他再次邀请:“厨下一直备着饭菜,殿下去用一些吧。”

这回李承乾理他了,眼睛亮晶晶地说:“走!”

吃过饭,李承乾又去看了一下陆德明,听说他还在休息也就没有打扰,扭头又钻进了小书房。他急着研究学生们的问题呢!

这一研究就是大半天,就连晚饭都是在书房吃的,直到系统催他休息,李承乾才揉着酸涩的眼睛离开书房,随便洗漱一下就躺到床上,转眼就睡了过去。

第一天早上,李承乾就不能像昨天一样了,他们要重新开始上课。

既然来了农庄,上课当然不能跟从前一样。他们一天只上半天课,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主要是让李承乾研究他想研究的东西。

暂定的上课时间是早上。

李承乾吃过早饭,背上心爱的小书包,蹦蹦跳跳出了门。

这会儿时间还早,但已经有庄户趁着凉快起来干活了,天边泛起了金黄,鸟儿在树梢叽叽喳喳地唱歌,和皇宫的景色完全不同,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旷神怡。

他还看到一个草棚,非常简陋的棚子,茅草铺的顶,下面铺了木板,只有四根柱子撑着,四面都是漏风的。

没见过世面的李承乾眼睛一亮,噔噔噔跑去找陆德明,兴致勃勃道:“先生,咱们去外面的草棚上课吧?”

陆德明:“……”

“想法倒是不错。”陆德明也觉得挺有趣,“但是你要不要问问他们几个的意见?”

陆德明不是建议,只是询问。按说李承乾并不需要考虑杜荷几人的意见,只是以他对李承乾的了解,觉得他会这么做,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果然李承乾点头,然后嘿嘿一笑:“我觉得他们会愿意的。”

草棚上课多有意思啊,为什么不愿意?

杜荷几个非常愿意,于是他们就将学堂搬到了草棚里。

迎着清晨的阳光和四月的微风,农庄草棚里响起了孩童清脆嘹亮的读书声。惹得庄户时不时往这边看。

上午李承乾上课,下午就轮到他给学生们讲课了,昨天研究了大半天,那些问题解决了一部分,现在就要告诉他们原理和方法。

这回看的人更多了。

讲完了,李承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1/16页)

让学生们做自己的事,他则继续研究剩下的问题。杜构和苏琛读书,杜荷则研究他的兵法。

今天李承乾不像昨天那么拼了,隔一会儿就要起来活动一下,以前在皇宫里,他的活动是逛园子或者打拳,现在的活动——

做农活。

是的,就是做农活。

想知道当事人的需求在哪里,只靠看是不行的,还得亲自去做才知道。李世民让他去中书省,让房玄龄带着他参与中书省日常事务的目的是这个,李承乾来农庄的目的也是这个。

庄头和庄户一开始不敢让他干活,后来发现李承乾并不是一点也不懂,也就放心了。

庄户还跟他聊天:“小郎君在家也要种地吗?”

“当然了,民以食为天,种地这么重要,当然要学啦!”李承乾道。

庄户便一拍大腿:“小郎君说得好!民什么天?”

“民以食为天。”李承乾笑眯眯解释,“就是说对于百姓来说,吃饭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

“是啊是啊,可不就是这个理!”庄户道,“我记住这个词了,改日就跟陈三说道说道,他家出了个读书人,眼睛都快要长到天上去了,看不起咱们这些地里刨食的。”

有什么了不起,人家城里来的贵人都说了,民以食为天,人家这么厉害还要学种地呢!

第128章

自从在草棚里上课,李承乾他们仿佛解开了什么封印,开始在庄子里寻找各种好玩的地方读书。

上课的学堂不好一直挪动,但下午的时间是自由的,他们今天在河边,明天跑到山包上,隔天又挪到了果林里。

这个时节樱桃开始熟了,庄子里种了不少樱桃,红彤彤地挂在碧绿的树梢,特别好看。

李承乾几人就在樱桃树下铺了个席子,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下来,暖洋洋的,杜荷看着看着书,就渐渐闭上了眼,身子也往一边歪。

李承乾下意识扭头往背后看,没看到陆德明的身影才松了口气,吃了一个樱桃,继续研究他的农具去了。

果林里安安静静,只有纸张摩挲声、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还有杜荷轻微的呼噜声。

就在这时候,果林深处隐隐有些嘈杂,仿佛有很多人在说话。

李承乾好奇地张望:“怎么了?”

其他人也不知道,宋福找来一个小太监去查看,不一会儿尉迟恭带着几个将士过来,将士们还押着几个小孩儿。

“尉迟伯父,你们在干什么?”

李承乾打量那几个小孩儿,这是几个男孩儿,大的和杜构年纪差不多,小的和李承乾差不多,穿着有些破旧的衣裳,身上脸上都灰扑扑的。

被将士们押着,他们都显得惊恐,眼里还含着泪,不停地挣扎求饶。

李承乾好奇地问:“他们是谁啊?”

来的这一路上,尉迟恭已经把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是旁边陈家河村的孩子,翻墙过来偷樱桃的。”

杜荷被声音吵醒,揉着眼睛坐了起来,听到这话有些无语:“怎么跑到这里偷东西,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有士兵把守吗?”

“我、我们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求你们饶了我们吧。”几个小孩眼泪鼻涕一起流。

村里以前经常有人翻墙进来偷果子吃,庄子里地方大人手少,大部分人都在田地上耕作,果林这边照顾不过来,只要他们不太过分,庄子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

直到去年冬天,学生们来庄子上研究农具,才派了一部分士兵过来,真正有大量将士把守也不过这几天的事,且将士们把守都是在庄子里,难怪这些孩子不知道,又跑来偷樱桃吃,还差点被当成刺客抓起来。

李承乾见他们吓得不轻,也不好再为难,便让尉迟恭将人放了,让人拿垫子给他们坐。

最大的男孩缩了缩脖子:“不、不用了,我们想回家。”

“这就回家,那你们不要樱桃了吗?”李承乾问。

男孩睁大了眼:“您让我们摘樱桃?”

李承乾点头:“你们休息会儿,我让人给你们摘。”

几个人面面相觑,这才犹犹豫豫地坐下了。

李承乾指了几个人去摘樱桃,又让人去熬安神汤给他们喝,年纪最大的男孩连连摆手:“我们不用喝药,药太贵了!”

“不用你们花钱的,要是被吓出病就不好了。”

李承乾眨眨眼,问起他们的情况。

这几个男孩的确是陈家河村的,是同一家的堂兄弟,年纪最大的叫大虎,另几个是二虎、四虎和五虎。

李承乾把手边的樱桃和点心推过去:“你们先吃点吧。”

见他们吃得狼吞虎咽,李承乾脸色不太好,他问:“你们平时吃不饱饭吗?”

“能啊。”答话的还是大虎,“我们家每年都要种很多玉米和土豆,不用担心饿肚子,就是吃不到什么好的。”

二虎也连连点头:“你们庄子上的樱桃好吃,点心也好吃。”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又看着他们的衣服问:“那你们平时有新衣服穿吗?”

“没有。”大虎郁闷地说,“阿娘说我们太淘气了,新衣服穿两天就不像样子,说我们不配穿新的,只配在旧衣服上打补丁,就算做了新衣服平时也不给我们穿,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穿。”

原来衣服破是因为淘气,李承乾彻底放心了,看来玉米、土豆和棉花的推广对百姓的生活的确有改善。

说了一会儿话,大虎几人喝了安神汤,樱桃也准备好了,满满一大篓子,几个孩子合起来都提不动,李承乾又让人送他们回去。

大虎几个现在也没那么紧张了,到底是小孩子,也忘了什么身份差别,还邀请李承乾有空去找他们玩:“我们村里可好玩了,我们可以上山玩儿、还能去摸鱼、掏鸟蛋,很多很多好玩的。”

李承乾连连点头:“好的好的,我明天就去找你们玩儿!”

大虎几人带着一大篓樱桃被庄子里的人送回去,在家里引起巨大轰动,在村里也引起诸多关注。

这天陈家河晚饭时间热议的话题就是庄子上的神秘东家。

第二天大虎带着弟弟上山捡柴火,还有人跟他打听庄子里的情况,大虎捡些能说的说了,不知道能不能说的就闭口不谈。

另一个孩子嗤笑道:“你还替人家保密呢?该不会送你一篓樱桃,就把人家当朋友了吧?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

大虎又羞又恼,脸颊通红:“石头,你——”

石头得意地抬起下巴:“我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我看你比陈长生还傻!”

大虎气得不轻,但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庄子在村民眼中很大很富贵,东家的确不是他能高攀的,他也不敢说把李承乾当朋友。

就在这时候,大虎听到有人喊他,顺着声音的方向,就见昨天刚看到的李承乾正冲他招手。

大虎顾不上石头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2/16页)

上前几步迎接:“郎君怎么来了?”

“我来找你们玩啊,昨天说好了今天来找你玩的。”李承乾道。

大虎挠挠头,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儿,他当时有点懵,记得不是很清楚。没想到李承乾说到做到,真的来找他玩了。

李承乾探头往他身后看:“你们在玩什么啊?”

“我们没有玩,在捡柴火呢。”大虎正要说去玩别的,李承乾眼睛就是一亮,“我没捡过柴火,我们就去捡柴火玩吧!”

大虎:“……那也行,看到掉在地上的树枝捡起来就行了,能够到的树枝掰下来也行。”

李承乾记在心里,高高兴兴跟着大虎捡柴火。

石头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庄子上的贵人还真跟大虎他们玩儿啊?

李承乾捡柴火捡得高兴,还见到了一个奇怪的男孩,他看样子和李承乾差不多大,身形格外单薄瘦弱。

他也在捡柴火,但和大虎他们不同的是,他不是弯腰用手捡,而是站着用两条长木棍,像用筷子似的将柴火捡起来。

不过捡柴火不像吃饭,“筷子”太长而柴火太细,捡起来并不容易,效率还不如直接捡高。

大虎捡李承乾时不时看向那个人,就提醒他:“你不要跟他玩,他是个傻子。”

“诶?”李承乾又打量那人几眼,见他格外沉默专注,但眼神清明,不像是傻子啊。

而且傻子还会用工具吗?

大虎解释道:“你们别看他人模人样,其实脑子跟别人不一样,我们都这样捡柴劈柴扫地,偏他就要使出各种奇怪的方法,说是想让干活简单轻松点,但经常弄得更麻烦,一团糟。”

李承乾觉得没问题:“研究就是会有失败的,这很正常啊。一百次里能有一次成功就很好了。”

大虎撇撇嘴:“那也不一样,他从小就很呆,经常坐在门口发呆,谁跟他说话都不搭理,以前有人抢他手里的吃的、或者拿石子砸他,他都没有反应,你们说是不是傻子?”

杜荷挠挠脸:“听着是有点傻。”

李承乾却摇摇头:“阿娘说我小时候有段时间也不喜欢说话,喜欢自己发呆。”

“真的假的?”杜荷诧异地看他,“你还有不爱说话的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李承乾:“是我两岁之前的事,你当然不知道了。”

杜荷:“……可是他和我们差不多大了,跟你的情况应该不一样吧?”

李承乾背着小手道:“天才的世界你不懂。”

杜荷:“………”

大虎瞪大眼:“你说陈长生是天才?”

“他叫陈长生?”

“是啊,我听说他生下来身体就不好,所以叫陈长生。”大虎解释道,“而且他应该比你们大,他只比我小两岁,只是身体不好,所以显得小。”

李承乾点点头,走到陈长生面前喊他:“陈长生!”

陈长生没反应,依旧用那两根筷子样的东西捡柴火,看起来非常木讷。

大虎道:“你看,我就说他是傻子吧?”

“不是。”走得近了李承乾才发现,陈长生用的筷子并不是普通的筷子,筷子中间部分是被连接起来的,捡柴的部分也被加宽,应该是为了方便夹起柴火。

这足以说明陈长生是很聪明的,并不是胡乱使用工具。

李承乾没有再喊他,但也没有离太远,就在旁边捡柴火。

二虎发现了一个鸟窝,想要爬上树去掏,杜荷先他一步,唰唰唰爬了上去,二虎看得眼睛晶亮:“你是不是经常爬树啊,怎么这么厉害?”

杜荷嘿嘿一笑,忍不住抬了抬下巴。

李承乾时不时观察陈长生的情况,直到一刻多钟后发现他不一样了,立刻跑过去又叫了一声:“陈长生!”

这回陈长生有反应了,他抬起头,木讷中带着茫然:“你们是谁?”

“我叫承乾,他们是我的朋友。”百姓并不知道李承乾的名字,他说出来也没什么负担,“我们和大虎二虎认识。”

陈长生眨眨眼,又问了一句:“大虎二虎是谁?”

大虎二虎:“……”

二虎把脸凑过来:“是我,我是二虎!”

陈长生看了他一会儿,只说了一个字:“哦。”

二虎:“……”

他敢肯定,陈长生肯定没认出他。

这也不能怪陈长生,他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能认得的人本来就不多,大虎二虎又把他当傻子,不爱和他玩,也不像一些恶劣的小孩欺负他,接触的机会少,陈长生不认识他们也很正常。

李承乾笑着接过话题:“我听大虎二虎说你发明了很多东西,可以让我看看吗?”

陈长生诧异地看着他:“你对那些东西感兴趣?”

“嗯嗯。”李承乾点头,见他神色怪异,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别人都说我脑子有问题。”陈长生没什么表情,语气却有些失落,“阿耶阿娘也不喜欢我做那些东西,以前做的都被他们扔了。”

“啊!”杜荷同情地看着他,“你也太惨了,我阿耶以前也不让我学武,不过现在他答应了。”

陈长生问:“你怎么做到的?”

杜荷嘿嘿一笑,拉着李承乾道:“多亏了承乾,是他帮我的。你要是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让他帮你,他可聪明了。”

陈长生好奇地看向李承乾,李承乾拍拍胸脯:“我会尽力的。”

陈长生想了一会儿,才终于点头:“那你们跟我来吧。”

第129章

陈长生带着他们,没有往村子里走,而是绕着山走了一小段,到了一个破破烂烂的老房子前。

大虎认得这房子,对李承乾解释:“这个房子很久没人住了,他来这里干什么?”

这个房子破破烂烂,墙都塌了半边,平时连耗子也没有一只,村里的人更不会来这边。

陈长生却熟门熟路,从里面拖出两个大大的旧竹筐,里面装的都是他以前做出来的东西。

李承乾恍然:“他阿耶阿娘扔了的东西,他都捡回来藏在这里了。”

大虎目瞪口呆:“他还真不是傻子啊?”

虽然刚才和陈长生说上了话,但旧有印象并没有被完全推翻,直到这时候大虎才真正相信陈长生不是傻子,傻子也不能私藏东西吧?

陈长生把东西拿出来,珍惜地放在地上,一一给李承乾介绍。

他做的都是些小东西,捡柴用的、扫地用的、劈柴用的、烧火用的,各种各样都有。大部分都比较鸡肋。

杜荷好奇:“你就没做出点有用的东西吗?”

陈长生:“也有一些好用的,留在家里用了,你们要是想看的话,我等会儿带你们去,就是……”

他抿抿嘴:“就是阿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3/16页)

阿娘可能会不高兴。”

他家里人不喜欢他做这些,也不喜欢别人提起来。

“为什么啊?”杜荷不可置信,“你都做出成果了,你家里怎么还不许你做?”

他拜平阳公主为师后,杜如晦就不管他练武学兵法了呢!

陈长生失落地说:“阿耶阿娘说我是想偷懒才琢磨这些乱七八糟的,他们宁肯不省这点力气,也不想我长成一个懒汉。”

这时候农村人以田地卫生,陈长生本来身子就弱,如果再加一个懒,以后的日子可就真不好过了。陈长生的父母也是为了他好,只是到底见识有限,不知道陈长生这也是天赋,说不定还能靠着这本事跳出农门呢。

陈长生欲言又止。

李承乾问:“你想说什么?”

陈长生有些不好意思,但难得有人愿意听他说话,就不由自主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以后挑水、种地这种体力活都有工具帮忙,身体不好也能做好,我阿耶阿娘就不用担心我了。”

他谨慎地只说对未来的希冀,没说他想研究这些东西,然而大虎还是笑出了声:“哪有这么好的事,你想得也太美了!”

陈长生脸一下就红了,他之前不想说,就是知道别人会是这个反应。

李承乾没有笑,杜荷几个也没有笑。别人不知道,他们却知道的,这也是李承乾的想法,并且已经开始做了。

李承乾没去陈长生家里,他差不多知道陈长生的水平了。很有想法,也有一定的能力。但也没有多厉害,毕竟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又没有系统学习过。

如果真能做出很有用的东西,他父母也不至于这么阻止了。

但这不影响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有想法,还能不顾别人的看法,沉下心付诸行动。

李承乾问陈长生:“你带你去看个东西吧。”

陈长生疑惑地看着他。

李承乾指了指庄子:“我住在那里的,有个东西你一定很喜欢,你要去看看吗?”

陈长生不理世事,丝毫不知人心叵测,李承乾邀请,他也就答应了。

李承乾带他去看了水转翻车,经过几次改进,水转翻车已经趋于成熟了,靠着水流的力量,已经能从河里汲水了。陈长生看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

“你不是想靠工具做体力活吗?这就是了!”李承乾告诉他,“所以你的想法不是错的,别人笑话你,只是因为他们不懂罢了。”

陈长生眼睛唰一下就亮了,因为体弱而显得苍白的脸颊染上红晕,看水转翻车的目光里满是向往。

如果陈家河村的人看到他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不会觉得他是个傻子。

李承乾又在系统里打印了物化生教材送给陈长生,陈长生不认字,李承乾打印的教材是带拼音的,又教他拼音,如此他没有先生也可以自学。有不懂的地方,就让他来庄子里请教学生,学生们得了李承乾的交代,也不敢敷衍他。

陈长生抱着物化生教材,仿佛到了快乐天堂。每天除了读书学习,就是到河边看学生们研究水车。

大虎几个原本只是看热闹,也被迫留下来学习,虽然没什么天赋,但也认了不少字,叫他们家人高兴不已,还特意做了好吃的送给李承乾,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也是一份心意。

众人忙忙碌碌,等到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候,水转翻车经过不断完善,终于宣告成功了。

李承乾带着人到了河边,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伸长了脑袋往里面方向看,都是听说水车建成来看热闹的。

见到李承乾来,他们自发让出一条路,陈长生第一个见到李承乾,迎上前几步眼睛亮晶晶地说:“成了!真的能成!”

李承乾高兴地点头:“我们去看看!”

他们走到前面,就见水里除了传统的龙骨翻车,还另外用木头造了一个部分,是两个轮子状的圆盘,由一根木杆上下串联起来。下面的□□浸在水里,在水的冲击下转动,上面的□□也一起转动。

上面的□□通过齿轮,带动龙骨翻车上首的竖轮转动,以此代替人力踩踏,使龙骨翻车运转。

全程一点也不需要借助人力,对水流速度也没有太高的要求,效果比起传统的龙骨翻车一点也不差,他们现浇了一块地,需要的时间并不比从前多。

而且龙骨水车有个优势,就是它不需要人控制,也就是说它可以昼夜不停,这样一天算下来,浇地效率比从前还要高很多。

庄户们看得叹为观止:“还真能做出来啊?咱们以后可轻松了!”

李承乾也很高兴,但做出来不是终点,还得经过测试,才能确定这水车真的好用,有问题也好再修改。

他让匠人多做了几架水转翻车,隔一段距离安置一个。除此之外,他还想在村里也试一试。

在村里装水车,要先经过村长的同意。李承乾让陈长生跟他一起去和村长谈。

陈长生一脸迷茫:“我和您去?可是我不太会说话,恐怕帮不上您的忙。”

“不用你干什么。”李承乾眨眨眼,“你希望你父母支持你研究这些东西吗?”

当然希望了,陈长生立刻点头,随着李承乾去了陈家河村村长家。

不用他指路,尉迟恭早就把整个村子摸得清清楚楚了。

村长刚打算出门,就被一队士兵堵住门口,吓了一跳:“官、官爷有什么事?”

尉迟恭板着脸没说话,李承乾举起手:“是我,我找你有事。”

村长这才发现最前面的是个小娃娃,都怪尉迟恭他们太吓人,村长光顾着紧张了,没注意到矮了很多的小豆丁。

这会儿被提醒了,他才看到李承乾,同时也看到了李承乾旁边的陈长生。

他老脸抽了两下,弯下腰对李承乾行礼,赔着笑问:“是不是长生惹您不高兴了,这孩子脑子不太好,还请您不要跟他计较。”

“没有啊,他没有惹我不高兴,脑子也没有不好。”李承乾仰起头道,“我是来和你商量一下水车的事。”

“水车?”村长一头雾水,但也知道不是坏事,于是邀请李承乾去屋里坐。

李承乾喝了一杯茶,把水车的事说清楚了。

村长激动地问:“这水车果真这般好?”

“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但能不能一直好用,会不会出现问题,还需要经过测试才知道。”李承乾诚实地说,“如果村长愿意配合我们一起测试,应该会更快得到结果。”

村长冷静下来,迟疑地说:“小人……可以不应吗?”

“可以啊。”李承乾脆生生地问,“但是为什么呢?”

村长为难地说:“这……一架水车要不少钱,如今村里的水车还能用,暂时还不用换。”

李承乾明白了,拍着胸脯道:“既然是帮我们测试,没有叫你们花钱的道理。”

村长还是犹豫:“需要拆了原先的水车吗?”

原先的水车虽然旧,也是他们村里的重要资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4/16页)

如果被拆了,新安的水车好用也就罢了,如果不好用,他们岂非没有水车可以用了?

李承乾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不用拆,如果你们不想用全新的,在之前水车的基础上改造一下即可。”

这样也好,即便试过水转翻车好用,百姓也不可能全部翻新,更可能在原水车的基础上改建一下,这样测试也更全面。

村长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李承乾道:“回去我就让匠人做水车。”

又指着陈长生道:“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以后水车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让他修理。”

村长诧异地看看李承乾,再看看陈长生:“他?”

李承乾点头:“是啊,长生很聪明,最近一直跟着一起建造水车,里面的学问都很清楚。”

村长:?

李承乾都发话了,村长也不敢反驳,当场就答应了。只是心中乱七八糟,说好的陈长生是傻子呢?

李承乾非常满意,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村长就是村子里最有话语权的人,他答应让陈长生管水车,陈长生的父母也不敢拦着他读书和研究了。

事情说完了,李承乾就告辞离开,才走到门口,就有个将士匆匆忙忙跑来:“郎君,您快回去吧,圣……阿郎和娘子来了。”

李承乾眼睛一亮:“阿耶阿娘怎么来了?”

他冲村长挥挥手,拔腿就往庄子上跑。

村长心里感慨,到底是个孩子,刚才还有模有样地和他谈事情,现在听说父母来了,也变得活泼起来了。

李承乾一溜烟跑回庄子,果然门口多了很多守卫,庄子里也多了几架马车,停在其中一个院子门口,宫人们正从马车上往下搬东西。

李承乾跑到那院子里,却没看到李世民和长孙氏的身影,挠挠头:“阿耶和阿娘呢?”

雨芙道:“圣上和殿下去看您那个水车去了。”

李承乾撅嘴:“怎么跑去看水车,他们都不想我吗?”

雨芙忍着笑说:“如果不是思念殿下,又何必特意跑这一趟呢?”

李承乾一想也是,这才高兴了,美滋滋道:“那我找他们去!”

说完就噔噔噔往河边跑。

李世民和长孙氏正在看水车,李世民只觉得腰上一沉差点扑街,晃了一下稳住身体,从身后拉出一只小崽子。

李承乾嘿嘿笑,叫:“阿耶!”

李世民脸色臭臭的,来之前他已经想好了,见到李承乾要和他好好算算账。

当初李承乾答应了,每旬要回长安两次,还会经常给他们写信,李世民才答应他来农庄。刚来的时候还好,最近李承乾却有一个月没回去了,信也越来越少,李世民可生气了!

但是!

李世民:但是李承乾先叫阿耶,而不是先叫阿娘诶!是不是说明臭小子越来越喜欢他了?

李世民开心得咕嘟咕嘟冒泡,努力想克制,嘴角还是忍不住翘了起来,状似无意地问:“怎么不抱你阿娘?”

说着还得意地看了长孙氏一眼。

长孙氏:“……”

李承乾理直气壮:“我现在变重了,把阿娘扑倒了怎么办?”

李世民:……所以就不怕他倒呗?

第130章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把李承乾从身上扯下来,板着脸道:“好好站着,都已经这么大了,搂搂抱抱的像什么话?”

李承乾站好了,又拉住长孙氏的手:“阿耶阿娘怎么来了?”

李世民阴阳怪气:“听说你弄出一种水车,我们来看一下情况,否则我们也不想来。”

才怪!

“我才不信呢,如果只是来看水车,怎么一个大臣都不带?”李承乾脆生生道。

李世民:“……”

李世民冷哼:“谁说我没有带大臣,常松,你去把人都叫来。”

李承乾挠挠头,还真带了大臣来啊?他刚才竟然一个都没看到,马车好像也没那么多吧?

不一会儿常松带着人回来,却不是别人,而是陈淑慧。

李承乾:“……”

也不能说李世民错了,陈淑慧虽然品级低了点,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呢。

他好奇地问:“你怎么来这里了?”

陈淑慧:“殿下在这里指点,下臣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就求着皇后殿下和圣上让下臣过来了。”

“你的意思是,你以后也要住在庄子上?”李承乾挠挠头,“你家人同意吗?”

陈淑慧是个没出阁的女孩子,独自离家住在外面,恐怕对她的名声不好,她的家人只怕也不会答应。

陈淑慧对李承乾挤挤眼:“圣上发话,我家人不敢不同意。”

陈家人自然不肯答应的,否则陈淑慧一早就想来,也不至于拖到现在。正是因为说服不了家里人,她才鼓起勇气求了长孙氏,长孙氏看她态度坚决,这才答允了。

李承乾对陈淑慧竖起大拇指,能下这样的决心,可真是了不起。

长孙氏叮嘱他:“给二娘安排一个单独的院子,你盯着些,不要传出闲言碎语。”

李承乾点头:“我知道。”

说完陈淑慧的事,大家又一起看水转翻车,李承乾并不奇怪李世民知道这事,虽然他没让人往长安报信,但尉迟恭每隔一两天都有奏表回去,这也是李承乾后来写信少了的原因。

太忙了嘛,没那么多时间,反正不管他写不写,长安都能知道他的情况,所以就不天天写了。

李世民对水转翻车非常满意:“有了这个水车,百姓种地便轻松许多了。”

可以节省人力、还能灌溉更多土地,意味着一家可以多种几亩地,粮食产量提升?

李承乾笑嘻嘻道:“还不止呢,水力有很多作用,水车只是一方面,我们还在研究利用水力舂米、拉磨、洗衣服等等。”

李世民:“……”舂米和拉磨也就罢了,洗衣服也要用水力?

“当然了,洗衣服很累的。”李承乾和大虎他们玩得多了,也时不时去村子里逛一逛,知道洗衣服是村里女子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想模仿外面世界的洗衣机做一个洗衣服工具,“很多机械性工作都可以靠水力完成的。可惜没有电,也没有发动机,不然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李世民没计较电和发动机的问题,不用问都知道这必定是仙界的东西。

他只是好奇:“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百姓一切活动都得在水边?”

好当然是好的,但也有其不方便之处。

李承乾抬起了下巴:“我们早就想到了,我们还在研究风力哦!”

李世民这次是真惊讶了:“风也能有用?”

李承乾:“可以呀,风力量那么大,有时候吹得我都走不动路,为什么不能用?”

李世民:“……”

都说风看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5/16页)

见摸不着,没想到也能利用起来。

“不知道到时会是什么场景。”李世民想象着百姓都用水车和风车干活的场面,心中大悦,哈哈大笑道,“如果能做出来,朕重重有赏!”

这话不是对李承乾说的,而是对他身后的学生们。

学生们大喜,连忙谢恩。

李承乾带着李世民和长孙氏在庄子里转了一圈,还去看了其他正在研究的东西,学生们第一次见到皇上和皇后,一个比一个激动。

入夜,一家三口坐在草棚里喝茶说话,李承乾从随身小包里掏出药粉,在草棚周围洒了一圈。

李世民好奇:“你洒的什么?”

“是驱虫药。”李承乾嘿嘿一笑,“农庄蚊虫多,我来之前让孙阿翁帮我配的。”

李世民有些无语,孙思邈那么大一个神医,天天就让他干这些琐事?不过驱虫药确实挺好用,洒上之后蚊虫立刻少多了,他笑眯眯道:“回去我也让孙思邈配点来。”

李承乾还准备了洗干净的果子,都是他刚才亲自从果林里摘的。

李世民吃着果子,感受吹拂而过的夜风,道:“庄子里的日子也不错。”

“嗯呢!”李承乾点头,“先生还说过,以前他们经常去寺庙或者别院读书,因为比较清静,就和这里差不多。”

所以不用再担心他了,他在庄子上并没有受苦。

李世民扭头对长孙氏道:“快要入伏了,不如咱们今年就来庄子上避暑吧?”

李承乾眼睛一亮:“可以吗?”

“不可以。”长孙氏点了点他的额头,又嗔怪地瞪了李世民一眼,“二郎自己想来也就罢了,但大臣该住在哪里?”

李世民去避暑,倚重的大臣必定也得同去,这样才不会耽误国事,再带上一些家眷,就是不老少人了,这个庄子根本住不下。

李世民也只是说说而已,被长孙氏这么一说,也就不再提了。

只是问李承乾:“过些日子我们就要去仁智宫避暑,你要不要与我们同去?”

“不去。”李承乾摇头。

李世民轻哼:“那这几个月你想见我们就没那么容易了。”

仁智宫距离长安有段距离,不是说去就能去的。

这回李承乾有点犹豫了,捧着脸陷入纠结。

李世民道:“水车已经弄出来了,其他的也只是时间问题,你在与不在差别不大。不如和我们一起去吧。”

李承乾不在农庄,该做出来的东西迟早也能做出来,他在这里也只是提早一些罢了。

李承乾听了这话反而不纠结了,坚定地说:“我不去仁智宫,我要留在这里。”

他对李世民义正言辞道:“阿耶,你不要总是感情用事,这样会耽误我的正事。”

李世民:“……”

“行吧,那阿耶来考校一下你的功课,看你最近有没有好好学习。”

李承乾:“……”

李世民和长孙氏没在农庄久待,长安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是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看看李承乾,二天用过早饭就回去了。

李承乾送他们到庄子门口,李世民拍拍他的头:“既然决定留下来,那你就好好干。”

李承乾点头,抱了抱李世民,又抱了抱长孙氏,目送他们的马车走远。

*

之后一段时间,李承乾把大部分心思扑在水车之上,陈家河村沿河建起了新的水车,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证明水转翻车可以正常使用,而且效率很高。百姓一开始还不明所以,后来就发现了这种新水车的好处,对此赞不绝口。

水转翻车宣告成功,李承乾正式写了奏表递给李世民,李世民龙心大悦,很快就开始做小范围试点,并且重赏了发明水转翻车的学生。

没有封官,不是因为水转翻车比不上曲辕犁,而是因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李承乾的功劳,虽然他已经是太子,用不着什么封赏,但李世民都记得,百官心里也清楚。

不过学生们得到的赏赐也很丰厚了,若能再有一两样作品,封官入仕也指日可待。

一时间,不止农庄,远在实验室和工部的学生都更积极了。

得到赏赐的几个学生也很积极,他们忙着研究用水力和水力替代人力,完成生活中各种机械性重体力工作。

没多久,陈家河村的水车又经过改造,可以一边汲水浇地一边舂米、捶打衣服或者拉磨,风力还没研究出来,但也指日可待。

对陈家河村的百姓来说,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过了,耕地有曲辕犁、浇地有水转翻车,就连洗衣服和拉磨都轻松多了,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然而等进入六月,百姓却发现一件事——河里的水位下降了。

李承乾一直关注水转翻车的事,自然也注意到这个情况,他问村民:“这是正常的吗?”

“不正常。”陈家河村的老农眉毛皱得能夹死蚊子,“夏天虽然太阳大,但是下雨也多,水位应该高一些才是。”

李承乾挠挠头:“是不是我们的水车一直不停,抽了太多水了?”

老农道:“也不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水车都不停。即便今年夜里也在浇水,水位也不该下降这么多。”

他抬头看了看天,扭头问旁边的村民:“算起来,得有半个月没下雨了吧?”旁边那人点头:“没错,上次下雨还是半个月前。”

这么一说,大家都担心起来,庄稼最怕的就是缺水,如果一直不下雨,今年的收成就不好说了。

李承乾也很担心,在心里戳系统:【七十八郎,你能看天气预报吗,最近有没有雨啊?】

【没有卫星系统,我也帮不了你。】系统道,【但根据空气里的水分之类分析,最近几天没有雨。】

李承乾看看天上的大太阳发愁,回去之后就给李世民去了封信,如果干旱,肯定不止陈家河村这一个地方,朝廷也要早做准备才好。

李世民收到信愣了一下,叫来相关官员询问情况。

官员道:“的确已有半月不曾下雨,河流水位开始下降,但尚且够用,算不得干旱。”

李世民:“虽然如此,也该早做准备。民以食为天,田亩之事马虎不得。”

官员诺诺应是。

李世民一看就知道他没有想到这些,甚至根本没把半个月没下雨当回事,心里憋着一股气,只等着此事过去,看看他的表现再秋后算账。

朝廷开始准备起来,蓄水以抵抗可能的干旱,同时储存粮食银钱,为救灾做准备。

李承乾也收到了李世民的回信,这才知道不止长安附近,北方很大一片区域都出现了干旱的迹象。

还说他在庄子上待着也有好处,这次就发现得很及时,否则朝廷准备不及,万一真的有旱灾,只怕大唐损失惨重。

这时候已经是七八天后了,期间还是一滴雨也没有下,且根据系统的说法,之后几天还是不会下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6/16页)

水位一降再降,现在已经非常明显,百姓也开始惶恐起来。

李承乾迅速养成了每天早上起来问天气预报,每天下午去河边看水位的习惯。

又过了半个月,期间倒是下了一回雨,但是只淅淅沥沥下了一小会,地皮都没打湿就停了。

这时候河水已经见底了,李世民之前令人蓄的水派上了用场,每个村子根据人数,每天可以提一定量的水,日常洗用完再用来浇地,每一滴都要精打细算。

这天李承乾正对着天空发呆,大虎却哭着来找他。

李承乾吓了一跳:“怎么了?”“承乾,你救救我阿耶吧!”大虎眼泪哗哗流,伤心地说,“他被人打伤了,留了好多血。”

李承乾顾不得细问,连忙叫上太医去大虎家。

大虎一家就住在村口不远,李承乾到的时候,里面围了不少村民。见到大虎回来了都很惊讶:“这么快就请到大夫了?”

看到李承乾和后面的白胡子老大夫才恍然:“原来是去庄子上请的。”

这时候村子里看病不容易,陈家河村并不是大村,村里连一个赤脚郎中都没有。有个头疼脑热需要请大夫,都得跑去几里之外,大虎情急之下才去找李承乾。

幸而他去找了李承乾,他的父亲伤得不轻,留了很多血,如果不能及时止血,只怕性命就要保不住了。

太医给大虎的父亲止了血,又开了外敷的散剂和内服的药方。李承乾才问起情况。

原来是今天大虎的父亲和村中其他几位青壮代表村里去取水,却被隔壁村的人挑衅,撞洒了他们半桶水,情急之下大家动起手来,大虎父亲失手被伤。

李承乾皱眉:“只是半桶水而已,有必要这么生气吗?”

“怎么没有必要?”回答他的是众多村民,“现在这个时候,半桶水多要紧啊,洗洗涮涮的少一点也就算了,田里却是不能缺水的,多收几粒粮食,说不定就能多活一条人命。”

李承乾:“……”

他叹了一声:“你们跟我来。”

村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还是自觉跟上了。

李承乾带着他们到了田地里,伸手去扒拉土豆秧子,村民连忙阻拦:“您拔它干什么,还没到熟的时候呢。”

“没成熟不代表不能吃,只是还没长到最大而已。”李承乾还是挖出了那棵土豆,让村民看果实,虽然只有小小几个,但加起来也足够一个人吃顿饱饭。

“你们看,土豆还是有收获的,玉米也有,你们应该还有去年的存粮吧?加起来还怕会饿死吗?”李承乾道。

村民们愣住,这样一想还真是。就算之后一直不下雨,光靠土豆和存粮也够家里人活下去了,实在没必要为了半桶水拼命。

村民们的焦虑一下被抚平不少。

这确实是一场大旱,直到粮食收获都没再下一滴雨,幸而李世民准备充分,蓄的水足够多,百姓才没有被渴死。

即便如此,粮食减产也是不可避免的。

传统的稻谷几乎绝收,幸而土豆和玉米是系统出品,产量高又抗旱,即便因为干旱产量打折,一亩也能有几百斤,还是比稻谷产量高,根本不用担心饿死人。

经过此事,土豆和玉米在百姓心中封神了,不少人暗下决心,以后就算不种稻谷,每年也一定要种几亩玉米和土豆。

关键时候能保命啊!

粮食收完了,迟了许久的雨也终于落了下来。电视剧里常见的,百姓在雨里欢呼的场景没出现,大家都很无语。

李承乾吐槽:“不该叫降雨,该叫犟雨。”

非要等到粮食收完了再下,这雨肯定属犟驴的。

不管怎么说,下雨了就是好事。等到雨停了,李承乾就盘算着回宫一趟。

先是李世民和长孙氏去仁智宫避暑,后是忙着干旱的事,他都好久没见过阿耶阿娘了。现在李世民和长孙氏也回来长安了,秋收也已经结束了,他就想回去见阿耶阿娘。

说干就干,李承乾立刻跟陆德明商量。

陆德明捋着胡须笑道:“许久不曾回长安,也该回去一趟了。”

李承乾:“那先生回去吗?”

陆德明笑容一顿:“我就不回去了,你们早些回来便是。”

他年纪大了,每次坐马车时间长了都感觉身子骨要散架,还是不凑这个热闹了。

杜荷他们当然是要一起回去的,李承乾让人收拾东西,很快就辞别陆德明,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