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1/16页)

第121章

李承乾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小胖子的下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郎君有办法救我家郎君?”

“脉搏都已经没有了,还能有什么办法?”老大夫皱着眉毛颇为不悦,“逝者为大,不容你们小孩子胡闹!”

李承乾严肃地说:“我不是胡闹,我是认真的。他现在可能只是暂时没有心跳,抢救及时说不定还能活过来,但耽误的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

老大夫还是不信:“胡言乱语,从没听说过没了脉搏还能活的!简直荒谬!”

“哎呀老陈大夫,反正小郎君已经这样了,不如就让这位郎君试试吧。”围观群众看不下去了,这时候还管什么荒谬不荒谬,谁有办法就让谁试呗,总比眼睁睁看着人死要强。

李承乾不理会老大夫,直接看向小胖子的下人:“时间紧急,你们到底要不要救他?”

“救救救,我们救!”下人可不管老陈大夫那套理论,只想死马当作活马医,否则主子死了,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好下场,“郎君说怎么救,我们都听您的。”

李承乾一边上前一边指挥:“你们先把他放下,让他平躺着,看看他鼻子和嘴里有没有脏东西。”

下人立刻照做:“没有脏东西,我们刚才都处理过了。”

“嗯嗯。”李承乾点头,随便指着一个下人道,“你去,一只手捏住他的鼻子,口对口往里面吹气。”

下人一脸为难:“郎君……”

这样做不太好吧,对主子有点太不尊敬了。

李承乾小眉毛一竖:“你们到底还想不想救他?”

“救救救!”下人不敢犹豫,立刻掰开小胖子的嘴,按照李承乾所说给他吹气。

围观之人都露出了不忍直视的表情,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哪怕知道为了救人也不免觉得羞耻,很多女郎甚至扭过头去不好意思看。

做人工呼吸的时候,李承乾另外选了几l个人教他们做胸外按压,一等学会就立刻让他们给小胖子做。

三十个胸外按压后接两个人工呼吸,再接三十个胸外按压和两个人工呼吸,如此循环。

围观群众问李承乾:“这就行了吗?”“我能做的就是这么多,能不能醒过来就看天意了。”李承乾叹了一声,他也是在动画片里学到的溺水急救知识,但以前并没有试过,并不清楚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

众人紧张地观察小胖子的反应,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还是那个样子,没有呼吸也没有心跳,看起来和死了没什么区别。

下人迟疑地看向李承乾,这么做真的有用吗?

李承乾小脸严肃:“不要停,还有希望。”

下人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就在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有救的时候,一直扣着小胖子手腕听脉的老大夫震惊道:“他有脉搏了!”

他又仔细听了一会儿,确实是有脉搏了,而且也恢复了呼吸。

一个溺水之后被宣判死亡的人,真的被人从鬼门关里拉回来了!

李承乾悄悄松了口气,对老陈大夫道:“剩下的我就不懂了,还得麻烦你。”

“郎君放心!”老陈大夫这会儿态度跟刚才可不一样了,说话声音都低了几l度,撸起袖子给小胖子检查身体。

又是把脉又是按压又是扎针,一刻钟后他停下手,在下人紧张的目光中微笑点头:“已经没有大碍了,他休息一会儿就会醒来,之后再稍微用药养养身子即可。”

下人们连连道谢,老陈大夫摆摆手:“惭愧!惭愧!老夫没做什么,你们要谢就谢这位小郎君吧。”

他指着旁边的李承乾道。

李承乾也摆摆手:“你们不用谢我,赶紧带他回去休息吧,他现在最需要好好休息。”

等下人千恩万谢带着小胖子离开,人群都在讨论刚才那场热闹,老陈大夫叫药童扶着走到李承乾面前,笑呵呵问:“郎君家里也有人行医吗?”

“没有啊,我家没有人学医。”李承乾道。

老陈大夫一愣:“那郎君如何学得那救命手段?”

他还以为是这小郎君的家传绝技呢。

李承乾挠挠头:“我是跟我一个朋友学的,这个很简单呀,你现在应该也会了吧?”

老陈大夫尴尬地点点头:“小郎君放心,老朽在外不会用这个法子治病的。”

“为什么不用?”李承乾不高兴了,皱着眉毛问,“需要救命的时候你不用这个法子,难道眼睁睁看着病人没命吗?”

老陈大夫:……这不是帮他保密吗?就算李承乾不是出身医药世家,只凭这一个手段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李承乾轻哼一声:“你可以用的,不仅你,我还要教给很多人,让大家都知道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处理。”

老陈大夫哑然片刻,长长躬身一礼:“郎君高义!每年溺水之人不计其数,若能得此法,便是救了许多性命啊!”

李承乾好奇地问:“溺水的人很多吗?”

“很多,光是老朽的小药铺每年都要接诊十几l个溺水的病人,更别说那些当场死亡的、没钱来药铺的,真正溺水的人数只怕更多。”老陈大夫道,“老朽年年上巳都来曲江池也有这个缘故,上巳节水边人多,溺水的也比平时多,老朽在还能试着救一救。”

李承乾若有所思:“那我教你怎么做吧。”

他把溺水急救方法详细梳理了一遍,不止教给老陈大夫,还有他身边的几l个侍卫,然后留他们在曲江池边帮忙,遇到衙差或者其他想学的人也可以把这个方法传出去。

等到下午,李承乾随着李世民回皇城,就听到外面的百姓议论——

“你们听说了吗?今儿曲江池来了一位神医,把已经死了的人救活了!”

“不是说神仙吗?人家治病不把脉不用药,只是念了几l句咒语,在病人身上摸了摸就好了。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是啊是啊,我听说那孩子都死了好几l天,家里人马上就要埋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仙人来了,说你们的孩子还有救。结果就真治好了,当场变得活蹦乱跳。”

马车上的李世民和李承乾:“……”

李世民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还一边吐槽:“瞎说呢不是,谁家孩子死好几l天还带来曲江池啊?”

李承乾非常赞同:“真是太离谱了!”

传言果然不可信!

*

之后几l天,李承乾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之前学过的急救知识。

三十世纪希望系统的宿主可以推进世界发展,里面装载的动画片自然也不是普通动画片,大部分都是寓教于乐,各种急救知识也是其中一项。李承乾跟着动画片里的老师学到了很多种危及情况的急救方法,比如溺水、噎食、中暑、烧伤烫伤等,为了防止出错,他还特意买了相关资料做研究。

除此之外,他还找太医院和孙思邈,让他们也总结一些常见的急救处理办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2/16页)

诸如外伤怎么处理、被虫蛇鼠蚁咬了怎么处理等等。

孙思邈听他问的这些问题就明白了:“您想把这些告诉百姓?”

李承乾点头,把那天在曲江池边的事说了:“我查了资料才知道每年因为各种意外死掉的人有那么多,其实这些都是有可能避免的,如果百姓都能懂一点医学常识,就算没钱或者来不及去药铺,他们也能给自己急救。”

孙思邈微微一笑:“原来传言中曲江池畔那个生死人肉白骨的神仙就是殿下您啊?”

“……现在传言已经变成生死人肉白骨了吗?”李承乾十分无语。

孙思邈点头,可不就是嘛。这传言实在离谱,如果不是今天从李承乾口中听到原委,他还以为又是哪个江湖术士骗人呢。

“这个心肺复苏就是您救那小郎君的方法?”孙思邈非常好奇,“为什么往嘴里吹气、在胸外按压就能把人救回来呢?”

“吹气是为了保持组织和器官活性,因为人体运行需要氧气,超过一定时间器官就会受损。病人没办法自主呼吸的时候,就只能通过吹气让他的肺被动呼吸。”

李承乾原本不知道这些,这几l天补课补多了,现在也能侃侃而谈了。

孙思邈听得茫然:“氧气?”

“氧气就是空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呼吸很大原因就是为了获取氧气,窒息和溺水会死一般都是因为缺氧。”李承乾眨巴着大眼睛道,“这些我们物化生课上都讲过的,孙阿翁有空了也可以去听一听。”

孙思邈一愣:“你们那课还讲这个呢?”

他还以为他们天天研究怎么做农具、做火炮之类的呢。

李承乾抬着下巴道:“才不是呢!我们不仅做农具和火炮,以后说不定还能做药呢,有两个学生想走这个方向,就是实验室还没建起来。”

言归正传,孙思邈道:“殿下和下臣想到一处去了,下臣从前也试着教百姓一些基础医理。有整理过的现成资料,正好拿给你看。”

“太好了!”李承乾兴致勃勃,“你坚持了多久,效果怎么样,现在还在坚持吗?”

“从二十年前我就在做这事了,现在也一直在做,效果还不错。只是我行医范围有限,能影响的人不多。”孙思邈对李承乾微微一笑,“不过太子殿下和我不一样,应该能让更多人知道。”

李承乾拍拍胸脯:“那必须的!”

第122章

孙思邈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册子交给李承乾:“这就是我整理的经验,都是经过验证的,百姓若是知道了,平时一些小病痛自己便可以处理,就不用去药铺了。”

李承乾翻开看了看,见上面内容很全面,从受伤到小病全都有涉及,就忍不住皱起眉毛:“这么多?百姓记不住的。”

“这已经是最简单且实用的,不能再精简了。”孙思邈皱着眉毛说。

李承乾点头:“我明白的。”

孙思邈的方法确实很简单,大部分都是用火、用水,或者找一些草药泡水、捣烂,甚至只需要用手指按摩穴位。但对于大部分没读过书的普通百姓来说,这个知识量还是太大了,他们很可能不会努力去记住,而是干脆直接放弃。

李承乾道:“让他们记住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这么多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只能选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孙思邈思索片刻后缓缓点头:“殿下说得有理,是我从前疏忽了,怪不得不管我怎么努力,影响到的只有附近几个村子的人。”

现在想来,正是因为附近村庄的人与他接触比较多,同样的话听多了,才会留下一定印象。

他自告奋勇:“我的经验比较丰富,挑选的事就交给我做吧。”

“我和你一起!”李承乾笑眯眯道,“我们去太医院商量,把其他太医也卷进来。”

让他们干活!套他们经验!

孙思邈:“……”

几天之后,李承乾带着一本薄薄的册子找到欧阳询。

这册子不过薄薄几页,末尾却写了好几排太医的名字。这些太医随便拎一个出去都是名医,很多都是医药世家的骄傲和支柱,他们随便透露一点经验,民间大夫都要奉若瑰宝,现在却合力写了这么一本简陋的小册子。

欧阳询跟李承乾确认:“您的意思是在《长安日报》开辟专栏,专门登这些内容?”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欧阳询:“……这事儿圣上可知情?”

“我没跟阿耶说,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应该不用阿耶同意吧?”李承乾眨巴着大眼睛,“要不我去问一下阿耶?”他也不想为难欧阳询。

欧阳询摆摆手:“罢了罢了,下官在报纸的版面和内容上能做得了一点主,给殿下登了便是。反正就这么几页纸,不用多久就登完了。”

“咳……是这样哈,这一轮登完了还要再来一轮,最起码得来个……”李承乾想了想,保守估计,“五轮吧。”

欧阳询:“……”

李承乾把原因解释了一下,小大人似的拍拍欧阳询肩膀:“都是为了百姓,先生就想想办法吧。”

欧阳询:“……也罢。”

登便登吧。

说完这件事,欧阳询想起什么,从手边的文件里找出一张纸,笑眯眯道:“这里有一道寻人启事,殿下看看。”

李承乾一头雾水:“寻人启事不是经常有吗,这一个有什么特别?”

欧阳询捋着花白的胡须微笑:“殿下看看便知道了。”

这么神秘?

李承乾不再多问,接过那张纸一看,这才发现竟是那天救下的溺水小胖子,他的家人在重金悬赏救命恩人的消息。

“这个广告已经登了有几天了,下臣原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才算明白了。”欧阳询指着册子上第一条急救知识——心肺复苏,对李承乾这么说。

李承乾眯着眼睛问:“前几天就登过了?”

“登过了。”欧阳询答道,“您之前没看见吗?”

“我这几天一直忙,没顾得上。”李承乾摇摇头,“你这里有前几天的报纸吗?拿出来我看看!”

欧阳询把报纸找出来给李承乾看,李承乾看着正儿八经登在报纸上的寻人启事,忍不住咧开嘴,喜滋滋道:“没想到我也能上寻人启事!”

欧阳询:“……”

上寻人启事是什么好事吗?

李承乾振振有词:“他们为了找我这么努力,这份心意这么珍贵,难道不是大好事吗?”

欧阳询:这么说倒也是。

李承乾:“……而且他们还把我写得这么厉害!”

欧阳询无语片刻,问道:“那您要跟他们联系吗?”

“不用了。”李承乾虽然高兴上了寻人启事,但联系就不必了,想也知道对方找他为了什么,不外就是感谢之类,李承乾并不需要。

他道:“你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3/16页)

快开始登急救知识,他们看到了自然知道我是谁,以后就不会再登了。”

*

两天后的上午,城西一处酒楼人满为患,两层的酒楼全部坐满,门口还有不少人在排队。

不是这家酒楼味道有多好,而是酒楼的东家前几日遇到一桩奇事。

酒楼东家姓崔,和大名鼎鼎的清河崔氏没什么关系,只是一家普通的商户。

说普通是因为他们除了做生意没有别的背景,但要说不普通吧,就是这家生意做得不小,也算是京城比较有名的富户,这家酒楼就是他们家产业之一。

几天前上巳节,东家的小孙子去曲江池游玩,结果不小心溺进水里,幸好有人出手相助,这才从鬼门关抢回一条性命。

这个消息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很多百姓出于好奇来这里吃饭,也是沾沾神仙的福气。

今天也是如此,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热火朝天地讨论,还要向小二询问:“你们郎君真是被神仙救的吗?”

小二第无数次向客人解释:“不是神仙,是一位善心的小郎君救了我们郎君。”

“胡说!人都已经烂了还能救回来,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旁边的吃瓜群众也好奇地看向小二,一点也不在乎被影响食欲。

小二:“……没有烂!没有烂!我们郎君就是在曲江池溺水的,那么短怎么可能烂?他才没了脉搏没多久就被救回来了!”

“看!还说不是神仙,脉搏没了还能救回来,不是神仙能办到吗?”

小二:“……”

小二其实也有点怀疑,但他拿着主家的工钱不能胡说,只能再次解释:“真的不是神仙,我们东家也在找那位好心人,等找到你们就知道了。”

客人才不信呢,找了这么多天都没找到,不是更说明了是神仙吗?

对面酒楼的何掌柜站在冷清的店门口,看着对面的热闹嫉妒得脸都扭曲了,阴森森地说:“怎么溺水的就不是我呢?”

小二:“……”

嫉妒使人冲动啊掌柜!

何掌柜深吸一口气,再次问:“今天的报纸还没出来吗?”这半上午他已经问了十几回了。

若说谁最想找到崔家小胖子的救命恩人,那除了崔家的人外,只怕就是作为竞争对手的何掌柜了。

从前他们两家生意都是差不多的,甚至何家酒楼比崔家的还要更强一些。就是从上巳节那天开始,崔小胖子被仙人所救的消息传出来,很多人跑到崔家酒楼吃饭喝酒。

如果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崔家吃肉他喝汤也行,偏偏他自己店里的客人也被引到对面去了,可把何掌柜气得半死。

现在他只希望崔家赶紧找到救命恩人,证明崔小胖子确实不是被神仙救的,这样他的客人就能回来了。

又随口问了一遍报纸,本来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没想到一个小二拿着报纸兴冲冲跑来:“出来了出来了,今天的报纸出来了!”

何掌柜眼睛一亮:“有崔家那救命恩人的消息吗?”

“没有!”小二道。

何掌柜:“……没有消息你高兴什么劲儿?”

小二:“额……”

何掌柜又恢复了死鱼眼,面无表情地伸出手:“把报纸给我吧。”

就算没有想要的消息,看看报纸打发时间也是不错的,反正店里没有事,他有的是空闲时间。

看着看着,他就察觉到了不对,今天的报纸加了一个新板块,介绍里说是急救知识普及。

何掌柜没放在心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也就看了下去,才看了一个开头,他的表情就是一变,不由自主漫上喜色。

这篇文章写的是溺水急救,所用的方法何掌柜听过,就是救崔小胖子的方法,他听过无数次了。

也就是说救人的确实不是神仙,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报纸就是证据。

何掌柜立刻变得精神抖擞,也顾不得往下看了,迫不及待拿着报纸往对面走。还没到门口就扬声道:“你们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这一嗓子十分洪亮,远超何掌柜平时表现出来的水平。崔家酒楼的崔掌柜都被吓了一跳,客人们也都闻声抬头,不悦地说:“报纸怎么了?你这么大声做什么?”

“呵呵。”何掌柜一点也不生气,扬了扬手里的报纸,“今天的报纸里有崔家郎君被救的原因,你们想知道吗?”

想啊!

这可太想知道了。

何掌柜好脾气地说:“那我给你们念一念。”

说着他就打开报纸念了起来,大约是心情实在太好,一篇写急救常识的科普文章,居然被他读得抑扬顿挫,非常有感情,拿到朗读比赛说不定能拿奖的那种。

客人原本还有些不耐烦,渐渐就听进去了,后来则开始小声讨论:“听这意思,还真不是神仙?”

“应该就是写文章的这个人。”

“可惜了,怎么不是神仙呢?神仙多有意思啊,现在就没趣了。”

“我还想蹭蹭福气呢,这也不行了……”

何掌柜把这些议论听在耳里,忍不住勾起了嘴角,还得意地看了崔掌柜一眼。

崔掌柜:“……”

何掌柜吊足了气氛,这才缓缓念出最后几个字:“文章来自……太子?”

客人:“谁?”

何掌柜愣愣地重复:“……太子。”

众人:“?”

崔掌柜:“??”

客人也愣了一下,然后一拥而上围住了崔掌柜:“能仔细讲讲当时的情况吗?殿下到底怎么救你们郎君的?”

“你们家郎君运气也太好了,居然能被殿下救命!快让我蹭蹭运气!”

何掌柜:“………”

第123章

李承乾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对于百姓来说,崔家的小孙子被神仙救是一个故事,被李承乾救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仅不输,甚至更胜一筹。

毕竟神仙是虚无缥缈的,他们只是听个热闹,其实并不怎么相信。但李承乾却是活生生的,且他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也就是说他救了崔家小孙子的事是真真的。

这下百姓就不得不羡慕了,怎么有幸被太子殿下救的不是他们呢?

转念一想,被太子救的前提是溺水,而且一度失去脉搏差点死了……罢了罢了,还是不要这份运气了。

结果就是崔家刚刚消退一些的热度再次爆发,不止酒楼,其他产业也客似云来,俨然成了长安最新网红景点。

原本以为找到崔小胖子的救命恩人就能让一切恢复正常的何掌柜,看着自家比之前更冷清的铺子,差点没忍住哇地一声哭出来。

崔家不仅和太子扯上了那么一点点关系,还赚了这么多钱,简直美滋滋。这回他们不澄清了,还安排了专人一遍遍给客人讲当时的情况,而且结合报纸上的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4/16页)

普,把原理也讲得清清楚楚,算是投桃报李,替李承乾做宣传推广,还他一点恩情。

虽然在崔家人看来,他们做的这点事根本不算什么,但他们也做不了别的了。之前不知道李承乾的身份,他们是打算好好向救命恩人道谢,不管是给钱财还是成为通家之好,都要尽量报答。

但现在知道了李承乾的身份,再提这些就不太识趣了,他们也只能竭尽所能罢了。

在崔家现身说法的大力宣扬下,更多百姓知道了心肺复苏的意义,也不吝花费一点时间学习。别的不说,光是长安内外的水系就有八水五渠,也就是八条河流和五个水渠,每年溺水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加上大家每年都要去曲江池,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万一有谁如崔家小孙子一般落了水,学会了这个法子说不定就能保住一条命!

本以为李承乾只是碰到这件事,顺手把急救方法公布出来而已,没想到之后几天,每天报纸上都会刊登一则急救知识,有时候作者是李承乾,有时候是孙思邈,也可能是太医院其他太医,但条条都非常有用,很多百姓都跟着学。

有些百姓本来不爱学,但报纸上重复刊登,身边人又不断提起,渐渐也就记住了。

等到有吃东西噎住的人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一条命,百姓就学得更认真了。

很多人读报纸的目的从打发时间变成了学急救知识,有一些原本不爱看报纸的百姓,现在为了学急救只是订报纸,药铺更是把学习报纸上的急救方法当成了每日功课,重复的也不要紧,就当是复习了。

急救科普在长安进展得非常顺利,并逐渐随着崔家小胖子的故事往外面传去。与此同时,物化生实验室也建好了。

休沐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李承乾和小伙伴们一起坐上马车出城去看实验室。

李承道今天难得没有上课,也跟李承乾同去。

马车越走越偏,渐渐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林里,杜荷趴在车窗上往外看,忍不住目瞪口呆:“怎么把实验室建在这里,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住人啊?”

“里面都建好了房子,会有人给他们送吃食和生活用品,他们想出去也有马车。”李承乾也看到了外面的场景,这里原理村庄,比一般的山头更加荒凉,确实不太适合居住。

他小小叹了一声,托着下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倒想把实验室建在长安,可是做试验是有风险的,我们现在还控制不好风险,只能把它放在人少的地方,即便出事也不会害到无辜的人。”

杜荷想了想,也叹了一声:“那就只能多给他们送点好吃的了。”

李承乾点点头。

马车顺着林中刚开辟的小路又走了一会儿,转过一个弯儿,眼前突然豁然开朗。

这是一块不小的地方,大约有三进院落那么大,和国子监差不多。树木都已经被砍掉了,建成了一座院子。

一队将士守在门口,看上去非常严肃。

杜荷挠挠头:“还需要士兵把守吗?”

“嗯呢。”李承乾跳下马车,下巴微微抬起,“实验室不能被打扰,也是怕百姓不小心误入了会有危险,所以我请阿耶派士兵守着这里。”

“那我们是不是不能随便来啊?”杜荷好奇地左右张望,“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了?”

“是的!除非跟着我一起,否则你不能随便来。不止是你,除了阿耶和这里的人,其他人都不能随意进出。”

李承乾用自己的脸顺利刷开门,带着众人进去。院子里布置得还不错,虽不至于一步一景,但亭台楼阁也不缺。

杜构笑道:“这样住在里头,和住在家里也没什么区别。”

李承乾点头:“他们做研究已经够辛苦了,总不能生活上还要受委屈。既然不能住在人多的地方,其他方面总要尽量舒适些。”

研究员起居的地方在后面,他们不打算去看,只是在前头的实验室转了转。

各种器材和原料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李承乾看着这实验室道:“还是太粗糙了,很多器材都不太好用,还有很多做都做不出来,只能先凑合着用了。”

“这还叫粗糙?”杜构觉得已经很好了,有很多他觉得做不出来器材都做出来了,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大心力。

李承乾想得却是,等以后工业发达了,很多器材就可以换成钢制的,制作也可以更精密,这样会更好用些。

在现有的水平下,这个实验室也算不错了。

回去之后,他就安排学生去实验室。

之前因为陈淑慧和曲辕犁的事,物化生小课堂一部分学生去民部研究农业相关了,但也有很多学生志不在此。有些因为弩和火炮,更愿意研究武器,为大唐的边防尽一份力。还有想研究药品的、想研究农药的等等,这些却是在田地里做不到的。

花了几个月功夫准备实验室,如今总算是成了。

学生一批一批搬进实验室,这天下午从中书省回来,李承乾到小书房坐下,刚要上系统的课,小太监就进来通报,说是李承道来了。

李承乾放下笔记本:“让二哥进来吧。”

李承道随着小太监进来,恭恭敬敬行礼。

李承乾一点阻拦的意思都没有,之前不是没有说过,大家都这么熟悉了,每天都要在一起上课,行礼来行礼去太累了,礼数差不多就行了,大可不必这么一板一眼。

但李承道每回都是一句“礼不可废”,现在李承乾也摆烂了,任由李承道行礼完,二人面对面坐了,李承道直接道:“我这回来找你,是有一事相求。”

“我知道!”李承乾抢答,“实验室的事,对吧?”

李承道:“……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李承乾抬抬下巴,有条有理地分析,“你平时就喜欢物化生,那天看到实验室眼睛都亮了,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的。我就知道你想去那边。”

李承道点头:“你没猜错,我就是想去实验室。”

李承乾托着下巴郁闷道:“猜对了本来该高兴,但是我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李承道默然片刻,忍着羞耻艰难地问,“是不舍得我吗?”

“是啊!我很舍不得二哥。”李承乾丝毫不觉得尴尬,非常爽快地承认了。

李承道:“……”这话他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李承乾没察觉他的尴尬,颇为忧愁地说:“去实验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的功课怎么办?那边也不是很安全,大伯和阿翁恐怕不会答应你去的。”

“阿耶和阿翁那边我已经说过了,他们已经答应了。”李承道微笑道,“读书的事不用担心,我可以带着先生过去。”

只是要学物化生有些麻烦,他现在唯一的物化生老师就是李承乾,李承乾肯定不能常驻实验室,只能他偶尔回宫请教,平时只能自习了。

好在他自学的能力还不错。

“也只能这样了。”李承乾赞叹地看着他,“二哥太厉害了,怎么让大伯和阿翁答应的?”

李承道有些不好意思:“我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5/16页)

做什么,一说他们就答应了。反应和你差不多。”

李承乾明白了,肯定是李建成和李渊也看出了李承道的志向,不忍心阻止他。

事实上李渊和李建成除了不忍心,也是知道阻拦不住。李承道性子向来固执,许多事情不做也就罢了,一旦上心就必定要达成目的,若他们现在不答应,之后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事来。

况且对于李承道来说,这个出路的确算得上不错,冒些风险也是必须的。

晚上李承乾上完课,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吃了一点东西,就又拿出纸张抄写书籍。

李承道要去实验室,李承乾想多抄一点教材给他带去,免得到了那边没得学。

一直到了亥时二刻,七十八郎提醒,风蕾也催他休息,李承乾才放下笔去洗漱。系统:【宿主辛苦了。】

【没事,我都已经习惯了。】李承乾伸了个懒腰,笑眯眯道,【抄书对我也有好处,我可以复习一下学过的东西,而且为了少写字,要把白话缩成文言,对我读书也有帮助的。我还学会了画画呢!】

书里有很多插图很重要,轻易不能删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李承乾硬是学会了画画。虽然远远说不上艺术,但是清晰精准,也算不错了。

李承乾美滋滋:【我现在也算得上多才多艺了吧?】

系统非常欣慰:【宿主能这么想就好。】

李承乾揉着发酸的手腕,还不忘骄傲地挺起胸膛。

他就是这么乐观的呀!

系统:【告诉宿主一个好消息,我的积分够了,可以进行系统升级,如果升级成功,就可以打印书籍了。】

李承乾眼睛一亮:【升级?那是不是能联系你们总部了?】

【联系总部和升级关系不大,主要看信号能不能发出去。】

李承乾:【哦。】

系统见他失望,又安慰道:【系统升级后权限会变大,说不定会有别的办法联系总部。】

【真的?】

系统:【真的!】

李承乾这才咧开嘴笑了,随后想起什么,笑容又是一敛:【你刚才说要是成功……难道升级还有可能失败吗?】

【系统处于特殊情况,不能保证升级成功。不过失败也没大事,只是维持现在的状态而已。】

李承乾这才放心了,他就怕升级失败会对七十八郎不好:【那你升级吧,需要我帮忙尽管说,如果积分不够的话就挪我的用。】

系统程序里划过一条代表感动的代码,宿主挣了那么多积分,但并没有存下多少,还有那么多事情想做,平时一个积分恨不得复制成两个用,现在却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太难得了。

它道:【宿主放心,不需要用你的积分,我的已经够用了。】

李承乾:【嗯嗯。】

然后系统就不说话了,李承乾也没法再操作光屏。

他在心里叫了几声,没有回应。李承乾没想到升级是这样的,要不是他还能看到系统面板,还以为七十八郎走了呢。

洗漱完躺在床上,李承乾睁着眼睛看床顶,他还不想睡,想要等着七十八郎升级完,第一时间跟它打招呼。

然而他实在太困了,很快眼睛就睁不开,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了过去。

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七十八郎升级后变得超级厉害,他们联系上了总部,还和外面的世界取得了联系,大唐飞速发展,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第124章

第二天早上醒来,李承乾对着床顶茫然地眨眨眼,过了一会儿意识才逐渐回笼。

他没有动,先在心里戳系统:【七十八郎,你回来了吗?】

【回来了,宿主。】

李承乾小小松了口气:【回来就好,昨天联系不上你,可把我担心坏了。】

系统:【……】担不担心不知道,宿主睡得倒是挺香的,跟个小猪似的。

李承乾关切地问:【你升级成功了吗?】

【成功了。】系统电子音里带上几l分愉悦,【现在系统多了好几l个功能,宿主可以慢慢探索。】

李承乾很感兴趣,但他等会还要上课,没有那么多时间,只能捡最关心的问:【能联系上你们总部了吗?】

【不能,我昨天晚上已经试过了。】

【哎!】李承乾垂下小脑袋,失望地叹了一声。不过很快他又打起精神安慰自己,【没事,我们还有很多时间,不用着急。】

系统也道:【虽然不能联系总部,但可以打印了。】

【真的吗?】李承乾眼睛亮晶晶,【是不是需要我买电脑和打印机?】

他知道外面的人都是用电脑和打印机打印的。虽然这两样东西都不便宜,但可以打印很多有用的书籍,也算是物超所值。

而且李承乾一直想要试试外面世界各种神奇的机器,只是知道即便买了在大唐也不能用,这才没有动手。如果要用电脑和打印机打印,也就是说这两样是能用的,那可就太好了!

他不仅能一尝所愿,说不定还能研究研究,做出大唐自己的打印机和电脑。

然而系统打破了他的幻想:【用不着电脑和打印机,只要宿主购买书籍时额外支付一笔积分,系统就可以打印成书。】

李承乾挠头:【好像没什么区别啊,我从前买的也是书。】

【以前的书不能拿出系统。】系统解释道,【你看它们是实体书,实际上只是电子版。打印成实体就能拿出系统了。】

李承乾恍然大悟,支付了一笔积分,先让系统把他昨天抄的那本书打印出来,很快系统空间里就多了一本书。

李承乾把书拿出来翻了翻,除了字体被系统贴心地转换成了繁体,其他和他在系统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他惊叹道:【你打印好快啊,一转眼的时间就好了,比打印机还快诶。我再试试!】

他又交了一笔积分,指着另一本书道:【打印这本。】

又是【叮!】的一声,打印成功。

李承乾兴致勃勃:【再来再来。】

他玩得开心,让系统打印了很多本书,在床头堆成小小一堆,直到外面传来风蕾叫他的声音,他才把书一股脑收到系统空间里,心虚地从帷帐中间探出一个小脑袋:【风蕾姐姐,你叫我?】

风蕾:“殿下今日怎么现在还不起?时辰不早了,等会儿就该迟到了。”

李承乾生物钟很规律,平时起床非常自觉,根本不用人叫。时间久了,风蕾她们在这方面就不怎么上心,没想到今天就迟了。

李承乾一看天色,脸色顿时一变,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快快快,风蕾姐姐帮我拿衣服!”

“已经拿过来了,奴婢帮殿下穿。”

李承乾匆匆穿衣服,随便抹了抹脸,背上书包就往外面跑。

陈嬷嬷拉住他:“还没吃饭呢!”

“我来不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6/16页)

啦,迟到要挨手板的!”

宋福机灵地拿了几l个包子:“嬷嬷您看,我带上早餐,等会儿到了学堂给殿下吃。”

陈嬷嬷这才松开了李承乾,还不放心地叮嘱:“跑慢点,不要太着急了。”

李承乾已经跑远了,声音远远地飘来:“知道啦~”

*

几l天之后,李承道收拾妥当,辞别家人前往实验室,李承乾几l人前去送行。

李承乾把准备好的书送给李承道。

李承道接过这沉甸甸的厚厚一摞书,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怎么会这么多?你这几l天都没休息吗?”

即便不眠不休,也不该抄出这么多书吧。

李承乾嘿嘿一笑:“二哥不用管,我自然有办法。反正你看完了随时找我要。”

李承道没有再追问,只留了一本在手边,其他的让小太监收到箱笼里,一并绑到马车上带过去。然后他就爬上马车:“我走了!”

“嗯嗯。”李承乾叮嘱他,“到了那边注意安全,听管事的话,不要熬夜,记得锻炼身体,记得好好吃饭……”

他絮絮叨叨的,李承道还没不耐烦,杜荷先无语了:“你什么时候这么唠叨了?”

李承乾望天:“没有办法,谁让是我带二哥学物化生的,如果他在实验室过得不好,我不知道怎么跟阿翁、大伯和阿耶交代。”

杜荷好奇:“关圣上什么事?”

杜构和苏琛都在心里狂翻白眼,这傻子什么意思,是说圣上不关心李承道吗?

杜构捂住杜荷的嘴,物理封口。

送走李承道,小伙伴们就回去了,杜荷终于重获自由,瞪了自家大哥一眼,解开荷包露出里面的肉干:“你们要尝尝吗,我阿娘亲手做的肉干,可好吃了!”

李承乾摇摇头:“我不想吃。”

杜构和苏琛也兴致缺缺。

杜荷大大咧咧地说:“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承道还要教课,还要跟承乾学物化生,每个休沐都要回来,用不着伤心啊。”

倒不是伤心,只是他们和李承道做了好几l年同窗,可以说形影不离,现在骤然分开,大家都有些不适应。

李承乾打起精神:“杜荷说得对,我们以后还能常见的。”

“就是就是。”杜荷咬着肉干歪头问,“不过休沐只有一天,承道来回长安就要用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又要上课又要教学,是不是太赶了?”

李承乾托腮:“我已经跟实验室的管事说了,二哥可以迟半天,等到休沐日第二天再去实验室,这样他就又多了一晚上时间。”

李承乾想到什么,悄悄问系统:【你这么厉害,现在都可以打印了,那能让二哥看到系统里的课吗?】

系统:【……不可以。】

李承乾早有预料,闻言也不是失望:【那你再接再厉,努力升级,尽快实现这个功能。】

系统:【宿主多赚积分,系统就可以早点升级了。】

李承乾:【哎,我们何必互相伤害呢?】

系统:哼!

*

回到宫里,李承乾跑去御书房找阿耶,李世民对李承道还是挺关心的,对他去实验室的事也很关注,现在人送走了,多少得跟他说一声。

到了御书房,却发现李世民脸色不好看。

李承乾机灵地没说话,乖巧地踩着凳子给李世民捶肩膀,果然李世民脸色好看了许多,享受地闭上眼睛:“承道走了?”

“嗯嗯。”李承乾听李世民声音如常,就知道他已经没那么生气了,好奇地问,“阿耶为什么不高兴啊?”

李世民也不瞒他,指指桌上的书信:“你自己看。”

李承乾跳下小板凳,几l步走到书桌前拿起书信:“是三舅父给义安郡王的信,怎么在阿耶这里?”

他看了一遍,就忍不住皱起小眉毛:“三舅父和义安郡王关系很好吗,怎么还要一起行动,他们要一起干什么?”

他到底是读过史书的,再结合李世民的反应就明白了:“他们是不是在谋划什么东西?”

“只怕是。”李世民轻轻拨弄茶碗盖子,面无表情地说,“最近朝中为了削爵的事闹个不休,李孝常意见也不小,只是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胆子。”

大唐刚刚建立的时候,李渊曾大肆封赏李家宗室。

譬如李承乾,刚出生没多久的奶娃娃就被封王,享受郡王的俸禄待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也是如此。这也就罢了,到底是李渊的嫡亲孙子。

但情况远不止于此,只要有一点血脉关系,对他们这一枝亲近些或者略有功劳的李渊都大肆封赏,实际爵位远超他们应得的待遇。

李世民对此很有意见,他是赏罚分明的人,且如今国库空虚,还要用大量钱财养着一群庸才,李世民可不乐意,所以就要根据功劳重新裁定爵位。

别看李孝常和李孝恭名字只差一点,但本事可差得多了。李孝恭南征北战功勋赫赫,李孝常却只是投降唐朝时献出一点粮食的功劳,他凭着这点功劳做到郡王,这次被裁撤或者降爵几l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也难怪生出异心了。

李承乾气愤地说:“本来就不是他们应得的东西,现在阿耶只是收回多余的部分,他们居然就要造反,太过分了!”

“世事如此,倒也不必生气。”李世民自己刚才还气呼呼,现在见李承乾这样,反而不觉得生气了,气定神闲地安慰他。

随后又感慨道:“这次亏了你,若非你叫我盯着长孙安业,只怕还发现不了此事呢。”

李承乾认真道:“就算没有发现也不会有事的,他们肯定打不过阿耶。”

被儿子夸了。李世民嘴角忍不住翘起,笑眯眯道:“不是怕和他们打仗,只是一旦他们举事成功,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对我们都不是好事。现在我们提前发现就可以早做准备,说不定还能变成好事呢。”

李承乾好奇地眨眨眼:“怎么变成好事?”

李世民依旧笑着,却莫名多了份凉意,悠悠道:“我正少个杀鸡儆猴的鸡,这不就自己出现了吗?”

李承乾:“……”怪吓人的。

他犹豫片刻,迟疑地问:“那三舅父……该怎么办?”

长孙安业和长孙氏是一家人,他若谋反,必定会影响长孙氏的名声。况且若长孙氏依旧念着情分,这事就更不好办了。

“你还是不够了解你阿娘,她绝非为私情所困,没有大局观念之人。即便对长孙安业有情分,但若危害到大唐江山,她也不会徇私的。”李世民说到这里,神情不无得意,他的观音婢可不是一般女子。

随即他又拧紧眉毛:“至于名声……这个的确要考虑一下。”

长孙氏急李世民之所急,他自然也要替她考虑。即便他不会因为长孙安业之事迁怒于她,也能保证她不会被人轻视,但若能避免自然最好。况且他也怕长孙氏对长孙安业还有感情,到时候为此伤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7/16页)

李世民想了想:“这件事我来想办法吧。”

这时候就不得不再次感谢李承乾,幸好提前发现了这件事,要不然都没时间和机会从中周旋。

李世民又夸了李承乾一顿,直到把人夸得美滋滋,这才抱起来道:“我还有一件事问你的意见。”

“我就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得的夸奖。”李承乾装模作样地叹气。

李世民:“……想吃什么点心,我让人给你做。”

李承乾:“还要甜甜的奶茶。”

“有!都有!”李世民让人按李承乾的要求拿来吃食,李承乾喝了一口奶茶,美滋滋地说:“阿耶说吧。”

第125章

李承乾静静看着李世民,想要看他有什么事和他商量。

李世民沉吟片刻,似乎在犹豫怎么措辞,过了一会儿才道:“是这样,我想分封宗室和功臣。”

李承乾:“???”

他茫然地挠挠头,怀疑自己听错了:“你不是在削宗室爵位吗,怎么又要分封啦?”

这样互相矛盾,他搞不懂阿耶在想什么了。

“不矛盾。削爵是因为我不认可之前的封爵标准,但如果是亲近嫡系,或者有大功的大臣,比如你的叔伯和兄弟、房玄龄杜如晦,还有你舅父他们,就应该给他们爵位。”李世民解释道。

李承乾想了想,点头认可这个观点:“那有什么不对吗?”

他觉得这个思路很清晰,况且都已经实行这么长时间了,没必要再问他的意见。

果然李世民继续道:“是这样的,我想让诸王管理地方……世袭的。”

李承乾没有立刻听懂,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原来你是说这个分封?”

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制,“封国土,建诸侯”,是盛行于周朝的一种政治制度,将君王的后裔和功臣分往地方,称为诸侯。

诸侯要服从中央的管理,缴纳贡品,拱卫王室。但在自己的领域内,他们有极大的自主权,政策和军事都由诸侯做主,还有自己的朝廷、大臣,相当于一个个小国家。

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姜子牙帮助武王姬发建立周朝,之后被封为齐王。后来鼎鼎有名的战国七雄,一开始都是周朝的诸侯。

分封制的坏处显而易见,诸侯坐大,中央便会逐渐失去掌控,最后变得形同虚设。

所以自秦汉开始,逐渐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到大唐建立,又发展成道州县三级制。但不管是郡县还是道州县,它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

由朝廷指派大臣治理地方,大臣只有治理权,没有官员任命和重要政策制定权。

如此权利都掌控在朝廷手里,可以很大程度防止地方叛乱。

李承乾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突然复古,想要搞什么分封制了?

“不是突然的,我想了很久了。”李世民拿出一张纸,又拿出一支笔,先写了一个“周”,“周朝实行分封制,国祚近八百年。”

又写了一个“汉”:“汉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国祚四百余年。”

最后他又写上“秦”和“隋”:“秦朝和隋朝实行郡县制,结果你也看到了,二代而亡。”

李承乾:“……”

“那也不能怪制度,是因为二代皇帝昏庸吧?”

李世民振振有词:“那还有晋朝呢,晋朝皇帝就不昏庸吗?可它还是延续了百余年,不就是分封制的功劳吗?”

李承乾反驳:“周朝延续数百年,可之后诸国争斗也持续了数百年。汉朝有七国之乱,晋朝有八王之乱,这也都是分封制的后果。”

李世民诧异道:“臭小子懂得倒挺多。”

“那当然,我可是读过史书的!”李承乾得意地叉腰,“你既然来问我,不就是因为我厉害吗?”

这倒也是,但李世民其实没想着李承乾现在就能懂,只是希望他之后能研究一下,说不定能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李承乾现在就能听懂,那就更好了。

李世民发愁道:“你我自然不担心,但保不齐后人有昏庸之辈,到时候大唐说不定就要亡了。如果实行分封制,即便中央被诸侯所灭,也只是换一个后人做皇帝,大唐还是我们的大唐。”

“不是这样的。”李承乾摇摇头,“人有了权利就会有野心,一旦朝廷显出弱态,肯定经常会有人叛乱,到时候天下就没有安宁了。”

李承乾认真地看着李世民,“阿耶,我还记得你说要建立盛世大唐,你心中的盛世到底是大唐长长久久,还是百姓安居乐业,不用常受战乱之苦呢?”

李世民一愣。

李承乾道:“这世上根本没有长长久久的王朝,除非将权利交给百姓,只有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李承乾了解外面的事情,自然知道民主才是大势所趋,在他看来李世民的纠结没什么意义,这世上根本不存在长长久久的王朝,除非皇室成为吉祥物。一个王朝的寿命走到尽头,与其苟延残喘拖累百姓,还不如痛痛快快换一个,长痛不如短痛嘛。

李世民:“……”

知道李承乾思路清奇,但也没想到这么清奇。李世民沉默很久,叹了一声:“你说得也有道理,罢了,我再想想吧。”

本来打算过几天就和大臣提一提的,现在看还是算了,他还得再考虑考虑。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的事。

李承乾不知道李世民怎么做到的,总之等他再听说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的时候,李孝常已经因为试图谋反被判斩刑。而长孙安业从这件事里隐身了,根本没几个人知道他也参与了谋反,李世民另外寻了一些由头处置他,长孙安业为人跋扈,要抓他的错误实在不是难事,最终被判削官流放。

这个责罚对于谋逆之罪算是比较轻的,但看在长孙氏的面子上,本来也不可能真的处死长孙安业,也不算是轻饶了。

李世民这招杀鸡儆猴用得不错,几个人头落地,削爵之事一下变得顺畅多了。而有此事在前面顶着,分到长孙安业身上的目光就少了,更不会牵累长孙氏的名声。

长孙安业一家离京前还曾求见长孙氏,长孙氏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李承乾张开小胳膊:“阿娘不要伤心,承乾抱抱。”

长孙氏从善如流地让李承乾抱了抱,微微一叹:“阿娘不伤心,我与他们本没有多少情分,能保住性命就足够了。”

李承乾松了一口气,随后又有些生气地说:“阿娘不计前嫌,对他们这么好,他们还要谋反让阿娘伤心,真是太过分了!”

长孙氏道:“纵然我们不计前嫌,只怕他也没有相信,还怕我们什么时候又害他呢。”

“就跟大伯的旧党一样?”李承乾愤愤点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虽是小人之心,但也是人之常情。”长孙氏道,“承乾以后也得知道,不能用你自己的想法揣度旁人,知道吗?”

李承乾认真地点点头:“我知道了,不能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120-130(第8/16页)

我的想法理解别人的意思,也不能主观认为别人能正确理解我的意思,所以不能冲动行事。”

长孙氏笑着摸摸儿子的头:“就是这个意思,承乾真聪明。”

李承乾晃晃小脑袋,美滋滋!

*

“我是一个教书匠,教书本领强。教完化学教生物,学生学得棒~~~”

休沐日一大早,李承乾哼着改编的儿歌行走在国子监的路上,清晨空气清新,他的心情也非常美妙。

到了学堂门口,李承乾停下哼歌,调整表情,努力板起带着婴儿肥的脸蛋,做出一副稳重的样子,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去。

学生已经来得差不多了,学堂里坐得满满当当,原本正在三三两两小声讨论这几天的学习和试验成果,见到先生进来立刻安静下来。

见到来人是李承乾,学生们惊讶又欢喜:“小先生,今天怎么是你来呀?”

李承乾能懒则懒,自从李承道能独立上课开始,他已经很久没来过了。

李承乾努力保持威严,小脸还是忍不住一苦:“你们大先生去实验室了,那边比较远,早上赶不过来,以后第一节课可能都要我上了。”

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再和实验室管事商量一下,让李承道在休沐前一天的下午就回来,不过此事要先和李承道商量,且李承乾当初考虑到实验室的安全,选的管事特别严肃负责,和孔颖达是一个类型的。好处是有他看着,出事的概率大大降低,坏处是李承乾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提要求。

只能先这么着了。

学生们倒是很高兴,这节课也听得十分起劲。

等到这节课结束,李承道才带着同在实验室的学生匆匆赶来,接过了李承乾的先生位置。

李承乾也没走,来都来了,干脆找个位置读自己的书,顺便帮李承道回答学生的问题。

这里的学生都是第一批学物化生的,有将近一半都在各个地方做研究,现在他们的问题很多也很具体,不止李承道不知道,有很多李承乾也回答不了。

毕竟他只有理论,却没有实践。

李承乾挠挠头:“要不我去看一看吧。”

这是对着农庄的学生说的,毕竟就农庄的学生最多,问题也最多。

学生们不好意思:“不敢劳动殿下……”

“没事的,反正我想要了解百姓种地的情况,本来就打算找时间去农庄或者农村住一段时间。”李承乾道。

而且他还有强国任务,不能真的把希望都放在学生身上。

学生们:“……您还要住一段时间?”

李承乾理所当然点头:“要了解当然要实践,有什么不对吗?”

不对倒是没什么不对,就是有点担心,圣上不会一怒之下把他们劈了吧?

第126章

“你要去农庄住?”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李承乾向阿耶阿娘提起此事,李世民反应非常激动:“不行!这事我不答应!”

“为什么?”李承乾咬着筷子不服气,“我是去办正事的,又不是出去玩!”

李世民:“你是太子,你看谁家太子没事往外跑的?如果只是想要知道怎么种地,宫里不是有田地吗?这些不够的话阿耶让人在宫外再给你辟一些,没必要跑到城外去。”

“当然有必要了,宫里条件这么好,种地的人这么多,工具之类也应有尽有,我们怎么能真正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李承乾道。

李世民:“那也不用你亲自去,让底下人去,回头告诉你就是了。你是太子,以后还要做皇帝,要处理的事那么多,总不能什么事都要自己试一试吧。”

李承乾振振有词:“阿耶说得对,但是种田和其他事不一样呀,这是大唐和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当然要了解越多越好。”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李世民还是不想李承乾去,他道:“你还有很多事要忙呢,如果去了农庄上,读书怎么办?中书省的事怎么办?”

李承乾早就想好了,他说:“反正杜荷他们肯定要跟我去的,让先生也跟我们一起去就是了。我问过陆先生了,他愿意的。”

至于中书省……

李承乾挠挠头:“那边现在用不上我帮忙了。”

他之前被要去帮忙,是因为中书省忙不过来,但现在档案管理迈上正轨,李承乾花了很多时间整理资料,现在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

最近这些日子他都被带着参与中书省的日常运行,诸如起草诏令、制定决策之类,发现中书省忙碌归忙碌,但也不是周转不过来,他在与不在意义都不大。

李世民也知道这一点,他让李承乾去中书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该学的东西学得差不多,本来就盘算着给他换一个部门,但绝对不是去农庄!

李世民咬牙:“实在想了解田地的事,我让你去民部待一段时间,农庄还是别去了。”

李承乾见李世民不肯答应,用目光向长孙氏求助。

长孙氏推了推李世民,嗔怪道:“承乾知道他在做什么,你就不要管东管西了。”

“观音婢……”

李世民略带委屈地看向长孙氏,什么叫他管东管西?农庄距离长安虽然不是特别远,但来回也不是那么方便,李承乾如果玩得开心,保不齐十天半个月都不回长安一回,到时候他岂不是经常见不到臭小子人影?

这么大一个宝贝儿子,原本天天在跟前转悠的,猛的就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了。不知道他每天都在做什么,不知道吃穿合不合心意,有没有磕到碰到,身子有没有不舒坦。这怎么能放心呢?

反正他是舍不得,就不信长孙氏能舍得!

长孙氏也舍不得,但该舍还是要舍的:“孩子长大了,总得自己成长,不可能一直把他束缚在我们身边。好歹农庄比豳州近多了。”

提到豳州,就不得不提起李世民装病骗李承乾回来的事,他不仅没有不好意思,反而像是抓到了有力证据,“你看,我根本受不了承乾走!”

长孙氏:“……”

李承乾:“……”

李承乾深深叹了一口气,带着五分得瑟五分无奈道:“阿耶,你这么黏人,让我很为难的。”

李世民:“那你别去农庄!”

“不行,我要去!”李承乾摇摇头,“但我可以保证,每个休沐都回来看你们,这样应该可以了吧?”

李世民轻哼:“休沐十天一次,不还是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人吗?”

“那我节令假期也回来,没有假期的时候就一旬回来两次。”李承乾又退了一步。

李世民依旧不满意,还要继续提条件,李承乾叉着腰道:“阿耶你适可而止,不要得寸进尺哈!”

李世民:“……”

他噎了一下,还是不甘心地提了个条件:“那你要时常给我们写信,平时听嬷嬷的话,照顾好自己巴拉巴拉。”

李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