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映之和王瑭刚好坐在门槛旁边,一道闪电划破天际,雷声震耳,女童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少年把女童搂紧了些,身边的妇人摘下他头上的斗笠,温柔地擦拭他头上的雨水,映之才看清他的脸,长得分外俊美,只是笼着一片青白之色,看起来身体很虚弱。
接着驿站内外一片混乱,驿长说驿站已经没有空房了,请他们另找住处。少年面有怒色,不停与驿长争辩,映之在一边听了,才知道他们一家也是做官的,姓王,刚从开封府离开,准备回家。
本来驿站就是为朝廷官员住宿、出行而设,这家人虽然已经离职,但也是可以住在驿站的。驿长见他们行李简陋,又是离职去任,便不想接待,只愿意让他们暂时歇脚,看看那个女童的身体情况。
因为同姓,映之便对他们有些同情,示意王瑭,王瑭站起来拉过正与少年争辩的驿长,附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驿长一惊,连连向少年道歉,请他们进屋修整。
妇人见他俩帮忙,敛袖行礼,问道:“小官人和小娘子是哪里人?父母可在此地?稍作停歇还是久住?”
“夫人不必多礼,我们姐弟也是行路人,在此地之外两里的白云寺歇脚,今日贪玩,为大雨所困,才遇到了你们。妾身益州府青神王氏,排行十九,这是舍弟,名王瑭。”
第145章
妇人迟疑了一下, 问道:“青神王氏?那小娘子是否认识嫁给了眉山苏子瞻的王氏十娘?”
“王氏十娘是我们阿姐,此去东京, 就是探望她, 夫人也识得家姐?”
“年初有过一面之缘, 苏子瞻少年英才,京中人人称赞, 我家官人也十分佩服他。”
“那可真是有缘——”王映之话音刚落就见那少年从后院冲出来, 眼睛通红,对妇人说:“阿娘, 小雨病得太重,都开始说胡话了,恐怕要赶紧请个大夫来。”
妇人跑进去, 不一会儿便传出她的哭声来。王瑭忍不住问那少年:“你妹妹不是风寒吗?请个大夫来,多多休息,很快就好了,怎么你娘哭得这么伤心?”
少年瞥了他一眼,神情冷冷的, 不想与他交谈, 一直待在屋子里的中年文士走出来, 从袖袋里拿出来一贯钱, 嘱咐少年:“雱儿,你快去附近村落寻个大夫来,速去速回。”
此时天已黑了,细雨蒙蒙, 少年脸色苍白,显然也已经体力不支,若让他去找大夫回来,恐怕他都得倒在半路上。
王瑭看不下去,对他们说:“黑灯瞎火的,你们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大夫吗?再说了,看你们如此紧张,想必那女孩儿得了不寻常的病,这里偏僻,乡野游医怎么可能治得好?帮人帮到底,带上那孩子,跟我们走吧!”
他这话说得没错,只是不大客气,王映之连忙详细解释了,说他们一行人中有好几个大夫,治内外杂症的都有,随车还带了许多药材。
中年文士稽首向他们行了个大礼,沉声道:“临川王安石,字介甫,多谢两位救命之恩。这是犬子王雱,今年十五岁,先前多有冒犯,还请两位见谅。”
原来这一家正是离京去任的王安石一家,他的小女儿王雨自幼患有哮症,旅途劳累,风寒与哮症并发,他们带的药也用完了,却偏偏困在了这个小地方,吴氏觉得王雨可能救不回来,因此放声哭泣。
先前王瑭用了王氏的名头压住了这里的驿长,给他们挤出了一间小屋子,此时就没什么用了。王安石的老仆从重新套好了牛车,吴氏抱着王雨,跟王安石一起坐牛车,王瑭和王映之挤不上去,就选了步行,反正白云寺离这里也只有两里地,路也算平坦,并不需要爬山。
王雱在得了他们俩的再次帮助后,一直默默无语,坚持要跟他们俩一起步行,三人并肩而行,映之挑了一盏带笠顶的风灯,幽幽的灯火照亮了脚下的方圆之地。
王瑭话多,一路上叽叽喳喳的,非要追溯青神王氏和临川王氏的渊源,自动代入了“贤弟”的角色。
王雱虽然神色冷淡,但若是仔细去看,可以看见他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了,也将王瑭的闲话都听进了耳里。
走了大约两刻钟,终于看见了寺里的灯火,王瑭蹦跳着跑上台阶敲门,拉长了嗓子大喊:“曹大哥,曹二哥,冬郎要冻死了,快来救救冬郎啊!”
“你又瞎跑,下次再瞎跑,扣你每日的零花!”大门打开,曹华走出来,显然是早就等在了门房那里,若是他们再晚回来一点,就要出去找人了。
王映之加快了脚步,脚下一乱,差点踩空,王雱在一边看见了,没有动手去扶她,只是出声提醒:“小心台阶!”
他说话的声音太小,王映之根本没听见,再加上黑夜之中,她又没有对着王雱的脸,读不了唇语,所以还是摔倒了。院门处的王瑭看见她摔倒了,立刻飞奔下来,把她扶起来。
大概是关心则乱,王瑭见王雱就站在她的身边,既不出声提醒,又不动手扶一把,便有些生气:“你这人是呆子么?阿姐都摔倒了,你就不能扶一下?”
“
我提醒了的。”
“提醒有什么用——”
“冬郎!”王映之出声喝止王瑭,让他别再说了,转身向王雱道歉:“冬郎孩子心性,冒犯小郎君了,我没什么大碍,多谢小郎君提醒。”
王雱这才真正注意到王映之,她温温柔柔的,好似春日柳枝,轻蘸着水面,荡起层层涟漪,一直扩散到身旁之人的心中,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