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林洋,王浮就要开始她的另一个计划了——植树节计划。说到植树,还是因为王家被罚,但王浮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经济发展中不免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和污染,虽然这个时代的污染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和不可逆,比如她要开采的天然碱和煤炭,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她还只能开采露天矿产,使用的也是人工,污染相对较小,但她还是有所担忧。她希望在发展伊。宋穿之东坡妻_奚月宴【完结+番外】章节更新及时,支持免费在线阅读,书迷必看!"> 送走林洋,王浮就要开始她的另一个计划了——植树节计划。说到植树,还是因为王家被罚,但王浮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经济发展中不免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和污染,虽然这个时代的污染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和不可逆,比如她要开采的天然碱和煤炭,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她还只能开采露天矿产,使用的也是人工,污染相对较小,但她还是有所担忧。她希望在发展伊。阅读宋穿之东坡妻_奚月宴【完结+番外】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更新及时,点击开始阅读!">

('

送走林洋,王浮就要开始她的另一个计划了——

植树节计划。

说到植树,还是因为王家被罚,但王浮还有一层更深的考虑,经济发展中不免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和污染,虽然这个时代的污染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和不可逆,比如她要开采的天然碱和煤炭,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她还只能开采露天矿产,使用的也是人工,污染相对较小,但她还是有所担忧。她希望在发展伊始,就奠定环保的根基,所以下一期《和乐小报》的主题就是“环保”。

王浮去找了苏轼,苏轼这个人读了不少书,各种典故信手拈来,由他来撰写第一版的倡议书再好不过了——只是希望他不要杜撰故事。历史上,苏轼参加策论考试的时候,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他写了一个典故,欧阳修和梅尧臣都是学富五车的人,却不知道他这个故事典出何处,问他的时候,他说“何必知道出处!”意思就是这故事是他编的……苏轼的大胆、创新、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苏轼年轻时常出惊人之语,有很多甚至是不合义理的,但好在他有极高超的论说技巧,见解新颖深刻,章才渐渐摆脱了这种纵横家的习气。苏轼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条理清晰、文笔优美,广受好评,后来接任他拟诏书的一个大臣对自己的文笔很自信,就问一个侍候过苏东坡的老仆,自己拟的诏书比起苏轼来怎么样,老仆回答他“苏东坡拟的诏书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但他从来不用翻书。”

苏轼受到邀请,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随着《和乐小报》的名声越来越大,也渐渐运往四川各地售卖,甚至已经通过长江发到了江陵和鄂州,现在用稿更加严格了,还有很多文章是蜀地有名的文人写的,苏轼虽然自信,也不会自大到觉得自己现在可以与这些人比肩。

苏轼目光灼灼地盯着王浮“十娘怎么会想到让我来写?”

“咳咳……人手不够。”

苏轼皱了

皱眉,不过看到王浮飘忽的眼神,立刻就明白她这又是在逗自己,便道“既然是个凑数的,那我也就随便写写吧。”

“等等!苏哥哥,我这是特意给你留的版面,你一定要认真写啊!”

“不不不,为兄文笔拙劣,还是不要砸了你的招牌,不如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一盒子豆沙小青团。”

“为兄头疼。”

“再加一盘酱猪蹄。”

“为兄胸口闷。”

“十斤梅干菜不能再多了。”

“就这么说定了,明日来取吧。”苏轼露出了得意的表情,拍了拍王浮的肩膀,又说“十娘不是在刘夫子处就读吗?怎么这几日都在外面跑?”

王浮最担心的事终于来了……本以为找了个未来是文学大家的朋友,没想到其实是找了个严师。

她支支吾吾地回“最近事忙……我请假了呀!”

“‘业精于勤荒于嬉’,十娘本就天资不足,还是需要勤勉读书,日后……”苏轼突然语塞,十娘是个女子,好像诗文方面不需要那么高的要求?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三个好理由“以后与夫君唱和,教导儿女,交际往来,免得露怯。”

王浮只听到四个字——“天资不足”……

好吧,谁也没你能。

“不说这些了,来来来,近来又有新作,这次是表兄教我的墨竹,你来看看是否有长进了?”苏轼非常亲切地拉了王浮去书房看他新画的墨竹,于是王浮就免费拿到了一幅墨竹图,走在路上都是轻飘飘的。

两人在书房说着话,李氏从外头进来,侍女小青端着一盘糕点,放在书桌上请王浮吃。

李氏笑着说“十娘今日来,可得在家吃个便饭,我这就遣人去和乐楼叫菜。”

王浮也笑了“嫂嫂不必客气,家常便饭足矣。看嫂嫂的气色,想来怀相不错,孩子没有过多折腾吧?”

“是啊,这孩子比我那大郎懂事多了,想来是个乖巧的女儿家,十娘送来的新鲜蔬果真是帮了我的大忙,本来孕吐得厉害,这些日子就好多了,若是我这孩儿似十娘这般聪颖能干就好了。”

“嫂嫂可别打趣我了,等会回去阿娘说不得要拿着笤帚揍我呢!不过说到养胎,我这里倒是有些从古书上看来的经验之谈,也不知是不是有用。”王浮便说了些胎教的事,让李氏时时在胎儿面前读书弹琴,熏陶熏陶。

“听着还挺有道理的,嫂嫂,等表兄回来了,就让他日日在你面前弹琴读书,说不定肚子里这个就是未来的状元公了,哈哈……”苏轼笔下不停,还一边同两人说着话。

“就你嘴甜,你在这里给他揽差事,小心他回来叫你抄书。”李氏也笑着同他打趣。

苏轼正色道“这可是有道理的好差事,表兄怎么会怪我呢?”

王浮则好奇,原来文同要罚苏轼,也是罚抄书的吗?这年头的体罚真没创意。

“苏哥哥,你抄了几次书了?”

苏轼昂首踱步,手中毛笔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豪爽地一笑“零次。”他又一睨王浮,那眼里的意思分明就是嘲笑——你以为我是你么?一篇文章都要背得七零八落的。

“行了行了,知道你是天才了。”王浮撅嘴,转而向李氏说“嫂嫂要想吃新鲜菜蔬,尽管去和乐楼领来,菜钱我都在文家表哥和苏哥哥的稿费里扣了。今日前来也是临时有事,就不在这里打扰嫂嫂休息了,苏哥哥,我先告辞了。”说着便面不改色地卷了苏轼给她画的那幅墨竹图,扬长而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 |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