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1)

本来总店那边的预约都是在大半个月后了,现在分店开张,许多预定不到的客人都来了这边,皆大欢喜。

他还看了杨大夫研制出来的冲剂,是两款风寒感冒冲剂,一款适合小儿的,一款适合大人的,有不少人买。

新厂房投入使用后,布匹产量大增,现在很多周边县,还有州府的布商都闻讯赶来订货,销量特别好。

村长还给江寂写了信,就放在孟大海的信里一起送来的。

村里的小伙子们都不愁找媳妇了,好多人都想把姑娘嫁到他们村呢。

江寂看着很开心,他还把信的内容念给赵茹他们听,赵茹也高兴得合不拢嘴。

江寂也点头:“会越来越好的。”

江寂画了很多棉布的花样子, 教赵茹织出来。

她不喜欢,除非是必要的应酬, 喜宴啊什么的必须要去的, 她宁愿自己在家里织布。

有时候陆夫人、秦国公夫人和韩夫人会过来, 几人也会聚在一起研究研究布料,赵茹就记下来她们说的京城这边的人的喜好,看能不能做出来。

江寂看了后觉得很不错, 高兴道:“娘, 很好看啊,以前做内衣的时候我就觉得您很有设计天赋的,太好看了。”

江寂看着这些布料,有适合年轻男子的,也有适合小姑娘和小男童的, 便都知道,这些都是娘亲想着他们兄妹几个设计出来的。

赵茹又问:“那你喜欢那几种?我给你做衣服。”

“行,我给你们做。”赵茹高兴地拿过布料。

赵茹惊讶:“我做的这个能拿去生产?”

赵茹惊喜,又疑惑:“能卖出去不?”

赵茹笑眯了眼:“那行,你把这个给家里捎回去吧,我再重新织一些就是。”

以前来京城,江寂有一点很担心的就是赵茹会不适应京城的生活,现在赵茹每天织布生活充实,他倒是放心了一些,娘亲高兴,有事做不觉得无聊就好。

家里酒楼生意不太需要管,他只需要隔一段时间教韩青山他们两个新菜品就行。

他前世的世界,最著名的锦缎之一是云锦,千金难买,享誉世界,堪称艺术品,他想做的就是云锦。

之前去灾区耽误了几个月,现在其他事情忙完了,他又继续画图。

花了两个月时间,他终于把所有零部件画好,木匠也过了两天就做好了。

赵茹知道儿子在弄新的织机,很感兴趣,一直在旁边看着。

赵茹都不知道,更别说对织布一窍不通的陆九和陆文了,就是看着纺织厂开起来的陆顺,他也不懂。

少爷不仅能想出来那些好用的农具,打谷机啊,抽水机啊什么的,还能想出来弓弩这些兵器,现在又能弄出这么复杂的织机。

不过他们跟着江寂久了,也知道江寂是有些神奇的,有秘密。

这明显不对劲,肯定是有什么天大的秘密的。

YJQT整理

“我教你们。”江寂说。

这图是江寂先画了个大概的样子,然后让陆文重新画了几版确定下来的,图很大,江寂在上面画了很多的小格子,是他们织锦时的图本。

赵茹看着这花样:“这么复杂?要织出来?”

赵茹看了下,还是想象不出来要怎么织。

江寂先跟赵茹他们说了一下原理,然后拿过一旁买回来的各种丝线,开始布线,他一边挂线,一边解说。

陆九看着那图纸上复杂的花纹,十分怀疑:“这个真能织出来?没一横列都不一样啊。”

陆九看着那些拉起来的密密麻麻的线就觉得头疼:“能织出来这个的,都是狠人。”

江寂就带着赵茹一点一点挂线,陆怀舟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屋里一台复杂的织机摆在中间,他们都在这边,连江霞和江南江北都在这边围观。

“怀舟哥,你回来啦。”

“装好了?怎么不点灯?”

陆怀正要喊人去点灯,陆顺在旁边说道:“王爷,少爷说不能点灯,这丝线比较娇弱,说是点了灯容易断,您看窗户都是关着的,一点风都不能进来呢。”

他仔细看了下那织布机,他看过图纸的,组装出来后更直观,确实比昌平纺织厂那织机要复杂很多。

陆怀舟点点头,走过去蹲下来观察那线的走向,想看看是怎么织的。

饭后,江南江北他们去写作业了,江寂和陆怀舟在连廊上遛弯消食。

这边的雪比老家那边可大多了,地上厚厚的一层,江南江北一脚踩进去都到了小腿,他们这些小的可兴奋,下了课就打雪仗,整天在雪地里疯跑,喊都喊不住。

这棉服,还是江寂特意让赵茹给自己做的,上衣加裤子,都是有口袋的,古今结合版盘扣棉服。

江寂想着,以前北方的人大冬天总喜欢揣袖子,那不就是因为没口袋吗?不揣袖子里就得挨冻。

桂花嫂子他们看着这棉服方便,也都是做的这种棉服。

江寂的口袋里很暖和,外面还有个小盖子,不放手的时候小盖子搭下来,不会进冷风。

暧暧昧昧的,陆怀舟总觉得他在勾引他,但也由着他,甚至还配合地一起磨蹭。

陆怀舟想了下,“你是想全部我们自家做还是可以跟别人合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