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1 / 1)

大婶急了:“你别看我年龄大了几岁,我力气还大着呢。”

老王劝道,又看到个小姑娘,看着可能就十三四岁的样子。

老王说完,有十几人叹着气从队列里出来了,当中就有那个小姑娘。

登记了信息的人拿着人事信息表去了里面的房间面试。

江寂问得还蛮仔细的,碰到有经验的,还会多问一些,大概就知道他们的水平了。

晚上,江寂拿着厚厚的面试资料,又跟陆顺一个一个讨论了一下,还问了下赵茹这些人的品行,然后先把技术性不强的岗位定了下来。

原先已经有十六位工人在清理棉花轧棉,有些是会纺纱织布的,像秀芳婶,江寂考察过她们,把一些人调了岗位,她们也很欣喜,纺纱织布的工钱比清理轧棉要高一些。

第四天,纺织厂正式开工了。

江寂还搞了个开机仪式,随着他亲自启动了纺纱机,门外的炮竹声响起,庆祝着正式开机了。

一些会纺织的人看到都震惊了,她们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纺纱机。

“天爷,这个是什么机子?!”

“你们看这线,很细呢。”

“国公爷竟然也会纺纱!”

有位婶婶好奇问道:“国公爷,这机子是你弄出来的?”

江寂也不好解释这机子来源了,干脆点头:“对。”

开机仪式后,江寂拍拍手召集大家到院子里,跟大家说了下纺织厂的各项要求。

“好了,大家各归各位,组长负责教怎么操作。纺纱、染线、织布组的,前面几天需要跟着我和我娘培训学习。”

清理、轧棉这些比较简单,只要说明要求,示范一下就能很快开工,初纺的要求也不高,把棉花弄成棉条然后纺成粗纱就行。

赵茹在教她们使用珍妮纺纱机,江寂去教染线。

一天下来,纺织厂虽然有些小问题,不过总体还算是顺利,开工前几天就是各种磨合,让工厂各个部门顺利运转起来。

“梨花嫂子,你们那边感觉怎么样?”

“感觉还是挺容易的。”

“我跟你们说,我们织出来的布,可软了,比城里那些棉布舒服。”

“对啊,主要是那个线很细,织出来可好。我家里本来还留了点棉花想织布的,现在都想到时候直接买这边的布了,不知道多少银子一匹?穿着肯定舒服。”

“是呢,要不人家能当国公爷呢?”

赵茹笑道:“看来大家还是很满意的。”

等工人都走完了,江寂召集各组的组长开了个短会,询问了一下各组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韩青山他们要出发去京城了。

杨大夫给赵茹留了很多药丸子,还留了药方,药丸子吃完按照药方子抓药就行,基本上可以吃到他们去京城了。

杨大夫说:“我是陆大人请来的,他已经给过银子了,而且这半年老头子我吃你的住你的,在这边还养胖了点,得福了。”

“哎,这个好这个好。”杨大夫乐呵呵道,“这礼物我喜欢,那我就谢谢国公爷了?”

“那我等着你们。”杨大夫捋着自己的胡须笑着说。

“好好好,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杨大夫在这半年,最舍不得的可不就是江寂他们家的饭菜嘛。

“嗯,去吧,”江寂叮嘱道,“有事情解决不了不要硬撑,去找王爷。”

江寂又从怀里拿出一封信给韩青山:“这是给王爷的信,你帮我交给他吧。”

“还有我。”霞儿也拿出一封信,“这是给陆夫人的,谢谢韩叔。”

他们上了马车,两名护院跳上马车,最后道了个别,扬起缰绳。

这天下午,陆九忽然拿着一封信跑到了纺织厂,在织布间找到了江寂。

江寂双眼一亮,立即跑了出去:“快给我。”

这是江寂他们出发后第五天的时候写的,那时候江寂他们还没到家。

他又说,忠叔从下面找到了一个纺织经验丰富会管理的人,叫孟大海,他会带着妻儿一起到昌平,信也让他带过来。

江寂唇角掀了掀,在最后一段多看了两遍,这才抬头问道:“是不是有个叫孟大海的人过来了?”

“是的,是给我找的厂长。”江寂高兴道,“走,回去见见我们的厂长。”

江寂家正厅里, 陆顺正在陪着孟大海说话,江寂大步踏进来,看到一位可能三十七八岁的中年人, 他身边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妇人,还有个大约十三四岁的男孩儿。

孟大海是听过昌国公大名的,赶紧带着妻儿起身就要拜,被江寂一把扶住胳膊。

孟大海原是京城那边一个很有名的纺织商户家里其中一个棉纺织坊的管事,他自小就跟着父亲学习纺织技术, 本身就是一个技术精湛的老师傅, 那纺织坊里大半卖得好的布匹花样都是他设计出来的。

不过去年初的时候, 他的老东家为了历练二儿子, 把人放到了纺织作坊里。

孟大海几次跟他说过那新花样估计不行,二少爷却一意孤行,最后出了问题还把责任推到了孟大海身上。

第二个季度,那二少爷不仅不反省,还变本加厉,出了问题就推孟大海出来挡责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