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1 / 1)

赶车的人立即把车子勒停了。

村长他们起来,看着江寂嘿嘿笑:“你封了国公爷了,礼不可废啊,要跪迎的。”

“收了收了,按照你说的,晒了下水汽就放地窖里去了,玉米也都晒干了。”村长笑呵呵说道,“水稻也都收了,养了鸭子,每亩都有五百多斤呢。”

“是,知府徐大人下发了通知了,收割的时候他就让我们都把稻谷里的瘪谷子清理出去了。”

“好好好,你们快回去休息。”

江寂他们也没上马车了,直接步行回了家。

大柱高兴地问道:“那是什么东西啊?”

“好的呀。”大柱又好奇问道,“京城好玩吗?”

江寂看着前面的江南江北和大柱,又看看两边的田地和村民,心里有些感慨。

完全不同的感觉。

“国公爷,你们回来了。”

江寂笑道:“回来啦!”

桂花嫂子看到那么多人跟着一起回来的,笑着往后厨跑:“那我赶紧去多做些饭菜。”

桂花嫂子道:“好好好,你们放下行李就赶紧过来。”

“哎!”韩青山抱了下闺女,摸了摸她的头,“感觉我闺女又长高了。”

大家一阵笑,香儿又赶紧去给江霞拿行李,“小姐,我来。”

大家各自回屋去修整了,陆九陆文他们把护卫队的人安排好住宿和排班。

给他倒了茶,陆顺汇报道:“国公爷,家里的棉花都已经收齐了,已经清理轧了三成左右,晒过后重新储存起来了。水稻和红薯玉米土豆也都采收,红薯和土豆进了地窖,玉米挂在梁下晒着,稻谷入库了。”

陆顺笑道:“不辛苦,我还学了许多东西。”

陆顺赶紧接过来看了。

陆顺躬身道:“愿意,但听国公爷吩咐。”

陆顺惊讶抬头:“国公爷,我才二十二,您不担心我太年轻了?”

陆顺眼睛亮了亮,跪下磕了个头道:“陆顺拜见国公爷。”

“哎。”陆顺随身就带着钥匙的,“国公爷请。”

“行,那在府里就叫少爷。”陆顺说道,“在外面还是要称呼国公爷的。”

江寂跟陆顺去看了棉花仓库,有两个,一个放收来的棉花,一个放已经清理过壳和棉籽的棉花。

“不错。”

江寂拍拍他的肩膀,欣慰又开心道:“你果然是管家的好人才啊。”

晚上,一大家子人又齐聚一堂,好好庆祝江寂他们回家。

第二天,他把韩青山、余洋和香儿的身契都找出来,带着他们去了县衙办了手续,给他们脱了奴籍。

拿到户贴的时候,韩青山一家三口都给江寂跪下谢恩。

江寂笑道:“起来吧,以后都是民籍了,你们可以多待几日再启程,到时候,让杨大夫和陆府的两位护院跟你们一起去京城。开店需要的银子都在王爷那里,到时候你跟他说,他会给你。”

处理完韩青山他们的事,接下来几天,江寂忙着做纺织厂的开张准备,检查了一下工具房里组装好的那些机器,让人搬去了厂房摆放好,又亲自去镇上买好了各种染料,大大小小的长桌,染缸,晾晒的竹竿之类,各项准备弄完,然后他去县衙办理好了纺织作坊的各项手续,把纺织厂登记在了江霞的名下。

“告诉附近各村的村长,我们纺织作坊开始招工了,让有意的人来应聘面试吧。”

江寂家的纺织厂要招工啦!

“谁给念一念,都有些什么活儿?”

“还招厨师?是管饭吗?”

“招男的不?”

“工钱多少,老杜头快念念,工钱多少?”

“哦,这种好,这种好。”

“我也会纺纱织布, 我也要去!”

大家走到门口,看到纺织厂的门匾上书昌平纺织厂,院子里面三面都是屋子,很大。

“昌平纺织厂,国公爷咋不取个好听点的名字呢?”

“别的不说,稻种红薯这些一推广,咱们昌平县在州府肯定很多人都知道了。等明年,估计咱全大盛都知道了呀。要取个别的名字,别人都不知道是哪儿做的布,还真没有昌平纺织厂这个名字好呢。”

纺织厂门外聚集了许多来面试的人,大家有说有笑的,队伍弯弯曲曲排出去老长,看着有三四百人。

陆文和陆九坐在门口的桌子上,给村民们登记信息,护院和卫队的人在维持秩序。

“四、四十四。”大婶眼神有些闪烁,心虚地说道。

大婶:“……没带。”

大婶横了那人一眼:“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