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么坐到我旁边?”她的语气不无责怪。
“县主说呢?”永王坐回到对面。
她讪讪地掀开帘子,“已经到了?为何不叫我?”
“县主睡得太香了。”李慎笑眯眯地看着他。
“我睡了多久?”
“一个时辰而已。”
而已?
她看向家门,话却是对他说的:“我以后还能找你玩吗?”
“无论何时,县主都可以来找我。”
“真的?”
他点头。
她得了满意的答覆,下了车,挪出去几步,又回来趴在车窗前说:“宫中女官的案子或有冤情,让刑部覆核时留意。”
李慎还没来得及问一句,人就没影了。
第8章 皇家
翌日,天未大亮,李慎已出门。
走到紫宸殿时,天边透出一缕曙光,但还是雾濛濛的。
引路的宦官打着灯,示意他停下,“大王,奴去通禀一声。”
“好。”
与阶下的守卫低语后,后者跑了上去,很快下来一个白鬓无须的老宦官,远远压着声音迎道:“老奴见过大王。”
“刘监客气了。”李慎依旧端着笑。
“大王请,圣人在等您呢。”刘安侧过身子,他是内侍省最高长官内侍监,也是今上贴身宦官。
二人一前一后上阶,进入灯火通明的大殿。
没想到有人到得更早,几个宰相在内,坐着十几个朝臣。
刘安小声提醒道:“圣人今日入关,是以早起问政。”
李慎点点头。
今上入道十年,隔段时间就会去宫城西北角的三清殿闭关修行,朝臣从一开始的反对到妥协,已经见怪不怪。
李慎远远站定,展臂,屈肘屈膝,叩首,做得一丝不苟。
他是个真正的恂恂君子,对谁都和善谨厚,从不上谄下骄,对亲长更是尊敬,恪守先哲的教诲,带了几分虔诚的真挚。这是他的知识和信念的一部分,力图维系人与人、人与外界的仁爱和谐。
“臣给陛下请安,恭祝陛下仙寿恒昌。”他保持着姿势,纹丝不动。
片时,前方传来遥远的低沉的男声:“案子查得如何?”
“回陛下,昨日堂审,真凶伏法,兰陵县主无罪开释。但真凶背后仍有隐情,有待查证。”
弘业帝的语气不辨喜怒:“既然兰陵不是凶手,一桩寻常命案,让大理寺自己查吧。”
“是。”
“起来吧。”
“谢陛下。”
“你一向谨慎,对得起赐名。这次速结冤案,平息物议,做得很好。”
弘业帝少时奢荡无度,甚至有好男风之嫌,引得其父崇宣帝多次下诏申斥。长孙降生后,崇宣帝为其取名“慎”,以警示儿子。
李慎仍低着头,“为陛下分忧,是儿本分。”
弘业帝“嗯”了一声。
宰相卢辩笑道:“陛下,正好大王在,方才所议之事,不如也听听大王的见解?”
其子卢岱是永王伴读,卢辩一直把李慎当作子侄对待。
他话一出,首相贺皎也道:“卢公是见我们这些人相持不决,让大王做参考吗?”
弘业帝喝了口饮子,对长子说:“你来时,我们正议到吐蕃战事。吐蕃大将钦噶因罪夷族,与其子率兵六千帐来投我大虞。吐蕃以此为由,进犯凉州和茂州,为我军所败。”
“钦噶?去年冬天,此人不是才掳掠鄯州?”李慎问。
贺皎解释道:“那次他是擅自行动,未得到赤德祖赞许可。钦噶权倾吐蕃,早就引起赤德祖赞不满。他得意回朝,等着他的却是赤德祖赞的亲军和谋反的罪名。”
“大虞不乏藩将,此人来降,亦可充实西北军力。”
弘业帝颔首,“这么多年,西北战事不断。此番钦噶来投,是大虞打下九曲的良机。”
周奭行礼道:“陛下圣明。九曲常年驻扎吐蕃重兵,为其要塞,拿下九曲,大虞何愁不能直捣敌之腹地?”
“周相所言甚是。钦噶心怀灭族之仇,必能一鼓作气拿下九曲。”数人纷纷附和。
贺皎却驳道:“周相也知道九曲驻扎吐蕃重兵,需要多少人马才有胜算攻克?至少十五万!要从其他节镇甚至关中调兵,如此大动干戈,又要耗费多少钱财?”
“贺公不愧是户部出身,算帐最在行。”裴相笑道。他打着哈哈,并不明确表态。
卢辩看了眼皇帝,“陛下,贺相之言有道理。费了这般工夫,即便拿下九曲,我军也元气大伤,赤德祖赞必举全国之力反击,只怕九曲……攻得下,守不住。”
弘业帝捏捏眉心,“永王,你怎么看?”
李慎微微低着头,“陛下,臣以为,一旦开战,吐蕃战场若不能快战快决,突厥会趁机在北境作乱。”
他停了下,见对方没动静,继续道:“钦噶初来乍到,报仇和立功心切,未必是好事。”
弘业帝摆摆手,“这个简单,以其为副将,没有主帅大权,就算想冒进也动不得。”
听他这意思,出兵是差不离了,李慎闭了嘴,不再言语。贺皎卢辩等人则继续反对,与周奭一干人分庭抗礼。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周奭和贺皎在政事上多有不合。他们出身低微,当年都是靠实干得到女帝赏识,在女帝退位后,因识时务继续得到弘业帝重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1.com/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权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