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8章袁绍病故
要是在往日,张燕一定会嗤笑不已,当面嘲讽一句“你们这些当谋士的,是否都爱危言耸听”。
然而,如今的他只是沉默不语,对荀彧的告诫几乎无力辩驳。
随着各州逐渐恢复秩序,各个城池的守卫逐渐加强,黑山军这两年已很难从富户、官署手中抢到粮草。
他们倒是能纵马冲进乡里抢夺,可一来,普通农户并不会在家中存留多少粮食,二来,除非迫不得已,张燕实在不愿这么做。
黑山军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农家出身,如果他们也去劫掠农户,又与压迫他们的那些人有什么不同?
因为“主业”低迷,日子不好过,黑山军这两年只能在山上种一些好养活的粮食蔬菜,勉强果腹。
眼见寨子里的猛将一个个饿瘦了不少,饭量最大的李大目半夜饿得狠了,举起草鞋就往嘴巴里塞。张燕不得已,只得带着部队出山,通过伏击曹操一事,从袁绍那换来了大量粮食,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窘迫的回忆涌上心头,张燕不愿泄露分毫,只可有可无地回复:
“愿闻其详。”
荀彧没能从张燕脸上看出异样的神态,但张燕刚才那短得几乎可以忽略的停顿还是让他确认了心中的猜测,明白张燕此刻的内心远不如他表面那般平静。
“伊尹‘五就汤五就桀’,何也?正是应时势之变,济民谋利之举。将军守一山之地,是为了替麾下的兵士谋求生路。落草为寇是如此,与袁绍结盟亦是如此。”
荀彧没有点破张燕的窘迫,只是顺着张燕的意,说着规劝之语,像是并未看穿山寨内的实际境况,
“袁绍无用人之能,更未把将军视为真正的盟友。将军当早日弃暗投明,应势而为才是。”
荀彧这两段话看似平平无奇,却道出了张燕最在意的两点。
一是袁绍不可与之相谋,二是曹操会对他不计前嫌,予以重用。
张燕不认为自己先前的决策是错误的。但他算准了局势,唯独没算准袁绍的不靠谱。
袁绍若只是不靠谱,那倒也罢了,他本就没对盟友抱有太大的希望。可荀彧偏偏指出了他最在意的一点,那就是袁绍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不曾把他当做真正的盟友。
就算他继续和袁绍联手,只怕日后也很难从袁绍手上获取粮食。袁绍一旦缓过气,势必会与他翻脸。
而曹操……
张燕想着自己带着部将重伤曹操精锐,射伤曹操与夏侯惇的旧事,心中不免忧心忡忡。
荀彧以伊尹为例,既是劝说,也是安抚,暗示曹操会对他既往不咎,让他不用担心。
可即便得了荀彧的暗示,张燕又岂会真的不担心?
“我倒有伊尹之志,只恨人笨力薄,难以为继。”
荀彧对张燕的顾虑心知肚明,并袖一礼:
“将军不妨听我一言……”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希望。”()•()
曹昂想起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左慈,想到他那高超的医术,心想,或许以左慈的医术,真的有可能治好袁绍的顽疾,
⒌本作者积羽成扇提醒您《[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⒌()•()
“阿父先前服用的,对克制‘头风病’极为有效的汤剂,正出自左仙长之手。若我们能请来左仙长……”
曹操打断他的话:
“左慈此人性格古怪,行踪飘忽不定,你未必能请到他。何况,你三番两次地相求,怕是会惹了他的厌烦。”
曹昂一怔,转而道:“听闻我们谯县有一位神医,姓华名佗,亦是医术高绝……”
曹操再次打断:
“乡间匹夫,岂能比得过官府征辟的疾医?袁本初乃四世三公之家,又是三州之主,手下医者不知凡几,何须你来操心?”
营帐的帘门严严实实地将刺眼的日光挡在帐外,曹昂却在此刻感到了少许眩目,好似有煌煌之光灼伤了他的眼。
“或许,阿父可以修书一封,让袁世叔注意休息,切勿操劳。肝腑之病,最忌讳劳累,若袁世叔能少费一些心神……”
“此事莫要再提。”
曹操按着额角,现出一副疲惫至极的模样,示意曹昂退下,
“出去吧。”
曹昂迈着沉重的腿走出营帐,夏日的艳阳照入眼中,迫使他抬手,遮挡眼前的亮芒。
他不明白究竟是何处出了问题。
这几日,他的父亲分明在为袁世叔而感伤,几日难以入眠,甚至因此而犯了旧疾。
可当他向父亲提议寻找神医,为袁世叔寻找缓解病情的办法……竟得到了回绝。
一丝寒意涌上背脊,七月的炎炎夏日,却让曹昂浑身发寒。
他时而想起母亲的话,时而想起顾至若有所指的提醒。
“你父亲此人极为矛盾,他待人极热,却又待人极冷……”
“大公子与主公……自是不同。若哪日大公子与主公别无二致,这一布袋的桃脯,我只怕再也吃不下了。”
带着浑噩的脚步,曹昂心事重重地回到落榻的营帐。
他没有吃晚饭,一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在月光顺着缝隙照入的那一刻,他骤然起身,点亮一盏油灯,取出一块白帛,在简陋的木案边书写。
[世叔敬启……]
他将积聚病不宜劳累的禁忌全部写在信上,又把他所知晓的几个神医一一罗列,把姓名、地址详细地写清。
第二日,他悄悄派人送出书信,始终吊在心头的重负终于减轻了些许,却还是沉甸甸的,难以忽略。
过了十几日,曹昂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书信,同样写在缣帛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多谢。望保重,勿让旁人知晓。阅后即焚。]
缣帛的底下还用小一号的字写了一句话。
[宜早些为自己图谋,勿感情用事,勿信任何人。]
曹昂知道这封信是袁绍寄来的,可他不明白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只能按照信上所说,悄悄烧毁缣帛,只将上面的内容默默记在心底。
又过了半个月,前去劝降黑山军的队伍平安折返,张燕亲自带着黑山军的主要首领前来拜见,被曹操封为平北将军。
建安六年七月,曹操联合黑山军与并州军,攻占冀州腹地。
同年八月,袁绍因积劳成疾,腹中痞块聚积,病情加重,不治而亡。
袁绍死后,幽、青二州分别由袁谭、袁熙分别继承。袁尚失了冀州,独木难支,逃往辽东,欲依附于公孙度之子公孙康,却被公孙康所杀。
刚回到曹营的顾至还未把席子捂热,就等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访客。
他看着神色有些不对劲的曹昂,试着询问:
“大公子来找我,是有事相询?”
曹昂在他身侧坐下,接过递上来的一杯水,倒了声谢。
他捧着粗糙的陶杯,没有饮用,也迟迟没有开口。
顾至耐心地等着,没有分毫的不耐。
他晃动着褐黄色的陶杯,看着杯中变化的波纹,好似别有乐趣。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身旁终于传来一声略显沉抑的低语。
“先生认为,我阿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139章共谋\\x\\h\\w\\x\\6\\c\\o\\m(x/h/w/x/6/点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