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惊心动魄(四合一)(感谢营养液5(1 / 1)

('

第21章·惊心动魄(四合一)(感谢营养液5k)

听到熟悉的名字,顾至再次勒马。

他调转马头,重新打量着对方:“你是何人?”

“在下郭六,来自颍川。”郭六松乏地行了一礼,

“我本想进城,却不料远远瞧见了大火——敢问这位义士,城中出了何事?可曾见过荀文若?”

来自颍川,姓郭,再加上这副体弱而放达的模样。

顾至脑中瞬间冒出了一个人名。

虽然按照历史线,这个人此刻不应该出现在曹操附近,但在《大魏枭雄志》中,温县这一段剧情的末尾,曾经有个关于郭嘉的彩蛋一闪而过。

顾至:“……”

他又一次打量郭六的面貌,确实符合小说中“相貌周正,身子骨瘦削,神色倦懒,好似病体,却自有一股独特的风度”的描述。

如果这人真是郭嘉……

“没错,”顾至微不可查地点头,近乎自语地说道,

“你是真的六。”

以郭六作为假名的郭嘉:“?”

从小到大,郭嘉被无数人评价“行事不忌”“性子古怪”,以往他都是当做没听到,不放在心上。但现在,此时此刻,他真的油然而生一股子冲动——

他真的想把那些议论他的人全部拎到这儿,用小木棍撑大他们的眼皮,让他们好好睁开眼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怪人。

“若不方便回答,那就算了。”郭嘉不打算继续浪费时间,策马就走。

走了没多久,他忽然听到后方传来逐渐靠近的马蹄声。

扭头一看,竟然是那个“怪人”。

原本背离温县,向着城外跑路的他,竟然调转了方向,与他一样向着城门的方向赶。

“义士不是要出城吗,怎么又回来了?”郭嘉随口一问,收回目光。

顾至捏着马缰,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带着周末加班的烦躁:“无他,掉了个老板。”

这马跑得太快,没注意刚捞出来的曹操掉哪去了。

忙都忙活了一场,总不能白干,好歹回去看看。

“老板?”

又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让人摸不着头脑。郭嘉自然也没听懂,但这不妨碍他根据语境进行理解。

“那一起走,结个伴?我也掉了个故交。”

话音刚落,顾至已骑着战马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仿若电火行空,比箭矢还快。

郭嘉:“?”

正气喘吁吁地往外跑,一路跟着远处那只马屁股的新兵们,意外发现马屁股不见了。

前排的新兵揉揉眼睛,看了半天,发现顾至竟然勒马掉头,往他们的方向跑来,不远处还缀着另一个人,同样骑着马,紧随其后。

刻意放缓马速,在最前方领着新兵的徐质顿时露出激动之色:

“将军怕我们跟丢,特地回来——”

话未说完,顾至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出刀柄()•(),转身之际⊝()_[(.)]⊝()•(),正好与顾至遥遥相望。

似是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顾至,夏侯敦拧了一个血气森森的笑,带着惯常的嘲弄,却又似乎多了一些别的东西。

“顾白面,你在这做什么?”

……他还真的叫上了。

彼时充满恶意,被用来借刀杀人的外号,被夏侯惇说出来竟有一种怪异的揶揄与喜感。

顾至默然无语,将用了还剩一个底的刀尖药丢了过去。

“还挺精神的,看来暂时死不了。”顾至回敬了一句。

附近游散的敌兵已经被清理干净,夏侯惇有了喘息的时间。

他一把接住看起来粗陋的陶瓶,打开封口嗅了嗅。

盛器简陋,药倒是极好,且极为难得。

“谢了。”夏侯惇说得漫不经心,神色却板正了一些。

沾了少许药粉止血,他骑着马,靠近几许。

“你在找什么?”

虽然谈不上左顾右盼的程度,但顾至视线游移,明显在寻觅着什么人或者事物。

顾至转向隐匿疲态的夏侯惇:“曹将军不在这?”

夏侯惇反问:“孟德?他不是在城中?”

顾至只是道:“城西、城东都有大量军队靠近,城内还挤着一千多个西凉兵,情况危急,将军还是早些离开比较好。”

这个消息来源于田将军派出去的哨兵。当那哨兵向田将军汇报的时候,顾至率领的步兵已经悄悄抵达巷子的另一头,正巧听到了这个消息。

“多谢告知。”夏侯惇没有再多说,也不像是要离开的模样。

他大概要等找到曹操了才肯走。

顾至回想着记忆中格外模糊的剧情。

根据郭嘉这个彩蛋,他暂且推测——城东方向远远看到的那支军队,应该是曹仁、夏侯渊的兵马。

那个背叛曹操的方姓部曲之所以有恃无恐,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曹仁、曹洪不久前分兵两处,到其他州郡募兵。到外地募兵是个大工程,加上来回赶路的时间,一两个月都是快的,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走个来回。

但他不知道的是,曹仁有他自己的门路,早就把那些“江、淮健儿”安置在了陈留郡。

将提前招募好的军队带回温县,一来一返,只需要十几天。

所以,哪怕姓方的背叛了曹操,又让李傕的部将田雄召集了其他几支西凉小队,只要撞上曹仁的这支军队,他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

在小说中,姓方的棋差一招,差一点就成功了——如果荀彧没有来到温县,没有识破敌方诡计,曹操等人决计撑不到曹仁回来的时候。

而现在的局面,说不上比原著更好,还是更坏。

比原著好的方面是——荀彧来得更早,识破奸细投毒的时机恰到好处。而曹操假装受伤、让部曲装病、放火诱敌等一系列筹谋占尽了先机,甚至还有余力反过来围杀敌方。

比原著恶劣的方面则是——城西即

()•(o)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缝纫机?”

“……何为缝纫机?”虽然听不懂,但郭嘉已经隐约意识到了不妙。

“我是曹氏关押在温县的囚徒,正在服役,”

顾至搬出应付荀彧的那套说辞。

他看出了郭嘉的打算,对此并不排斥,只是……他不喜欢跟着旁人的节奏走。

“你若要认我为‘统帅’,怕是要一起在曹营内搬砖。”

郭嘉只是短暂地一愣,便愉快地应下:“好呀。”

他状若一本正经地分析,

“人前你当我的统帅,人后咱俩一起当伙头兵,多年后也是一桩美谈。”

话语终结者第一次遇到“已读乱回”还能回得很愉快的对手。

为了不给对方加餐,顾至没让郭嘉继续“愉快”,打量着他的马。

“这马是你从哪抢来的?”

郭嘉所骑的一看就是战马,比一般的战马还要略高一头,并不适合郭嘉这般稍显体弱的士人。

何况,马颈前的褡裢上还放着长弓与箭矢,看那长弓的制式,显然是正规的军用产品,比一般小兵所用的更长,更坚固。它的主人,至少是个中等将领。

“不是抢,是从一个好心的裨将那儿借来的。”

郭嘉睁着眼睛说胡话,看起来极为诚恳,

“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了。”

“你觉得我会信吗”——顾至眼中写着这样的意味,却没有说出口。

他只是微微一笑,伸手拿走马褡子里的长弓与箭筒:

“既然如此,我也借上一借。”

郭嘉:。

“郭兄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了。”

顾至满意地将战利品收缴到自己的身边,背着长弓与箭矢,驱马入城。

“先走一步。”

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郭嘉只花了一息便忽略了这件事,驭着马,跟了上去。

“我这山头也拜了,束脩也交了,想来是能受到将军的庇护了?”

听他把“借”来的弓箭当做束脩,顾至没有搭理。

他怕自己一回话,对方就能顺着杆子上爬,嚷嚷着要当他的弟子。

“别跟丢了。”

战马跨过障碍物,敏捷地赶向城中的曹宅。

……

温县,曹宅。

耗费了许久,曹仁率领的骑兵终于扑灭了曹宅前院的大火。

曹仁沉着脸,抹去脸上的黑灰:“找到了吗?”

“回禀将军,宅内空无一人。”

“将军,后院也没有。”

士兵先后汇报,得到的答案别无二致。

曹仁的脸色愈加阴沉。

他站在起火点附近,脚尖铲了铲地上被烧得发黑的木柴。

“那些放火的西凉兵呢?”

“有一些死在城西的巷子里,兴许是家主与夏侯将军动的手。巷子附近的城道也有西凉兵的尸身,还有火烧与马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那火可不是我们放的。”

小兵连忙叫屈,

“我们进城的时候,那火就已经烧起来的。至于为什么来温县……我只是个小兵,哪知道啊,是田将军带我们来的。”

曹宅那把火不是他们放的?

曹仁心中略松。

既然不是西凉兵干的,那么这火,极有可能是孟德的诱敌之计。既然是诱敌,几个子侄、嫂夫人恐怕早已转移,不会有性命之忧。

现在只要找到孟德与元让……

“什么人!”

身后传来几声怒喝。

曹仁等人回头,在东侧石道上看到另一支西凉队伍。

新来的西凉队伍人数更多,而且各个带着血腥之气,不知手下沾了多少鲜血。

两个方向的火把静静燃烧,明光交映。

这些西凉兵并没有像前一个队伍那样,看到曹仁他们就跑,反而狞笑着举刀。

“是曹军!杀了他们,将功赎罪!”

“杀了他们,给田将军报仇!”

“杀!”

此起彼伏的应和颇具声势。

粗粗一看,对面起码有三百多号人,是曹仁这方的三倍有余。

这群人各个带着嗜血的笑,仗着人数众多,没有丝毫惧意。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曹军利用诡计阻拦他们的去路,曹氏一族早就被他们杀光了。

哪怕他们耍诈杀了田将军与先锋队,却也不敢与他们交手,连巷子里被困的先锋队都没杀完,扭头就跑。

曹军何足为惧?敢回来就是找死。

骑军又如何?如此逼仄之地,他们怕是连上马都来不及,更不可能策马疾奔。

曹仁面色沉冷,同样杀意暴涨:

“速战速决,提防援兵。”

这一块地界本就挨着许多屋舍,不利于骑兵驰骋。再加上他们刚才追赶敌人的时候,进了更狭窄的区域,现在与敌人几乎挨着面,两边抵着墙,就算能上马,也发挥不出骑兵的优势。

更别提这些西凉兵人数众多,刚才一齐呐喊,声势浩大,很有可能把城内分散的其他西凉兵引来。

到那时,他们将会成为困兽。

“暂时弃马,从中路突围,寻找一处空旷的落脚点!”

“是!”

两支队伍战于一处,各有损伤。

狭路逼仄,士兵撞塌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土墙,挤到了民居的院落。

厮杀推攘中,院子的角落,一个底部破了个大洞的水缸被撞倒,一声短暂而稚嫩的尖叫从缸内传来,湮没在嘈杂的打杀声中。

曹仁杀敌的动作一顿,看向角落。

一个小小的身影跌出水缸,狼狈地倒在地上。

这里怎么会有孩子?

墨黑色的瞳孔骤然一缩,曹仁来不及细想,逼退临近的敌军,几个大步迈到水缸前。

不远处,杀红了眼的西凉兵瞥到腿边的小孩,毫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荀彧打马绕过几栋旧宅,刚看到屋顶上的顾至,还未来得及打一声招呼,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他意外地看向一侧——郭嘉正站在墙角的阴影处,笑眯眯地朝他招手。

在危机四伏的环境见到许久未见的旧友,还未生出欣喜之感,就已被担忧与顾虑牵制。

因为这边的动静,顾至循声望来。

荀彧朝他轻轻颔首,翻身下马,走到郭嘉所在的那一处墙角。

“奉孝为何在此?”

“路过此地,见到了这一场大火,便进来看看。”

郭嘉抓着白茅,往上方指了指,眉眼间俱是扬扬的笑意,

“这位小将军果然识得文若,我跟着他,便找到了你。”

“……”

荀彧失笑无言。

以他对顾、郭二人的了解,能走到一条道上,免不了大量的“交锋”。

他有一些话想说,但此时此地并非叙旧的时候。

“顾处士,现下可还是要从东城门走?”

荀彧说得委婉,顾至却已经听明白——夏侯惇将他说的那些话转达给了曹操与荀彧,并且为他加了署名。

荀彧没有询问“为什么走东门”,而是用商量的语气,问他“现在是不是还要继续从东门走”。

这似乎是一种下意识的谦逊与尊重,而非单纯的客套。

因为短暂的走神,顾至还未来得及回答,底下的郭嘉就已嘴皮子利索地接了话:

“自然走东门。东门不但有顾将军麾下的士兵,还有曹仁、夏侯渊两位将军带领的几千个江、淮健儿。”

听到“顾将军麾下的士兵”这几个字,荀彧眼底有笑意一闪而过。

幸而主公不在此处,若不然,听到这八个字,他的神情定然难以言喻。

抹去这个有些许不妥当的想法,荀彧恍然明悟:

“原是如此。”

难怪,在明知东门城外也有一支军队的情况下,顾至还建议他们走东门,应当是看出了那支军队的来历。

城外那一支神秘的西凉兵来势汹汹,曹操不愿在城中久战,只拼杀了片刻,就将这个重要消息告诉曹仁。

“几千人?”曹仁这才知道城外还有这么一个即将逼近的隐患,剑眉深深地皱起,

“不与这些兵痞子纠缠了,先出城,往东走,和我带来的军队汇合。”

他率着轻骑入城就是为了曹操,如今得知曹操与其他家人安然无恙,自然也不会恋战。

时间紧迫,众人解决了一批敌军,且战且退。

巷中的几百个西凉兵如同嗅到血味的鬣狗,紧咬着不放。

郭嘉瞥了眼周围收到命令,准备退走的各家部曲,转向右侧的屋檐:

“顾将军,要不要我接你下来——”

却见屋檐上空无一人,顾至早已无影无踪。

大队伍的最前方,通往东城的石道上,顾至勒着马缰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仅是轻微的地震便引起了大片的倒塌,险些将曹操仅存的几十个亲信全部送走。

先被“投毒”,后被火烧,接着又承受断壁之重。

原著前期的曹操,可谓是多灾多难、命途多舛。

顾至不经意地想着,估算着原著中地震来临的时间。

虽然只是小地震,但还是提前防备一下为好。

带着发散的思绪,顾至将目光投向这座被黑夜吞没的城池。

温县篇的剧情,还算是他记得较多的一段。

剩下的篇章,能回忆起多少,基本都靠随缘。

就比如……原主的哥哥顾彦究竟是何时加入曹操阵营,又是何时叛离的。

他完全不知道。

依稀记得是在早期加入,又在袁绍死之前离开。

只希望不是这个时候。

还有戏志才与老徐……

想到还在村落借宿的老徐,顾至难得地沉默了一下。

他并不知道老徐去哪家借宿……也罢,有缘总会再见的。

略有几分虚渺地转开视线,顾至忽然感到身后传来一阵风,抬眼一看,曹仁正用左臂夹着一个孩子,与曹操一同策马,越过了他的坐骑。

“你从哪捞了个孩子?”曹操沉声询问。

自董卓作乱,迁都长安后,温县的常住人口死的死,逃的逃,本就没剩下几户。

前两日,因城中异动,荀彧又带着荀家的护卫在城中游走,对剩下的人家一对一地劝离。

城中仅剩的居民,差不多已经搬了个干净。

虽然……安土重迁,旧乡难离,难免有人会悄悄藏着,躲在不起眼的窖中,躲在被荒废的屋宅里,等待一波又一波的灾难离去。

那终究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曹操抹去面上的血,让动摇一瞬的心重新变得冷硬。

乱世洪流之下,每一个人都是在惊涛中漂泊的孤舟。

能顾得上自己,顾得上身边的人,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如何能救得了所有人?

他想劝曹仁将孩子放下,可看着那个与自己的幼子差不多高的小小一团,一时之间,竟说不出口。

曹仁没有回答,搂紧了怀中的幼童:

“……不妨事。先离开再说。”

接下来的一路格外沉默,夏侯惇率领精兵,在队伍的末端且战且退。

顾至挤在队伍的中前方,听着后方偶尔传来交战的声响,不合时宜地想起前几世的经历。

他所穿越的世界,大多是同人小说。每一个世界的人与事都格外真实,毫无虚构之感。

就连这种人性对抗的细节……所有人被时代裹挟的无力,都与现代世界如出一辙。

或许,在他眼中属于“真实”的现代世界,也不过是一本任人翻看小说,人类只是世界的耗材,为了演绎世界而痛苦地活着。

生老病死,皆尽佐料。

“顾处士?”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慢退后。

不到片刻()•(o),一支与他们穿着相似木甲的军队由远及近✱(五&六二)_[(.)]✱()•(o),浩浩汤汤地挤满了街道,一眼望去,竟看不到尽头。

三个小将心中既惊且惧,其中一人硬着头皮上前:

“我们是胡文才——胡将军的部下,敢问各位弟兄,是哪位将军麾下,为何而来?”

前方忽然传来一声低笑。

一个年轻而矫健的将军位于队伍的最前方,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三人。

“为何而来?”

青年将军低笑了片刻,笑意渐冷,

“你们几个,得到玉玺的下落,竟敢不向上汇报,怎的,想造反不成?”

三个小将惶恐,连连解释:“只是不实消息,尚未核查,不敢惊动贵人……还请将军明鉴。”

“得了。”青年将军略昂着头,并不正眼去瞧三人的狼狈之态,

“玉玺交出来,此事就算揭过。”

三个小将面面相觑,瑟瑟发抖。

“将军,不是小人们不识相,而是这玉玺——我们当真没找着。”

青年将军虎着脸,目光凌厉地逼视三人:

“当真没找着?”

“当真没找着。”

“也罢。”

青年将军收起傲慢之色,拎着长刀,挑起其中一人的下巴,

“你们可见过一个名叫‘顾至’的少年?

小将又惊又惧又茫然:“顾至?”

“对,顾至。”

青年将军从怀中取出一片白帛,让部将展开,给前排的那些士兵浏览,

“就是这个少年——面白隽秀,鲜少主动与人说话,武艺高强,颈间挂着黄色丝绦……”

三个小将所率领的士兵并非田将军的亲信,又别有目的,因此一开始就排在大部队的最后,被前排黑压压的士兵挡着,竟没有一个人见过顾至的样貌。

传阅完毕,所有士兵都茫然摇头,没有一人出声。

“你们都未见过?”

“并未见过。”

“不曾见过。”

……

全员否认的回答,耗尽了青年将军的最后一丝耐心。

他收起布帛,轻声下达命令。

“没用了,都杀了吧。”

“是!”

他身后的部将与士兵们齐齐领命,开始围杀西凉兵。

三个小将大骇,火光与血光之中,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恐怖的细节——

这些人身上穿着的甲衣,身上所佩戴的刀具,看似与西凉兵相同,实则有着很大的不同。

“你们不是董太师的部将,你们是谁——”

青年将军咧嘴一笑,横刀解决了距离最近的那个小将。

“去黄泉问个究竟吧。”

小将瞪着眼倒下,朦胧的火光刺痛了他的双目,映入眼中的黑色旌旗,绣着金色的,带着云纹的汉字。

“张”。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张……在附近一带游走,又有着庞大军队的,莫非是黑山贼的首领,张燕?()•(o)

小将悄无声息地倒地,未能将这个疑问诉诸于口。

⅛想看积羽成扇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吗请记住[五六二]的域名[(.)]⅛()•()

他身后的士兵一个接一个的倒地,这些曾经恣意屠戮平民的伥鬼,最终死在其他人的恣意屠戮之下。

青年将军冷漠地看着这一切,没有丝毫恻隐。

“主道被断壁乱石阻断,想来曹操他们,已经从另外两个城门逃出生天了。”

旁边的李大目小声开口,青年将军只是支着颌,懒懒点头,示意自己听到了。

李大目摸不准主帅的想法,不好再开口。

青年将军——张燕忽然睁眼。

“去看看志才醒了没。”

李大目领命而去。他知道主帅对这位士子的看重,故而亲自前去,并未派遣旁人。

没过多久,李大目回来了。

“回主帅,他还在昏迷着,口中仍然念着‘阿漻’……‘漻’什么的。”

张燕望着一地的狼藉,神色未变。

“从北门走,绕城一周。”

曹操他们走得再快,也多少会留下一些痕迹。

既然玉玺的传言是假的……

“总不能白跑一趟,”

张燕喃喃自语,驭马踏过一片殷红,

“走,随我出城,去寻顾至。”

士兵们领命,往北门的方向疾行。

……

曹操等人出了城,先是遇上了守在附近东城的夏侯渊,随后,又与城外的新兵、曹仁带来的江、淮健儿汇合。

那些紧咬着曹操不放的西凉鬣狗们,一看到如此众多的军队,全都哑了火,悄悄退走了。

曹操带着大部队来到荒郊野岭,进入山林,与在此等候的曹昂汇合。

“先在林中休憩一晚,等到天亮,再去接阿猊他们。”他让曹昂放宽心,原地扎营,带亲信去清点人数。

扎营期间,曹操下了马,先是郑重地谢过荀彧,又走到顾至身前。

“今夜危机,多亏先生施以援手。”

曹操神色肃然,并袖一揖,

“未曾想到,先生竟然还有行兵布阵之能——”

曹操话还没说完,就见顾至忽然面色一白,晃晃悠悠地从马背上滑落。

他的双脚稳稳地站着,却“羸弱”地靠着马腹,一副力竭虚弱的模样。

曹操先是唬了一跳,但看到顾至那看似虚弱又不完全虚弱的模样,不知为何,竟觉得格外的眼熟。

“……”

这……

不应该,不能够吧?

【作者有话说】

三合一,超级大肥章!一口满足!

接近一万三的字数,我厉害吧[可怜]

PS:本章多出的三千字是感谢营养液5k的加更哦[奶茶]

【作者有话说】

[猫爪]推推基友的预收《[西汉]给霍去病当弟弟的那些年》by醉酒花间

*

霍昭穿到西汉,家住河东郡平阳侯国。

父亲官职不高但稳定,母亲外柔内刚持家有方,兄长严谨细致稳重端庄,小小年纪就透着家中顶梁柱的气场。

他觉得他们家是这个时代中平平无奇的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虽然穿到古代很倒霉,但是家庭和睦气氛还挺好。

直到那一年,冉冉升起的大汉将星霍去病被皇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出击匈奴,路过平阳时被河东太守迎至传舍设宴接待。

年轻的骠骑将军不计前嫌跪在霍爹面前,“去病早先不知是大人之子,不曾在大人身边尽孝,望大人见谅。”

霍昭:???

霍昭震惊看着一脸懵逼的老爹,瞳孔地震!

霍去病啊!!!

第22章·照拂(内含小剧场*2)\\x\\h\\w\\x\\6\\c\\o\\m(x/h/w/x/6/点看)!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