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大小子点头,跑到人群里巴巴就是一通说,然后钱有福便发现好些人直接走了。
“哥,你怎么办到的?你跟他说了什么?”钱有福好奇的问。
钱有德:“我说两日后,我会在衙门门口讲学,总共就两百个名额,先到先得,去晚了就没了。”
“原来如此,难怪”他刚刚看到好些读书人都匆匆忙忙离开了,现场一下子空了很多。瞧着总算没有那么危险了。
没了危险,钱有福笑笑,把跟族长、本地乡绅等应酬的事扔给他哥,回身去扶他爷出来。
秦慕歌扶着李氏笑着跟在钱有福身后。
其他人跟在他们后面也鱼贯而出。
等人都出来了,钱有德引着族长等人过来,两边又寒暄了会儿,见钱有福面有疲色,理正等人很快放行,由着堂伯过来引着他们登上早已候在边上的马车。
“刚刚好像没见镇上衙门那边的人?”
倒不是钱有福摆谱,非要让镇上衙门的人过来迎接,而是这种情况,一般府衙那边的人都不会缺席。更何况,因为他们几个,淮安府一系许多官员都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钱有德点头,“我刚刚问了周夫子(山南村的周童生),周夫子说老父母很不巧昨天病了。”
“这病的可真巧,整个衙门都病了?!”钱有福两根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轻笑。“回去问问,二叔公他们怎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6/10页)
把人得罪了吧?”
第167章
“衙门那边?这事,说起来还要先说钱家祖坟冒青烟这事……”
“?祖坟冒青烟?”真假的?不是“跟这有关?”钱有福诧异。
大爷爷点头,“你跟你哥中进士之后,我们上山祭祖,确实看到了祖坟冒青烟。只是不知道消息是谁传出去的。还叫那位知道了,正好那边离得不远就有一块地,那位就把主意打到了这块地上……”本来那位如果按着正常的流程来买,他们可能咬咬牙也就卖了。可来的人,溜溜哒哒半天,半句不提钱字,明显是想让他们白送,家族刚刚出了两个进士,心里有底气的他们当然不乐意。
后来来的人看他们态度强硬,没办法只能松口,可是对方掰扯来掰扯去却只愿意出原价,还在外面到处散布谣言,说他们就是为了卖地才故意涨地价,他们钱家借着两个进士的名头吸乡里的血云云。
这让钱家如何能不气?再一查消息竟然就是从衙门里传出来的,他们肺都快气炸了。
只是真正的主角——钱有福兄弟俩没回来,他们也知道钱有福他们这段时间在府城是处理府城的产业,怕耽搁了两人的事情,也就没让人特意去府城说这事。谁能想到,那位今天竟然连码头都没去!
“那位是什么来头?自打来了咱们这,这官做的如何?”这两年忙于在府城备考进士,钱有福兄弟俩回来的少,对这位后来的父母官了解的不多。
“那位?什么来头不清楚,反正那就是个老油子,万事不管,有人去报官都不予理会,相比咱们这前面几位父母官,差远了。”提到那位,旁边堂伯忍不住吐槽。“去年夏天这边不是水有点大吗?山北村那边好些田地都被淹了,要是前面几位父母官。人家大人肯定会带着人亲自过来看看,受灾严重的还能得点东西。这位好,这事报上去,就只来了个衙差,转了一圈就回去了,屁话都没一个,还敲了几家好几两银子。”
钱有德蹙眉,“这事没人去衙门上报吗?”前面几位父母官在的时候,他记得衙差下来是禁止索/贿的,让大人知道不仅银子要还,还要被打板子的。
“怎么没上报?可压根没用,不仅没用,那上报的人还被打了一顿。后来才知道,那去索贿的人原来就是那位带过来的。”
“啥?”钱有福大受震撼,还能这样?再细想想,才惊觉那位着实是个人才,让人去索贿,事情不闹出来,收到手里的真金白银都是他的;事情闹出来,他可以直接推说自己不知情,然后把那人推出来当替死鬼。
想到此,钱有福下意识转头看向他哥。
显然,钱有德也想到了这茬。
再一细问,得知那人每次索贿金额都不高,钱有福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钱有德:“这事我先让人细查一下,如果确有其事,我来给知府大人写封信。”
他们以后虽然不会继续待在这,家里人却是要在这继续生活的。留个这样的人在这做父母官,钱有德实在不放心。
钱有福:“那我找人问问那位什么来头。”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钱有福都被吓了一跳——盖因他托人查出来的那位与堂伯及众多青山镇人口中的那位性格实在南辕北辙。
“这人,不会是假冒的吧?”上辈子听过不少这种故事的钱有福看着手里的两份资料,心里一个劲嘀咕。
为了验证这一点,进士牌坊落成那天,钱有福特意让人往衙门里送了张帖子。
“何必呢?如果你有怀疑,直接你的怀疑告知知府大人就是了。反正以他们收集的资料里那人犯下的渎职、索贿、强抢民田、强抢民宅等罪名,那位肯定会被贬官的。”至于是不是本人,往那人老家去一趟查查就清楚了。
“我就是有点好奇。”这种故事听了不少,他还是第一次真遇上这种事。“哥,你难道就不好奇吗?”
“好奇”钱有德点头。
八卦之心世人皆有,所以到了进士牌坊落成那天,钱有德还是特意注意了一下那位。
怎么说呢?可能是心里已经有了预判吧?那走路姿势,一举一动,确实哪哪看着都不咋像个真正的读书人。
待寒暄的时候几次故意提起读书时候的事,发现都被对方岔了过去,钱有德心里便也有了底。
“哥?如何?”看钱有德跟那人接触完,钱有福凑过来,朝他哥眨眨眼,悄声道。
钱有德:“你应该没猜错。”那人估计真不是本人。就是不知道这人究竟怎么做到的?要知道这年头虽然没有人脸识别设备,户籍制度什么的还是很严格的,更何况这人还是顶替他人出来做官?
“等后面看知府大人查证的结果吧?”
钱有福转过头看看那人,想到什么,笑着走上前,“大人。”
“小钱大人。”看到来人是钱有福,对面人虽然面色明显不是很好,却还是忍着客气应酬。
钱有福看着对方的样子,心下好笑,面上却依然一副对于对方能来很感激、与有荣焉的样子。
可能是钱有福的态度对方很满意?钱有福提出想请对方留下一副墨宝供大家瞻仰的时候,对方虽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小事小事。”
“多谢大人。”
“小钱大人实在客气了。之前不知道小钱大人是这么有意思的人,要是早知道小钱大人是这样的人,之前我一定去码(头)……啊呸,不是,我的意思是早些登门拜访。”
钱有福笑着拱手,示意对方入席。
等钱有山把人引到席上坐下,钱有福这才有空寻个地方打量手里的字。
都说字如其人,其实这话是真的不假,这位写的字,一打眼瞅着跟之前的字确实很像,可是细看就会发现这位的字很轻浮很飘,这样没有城府,心浮气躁还容易骄傲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顶替他人做官的,钱有福真心好奇。
第168章
“等着吧,这事报上去,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毕竟涉及到顶替朝廷官员,影响实在恶劣,朝廷为了震慑,绝对会以最快最大的力度处置这件事。
果然,事情报上去不过两日,钱家这边在村里摆的三日流水席都还没结束,那边人就已经被押走了。
又几日,万事俱备,吉时吉日,钱有福、钱有德作为钱家多年以来出的第一对进士兄弟,跟着从二叔公手里接过族长接力棒的阿爷一起给祖宗献上三牲祭品及祝词,祈求祖宗保佑。
为了以示重视,钱家这次祭祖还特意请了鼓乐,办的可以说是十分热闹隆重。
祭祀完,有一个给族人们分享祭品的环节,钱有福跟他哥钱有德作为现在钱家地位最高最有福运的人,被他们阿爷委以重任——给族人们分祭品。
然后,穿梭在众人之间的钱有福就从钱有山等人口中得知了顶替事件的最新进展——他们之前那位老父母顶替那官职并不是像钱有福之前想的那样偷来的抢来的,而是他亲弟弟的。
“亲兄弟?”这个发展钱有福着实是有些没想到。
钱有山点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7/10页)
然后给钱有福说了一个平常而又离奇的由家里老娘极度偏心酿成的大悲剧。
“阿福哥你是不知道,那婆子有多狠,为了让小儿子顶替长子出来做官,竟然亲手把大儿子的两条腿给打断了,把大儿子困在家里,几年都不让大儿子出门。你说她到底咋想的?哪个儿子做官对她来说不是都一样吗?大儿子考上了就让大儿子出来做官呗?干嘛非得要小儿子顶替大儿子出来?”
“可能是偏心吧?或者这当娘的控制欲比较强,大儿子比较有主见,不如小儿子听话。”让小儿子当官,她能得到的比大儿子当官更多,“亦或者二者兼有。”
钱有福摇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什么人都有,他更疑惑的是,这样一个人,之前怎么会允许大儿子一路考科举中进士。要知道考科举前期是要投入很多钱的。
“因为那时候上面有人压着她吧?他们说那时她丈夫、婆婆都还在呢。对方态度转变是她丈夫、婆婆去世之后发生的”诶?这怎么越说越觉得这老婆子像是后娘不像亲娘呢,钱有山挠头。
却不知,他无意间其实猜到了真相,只不过这事爆出来的比较晚。钱有福他们这时候并不知道。
所以大家凑一起,没事也就讨论一番那老婆子到底为啥这么做以及朝廷会怎么处置这么一家人。
钱有福在这边待半天,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感觉好像走到哪儿都在议论这事。
回到家,秦慕歌竟然也问起这事。
“你也知道这事啊?这事儿传的这么快吗?”不是今天才传到村里吗?怎么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了似的?钱有福奇怪。
秦慕歌好笑,“这不就是老话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你太小看大家八卦的能力了,这种事传的快着呢。”说完随手将个打湿的帕子扔到了钱有福手里,嗔怪道,“好不容易回来了,你快洗洗,歇会儿吧?晚点,你那几个朋友不是还说要约你去后山吗?”
“你去吗?”秦慕歌嫁过来两年多,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府城,青山镇很少过来,即便过来每次也就少少待几天,别说后山了,就是这村里,她都不熟。
今天难得有空,钱有福想着正好带她四下转转,也熟悉熟悉。
“我也去?!那边都是你好友,而且你们是去做正经学问的,我去的话会不会不太合适啊?”
“不会”钱有福笑着摇头,这一点他早就考虑到了,“小胖、阿继、周元他们几个也都会带嫂夫人一起过来。”
“那我跟你一起去。”秦慕歌还是挺喜欢出门的,一听这话,立马欢快的应到。而后立时开始招呼着喜鹊、画眉去厨房准备小点心。
用她的话说就是:好不容易见到嫂子们,她作为东道主,可不得准备点东西好好招待她们?!以后这几位可都是她要经常打交道的。现在就把关系处好了,以后相处起来也舒服不是?说不得几位嫂子尝到了她的手艺,等去了京城还会光临她那小店呢。
“一定去,一定去。我活了十来年还是第一次吃上这么宣软香甜的糕点呢,弟妹太厉害了。等去了京城,我可得多去几趟。”周元媳妇笑的爽朗。
秦慕歌也大方回,“嫂子尽管去,报我的名,给嫂子打折。”
第169章(二合一)
秦慕歌这边女眷们说的开心,钱有福这边气氛一开始则要严肃一些,小胖、阿继再过些日子就要往金陵去参加乡试,积攒的问题有点多,一上来,两人就给钱有福、周元扔出来一堆问题。
好在这些问题,对于现在的钱有福、周元
来说都不难,两人很快就帮忙解决掉了。
解决完,几人说起这次钱有福、周元中进士打马游街以及考试过程中的趣事,气氛这才热闹起来。
“对了,阿福,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跟阿继商量好了,这次乡试若是能取中,就去京城念书了。”到时候,他们三个就又能一起了,小胖高兴道。
“真假的?”钱有福大喜。
“真的。”阿继笑着点头。
“伯父伯母终于想通了?”
之前钱伯父不是一直觉得阿继身子虚,压着阿继不让阿继太过用功,生怕阿继熬坏了身子吗?
“这个说起来,还多亏了阿福你跟阿德哥呢。”
本来嘛,在他爹看来,他们这样的出身能考个秀才、举人已经顶天了,再往上考也没什么更大的上升空间,自然不太愿意他太耗心思在上面。可是这次阿福、阿德哥同时中进士做了官,彻底颠覆了他爹的认知,也把他爹给刺激的够呛,所以嘛,嘿嘿,他爹就同意了。
“还有一点。”小胖凑到钱有福耳边嘿嘿笑着补充,“阿继他媳妇怀上了。”有了小孙孙,阿继这个亲儿子,自然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啥?这就怀上了?钱有福震惊的瞪大眼,上下打量阿继一番,然后戏谑的朝他伸出大拇指,“厉害,没想到我们几个里面,你最先要当爹。”
钱继挠挠头,脸上难得露出几分赧然来,“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他一开始也以为还要过几年来着。
“几个月了?”
“三个多月了。”
“刚三个多月你就敢让你媳妇出来?”万一磕了碰了,可不是小事,周元不赞同的摇头。
钱有福也觉得不妥。
钱继无奈,“我本来也不想让她来的,可是她自打怀上,就没被允许出过门,在家里实在闷得不行,我怕时间久了她闷出病来……而且我也问了大夫,大夫说满了三个月可以适当出门,才带她过来的。”
出门的时候,他娘虽然有些欲言又止,知道是跟阿福他们一起,最后也没说啥。
“这次就算了。下次还是要多注意点,毕竟是头胎。”钱有福拍拍钱继肩膀。
钱继连连点头,“好了不说这个了,说说你们接下来的官职吧?阿福你去了翰林院,以后能见到皇上吗?”
“这个”钱有福看看目光灼灼看过来的三人,想了想笑着道,“可能?带我的楚侍讲确实跟我说了以后可能需要面圣,让我注意面圣礼仪。但是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还要等我这次回去才能知道。也可能见不到,翰林院里面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面圣的。这种机会,一般大家都会抢着来,我一个新人,估计抢不过其他人。”
小胖、阿继、周元三个点头。
周元还叮嘱钱有福,“也别太早出头,新到一个地方谨慎点先看看情况总是没错的。”反正等他进了国子监,他就打算先看看情况,看看上面都是什么性子再计划下一步。钱有福那边关系到皇上,可能还会涉及到几个皇子,甚至夺嫡之争,就更需要谨慎了。
钱有福笑着点头,“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愉快的聚会时间很快结束,接下来一段时间,钱有福又跟他哥去几位亲近长辈家拜访了一通,接了几场专门宴请他们的帖子,然后去族学那边给族学里的孩子们讲了两天学,就到了他们出发离开的时间。
在的时候不觉得,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对这片土地,他还是有挺多不舍的。上了马车,看着山南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8/10页)
的身影一点点在视线里模糊,钱有福低声呢喃,“再见了山南村,希望我下次回来,会更好。”
“会的,肯定会的。”秦慕歌看着钱有福略有点红的眼圈抿唇,握着钱有福的手附和。
等到了码头,从马车上下来换船,钱有福的眼圈就更红了,因为他这一上船,就真的走了,接下来可能会很多年都见不到他爷他奶了。想到这,钱有福甚至几次没出息的落了泪。
“好了好了,奶的乖孙呦,不哭,不哭哈。想奶了就回来,啊?奶一直都在。”
“奶,你跟我一起去京城吧?”
“是啊,娘,你跟我们去京城吧?让我们也尽尽孝。”钱大伯、钱大伯娘也红着眼圈在边上跟着劝。
“瞎说啥呢?之前不都说好了吗?我跟你们爹就在家里待着,说好的哪能变卦呢?”
老太太红着眼圈,一边自己擦眼泪一边给钱有福擦眼泪。“好了好了,不哭了啊,我乖孙这可是去做官呢?多大的喜事啊。可不能哭。”
“好了好了,都别说什么了,赶紧走吧,时间也不早了,别叫人家船等。”旁边钱存贵拍拍红着眼圈的大孙子、嚎啕大哭的曾孙子,歪头抹了把泪,绷着脸把人往船上撵。“阿福,还有老大、老大家的,你们也都是,赶紧走吧,别在这招我跟你们娘、奶的眼泪,快走,快走。”老爷子挥手。
钱长林还想上前跟他爹说几句话,周氏看看老爷子、老太太,担心两个上了年纪的人情绪上来,回头有个什么不好,赶紧把人拽住,“你可得了吧,可别再上前招爹娘了。”说完,周氏还不忘给旁边的妯娌吴氏跟老三钱长鑫使眼色。
两人接收到周氏的眼神,再看看老爷子老太太这边,赶紧上前劝。
秦慕歌、陆氏也很眼色的上前拉钱有福、钱有德,如此,总算是把依依不舍的爷孙、奶孙几个分开了。
等上了船,钱有福看着两个年迈的老人,膝下一软,直接在甲板上朝着钱存贵、李氏的方向跪了下来。
钱有德等人跟着跪下,一家人齐齐给钱存贵、李氏磕头。
下面站着的钱存贵、李氏看到,一时间老泪纵横。
尤其是老太太,口里喊着‘我的乖孙呦’,嚎啕大哭。
旁边人见了,心情都很是触动,就更不用说船上的钱有福等人了。一直等船开出去很远,钱有福才慢慢缓过来,却又很快迎来跟他哥、他爹、他娘他们的分别。
这次,钱有福没哭,只是在钱有德他们下船的时候,上前跟他哥、他爹、他娘还有他大小侄子都抱了抱,又拜托他大嫂帮他照顾爹娘他们。
“什么帮不帮的?难道爹娘就不是我爹娘?我们照顾爹娘那是应该的。放心吧,我跟你大嫂一定会照顾好爹娘的,你们在京城也照顾好自己。有事情,可以去问问秦大人的意见,也可以去宁平伯府找我岳丈,之前在京城的时候,我跟岳丈打过招呼了。”
钱有福点头,“你们到了平原县那边也一样,有事情给我写信,我虽然才进翰林院,却也是可以上接天听的,有事也许我能帮上忙。”
钱有德笑着拍拍钱有福肩膀,“放心吧,不会客气的。”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本来就应该守望相助,也不需要客气。说完见时辰不早了,兄弟俩都没有再拖沓,钱有德直接带着陆氏等人下了船,钱有德站在船头,一直等人看不见了,才跟秦慕歌一起回了船舱。
“你要是心里难受,我借个肩膀让你靠靠?”从京城孤身远嫁到淮安府,秦慕歌是知道那种跟家人分离的难受的,把画眉、喜鹊打发出去后,走到钱有福面前,拉着钱有福手主动道。
钱有福抬头看着秦慕歌,看到她眸子里溢出来的满满的关心,笑了笑,一伸手,就把人抱到了膝上坐下,却没靠在她肩膀上,而是就这么跟秦慕歌说起很多他小时候的事情。
“那时候感觉一辈子都不会跟爹娘、我哥他们分开。”可事实却是,他才十八就要跟家人分开,独自带着媳妇去京城闯荡了。“怕吗?你夫君我初入官场,一点根基都没有,就算是参加个夫人间聚会,可能都不能给你撑腰。”
“不怕。”秦慕歌笑着摇头,“你忘了,我可是京城长大的。”京城什么样子,那些夫人聚会什么样子,怎么跟她们周旋既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又不会得罪人被人算计,那一套她熟悉着呢。“不用你替我撑腰,你只要好好做你的官,好好的,就是我跟孩子的底气了。”
“孩子?你有了?”钱有福一个激动,整个
人抱着秦慕歌直接站了起来。
“还不确定呢。就是,就是有点感觉,好像是有了。”
“那还等什么?叫大夫过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为了这一路上安全,钱有福是雇了个随行大夫的。“你先坐这等着,我这就去叫大夫。”
说完,钱有福也不等秦慕歌反应就飞奔了出去。
“如何?”叫来大夫,钱有福便焦急的等着大夫的摸脉结果。
中年大夫捋着胡子摇头,“确实有点像滑脉,不过日子太小了,不能确定。最好再等个十天半个月再看。”到时候应该能更准一点。“另外,为安全计,这段时间,夫人切忌劳累、房事,吃食上如果可以的话,也尽量品类丰盛一些。”
“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你等等,先别说,我拿个纸笔记一下。”
第一次当爹,钱有福多少有点紧张,不仅把大夫说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全都用笔记了下来,然后记在了脑子里,还每次吃饭、睡觉,甚至秦慕歌稍微动一下都要在脑子里翻一遍秦慕歌有没有做什么禁忌的动作,吃什么不合适的食物。
搞得本来不怎么当回事的秦慕歌都很紧张。
到后面就连画眉、喜鹊这些身边人都受了影响,在船舱里走路都蹑手蹑脚的,做点说点什么更是不敢大声。有时候说个话,跟演哑剧似的。
直到两天后,钱家大伯娘闲着没事过来找秦慕歌这个侄媳妇说话,看到喜鹊跟画眉比划。
钱家大伯娘奇怪的问道,“你们俩这是干啥呢?嗓子坏了?”
喜鹊、画眉连连摇头,然后看看秦慕歌,在秦慕歌点头后,把她家主子可能怀孕了,身边不能太吵,所以她们才这么交流的事说了。
“啥?”钱家大伯娘刚喝到嘴里的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看看三人,确定三人不是开玩笑,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哎呦,娘嘞,哪来的三个好玩的小娘子,你们这都听谁说的?哎呦,娘嘞,乐坏我了。”
秦慕歌三人互相看看,都不知道钱家大伯娘在乐什么,“难道我们做的不对吗?可是这话是大夫说的呀?”大夫应该不能说错吧?三人疑惑。
钱家大伯娘笑着摇头,“也不能说你们不对,但是人家大夫的意思是让你们不要太吵,就是不能说话跟打雷似的,不能尖叫那种,可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真要半点声音都不能有,谁能撑得过十个月啊?那还不得闷死?”
“是啊是啊”这几天被人管着,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做,秦慕歌是真的觉得很闷。这会儿从钱家大伯娘这个生了好几个孩子的经验人士口中听到其实不用这样,连忙讨教经验。
钱家大伯娘也乐得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9/10页)
,就这么一个说,几个听,这孕期小课堂一下子就进行了大半个时辰,直说的钱家大伯娘两碗茶喝完想要去出恭才停下。
然后等钱有福再回来,秦慕歌三人这边气氛就完全变了。
“这么高兴?”钱有福诧异看向秦慕歌。
秦慕歌连连点头,然后巴巴的就把刚刚钱家大伯娘说的那些跟钱有福说了,末了还幽怨的道,“人家大伯娘都说了,就是怀个孕而已,根本没有那么多要注意的地方,只要稍微在意一下就行,我们太小心翼翼了。”
钱有福闻言尴尬讪笑,“是吗?那个,不是那什么小心没大错嘛,大伯娘那是经验之谈,我们没经验肯定要多注意一些的,你说对吧?这样,下次如果你觉得不舒服,说出来,咱们咨询一下大夫看看能不能调整好不好?反正以你高兴为准,如何?”
“这还差不多。”秦慕歌高兴了,又欢快的跟钱有福说起钱家大伯娘说的种种,晚些时候,又高高兴兴用了一大碗新鲜美味的鱼肉馄饨才依偎在钱有福怀里美美的睡去。
“呕……”
翌日钱有福刚睁眼,就听到旁边一声剧烈的呕吐声。
钱有福连忙爬起来去看秦慕歌,就见秦慕歌正趴在床沿上干呕。
那样子,看着极其痛苦,且一次还不算结束,钱有福这边刚下床给她取来白开水湿帕子让她漱了口,擦了嘴,结果东西还没送回旁边桌子上,秦慕歌就又干呕了起来。
钱有福虽然猜到这可能是孕期的晨吐反应,还是赶紧给秦慕歌披了件衣服在身上然后让画眉去请大夫。
果然,大夫过来把了脉之后给出的答案就是秦慕歌这是怀孕了,这就是很多孕妇怀孕初期都会有的晨吐反应。
“那可有什么缓解的办法?”
“可以找一些酸梅子或者做些孕妇爱吃的酸汤给夫人试试。”
酸梅子?这船上能有吗?
钱有福蹙眉,问了一圈果然没有,酸汤倒是能做,但是效果好像并不是很好,中午的时候喜鹊试着做了让秦慕歌试了试,结果秦慕歌闻到那个味,吐的情况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了。
“这可怎么办呀?”喜鹊、画眉两个日常照顾秦慕歌的看到秦慕歌这样子急得团团转。
钱有福也很急,可是急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他想想只能跑去隔壁找大伯娘求助。
钱家大伯娘赶紧过来看了看,看到秦慕歌吐的那样子很是心疼,不过要说治孕吐,她能想到的也就只有喝点生姜茶,或者在嘴里含块姜片。
“含姜片?”姜片的味道难道辛辣,直接含嘴里,她们主子能受得了吗?喜鹊、画眉有点犹豫。
钱有福却是已经准备上了。出发前考虑到路上不可避免的会吃鱼,特意准备了不少姜,现在这时候正好能用上。
“来,快试试。”
“这是,生姜茶?”
钱有福点头,以为秦慕歌怕喝姜茶,轻声哄道,“别怕,我特意没放太多,里面还放了蜂蜜调味,味道不是很重。”
秦慕歌点头,在钱有福温柔的劝哄下,乖乖喝下了大半碗。
“如何?还有没有想吐的感觉?”
“好像,没有?”秦慕歌也有点不敢置信,睁着大大的眼睛看向钱有福。
两口子都因为秦慕歌喝了蜂蜜姜茶后没有再孕吐而感到震惊又欢喜。
于是接下来一路上一直到他们进京,秦慕歌每天都会喝上两碗钱有福亲自煮的的蜂蜜姜茶。
“说来也是神奇,奴婢跟喜鹊也都动手给主子煮过,可是都没用,只有姑爷亲手煮的才有效。”
“真的假的?”秦家大嫂满脸好奇,“你们煮的难道还有什么区别?配方不一样?”
“都一样,用的姜多少,加多少水,甚至加多少蜂蜜都是一样的,可好像(这孩子)就是能分出来。”秦慕歌低头看了眼还没显怀的肚子,笑着道。
“这么神奇?!”秦家大嫂震惊。
秦母为女儿高兴的同时又有点担心,“阿福现在怎么说也是个翰林院庶吉士,你天天让他一个大男人亲自下厨给你煮姜茶,他会不会不高兴?要不趁你回娘家住的这几天,就先暂时停了吧?”
既然这么些天都没孕吐过了,可能孕吐的时间已经过了。
秦慕歌瘪嘴有点不乐意,可她也知道她娘这是为她好,毕竟就像她娘说的,这世上夫妻谁也不敢保证永远都能情浓,情浓的时候,固然千好万好,等那份情淡了,原本的那些好,可能都会成为罪过。所以情浓的时候克制,情淡的那一天坦然才是最好的状态?
“什么状态?”
这两天忙着收拾托大舅哥帮忙新买的宅子,并回翰林院撤销休假的钱有福疑惑的看向喃喃
自语的媳妇。总觉得他媳妇自打回了娘家,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的样子。
“没什么”秦慕歌捂嘴连连摇头,那欲盖弥彰的样子,让钱有福捂着嘴想笑又不敢笑。
老话说一孕傻三年,其他人不知道,他家这个,自打怀孕之后这智商好像真的下降了好几个等级。
第170章
“钱大人,下值了,还不走啊?”
“我这还有点东西没看完,看完就走。”今天是钱有福回京的第三天,也是钱有福销假到翰林院正式上班的第二天。
昨天回来之后,楚侍讲别的没跟他多说,只提了一句说是皇上这几天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找他们几个新进来的庶吉士给他讲经,让他好好准备。
就为了楚侍讲这一句话,钱有福昨天整整想了一天,如果皇上真的让他给他讲经他该怎么讲?
正儿八经跟个老学究一样讲,那肯定是不可取的,虽然稳妥,却也平白丢了一次很可贵的在皇上面前表现的机会。他必须得想个法子,既能保证不出格,又能够让皇上记住他,喜欢听他讲经。
只是这个法子,或者说这里面的度并不好把控,毕竟他对皇上的性子,喜好这些都并不了解。钱有福想了一天,又先后跑去请教了他师父现在的鸿胪寺卿黄大人跟他岳丈秦大人,才勉强定下一个大概的度,不过这个度是不是很恰当,现在还不好说,得见了皇上本人试过之后,看看效果才知道。
他现在在准备的是他到时候给皇上讲经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有意思、对朝堂事务可能会有一定启发性的的历史典故及野史故事。
有了这些,讲经的过程,能稍微有趣一些,不至于太枯燥让人觉得乏味不想听。
在写的典故写完,钱有福收笔,吹干笔迹后,把本子收到秦慕歌特意给他做的手提布袋子里(其实钱有福自己还是更喜欢斜挎包,奈何现在他的身份挎着个斜挎包实在不体面,只能无奈放弃),收拾好笔墨桌面,提着布袋子往外走。
这会儿已经过了下值时间,翰林院除了轮到今晚值守的人,其他都已经走完了。
钱有福一路出来,静悄悄的。
“钱大人,下值了?您家书童已经在外面等了有一会儿了。”
翰林院门口,看门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10/10页)
老爷笑呵呵跟钱有福打招呼。
钱有福一边把手里的袋子递给伸手过来接的钱有山,一边笑着回,“是啊,回了,李伯再见。”
“再见再见。”
“阿福哥,咱们现在回秦府吗?”这几天新家还没收拾好,钱有福一直跟秦慕歌住在秦家那边。
钱有福摇头,“明天搬家,我们先过去看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他媳妇现在是双身子,万事都得小心,万一有个不好就不好了。
钱有山点头,扶着钱有福上了马车,赶着马车就往东城桂花胡同这边来。
钱有福托他大舅哥买的宅子就在东城桂花胡同最里面,这边住的大都是跟他差不多的小官。
周元最近也在看宅子。
钱有福他们到胡同口的时候,正好和跟着中人过来看宅子的周元撞上。
“阿福?你住这?!”
钱有福点头,“就最里面那家,你过来这边是看宅子?这条胡同我记得好像没有空宅子了吧?”他回来第一天就跟大舅哥打听过,如果还有,他肯定会跟周元说的。
“有有,刚腾出来的”中人伸手指了指胡同口往里第二家,笑着道,“这家老爷子刚致仕,准备卖了宅子,阖家回老家去。”
“这家?”钱有福惊讶,这个他还真不知道,不过如果周元能买下这家的宅子也不错。两家离得近,走动起来也方便。到时候他媳妇闲的时候也能去跟周元媳妇说说话。
周元显然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在看完宅子布局,跟中人谈了价格之后就果断定了下来。
翌日休沐,新家那边这几天正好也收拾的差不多了,钱有福便赶在这天带着秦慕歌正式搬进了他们自己的小家。
宅子不算大,只有两进,格局跟府城的宅子差不多,坐北朝南,后院前院房子大小加起来一共有十五间,带了个花园。
“这花园里的花,你先看看,回头要是不喜欢,等明天开春的时候,咱们就都给换了。”
秦慕歌点头,扶着钱有福手在院子里来回走了几圈,越看越满意,“这屋里的摆设是你让喜鹊她们弄的?”跟之前在府城时差不多,都是按着她之前的习惯来的。
钱有福笑着点头,“你看看还有没有哪里不合心意的?不合心意,咱们就换。”
秦慕歌心里高兴,面上却嗔怪的白了钱有福一眼,“说的好听,你当家里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还不合心意就换?”
“钱当然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媳妇开心也很重要啊。再说,这地方咱们要住好些年呢,用的东西总得自己喜欢吧?”至于说钱,“买了这宅子还有些盈余,你不用为银子的事操心。”
怎么可能不操心?这可关系着他们一家日后的生计呢。“剩下的银子也就将将够在京城再买个小铺子,这边换了,回头万一买铺子的时候,万一银子不够了不怎么办?”
夫君现在做这个翰林院庶吉士,说出去很好听,可俸禄每个月只有四两银子,家里这么多人,开支这么大,没个铺子支应怎么成?
就算最后家里开销还是要她用她的陪嫁铺子收益来补贴,钱家这边明面上也得有个自己的铺子,不然京里那些喜欢闲磕牙的会说夫君闲话的。
秦慕歌想的多,心思也细,钱有福没想到这些,听了秦慕歌的话,看看秦慕歌的肚子,想到几个月后孩子出生,家里的开销会更大,只想着是不是工作之余做点啥副业,给家里添点收入?
其实认真说起来,有上辈子的经历在,钱有福他会做的东西还挺多的,各种菜谱、糕点方子、酿酒方子他知道的不少,除此之外他还会做包括手工皂、绒花在内的各种手工,会提纯花露。
只是都算不上特别精通,他也不清楚这辈子这些东西其他人做出来是个什么水平,要不回头下了值有时间的时候先去了解了解市场?然后如果能做,他再把这些再捡起来研究研究?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