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1 / 2)

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1/10页)

第161章

接下来就是准备殿试,期间为防止他们这些考生在皇上面前失仪,钱有福他们还特意接受了为期半天的专门礼仪培训,并得了一套统一的考生服。

钱有福几个一穿上,感觉整个人气质都提升了一大截。

微提着下摆,目不斜视走在宫道上,脚底踩着汉白玉,钱有福心里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跟在引导在太监身后进到殿内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旁边,知道皇上就坐在上面

,钱有福也不敢抬眼看,按着之前培训的内容,保持着微下垂的眼睑跪下行礼。

几百个人同时行礼,那动静本来就不小,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进宫见到皇帝有些激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喊出来,那声音震的钱有福耳朵嗡嗡的。好一会儿耳朵里似乎还有回响。

“起吧,开始吧。”

“是”上面一道听上去有些老态的声音响起,钱有福跟随众人一道起身,在旁边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开始答题。

殿试只有一道策问,可就这一道,就看的钱有福有点心梗,盖因他之前做过的殿试题题目都很短,大概也就一百来字这样,可是这道题题目却有足足三百五十多字。

虽说从‘经国之道、不讳言财……军需孔亟……度支未见充盈、施行尚鲜实效’这些词句中不难提炼主旨破题,可钱有福心里还是免不了吐槽。毕竟三百多字的策问题在这个时代是真心很少见。钱有福十多年寒窗苦读,这还是第一次见。

好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生财这个问题,钱有福之前特意准备过相关内容,心里已经有一些想法,所以倒也不紧张。

不过动笔之前,钱有福还是先深呼吸了几下,让自己有些紧张、兴奋的情绪平静了下来,才开始动笔。

因为有想法,钱有福这篇策问虽然前期理思路的时候有点慢,后面等思路理清楚了,需要写的要点,写的顺序也都确定后,真正开始写文章就快了很多。差不多只用了一个时辰,钱有福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完成了。

到这里还没结束,还得根据题目要求的字数做删改。

这一步是最难的,钱有福每次考试最头疼的就是这一步,因为真的很难改。

这次也一样,从两千多字要删改到八百字钱有福几乎用了跟写这篇文章差不多的时间才删改完。

期间皇上因为身体原因早早离开,代替皇上留下监考的太子殿下到他这边看过两次。

钱有福第一次等人离开了,才注意到,第二次倒是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但是上辈子早就习惯监考老师站自己身边的钱有福压根没太在意。

文章删改完,钱有福抬头看了眼时间,立马开始查文章里需要避讳的字。之后火速开始誊抄文章。一切行云流水,很是丝滑。

这让注意到这边情况的钱有德很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在经历了前人殿试落榜揭竿而起之后,历朝历代殿试就有了不成文规定,不会再淘汰人,可要是他弟殿前失仪,对其后续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一切结束,从宫里出来,包括钱有福在内,几人全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该说不说,这宫里虽说富贵是富贵,巍峨是巍峨,可连半棵树都没有,一点绿色都难见,也是压抑的很。

“也不知道皇上他老人家住的地方是不是也这样。”要是都这样,那这个皇帝当的,好像也没啥子乐趣。

“你想啥呢?怎么可能?”钱有福实在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先不说后宫是啥样吧,“皇家后花园知道吧?那里面可宽敞着呢,啥花草树木,假山楼阁没有?听说还有个很大的湖呢。这些都看腻了还能去京郊园子、河北行宫,这些地方景致更好,再不济还能下江南呢。”

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的快乐哪里是他们这些人能体会的?

周元:“好吧”看来他确实是想多了,不过“你刚刚说的行宫这些地方,你说我们有机会去吗?”

“有吧?每年皇上出宫避暑,不是都有随扈的大臣吗?”就是人不多,能够被皇上带上的,不是皇上的心腹就是特别有能力的。

周元点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翌日,所有人焦急忐忑的在殿外等殿试的最终结果。

终于,“开始了。”

随着钱有福一声只自己可闻的轻声呢喃,大太监快步走了出来,开始宣人。

首先是宦官出身的状元郎梁孟轩,而后是勋贵出身的榜眼王琦,最后是跟钱有福一样,不,应该是比钱有福家境还更不如的俊美探花郎周目。

这三人除了周目从原先的第五名提高两名成了探花郎之外,另外两人都还是原先的排名。

这让钱有福下意识以为其他人应该也没太大变动,他应该也还是会试时六七名这样,结果一甲三人名单宣读完,二甲第一人他就玄幻的听到了他自己的名字——钱有福。

“钱有福?”

“啊,臣,在”钱有福愣了一下慢一拍反应过来赶紧出列。

然后手上就被塞了一份厚厚的他们这一批进士的取中名次名单。

“?”钱有福疑惑了两息,今天突然有些短路的脑子才反应过来,他是第四名传胪需要代替大太监宣读后面两百多名进士的取中名单。

于是冷酷的读名单机器人钱有福立马上线。

“……淮安府青山镇张霖取中二甲第五十九名进士,淮安府青山镇钱有德取中二甲第六十名进士……淮安府青山镇周元取中二甲第九十七名进士……”

连着几个淮安府青山镇的进士念出来,不仅外面的其他新进进士们对这个地方有了印象,就连里面的皇上注意到都忍不住问起来,“这个淮安府青山镇到底是个啥地方?”一个小小的镇子一年竟然出了四个进士?

下面人也不清楚,最后还是对青山镇略有了解的太子站出来给皇上大概说了一下青山镇的情况,也算是给皇上解了惑。

第162章

“这么说来,青山镇这地方也算是人杰地灵了。”一个能出这么多人才的地方可不是人杰地灵吗?

太子笑着拱手,“是,但更多的还是父皇皇恩浩荡,青山镇历任主政官员、淮安知府大人仁心仁政,淮安府学诸位教授教谕教的好。”

没人不喜欢听好话,皇上捋着胡子笑着点头,完了转头看向此次二皇子逼宫造反时救驾有功的宁平伯,笑着道,“若朕没记错,前几年你家老六去的就是淮安府青山镇那边吧?朕记得当时考评还得了优等?”

“是”宁平伯笑着出列,“难为这么点小事,万岁您还记着,那小子要是知道,肯定高兴坏了。”

“哈哈哈哈”皇上大笑。

太子瞅着皇上心情好,听外面钱有福报名字才刚刚报到一百出头,笑着将他从其他人那听来的当初赵大人、陆家六老爷等几任青阳县令是如何在青山镇兴文教,又是如何把青山镇一个穷的吃不起饭的地方变成一个家家户户丰衣足食,一心向学这么个地方的,还有淮安府府学之前只有一个举人,后来在黄夫子等人的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2/10页)

力下,成为附近几府大儒最多的府学等事说给皇上听。

皇上听了频频点头,心里则思量着是不是把这几个人调过来填上前些日子二皇子逼宫造反朝堂上空出来的位置。

旁边众其他官员不知皇上心中所想,不过能在这里呆着的也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看皇上样子,就知道刚刚太子提到的宁平伯府六老爷、秦阳侯府黄先生等人接下来一定会得皇上重用,大多数人心里都在思量着是不是等会儿下朝先找宁平伯、秦阳侯喝上两杯。

三皇子、四皇子跟他们的人则在心里暗骂太子不要脸,为了讨好一直保皇派秦阳侯府、宁平

伯府竟然连太子的身份体面都不要了。

殿内,众人的这些复杂心思,殿外钱有福并不知晓,他还在口干舌燥的念名单呢。

等三百名进士终于全部念完,钱有福只觉得整个人嗓子都要废了。

“快喝点水,润润嗓子,呆会儿还有打马游街呢。”

宣读完,打马游街马上就要开始,钱有德心疼弟弟,找人给弄了碗茶水过来递给钱有福让他润润喉咙。

钱有福点头,立马接过抿了几口,让水在喉咙各处都缓缓滑了会儿,确保每一处都浸润到了,这才吞下。如此两三回,钱有福才自觉嗓子舒服了点。

“传胪传胪,快快快,打马游街就要开始了。”

前面在叫人,钱有福三两口把茶碗里剩下的茶水喝下去,跟他哥简单说了句话,便急急往前边跑。那里状元、榜眼、探花郎几个已经都在了,个个意气风发,红光满面。

“走了。”

前面几名到齐,时间也差不多了,队伍终于开动,一行人上马。

前面还好,没有太多人,围观的人还不多,他们还不用受太多罪。等后面到了街上,钱有福他们差点被花朵、荷包、帕子这些,以及震天响的欢呼声淹没。

这个时候,钱有福突然就有点想媳妇、爹娘、爷奶他们了,心里也有些遗憾,自己人身这么重要的时刻,她们作为他最亲的人竟然没能亲眼见证。

“阿福,钱有福……”听到有人叫自己,钱有福从出神中回过神来,下意识抬头,就见前面二楼一处窗户口,他师姐,刘二正兴奋的不停朝他挥手。

等钱有福经过窗下的时候,两人还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朝他仍花。

钱有福一开始以为是鲜花,还好奇这个季节什么花开的这么好还五颜六色的呢,伸手够到手里才发现,他们扔下来的压根不是什么鲜花,而是几朵惟妙惟肖的绒花。

“……”

“钱兄认识刘二啊?”榜眼王琦也是勋贵出身,跟同样勋贵出身的刘二是一个阶层的人,虽然一个是学霸,一个是学渣混的圈子不太一样,人还是认识的,没想到钱有福竟然也认识,且看这关系,好像还不差?王琦诧异。

钱有福笑着点头,却没多说什么。

王琦见此,只把这事放在心里,当着状元、探花郎的面也没再问。

只是旁边两人有没有注意到,钱有福就不知道了。

可能是注意到了吧?要不然,等钱有福他们又走了一段距离,看到楼上不仅秦府的人在叫钱有福,就连宁平伯府的也在叫钱有福,另外两人也不会那么惊讶。

甚至晚上琼林宴的时候,探花郎周目还特意端着酒过来试探钱有福。好在被钱有福四两拨千斤给绕过去了。

“之后如果你考去翰林院,他估计还会试探你。”

钱有德见人走了,端着酒杯过来跟钱有福道。

钱有福不以为意,“试探就试探呗,反正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见招拆招吧。哥你是不是喝多了?”脸看着有点红。

钱有德点头,刚刚皇上、太子过来祝酒,他一时激动喝的有点猛,加上后来旁边人过来敬酒,算下来确实喝了不少。

“你悠着点”这可是琼林宴,虽说皇上跟太子都已经离开了,万一宴上失仪总是不好。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后面不喝了,不会有事的。”钱有德对自己的酒量还是有数的。

“有数也少喝点,宫里的酒虽然喝着口感绵柔,好像不怎么醉人”,实则就跟上辈子的红酒、黄酒一样,“后劲大的很。”也不知道这酒是谁准备的。

“感觉出来了”钱有德苦笑,就他喝的那些,换成他之前喝的酒,头绝对不会这么晕。“其他人我估计也都已经发现了。”琼林苑里的新进进士之间端着酒杯互相敬酒的频率已经肉眼可见的降下来了。

第163章

“这酒也不知道是谁准备的”,也是够不长心的,这也就是大家反应比较快,没出漏子,这要是……

钱有福还没嘀咕完,就见旁边不远处,一个新进进士走着走着,那步子就开始飘,人也开始不稳了。

眼见着那人马上就要摔,怕真的闹出什么事儿来,回头大家都得受累,钱有福忙快走两步上前把人一把‘扶’住。

“多谢了,钱传胪”,身子控制不住倾斜以为自己就要在琼林宴上出丑,以后一辈子前途灰暗的邓垚吓的瞬间清醒过来,转头看到及时出手扶住自己的钱有福,朝钱有福露出感激的笑。

钱有福摇头,见对方已经没事了,松开手,就像没事人一样又回到了他哥身边。

却不知他这一次伸手,让邓垚有多感激,将来明里暗里帮了他多少次。也不知道,他这一举动被在暗处默默观察的皇上、太子的人看在眼里,传到两人耳朵里,在两人心里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琼林宴结束,接下来就是考(选)官,钱有福、钱有德、张霖、周元四人中钱有福跟周元都想留在京城,而且钱有福想试试考翰林院,钱有德、张霖则想外放。

几个人想走的路子不一样,接下来的半个月,也是在各自忙碌。

等钱有福这才考试结果出来,钱有德几人那边也都有了结果。

钱有福如愿进了翰林院成了翰林院庶吉士;周元进了国子监成了国子监典籍;他哥钱有德跟张霖则一起成了外放的县令。

只不同的是,钱有德因为有岳家宁平伯府那边出力,去的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张霖去的却是比较贫瘠的西北。

“阿霖,你决定了?就去西北,不再等等?也许会有更好的选择?”

张霖摇头,“不等了。”再等下去也不见得就能有更好的结果,“现在这个虽然在西北,却也不是在西北最贫困的地方,已经很好了。”张霖挺知足的。“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他们官职定下后按例有差不多两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回去祭祖并处理一些杂事,西北比较远,他想早点回去。

“就这两天吧。”钱有福开口,他明天去翰林院就请好假,应该后天就能走。“周元,你呢?”钱有福转头问周元。

“我跟你们一起。”

“那就都一起吧。”钱有德一锤定音。

翌日,钱有福换上官服开始自己的第一天翰林院上班。

体验嘛,还不错,学士大人很亲切,被安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3/10页)

带他的楚侍讲不知道是真好脾气还是笑面虎,反正初初看着挺好的。

知道钱有福想请假回乡祭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第一天上班也没给他布置什么工作。就带着他在翰林院各处转了转,熟悉了一下翰林院的环境,然后跟他说了一下他后面的工作——为皇帝起草诏书、为皇帝讲经等等。

说起来算是天子近臣,做得好,很容易得皇上重用,成为皇上真正的心腹。当然做的不好,也可能会像现在翰林院里很多老翰林一样在翰林院里默默蹲上一辈子。更甚者惹怒皇帝,得个悲惨的下场。

这一点,决定考庶吉士,进翰林院的时候,钱有福就有心里准备,因此楚侍讲跟他说起时,钱有福虽然面上表现的诚惶诚恐,其实心里并没有太大波澜。

想到再过半个月就能回到淮安府,见到媳妇、爹娘、爷奶他们,更是几乎半颗心都飞回了淮安府。

*淮安府府城钱家

钱有福兄弟俩高中进士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钱家人兴奋高兴之余,几乎是数着日子在算兄弟俩啥时候能到家。

秦慕歌也是每日翘首以盼,天天有事没事就让人去码头那边看看。

奈何一天又一天就是等不到人。

“你们说,夫君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呀?”秦慕歌是真的想钱有福了,对方一走几个月,虽然信也没少记,可秦慕歌还是想。

“应该快了吧?”,喜鹊在头皮上磨针的

动作顿了下轻声道,“姑爷之前信里不是说就这一两天吗?说不准待会儿他们回来,就有好消息带回来。”说到这,喜鹊笑着打趣,“您要不要提前换身衣服?”这几个月姑爷不在,她们姑娘连打扮都懒怠了,现在身上穿的这身还是去年的旧衣裳呢。

“算了吧”秦慕歌摇头,“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夫君人不回来,她又不打算出门,换了好看的新衣服给谁看啊?还不如就穿着这旧衣裳舒服呢。“等夫君回来了,再换吧。”

“慕慕又新做了什么好看衣服?”钱有福为了给他媳妇一个惊喜,没让人通禀,走到门口听到他媳妇跟喜鹊的对话,笑着道。

“夫君?你回来了?”

这个惊喜太大,秦慕歌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等意识到钱有福回来了,身体已经朝着钱有福冲了过来,整个人直接扑进了钱有福怀里。

钱有福笑着把人抱住,好一会儿,秦慕歌闷闷的声音才从钱有福怀里传出来,“回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让人回来说一声?”她都没来得及换身新衣服,画个好看的妆容。

钱有福笑,“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吗?就没让人通报。”

“爹娘、爷奶他们知道你们回来了吗?”

秦慕歌从钱有福怀里出来,一边给钱有福退去外衣,一边问。

钱有福点头,“知道,我说先回来换身衣服再去给他们请安。”这些日子一直在船上,各种不方便,他的衣服已经有两天没换了。

“洗洗吧,在船上,估计洗澡也不方便。”说着,秦慕歌就让喜鹊去厨房要热水。

等人离开了,才一边给钱有福递帕子一边问钱有福这次去京城参加科举有没有遇上啥事。

“那肯定有,去的时候,路上遇上狼群了。”

“狼群?你信里怎么没说?没受伤吧?”秦慕歌焦急的问,一边问,一边检查钱有福身上,生怕钱有福报喜不报忧。她可是知道狼群厉害的。

“没事没事,真没事,真没受伤……”钱有福被秦慕歌不小心碰到了腰上的敏感部位,素了几个月的男人眼神霎时幽深起来。秦慕歌意识到不对,再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第164章

一晌贪欢完,再去给爹娘爷奶他们请安,时间已经到用晚饭的时候了,不过大家都是过来人,都懂,所以除了顺哥儿有些不高兴二叔回来半天都在屋里陪二婶不出来跟他玩之外,其他人也就笑笑就过去了。

“阿德、阿福,这次你们在家能待多久?”

钱家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这种规矩,即便陆氏、秦慕歌嫁进来,考虑到以后家里孩子的教养,也只是要求嘴里有饭的时候不许说话。所以每次钱家一大家人一起吃饭,饭桌上都是很热闹的。

钱有德主动答,“我选了山东平原县令,阿福考进了翰林院。除去来回路上的时间,我跟阿福差不多可以在家里待上二十多天。”

如果只是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二十多天时间足够了,可要是把处理府城这边陆氏、秦氏的产业也算在里面,时间其实也就紧紧巴巴。

“你进了翰林院?”之前两口子交流的时候,都没顾得上说这个,秦慕歌一听钱有德说钱有福进了翰林院,以后两口子能留在京城,很是欣喜,扯着旁边钱有福袖子小声问。

钱有福笑着点头,也低头跟秦慕歌小声道,“这几天你就把府城这边的生意都处理一下,东西能收拾的也都收拾收拾,等家里的事处理完,我们就进京。”

秦慕歌闻言目光灼灼点头,那眼里的光亮让钱有福既高兴又有些愧疚心疼,算算,他媳妇自打嫁过来已经有一年多没见到娘家人了,“等这次去了京城,我跟你一起回岳丈家住上十天半个月。”

“啊?能行吗?爹娘爷奶会不高兴吧?”秦慕歌做贼似的偷看了眼李氏、周氏几个。

钱有福摇头,那肯定不会,爹娘爷奶在这方面还是挺开明的,只要好好跟她们说,她们绝对不会反对的。再一个爹娘恐怕压根不会跟他们一起上京。

毕竟他是家里老二,按着这个时代的习俗,父母都是要家里老大来养的,再加上顺哥儿、平哥儿这两个大(曾)孙子,虽然钱有福不愿意却也能猜到他们到时候会跟着谁。

事实也确实如钱有福所想,晚饭后李氏、钱存贵打发了其他人,留下钱有福兄弟俩说起这事,也跟兄弟俩说了周氏、钱长林的打算,“你们爹娘打算到时候跟阿德一起去山东。阿福你也别吃心,老祖宗的规矩在那,你哥他是长子,再一个山东离咱们这边怎么说也近一点。”

钱有福点头,“那爷奶呢?爷奶跟我一起去京城吗?”

“京城我们就不去了,等你们都各自上任去了,我跟你爷打算跟你们三叔三婶一起回青山镇去。”

落叶归根,老两口年纪也大了,也懒得再到处跑了。本来二老确实想借着这个机会去京城住一段时间,看看老大跟几个孙子孙女的,可是阿德、阿福兄弟俩回来前,李氏染了一次风寒,虽然现在已经好了,可老太太还是不怎么想动了。

“三叔三婶愿意回去吗?”钱有福就怕三叔三婶都跟着他们从青山镇那个小地方走出来了,不愿意回去,到时候因为这个再对爷奶生出怨怼来。

“那有啥不愿意的?家里有吃有喝有田有宅的。这个你们兄弟俩不用操心,这事你们还没回来我跟你们爷就已经跟你们三叔三婶说过这事了,这是他们两口子自己的意思。”

三叔三婶自己的意思?钱有福诧异看向二老。

钱有德轻咳一声,在边上小声给钱有福解释,“考虑到我们以后都不会在家,爹娘估计也会跟我们在外面,爷奶在我们回来前,已经做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4/10页)

给爹娘,三叔三婶内部分家了。”

考虑到三叔两口子这些年对这个家的付出,李氏、钱存贵不仅把家里这些年置办下的两百多亩田都给了三房,还出银子在镇上给三房置办了两个铺子。

二房这边,老两口原本以为两个孙子都会留在京城,本来打算用家里卖掉种了几年的何首乌得的两千多两银子并现在住的这宅子,在京城给二房买个两进宅子,再置办两个小铺子,现在两个孙子一个在京城,一个去山东。

老两口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弄了,“想问问你们自己的意思。”

“先紧着哥吧,我自己手里的私房银子够用。”

几年前他攒下的银子就有一千两了,这两年府城的宅子又涨了点,卖掉,加上太子那八百两也有个两千两了。

这么多银子,在京城想买个三进四进的宅子不容易,两进的宅子还是挺容易的。

他回来之前就已经看好几处了,等回去立马就能定下来,剩下的银子再凑点还能在稍微偏点的地方买个小铺子。

“私房我也有。”钱有德没好气的瞪钱有福。“爷、奶,京城居大不易,先紧着阿福吧,我手里也有点积蓄,去了平原县,可以住县衙后宅,不用另外买宅院,花用也有俸禄,用不上什么银子。”

“你可得了吧?一个县令的俸禄能有多少?!”钱有福翻白眼,“那么一大家子呢,都指着那点俸禄,一天三顿白菜豆腐吗?”

“我手里还有点积蓄呢。”

“有积蓄,我也不要,就当我孝顺爹娘的。”

“好”,钱存贵欣慰抚掌,“那听爷爷的,咱们不偏不倚,这两千多两银子,你们一人一半。”

“爷,这样分不妥当,我哥是长子,又要养爹娘,按规矩也应该我哥七我三。”超过三成他是不会要的。

可钱有德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分配方案,坚持平分,“这又不是分家。”就算是分家也不是所有人家都是七三。

最后李氏一锤定音,把这笔银子四六分,钱有福四,钱有德六,双方这才妥协。

第165章

搞定了银子分配,接下来就是这次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一事。

“家里因为你们兄弟俩中了进士,都高兴的不行,牌坊的事,消息刚传回来,第二天你们堂伯就跑来跟我说了族里的打算,族里的意思是这个牌坊不需要我们操心,他们都会弄好。但是我想着咱们也不能让族里吃亏,所以我跟你们奶私自做主,出了二百两银子给族里添了二十亩族田。将来这二十亩族田的产出,可以用来供应族里孩子念书,也可以给族里孤寡添些生活所需,保障他们的生活。”

钱有福兄弟俩点头,这个挺好的。

“另外”钱存贵顿了顿继续道,“你们二叔公、大爷爷年纪大了”,这两年两人的身体,其实已经有些不好了,“这次你们堂伯过来,还说了件事,就是你们二叔公、大爷爷有意让你们阿爷我接了这族里族长的位置。”

“阿爷你的意思呢?”

他的意思?自然是接过来,这一个是这个年代讲究连坐,现在两个孙子好不容易做了官,他怕族里人飘了,做出什么事情来连累到两个孙子,另一个,钱有福二叔公家里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孙子倒是有两个好的,奈何辈分太低了,恐怕压不住。

“那阿爷就接了吧。”钱有德想想开口,“就是接了之后,阿爷要受累了。”族长这个位置,虽然看着不是什么大官,可真正做起来并不轻松,族里大小事都要管,琐事很多。

钱有福对这个倒是不太担心,“反正三叔就在家里,让三叔在边上帮着些就是了。”很多事又不是真的需要他爷去做,三叔就可以代劳。

钱存贵捋着胡子点头。但是这里面又有一点问题,那就是远在京城的老大,才是他的长子,按规矩这事应该老大跟在他身边帮着张罗,将来他再要把族长位置传下去的时候,才好传给老大,可是老大远在京城似乎没有回来青山镇的意思。

当然,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就像阿福说的,反正有老三在,这些事老三也能干的很好,怕就怕将来老大看老三做了族长又后悔。

“这个简单,过几天大伯一家不是也要回来嘛(钱有福他们之前回来的时候,钱大伯他们有点事耽搁了,就晚了几天),阿爷叫上爹、三叔,把这事当面说清楚不就行了。”

如果大伯将来想要这个族长之位,那就合家搬回青山镇,如果不回来,那以后,也就别再想着族长这事。反正所有事情前面都说清楚,别到时候因为这个让因为多年分离本就已经不太亲近的兄弟关系,再添嫌隙。

钱存贵点头,心里略一思量,便接受了孙子的建议。

正事说完,老两口又问起兄弟俩在京城考试的事情。虽然之前钱有福两个在饭桌上已经说了一些,可老两口还是想听,尤其是兄弟俩打马游街去参加琼林宴的情况。

无奈,兄弟俩对视一眼只能笑着你一言我一语,挑一些有趣的又说了一遍。

等老两口意犹未尽的听完,时间已经都亥时初了。

钱有福兄弟俩怕再说下去耽误了老两口休息,赶紧假意打了两个哈欠从老两口屋里退出来。

“哥,这次回青山镇,你有没有想过从族里找几个靠得住的去帮你?”

跟钱有福进翰林院当差,需要用到的人不多不同,钱有德去做这个平原县县令,如果身边不带一些自己人,做起事来会很麻烦。

钱有德点头,“如果有合适的会带上两个,本来我是想把三叔带上”,钱长鑫早年虽然性子略有些跳脱,这么些年磨练下来做事已经很沉稳了。又跟他爹一起管了这么多年家里的药材生意,人情往来,识人做事方面也都很不错,“但是阿爷想让三叔留下,那我就再看看。”

“师爷找好了吗?”他们都是官场新人,有个老手带一下会好很多。

“岳丈大人帮忙寻了个熟悉官场的师爷带我。你那边呢?”

“我这边暂时有阿山就够了。”他在翰林院反正也没多少事。“其他的,我想等明天去见了师父之后再说。”

“黄夫子他会跟着你回京吗?”

钱有福摇头,“我也不知道,回不回都是师父的选择”他不想勉强,也勉强不了。他明天去见师父他老人家,是想跟他汇报一下他的成绩,感谢师父这些年在他身上的付出,另一个也是想听听师父的建议。

毕竟在翰林院里,以后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见到皇上、太子,他想跟师父讨点建议,他怎么做,能让皇上对他更满意。

“要让皇上满意?”黄夫子捋着胡子不知道想到什么,出神了会儿,回过神来幽幽开口,“二皇子逼宫造反的事情才过去,要想让皇上满意,你首先要让皇上知道你是忠贞的保皇党。其次,没人不喜欢能干有能力的人,你要让皇上看到你身上的能力价值。”

当今在政务上是个很务实的人,能干活,能做事的,又想法的,他都喜欢。

“不过早在你还没进京参加会试前,为师就已经把你做的文章送到御前让当今看过……”甚至现在很多地方治水的法子还是之前钱有福提供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请收藏才子书库网,www.cz4g.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a href="http://www.cz4g.com">才子书库网<a/>www.cz4g.com提供的《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160-170(第5/10页)

有这些打底,其实只要钱有福表现的不是太差,皇上对钱有福的印象都差不了。

所以“你也不用太紧张,记得到了皇上跟前谨言慎行即可。其他的,等遇到了事儿,为师再跟你说吧。”

遇到了事儿,师父再说?钱有福眼睛骤然一亮,“师父准备跟我一起回京了?”不然,他真遇到了事,怎么及时问他师父?

黄夫子捋着胡子笑着点头,“出来几年,为师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太好了?!师父打算什么时候走?要是不着急,师父就跟我们一起回吧?”到时候也有个照应。不然就师父跟松子两个他还真不放心。

黄夫子摇头,“这个恐怕不成”皇上给他发了征召令,让他回去接任鸿胪寺卿,时间很赶,他过两天就必须得出发。

第166章

“师父一路顺风。”

送黄夫子、松子上了进京的商船,钱有福也转身上了旁边往青山镇去的船。

府城这边的事,他这几天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回家祭祖跟建进士牌坊了。

“也不知道家里的进士牌坊建的怎么样了?”

“快的话,估计已经快建好了。”

这么快的吗?钱有福诧异,他以为得建好些日子呢。毕竟他之前看过的那些进士牌坊,瞧着可不简单,只上面的各种雕刻估计就要费不少功夫。

“傻”钱有德扇子轻敲钱有福,“你以为这进士牌坊是知道你要建才临时做的吗?那都是提前做好的。”这东西是有统一模子的。就跟搭积木一样,人家会把各块积木准备好,他们弄回来,把它搭上就可以了。

“?!”这个钱有福还真不知道,涨知识了。不过,“哥,你咋知道这个的?”

“刘子涛你还记得吗?之前袁夫子重病时,去青山镇给袁夫子诊治的刘大夫的侄子,他一个选房亲戚三年前中了进士,听他说的。”

“是他?记得。”印象还挺深的。不过他中了举之后,忙着定亲成亲,后来又忙于备考,已经许久没有关注其他事情了,已经好久没听说过他的消息了,“他中举了吗?”

钱有德摇头,“跟阿继、小胖还有小袁师兄一样都还在准备今年八月份的乡试呢。”钱有德昨天出去跟几个要好的同窗聚了聚,酒桌上‘比划’了两下,今年刘子涛得中的几率很大。

“那正好,到时候可以跟小胖、阿继他们一道去金陵。”

船在河上走,钱有德望着河两岸熟悉的一草一木点头,“小胖、阿继准备的怎么样?这科能中吗?”至于小袁师兄,钱有德压根就没开口,因为袁某人那个考场运气,实在让人不知道怎么说。

“小胖差不多有六成把握,阿继,五五之数吧。”

这段时间,钱有福去京城考进士,两人互相监督,进度倒也没落下多少,只是两

人都没有拜师,没有专门的师父系统指导,也没有之前钱有福他们在时,有钱有福、钱有德他们几个举人随时随地给他们答疑解惑,所以学习起来难免有些吃力。

前天他去看他们,被两人拉着问了半天问题,还被逼着给他们出了几份试题。

本来今天他回青山镇,小胖、阿继也想跟着一起回去的。杨家那边突然有点事情,才不得不往后延了几天。

*

“回来了,回来了,进士老爷回来了,快快鞭炮,鞭炮点上,打鼓、唱戏的呢?赶紧的,鼓打起来,戏唱起来。”

青山镇地方不大,有记载以来也没出个几个进士。山南村就更是了,那犄角旮旯地方之前都没几户人家。现在一下子出了两个进士,村里人可不都疯了?

这不,一听说今儿钱有福跟他哥从府城回来,村里钱、周、刘三姓族长一合计,直接就把镇上几个鼓乐队,还有唯一的戏帮子全都请了,拉到码头这边来唱戏。

这戏都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可算是把正主给唱回来了。

刘姓族长站在高处,远远看到钱有福他们的船开过来,激动的跑过来呼喝。

“这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姓刘的中进士成了官老爷呢。”旁边看热闹的啧啧称奇。

“要是你一个村子里住着的,也有人家一下子中了两个进士,你也能疯吧?你知道山南村的地涨到多少两银子银子一亩了吗?”

旁边一人朝那人翻白眼。

“多少?”他又不买地,哪知道这个?再说,也没听说过有人中进士还能带着村里地价涨的啊。

“这个我知道,这个数。”旁边又一人伸出五根手指,“我前两天刚买了两亩。”

“不是,你又不是山南村人,你去山南村买啥地啊?”

“沾沾喜气才气啊,咱这地方百多年都没出过兄弟俩同中进士的。”

这得多大喜气才气福气啊?他原本还想在钱家祖坟旁边也买上一块地呢,可惜他出手晚了,那附近愿意卖的,都已经卖完了。

第一人闻言震惊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刚想说点什么,就听耳边一阵欢呼,转头去看,原来钱家船已经到码头了,两位进士老爷已经从船上下来了。

“怎么这么多人?!”钱有福上辈子看过各路明星在机场被粉丝接机的新闻,却还是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人跑到码头来接自己,从船上下来,看到乌泱泱人头那一刻,钱有福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这不会发生踩踏事故吧?”钱有福轻声道。

“踩踏事故?”钱有德跟在钱有福后面出来,听到钱有福自言自语,抬头看看外面,蹙了蹙眉,招手叫来不远处正看热闹的一钱姓半大小子,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