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澳大利亚想成为美国的海外州---(1 / 2)

1943年9月22日,达尔文港外海爆发美英澳联军空军与中国海军舰队的大战,随后中国人的舰载机轰炸达尔文包括空军基地的重要基地。

布置在澳大利亚北部领地首府达尔文附近的联军空军飞机消失殆尽,那是差不多有五百架战机,占了近澳大利亚所有飞机的五分之一。

消息传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倍拉,总理约翰?卡廷慌了,……澳大利亚最高权力者是总理而不是总督。

这次中国人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自从澳大利亚政府跟随美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向中国宣战后,澳大利亚政府是想着中国人没有能力攻打澳洲,澳大利亚不过就是想跟美英后面,当美英收割中国时,他们也能沾些油水。

如果说英国是靠海盗发家成为世界“日不落”帝国,那澳大利亚就是流放犯和淘金者成的国家。

澳大利亚成国前一百年,澳洲就已经成了无主之地,当地土著因为白人带来的病菌已经全部消失,最后这块大陆才成了英国殖民地。

而且按照现在西方文明的游戏规则,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强者横行无忌、弱者逆来顺受的“丛林法则”,中国人占了澳洲就可以成为主人。

所以,卡廷清楚这次中国军队来澳洲就是抢地盘的。

在首都堪倍拉,25日总理卡廷紧急召集有澳大利亚陆军总司令托马斯上将、国防部总参谋长怀特上将、第1集团司令拉瓦拉克中将、第2集团军司令麦凯中将等人的会议。

而英国女皇委任的总督鲁思文不过是一个木偶,按照澳大利亚现行法律是不能干涉澳洲事务,所以总理卡廷没有邀请他参加。

“诸位,如果这次不能打退中国人的进攻,澳大利亚将不复存在。”会议一开始,卡廷先说出了事情的严重性。

托马斯上将却有些疑惑:“目前澳大利亚军队有40万兵力,美英盟军30万,中国人能来多少人?”

二次大战爆发时候,人口仅七百万的澳大利亚就征招了六十万人的军队,除派往欧洲、南洋菲律宾等地因伤亡或无法回来的,本土尚有四十万的兵力。

现在澳大利亚本地的四十万兵力,包括陆军两个集团军(十一个步兵师、三、个装甲师)、空军三个联队以及有十多艘军舰的海军。

卡廷否定地说道:“不,中国人能源源不断过来,四天的作战,我们已经知道来进攻澳洲的中国军队的军舰和运输船超过八百艘。诸位,菲律宾和马来亚到澳洲不过就三千公里左右,十天一趟运输,他们就能送过来五十万的军队,现在就看达尔文战区还能坚持多久了?”

总参谋长怀特说道:“现在从海上增援达尔文战区已经不可能,只有内陆增援,但凭一条并不太好的道路,还需要经过澳洲中部的沙漠,两千多近三千公里的路途,也是不好增援啊。”

托马斯说道:“就算达尔文战区能够坚持一、两个月,中国军队还是能登陆澳洲,战争还会在澳洲大陆爆发,等中国人源源不断上来,澳大利亚就算全民皆兵,除去老幼妇残,至多能动员出一百多万兵力了,又能坚持多久?”

卡严肃地说道:“我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不是讨论达尔文战区还能坚持多久,而是讨论澳大利亚能坚持多久,目前根据各种分析判断,以中国现在的运输能力,中国军队只能维持一百五十万的军队在澳洲作战。但这也不是澳大利亚军队能够战胜的!”

托马斯说道:“美英盟军有三十万的部队,但英军是没法增援,只能靠美军了,问题是美国人愿意付出一百万人的代价吗?”

卡廷赞赏地说道:“问得好,如果仅是一般盟友关系,美国付出几十万人的代价就有可能退缩了,但如果澳大利亚成为美国的一个海外州呢?”

卡廷这话如惊雷般在所有人头上炸响,这是弃英投美啊!

澳大利亚原本是英国殖民地,一战后才有自治政府,独立成国后成为英联邦成员,现在却要脱离英联邦加入美国,这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当然,成为美国的一个海外州,澳大利亚肯定保住了,因为美国会倾尽全力为这个海外州而打退中国人的进攻。

卡廷的眼睛确实毒辣,看穿了中国人的企图。

徐远山有后世的资讯,知道澳大利亚因为人种问题,澳大利亚毕竟与美国、英国“同源同种”,澳大利亚也是央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所以后来成了美国的反华先锋,同时也是美国在全球实施霸权主义时,澳大利亚更是金牌也是最忠实的鹰犬。

因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甚至到后世二十一世纪澳大利亚政府就毫不顾忌地表示:低估与中国的战争风险是“愚蠢的”,“准备与中国的战争是政府的本职工作”,不确保澳大利亚人“做好准备那就是政府没有尽职尽责”。

这也是徐远山力主打澳大利亚的原因,中国在海外不需要占多少的地方,马来亚管住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南太平洋只要一个澳大利亚,旁边的新几内亚和新西兰和一些群岛就算独立成国家,那也是在中国的势力影响范围,他们只能与中国一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这种情况下,今后美国也只能在美州划地为牢在地上画圈圈。

原时空二战时澳大利亚弃英投美,就是卡廷看到大英帝国的衰落,亲自与美国签下密约,以澳大利亚的地盘和资源作为太平洋战争美军的后勤基地的投名状,上了美国的贼船,牢牢把澳大利亚绑定在美国的战车上。

二战结束后,在日本的占领军中,除美军外就数澳大利亚军队最多,而且在随后的七十年里,澳大利亚军队从不缺少参加美国对外发动的战争,从最先的朝鲜战争,到二十一世纪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都有澳大利亚军队的身影。

原时空的澳大利亚就是美国封锁中国的第三岛链中最重要一环,澳大利亚更是被称为“太平洋的小北约”。

现在在座的这些澳大利亚军队高官,差不多都是流放犯的后代,卖主求荣对他们来说不过就是家常便饭,何况只有几百万人的澳大利亚也确实要卖给最好的买家。

环顾四周,也只有美国能出得起这个价钱。

总参谋长怀特首先表示了同意:“现在也只有美国能帮助澳大利亚,不过需要美军立即增援过来上百万的军队,事不宜迟,总理先生要赴美国与总统罗斯福交流。”

陆军总司令托马斯也持赞同意见:“我也同意,但澳大利亚军队也要保持单独编制,武器供应也应该与其它美军部队的装备一样。”

军中两位大佬都表示了同意,两个集团军司令拉瓦拉克中将和麦凯中将自然没有意见。

卡廷又说道:“我们还要准备密本,同时与美军方面进行联络好,所以最快27日我才能乘飞机离开,而达尔文的防守就拜托托马斯和怀特你们两个了,能多坚持一天,我们就多一分主动权,美国接收澳大利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援军过来估计也是一个月之后。”

白送的菜谁不愿意,何况像澳大利亚的这种条件,又不是后世情况复杂的乌克兰。

怀特说道:“我和美军方面再联系,尽快在澳洲内陆建立起几个野战机场,既不担心中国军队的舰载机袭击,又可以掩护达尔文战区的作战。”

怀特的建议也确实有建议性,因为陆基飞机本身的航程比舰载机远,在澳洲中部的沙漠地带建立起野战机场,离达尔文有一千公里,陆基飞机既能飞到达尔文上空,同时也不担心中国的舰载机过来轰炸这些野战机场。

当然,在沙漠地带建设机场也不易,不过澳洲的沙漠也不是全沙漠,而是草地和沙漠地交叉的,启动所有机械设备,是有可能在几天之内就建起几个野战机场。

托马斯也说道:“抽出大部分的车辆,通过内陆道路可以先给达尔文战区输送一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

怀特也表示赞同:“把第1装甲师送过去吧,师长是约翰?诺思科特少将,他们师装备了三百多辆坦克,光是美国新式的谢尔曼坦克就有近两百辆,会对中国军队的登陆形成强有力的反击。”

卡延说道:“军队的指挥和组织你们负责就是了,但所有人要记住,这次是关系到澳大利亚的生死存亡,谁都不能扯皮。”

就在美英澳联军开始排兵布阵,准备给达尔文战区增加地面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时候,27日澳大利亚总理卡廷乘坐美军远程轰炸机b-17改装的运输机离开澳大利亚,他这架飞机是绕道南美后再飞往美国的华盛顿。

30日,卡廷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

同一天晚上,即30日晚,徐远山带着韩先楚的三万人重装部队来到达尔文市南边一百多公里的凯毖琳镇附近。

后世凯毖琳是一座小城市仅次于达尔文的北方领地的第二重镇,包括有大片牧牛场、果园和国家公园在内的区域性中心,也是游览当地风光的理想:有著名的凯瑟林国家公园、艾地斯瀑布区、卡达卡达洞穴。

徐远山是25日下午,赶到在达尔文港外海与中国舰队汇合,与粟裕见面后了解到作战的一些情况后,立即驾驶一架海鹰舰载机飞到凯毖琳镇南边三公里的一处平地迫降,等掩护他的另外三架海鹰飞机返航后,他就通过时空门携带这架海鹰舰载机回到瓦胡岛。

因为徐远山不舍得使用备用的穿越机会,所以在瓦胡岛上他把部队的准备工作又检查一遍,特别是珍珠港的炼钢厂用报废的船钢炼制出来的透孔钢板,这是野战机场最需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