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摩步师的炮兵营24门火炮全是105榴弹炮外,各个集团军普通野战师的炮兵营是由一个75山炮连和两个105榴弹炮连组成,每个连6门火炮,全营共18门火炮。
后面关内各普通野战师的炮兵营将统一装备缴获日军或自产的75山炮、野炮,而新组建的炮兵师由两个炮兵团即6个炮兵营组成,共18个炮兵连108门105榴弹炮,另一个是警戒和补给运输团。
按照计划,调到东北的54个炮兵营就是后面给新扩军成立野战师提前准备的,到东北后这54个炮兵营暂先配合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在沈阳至大连之间的作战。
当然,这还不算另外的四个火箭炮师,日本人不是喊着死保伪满洲国与解放军决一次死战吗?
那么,解放军也该放出胜负手,除了利用徐远山特殊运输功能外,解放军将在东北投下绝大多数的火力。
原时空在东北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双方交手时,宽阔的东北平原上,1946年缺少重型武器特别是大炮的东北野战军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现时空既然有条件了对日军作战肯定不留后手。
这次与杨靖宇见面交流,徐远山并没有说什么,中央安排他配合黄克城在锦州一线作战,就因为日军在锦州一线实力比较大,为阻止解放军出关,布置在绵州及以南的日军兵力有五十万人……妥妥的马蜂窝。
教员在设想东北战役时,主要思想有两个,就是运动战歼敌和充分发动东北三省民众,这是符合东北战局实际情况,现在的日军士兵虽然训练不足,但固守城池时反而能用悍不畏死来弥补战斗力不足,把日军拉出来打就是上策。
如果日军固守大城市不出来,这也不要紧,因为时间对解放军有利,发动东北民众并进行土改,自身还能继续练兵,而且解放军占了日本在东北的工业区,急的就是日本人。
结束与杨靖宇见面交流后,第二天即1月8日,徐远山参加了七大开幕式,杨靖宇同样被选入大会主席团。
毕竟多年在东北坚持抗战,在西安的东北参会代表队成员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敬重,特别东北抗联杰出代表杨靖宇和赵一曼更是如此。
徐远山只是特邀代表,并没有投票权,但他想到杨靖宇不出意外的话,会在这次大会中入选中央委员,而赵一曼有可能进入候补委员。
果然,最终结果与徐远山猜想一样,因为这次大会从代表到中央委员都基本是本土派成员,凡是在此之前抵触党的群众路线的,还在幻想土共还会去当共产国际的一个下属支部思想的,全部被边缘化。
在大会中间,即1939年1月29日,土共中央军委召开东北战役作战会议,对东北战役的具体军事行动进行部署。
参会的有中央军委主席教员、军委副主席朱总司令和军委副主席伍豪,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参谋长彭总,副参谋长叶剑英,负责东北战役总后勤工作的徐远山。
另外,参加作战会议有到西安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六野战集团军司令员,这次作战会议主要是布置东北战役,所以第六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黄克诚也列席参加,还有空军司令员陈赓。
空军红鹰战机已经有2500架,因为破译日本电报得知日军已经研发成功新的战斗机,这次有1500架红鹰战斗机参加东北战役作战,另1000架飞机布置在山东、华东一线防止日军偷袭中国内地。
现在土共解放军成立了十个野战集团军,空军和海军。
增加的四个野战集团军分别由原第一、第二、第三野战集团军留在关内的部队成立的第七、第八和第九野战集团军,又从第四野战集团军和第五野战集团军分别抽出一部分兵力组成第十集团军。
这六个野战集团军用于解放中国南方各省。
海军是由起义的国民党海军经筛选留下的部队和补充新的解放军部队组成,由萧劲光担任海军司令员。
不过,目前解放军部队最有战斗力还是参加东北战役的四个集团军,其中新组建的第六野战集团军加强了从关内抽调两个装甲师、四个野战师和四个炮兵师。
而到东北作战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野战集团军部队都是各集团军中的王牌部队。
也就是说东北战役,集中了土共现有的坦克、装甲车和所有105和150重炮,空军把近70%战机用于东北。
如此庞大的军力和重型武器,将由徐远山从一月底到二月底分多次携带过去,先送过去的部队利用大雪封山的条件在东北各深山老林的密营里潜伏下来,也暂时不发动群众,到三月时候才同时动手。
作战会议有教员主持并说明:“东北日军兵力主要分成三部分,南边锦州一线有日军五十万兵力,北边中苏边境要塞群有六十万兵力,中间各大城市另驻守六十万兵力。我军在东北作战有两个指导思想:在运动中歼灭日军和充分发动东北民众一起抗战。战役设想:一,我军用一部分兵力抢占阜新至盘山县一线,拦截住绵州的日军北上,初步拟定第六野战集团军第5军即四个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和两个炮兵师执行这个任务,由徐先生和黄克诚负责;二,用第一和第二野战集团军在加强炮兵部队后抢占东北主要工业区沈阳至大连一线,包括工矿企业众多的鞍山、本溪地区,其中第一野战集团军布置在沈阳方向、第二野战集团军在大连和东边凤城方向;三,第三野战集团军和第六野战集团军的第1军先抢占沈阳北边的铁岭、抚顺工业区,然后交给第一野战集团军和地方部队后,移师到沈阳与长春中间的四平、辽源一线寻机运动歼敌。这次东北战役,虽然我们要解放东北,但也不是一线平推,而是利用我们抢占日本工业区的先手,攻敌要害使之不得不救,这样就能发挥我军空中的优势,加上地面火炮优势消灭运动中的日军。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可以提出来。”
林彪先提出他的看法:“两个集团军加强炮兵部队抢占沈大线和一个野战集团军加一个军抢占铁岭、抚顺是没有问题,但南边阜新、盘山县一线不到十万兵力封堵锦州日军五十万兵力北上是有些困难,这一线兵力还是太弱了。”
教员对此解释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军委领导考虑过了,这也是徐先生配合黄克诚守这一线的原因,除了这十万部队外,后面还预备二十万兵力,只要第一集团军把沈阳彻底封锁死,让南线部队没有后顾之忧即可,除此外还有四个火箭炮师,准备把两个火箭炮师布置在南线这里,两个火箭炮师布置在四平、辽源一线。”
徐向前转向徐远山问道:“徐先生曾到过东北各地,了解到许多具体情况,能否就我军进入东北后的扩军问题谈谈。”
徐远山微笑着说道:“东北百姓被日军欺负多年,早就埋下仇恨种子,当年我在本溪突击一所监狱,救出几百人参加抗联,如果当时有一个团的部队就能把矿山的上万工人救出来参加抗联。主席设想用两个集团军抢占日本工业区,哪里有超过一百万的矿工,你们两个集团军可以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扩军,再多的话就会影响战斗力,一个月后两个集团军就有120万兵力,可以派到南线、北线以打带练。我可以保证,解放军进入东北后,一个月内都能扩军两倍以上,矿工因为有组织性,所以一比二扩军还能接受,但农民参军的,我希望还是一比一为好,时间越长对我军越有利,多余的兵源暂时编为地方部队。南线用十万兵力去堵锦州日军北上,也是为第一和第二野战集团军创造扩军机会。”
徐远山的解释,在座所有人都理解,当初红军长征时也是一路扩红才坚持过来的,当然知道新兵过多时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不过,听说鞍山、本溪地区的矿工人数超过一百万,大家眼睛都亮了起来。在座的可都是百战将军,自然知道矿工出身的战士战斗力比普通农民出身的更强,也更容易形成战斗力。
实际上,东北的矿工、苦力超过五百万都不止,这也是徐远山不担心黄克城第1军兵力不够的原因。
用边打边练的方式,十万部队阻击下来搞不好就成了二十万兵力,就怕没有这么多武器而已。
不过有徐远山在,什么时候会缺武器弹药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