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徐远山不想见这些小徒弟,有时间他还会主动去看望他们,虽然他在民国时空算是位高权重,但在现代时空还是普通平民一个,同样也让他保持着平常心态。
三年前这些小孩子才13岁至15岁,虽然当初徐远山收他们时是为了给自己找帮手的私心,但终究还是把他们送上正确的道路,……参加红军。
徐远山确实很忙,从德国回来后又开始帮助解放军准备东北战役的作战物资。
东北战役将是中日双方最后的大兵团作战,虽然华北与华东战场使日军损失70%以上的常备兵员,现在东北170万的日军士兵中,有一年以上训练时间的已经不足三分之一。
但不得不承认,受到武士道精神洗脑的日军士兵,悍不畏死而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并不亚于解放军士兵。
要想取得压到的优势,就必须发挥解放军空、地火力优势,这也是徐远山建议把解放军的105榴弹炮和150榴弹炮、加农炮及炮兵抽调到东北的原因(包括缴获日军的火炮),关内的野战军用缴获日军和自己军工厂生产的75山炮、野炮对付国民党残余部队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能抽调到东北的重炮数量在三千门左右,虽然还不到二战时期德、苏百万级大战时每一方有上万门火炮的强度,但日军火炮不是更少吗?
除了火炮,解放军还要加强坦克和四联高射机枪装甲车,参加东北战役的普通解放军野战师没有坦克部队,那就每个师加强一个装甲车营,全营拥有48辆四联高射机枪装甲车。
通过实战对比,双联机炮的作战效能不如四联高射机枪。
有了西山工业区近五十万人的犹太人,其中超过十万的熟练工人,现在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和弹药供解放军用于东北与日军作战。
这次东北战役,除了增加坦克部队,还要增加四个107火箭炮师,每个师装备120门火箭炮(每门可一次性发射12发火箭弹)。
火箭炮贵在火箭弹上,原时空抗美援朝志愿军装备了两个喀秋莎火箭炮师(每个师装备120门,每门可一次性发射16发火箭弹),但作战中常常不舍得用,因为一发132毫米的喀秋莎火箭弹,按照苏方给中方的报价,值八两黄金,在朝鲜战场上每当火箭炮部队投入战斗发射火箭弹时,让志愿军的将军们心疼不已。
因为当时国内无法生产132毫米火箭弹,全部是苏联提供的,再贵也没有办法,以徐远山后来人的眼光来看,这价格确实高得离谱了,……没有办法,军工产品的高价格在于产品的稀缺性和技术含量上。
如果一发咯秋莎火箭弹真值八两黄金,苏联卫国战争发射的火箭弹早就让斯大林破产了,整个二战时期,苏联生产11000门喀秋莎火箭炮。
不过,徐远山仿造研发的是63型107毫米火箭炮,该炮也是在现代社会中黑市最容易弄到的火箭炮。
现代时空中,通常人们将ak-47突击步枪,rpg-7火箭筒和107火箭炮并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种常规武器。
107火箭炮体积和外形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好,可以由吉普车牵引或骡马拖曳,也可由人力分解搬运,很适于游于击作战。
这12管107火箭炮,直接装在10吨的四驱运输车上,典型打了就能跑。
其实,107火箭炮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精品火炮,各种参数经过了反复优化,方便人工装填,所用的火箭弹最大射程高达8公里。
因为属于自产,少量发射药的添加剂是徐远山从后世带来的,而且还是由犹太工人生产,每发107火箭弹成本仅是比普通炮弹略高一些,至少打出去时不会让人太心疼。
光是军火成本问题,徐远山利用犹太工人这一招,就让土共联合政府省了老鼻子钱,所以使用犹太工人才上升到战略问题。
而且1939年苏联已开始研制咯秋莎火箭炮,现在使用暴露了也不过是领先几年技术而已。
所以被特邀参加土共七大会议,听完几场重要报告,还有自己做的发言后,徐远山又一头扎到西山工业区,除非西安有重要会议让他参加。
参加七大会议的东北代表队,是1月5日最先抵达西安的,这是因为他们乘坐飞机中间多次转场后到的西安。
为了让东北参会代表安全到西安参加七大会议,东北第六野战集团军密营里早就修建起野战机场,在红鹰战斗机掩护下先乘运输机飞到山海关南边的野战机场,该机场为防止日军军舰偷袭,离海岸线超过五十公里。
从山海关野战机场飞往太原机场,继续换乘飞机到西安,所以东北代表队离得最远,因为是全程乘飞机,路上所用的时间反而是最少,当然也有土共中央政治局领导要见见他们的原因。
东北代表队的队长是杨靖宇,有赵一曼、赵尚志、王德泰、吴保中……等四十三名从东北过来参加会议的党员代表。
1月6日,政治局常委的主要领导接见了东北代表队,在接见时候,教员、伍豪还有朱总司令高度评价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战中的作用,是全国人民抗战的表率,并表彰他们在这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做出的贡献。
6月7日,东北参会代表除杨靖宇外,在联合政府安排下参加西安周边的一些工厂。
而中央军委的主要领导却与杨靖宇就东北战役进行交流,陪同的还有黄克诚和从西山工业区赶回来的徐远山。
关于黄克诚的安排,教员说道:“黄克诚将调往东北担任第六野战集团军副司令员,兼第5军军长。”
第6野战集团军前面编成了四个军,杨靖宇兼第1军军长,王德泰任第2军军长,赵尚志任第3军军长,周保中任第4军军长,然后还有一个军始终没有定下来,原来是从关内调人过去。
教员继续说道:“第六野战集团军的第2、3、4军在东北战役发起后,主要任务是在北边哈尔滨附近牵制日军北方集团,而进行正规野战的是第1军和第5军,后面第1军将获得关内两个野战师、两个炮兵师和一个装甲师的加强;第5军同样由关内两个野战师、两个炮兵师和一个装甲师与第六野战集团军的两个师组成。”
杨靖宇询问道:“关于东北战役的战役设想和具体计划,前面我收到指示,说是过来参加七大时就能了解,是不是关于第1军和第5军的作战安排?”
教员轻轻点头,然后说道:“具体作战布置几天后会利用七大会议间隙时间,召开军事作战会议具体安排,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让你们有所准备更好,这次东北战役,主要战场分为三处:绵州一线由徐先生和黄克诚的第5军负责,就是堵住日军不准北上;第三集团与你率领第1军在哈尔滨南边,利用运动战寻机聚歼南下运动中的日军部队;第一、第二集团军在沈阳至大连之间,这两个集团军除占领鞍山、本溪及沈大铁路线两侧工业区外,同样借调动日军之机聚歼运动中的日军。”
杨靖宇又问道:“三个集团军兵力全调往东北吗?”
教员摇摇头后说道:“不是,每个集团军只出动20万人,不过全是骨干,到东北后再扩军,另外调往东北的还有五个装甲师和8个炮兵师和54个炮兵营,炮兵师的来源就是抽调关内各野战师105榴弹炮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