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联“粮种换武器”谈判成功,对土共中央来说是不啻于徐远山炸平日本一个城市的又一个好消息。
解放军的飞机能炸平日本高峙市,给中国老百姓对抗战取得胜利带来很大的信心,土共坐天下更得人心;同时也是对国民党政府中的顽固派、投降派分子一种巨大震慑。
而日本政府的态度也有微妙变化,虽然表面上强硬如旧,但从破译日本大本营给在中国的日军部队所发电报,是严厉禁止公开枪杀中国老百姓。
毕竟,这次徐远山轰炸日本城市,先是拍下日军第15联队士兵残害中国百姓的证据,两台无人机几个小时不间断拍摄,甚至把战斗中几名日军士兵推着老百姓当挡箭牌的过程也记录了下来,然后转成截图照片后,送给各大报社刊登;公开报复轰炸声明后,又连续三天警告日本市民并明示轰炸具体时间,让了解这一过程的所有中外人士均无话可说,从而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但只有土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知道这样的作战方式是不可复制。
其他领导级别不够的,根本就不知道具体作战计划。电台播出消息“徐远山率中国空军部队轰炸日本”时候,就连空军司令员陈赓都误认为中央还有另外一支空军战略轰炸部队。
自从徐远山出现后,土共特别强调保密制度,陈赓在担任空军司令员之前以他的级别都不知道空军成立和01基地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徐远山的这种作战能力成了土共的战略级别武器,用后世的话来说徐远山就是土共的核武。
但战略级别武器往往是惠而不实。
因此,土共中央政治局这几位领导,更看重这次“粮种换武器”的谈判结果,并为此召开一次政治局常委会议。
开会时候,教员先是第一个发言:“徐先生三年前提出了我们土共要急迫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粮食生产,他认为粮食生产最关键是粮种环节,所以那时既使快到冬天,红军仍花了很大精力盖土坯房育土豆种;另一个是给老百姓免费治病的问题。当时他认为这两项工作是中国国内的民生问题,也是我们土共争取人民支持的民心工作,三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土共重视这两项工作是正确的。”
实际上,这也是中国老百姓最基本的要求,红军给老百姓治病,这是救命;而搞好粮食生产,这是为了生存。
消除饥饿、远离病痛就是到后世也是民生最基本要求。
袁隆平为何得到所有人尊敬并成为“无双国士”,就是因为他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没有粮食的高产以中国现有的土地根本就养不活13亿多的人口。
徐远山当时提出粮食生产的首要问题时,就想到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然后才归纳民国粮食生产先要解决种子问题,又根据西北的具体地理和环境情况让后世高产土豆出场。
王稼祥随后发言:“1935年底时,我们中央领导也全下到红军农场,整个中央红军想方设法扛过最缺粮半年时间,其中为了解决红军缺粮,在徐先生建议下,放开收购牛羊,用肉食来弥补粮食不足,等到第二年的8月,甘肃土豆获得大丰收,一举解决红军粮食补给,而且从此后红军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随身带另一样重要武器就是土豆种子,打到哪里就种到哪里,更为西北联合政府两年里稳定发展和强力崛起打下基础。”
伍豪说道:“这次五千吨粮种换取五千吨武器弹药,对我触动很大,以往因为国外洋人的压价,无论矿产、丝绸、桐油、猪鬃,因为代办为利益驱动只给很低的价格。国民党政府前一阵子从美国政府贷款2500万美元,就需要中国用十一万吨桐油来偿还,这得需要多少老百姓出力啊。”
缺钱只能出卖自己没有能力加工或消化的原材料,深加工才能挣钱后世人人都知道的道理,退一步来说不缺钱情况下,原材料是可以待价而沽,这如同原时空七、八十年代与2010年后稀土矿产一样的境遇。
教员也对这个问题提了看法:“我与徐先生交流过,我问他外他国洋人是如何剥削和殖民中国人民?他说有两个情况一个本质,一种情况是中国能够生产的产品,另一种情况不能生产的产品,而且外国洋人总希望我们国家什么都不能生产,并通过国内代理人鼓吹造不如买的言论。比如织布,外国洋人就用更低廉价来击垮中国企业,变成中国再无法生产而实行了商品垄断,这不仅是商品销售,同样是原材料的收购垄断;一个本质就是定价权。通过销售和收购定购实行对中国人民的盘剥。徐先生几次帮助我们土共谈判,还说他与外国人就销售药品及配方谈判,真如他说的商场如战场,谈好了就是大收获,这比缴获敌人战利品的收益更大,我建议土共负责后勤的人员今后也学习这些经济内容。”
朱总司令说道:“我是反对民国素来的造武器不如买武器的说法,但造也是需要时间的,解放军这半年来的强大表现除了红军两年整军出结果外,还靠小徐换回来重炮、车辆及枪支弹药,现在又从苏联换回来如此多的武器弹药,更让我们解放军在战场上取得更多优势,这很好啊,希望今后还有用粮种换武器的机会。”
伍豪说道:“红军粮种现在已经成了政府财政的一个收入来源,同时也是赢得民心的手段,是一个响当当招牌,前一阵子在四川发生不法商人假冒红军粮种事件,徐先生知道后建议用雷霆手段打击,不仅惩罚假冒商人倾家荡产,还在西北人民广播电台和胜利之声广而告之,这种假冒行为不仅损害土共声誉,还造成农民的巨大损失,绝对不能手软。”
教员说道:“我建议把粮种生产、管理、销售、置换的工作等同于粮食生产、控制区土改的工作一样重要,下面我们就这方面的三年计划进行具体讨论。”
接下来在座政治局常委就粮种、粮食生产、土改及今后人员安排和工作部署进行了讨论。
等粮种和土改事项讨论结束后,教员说道:“除了粮食,就是百姓患病治疗的问题,这个也涉及比较广,我们先议议,得条件成熟后即解放全中国后我们还需要制定出具体计划和政策。”
朱老总也说道:“在苏区时候,主席提出红军医院要给百姓免费看病,但因为当时缺医少药,效果不是显著,自从小徐带来各种药品,解放军每到一处都给百姓免费治病,赢得了亲人解放军这一个爱称,但这只能是战争年代采用的办法,而且部队流动性很大,这也是将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伍豪介绍联合政府在医药生产方面的进展:“在徐先生帮助下,联合政府已经投产了三个药品分装厂和五个常用药生产厂,招收超过五千名青年妇女入工作,按徐先生的意思,后面还会陆续建设药品生产厂,直到能满足中国百姓治疗需要为止,目前主要还是靠徐先生把药品带过来,当然按照徐先生的意思多数药品生产厂必须对生产技术实行严格保密,这与主席前面提到的定价权有关,我们可以按低廉价格把药品提供给百姓,但对外的定价必须是我们说了算,这药品也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外一个来源。有了定价权,徐先生说过了,如遇上大的国家级战争,就那三个金磺胺(青霉素)分装厂收益,一年都能挣回几亿美元。嘿嘿,前一阵子国民党政府贷款2500万美元,就需要十一万吨桐油来还款,这桐油采集、压榨及运输需要多少人手?而那三个分装厂不过就是三千名青年妇女,当然主要是徐先生提供了药品。但从这也能够说明,这一来国民党还怎么和我们土共争天下?”
这个民国时空,由于有徐远山暗地里提供了大量资金,加上土共组织的廉洁,所有资金都是实打实用到了需要的地方。
西北土共能够迅速崛起有许多秘密,但不缺钱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王稼祥说道:“徐先生很关心从长远方面建立给老百姓治病的体系,他所说的医疗保险,就是老百姓每年交少量钱粮,然后政府给百姓提供一种医疗保障,徐先生给出了一整套的方案,我觉得是不是抽几个地方来进行试点?”
教员表示了同意:“是应该试点,不过土共控制区里对百姓销售的药品价格本来就比较低,所以试点征收百姓的医疗保险钱或粮食,标价每户或每人应收多少,政府帮助承担九成,对农民象征性征收一成即可,但这过程中要对农民进行充足宣传,让他们知道交保险的钱粮是用来建设医院和养医生的,我觉得先从已经进行过土改里挑出一、两个县进行试点,只有让附近的县百姓知道这法子好,自然就会有要求,随后试点地区可逐步扩大。”
伍豪说道:“那么接下来我通知联合政府进行布置相应工作,安排人员和资金,参考徐先生提供的方案,在甘肃和陕北各选一个县进行试点,按照方案,试点地方实施时有两个政策不能偏离,一是宣传;二是自愿原则。”
朱总司令急忙补充说道:“因为军人的直系亲属一直就享受免费治病,实行试点地方不能忘了,这保险费由政府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