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陕北战役收官之战(1)---(1 / 2)

第二天即4月19日上午8时,竹内云子带上八名宪兵部队的军官直接在重庆乘船沿长江而下到武汉。

这八名宪兵军官中有五人还是日本特务,都是竹内云子借她是谷正伦的贴身机要秘书身份办好手续进入宪兵部队的。

国民党军队腐败可不是现在才出现,裙带关系之风由来已久。

乘坐船只是民生公司的民俗轮,乘船手续是昨天派人来办理,国民党宪兵司令部又不是一般单位,就连每人船费18元银元都能够优到15元银元,舱位还比较好。

在重庆嘉陵江口的纸码头登船,民俗轮为来往重庆和武汉间的大轮船,淞沪大战前是跑上海的航运线,船只体积较大,到武汉也尚需五天四夜。

当然,竹内云子除了有五名日本特务跟随外,另外还有十人用其它身份分开乘坐不同船只去武汉,最早出发是18日当日就走了。

后面这几天竹内云子在船上无事,所以随身就带收音机,从“胜利之声”播出的消息,日军在陕北的不利消息让竹内云子忧心忡忡,她也理解情报本部为什么发了训斥电报的原因。

支那地盘太大了,人也太多了,特别她到四川后感觉到更明显,如果国民政府不与日本谈和,日本真没有实力全占了整个支那。

原时空日本情报机关曾有两次差一点就成功刺杀到蒋秃子:第一次是1937年8月26日,日本情报机关得到密报,蒋秃子用狐狸换太子手法,乘坐上海英国公使许阁森的专车秘密前往淞沪前线视察,日军便出动战机来执行斩首行动,但仅造成英国公使先生受伤、宋美龄骨折,而蒋秃子毫发无损;第二次是四天后,30日蒋介石出席南京中央军校纪念活动并上台演讲,由于这是内部安排,外界很少有人知道,然而就在当天,在场的保卫人员却成功逮捕了两个携带炸药的日本男子。

徐远山知道原时空日本当年为了侵略中国,派了很多女间谍秘密来到中国,西山始终提防日军情报机关渗透也是这个原因,宁愿慢一步也不大肆扩张,而等到淞沪大战时才出手,对华东当地进步青年参加先锋军,都是先锋军主动物色人选,同时日本情报部门电台联系也是西山情报部重点侦测对像。

所以,日本军部情报本部“天字1号和天字2号计划”有关电文早就被西山破译,除了准备预案外,徐远山是置身事外的。

狗咬狗一嘴毛,看看热闹就是了,当然提前准备一根木棒最好。

现在,陕北战役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

4月19日,米西县(今子洲县一部)川口镇附近一条川道里,土共地方政府组织的一支上千人的支前队伍正往东南绥德方向的前线运送物资和弹药。

刘家义是横山韩岔镇马圈圪崂村的民兵,这次他们村68名民兵在驻村干部韩武栋带领下都参加了支前队,马圈圪崂村全村人口342人,有8个自然村,最大的自然村27户,最小的自然村3户,整个行政村占地超过50平方公里。……陕北多数村庄都是这样,地广人稀指的就是这种状态。

驻村干部韩武栋是一年多前来村里的,据他自己说驻村任期两年,表现好后面将会成为镇长。

身为驻村干部,韩武栋什么都管,民兵训练、组织生产,给上级反馈村民诉求等。

这就是西北土共培养农村地方干部的一种方式,驻村干部先是培训一个月后才下来,要求就是能文能武,武就是农闲时训练民兵,文是忙时协调生产互助和日常管理。

当然,驻村干部每半年还会进行一个月的培训。

陕北在西北联合政府成立前立是红军根据地,每个村庄每户农民都分到了土地,韩武栋除了组织生产互助外,还要让村民帮助有亲人参加红军的农户生产事项,这是拥军的一部分。

有亲人参加红军的,就会成为光荣之家,除了荣誉外,生活和生产等方面会得到政府组织的帮助。

土共中央根据徐远山提供的资料和许多政策建议,经研究后适合当前情况的就推广实施。

当然,适合的当然就多了,毕竟许多都是原时空土共实施比较成功的政策。

自从知道日军要进攻陕西,重点方向还是陕北后,整个陕北都动员起来了,每一个行政村无论民兵人数多少,都成立支前的民兵排,驻村干部就是排长,然后镇是民兵营,县是民兵团,

大的县民兵团人数有一万多人,整个陕北动员民兵人数超过三十万,加上关中支持过来的二十万名民兵,支前民兵总人数超过五十万人。

陕北战役既是野战部队的一次实战演练,同时也是支前队伍的第一次超大规模排练。

3月28日,刘家义他们这些民兵,首先按照上级指示转移老百姓,果然两天后横山县城附近就爆发红军与日军的大战,大半天时间都能听到传来的轰隆隆炮声。

后来排长韩武栋带回来消息,那一天的大战红军部队全歼了六千多名日本鬼子,不过民兵排现在主要任务是保护老百姓安全躲进山里,这里就是战场,最忌讳老百姓到处乱跑。

等到4月13日,陕北战场形成了四处包围圈后,民兵排终于领到了新任务,到榆林城运送炮弹到绥德前线。

每发105炮弹15公斤,一般情况是每人只背一发炮弹和其它物资,总重量控制在20公斤左右,因为走山路榆林城到绥德前线有110公里,要三天到达,平均每天走近四十公里,虽然民兵都是主劳力,但背负重量过大担心会影响行进速度。

事实上到13日时候,整个陕北战役态势已经形成四个包围圈,红军投入的兵力超过三十万人。

伊克昭盟的东胜,红军三个摩步师把日军三个旅团残兵一万一千人团团围住,此前三个摩步师不停采用短促突击方式消灭了日军这三个旅团上万名士兵,摧毁了大部分车辆和火炮;

而在榆林南边80公里处,即在米脂北边,日军第7师团大部和日军一个独立重炮联队共一万八千人被红军6个步兵师包围,包围圈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面积;

而在绥德附近日军第8师团从佳县渡过黄河后,前锋还没有到绥德,就被红军三个步兵师穿插进来堵住了后路,黄河上的浮桥直接被红军空军战机投下的燃烧弹烧毁;

从延川渡过黄河的日军还没有到达延长同样陷入重围。

后面两个包围圈的日军都分别被红军7个步兵师包围,红军利用陕北的地形地貌,用重兵把能够通行的川道建立十公里以上的纵深阻击阵地。

而且各处战场红军兵力是日本兵力的三倍,就这样彭老总手中还留有8个步兵师的预备队,其中四个步兵师是陕北原来的河防部队。

按照伤亡率要求,虽然三倍兵力是不足够发起攻击,但在战机和火炮支持下阻击日军进攻或突围还是做得到的。

只要日军跑不出去,又日夜遭受多达两百架飞机轰炸,重点针对的还是后勤辎重单位,日军士兵没粮还能吃草?而且陕北的草也不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