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日军空中地面联手突击(1)---(1 / 2)

12日下午,南京城保卫战中日双方没有发生炮战,原因很简单:日军山炮部队没有进入先锋军炮兵营105榴弹炮的射程里。

当然,先锋军炮兵想打日军指挥部更是不易,自从日军没有制空权后,野战各级指挥部都藏的严严实实。

能打到先锋军炮兵阵地的日军野战加农炮还无法运送到南京前线。

日军全面实施侵华战争后,中日双方战场上重武器主要是75山炮,当然中国军队能够配置山炮就更少。

原时空二战后山炮和野炮的称呼慢慢消失,不过抗美援朝前期的几大战役,志愿军各军、师炮兵营依然是75山炮为主,团级炮兵连是步兵炮。

75山炮顾名思义,是能在山区用马匹运输的而且能够曲射隔山打击的大炮,射程相对野炮、榴弹炮、野战加农炮更短。

山炮在各类大炮中间,重量最轻,能够分解用马匹驮运,与其它大炮最明显的区别就在炮轮,和其它大炮的橡胶轮胎不一样,山炮轮是较细薄的铁轮。

日本针对中国交通现状,在配置部队炮兵火力时候,师团级炮兵就以山炮为主,每一个师团有炮兵联队,炮兵联队有三个是山炮大队,每个山炮大队有四一式或九四式75山炮12门。

中国军队的骡马不仅力量小数量也少,因此只有部分国民党中央军或较为土豪的晋绥军师辖山炮营。

当时75山炮的分解件,动辄在80公斤以上,而人力挑夫的货重标准是30公斤,所以人力运输一般不是炮兵机动的选项,只有在火炮进出阵地之类的极短途运动,才是“人力挽曳”。

只是中国军队缺马或中途运输的骡马被空袭损失,所以炮兵在实战的机动中,经常被迫以人代马,以两三名"代马输卒",合力抬起沉重的炮件,一日行军二、三十公里,一场大战动辄半个月以上,炮兵士兵无休无止地抬炮,真真的是凄惨。

大多数各省地方部队很少配置有山炮,这次守卫南京的川军、桂军和粤军的十个师全部加起来不到十门山炮,每门山炮配弹不足50发。

为什么蒋秃子和国民党政府高官早早就从南京跑得一干二净?

就是知道南京城现在这伙杂牌军队炮灰,要战斗力没有战斗力,要火炮更没有火炮。

而进攻南京的日军部队,依赖公路上马拉车牵引的75野炮、150榴弹炮及射程超过18公里150野战加农炮,因为路、桥被毁,又加上先锋军红鹰飞机的袭击暂时无法运送上来。

但靠马驮就陆续抵达超过12个山炮大队,近150门75山炮。

所以说日军宣称五日内攻下南京城也是经过他们军队上的参谋计算过的,是有根据的。

中国军队的战术水平低劣,与日军战斗力差距又大,谁来指挥都不行,就连中央军的德国顾问团为此也吃尽苦头。

战术不行、战斗力不行、火炮火力也不行,就算有先锋军的飞机帮助,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大将也赞同参谋的看法:五日攻下支那首都南京城。

意外就是先锋军冒出来一大批重炮。

而此前南京城里日本特务得到的军事情报,多次确认南京城内外中国军队火炮不超过十门。

等南京城中国军队重炮反击消息传到上海时候,几家电台都已经把“日军五日攻占南京”的消息播报了出去。

日本人想把话收回去都来不及,那就只能铁着头继续干。

昨晚趁南京城中国军队炮轰步兵时候,日军各山炮大队重新布置阵地,选择的地方是既能炮击南京城外廓中国军队的阵地,又避免对方炮兵打击。

山炮作用不是压制火炮,何况对方还是口径更大的105榴弹炮。

同时经过一个上午的战术调整,取消集群攻击,以区域区小规模部队穿插模式进行进攻,谁知城内先锋军重炮部队与中央军小家气不一样。

根本不把炮弹当炮弹,还本着蚊子腿的肉也是肉原则,对日军小规模部队同样猛轰。

这就让素来骄横的大日本皇军没有一点脾气,而且还把前沿阵地中国地方部队的士气打出来了。

现在中国保安团性质的部队士兵,越战越勇。

日军各基层军官只好层层上报,直至报到松井石根司令官面前。

然而,南京城内的徐远山反而不轻松,他与蒋秃子喜欢插手基层部队指挥不一样,徐远山不熟悉或没有把握的不会去伸手,这也是他不去刘湘南京卫戍区司令部的原因。

一支军队改造,战斗力提升不是几天就能做到的,虽然守卫南京的这十个师地方军阀部队,绝大多数士兵有爱国之心,但也不能无视其它的缺点。

整编后的西山先锋军,至今还没有出击,除了让红军出身的干部训练他们游击战能力,还有就是让基层干部熟悉地形。

许多班、排、连基层干部,除了利用沙盘熟悉太湖周边地形,还分批组织化装成平民百姓到下一步要作战地区去熟悉地形,特别是无锡到南京之间的山区。

为了提高先锋军在当地作战、建立游击根据地的便利,土共中央还让江浙土共组织、动员上千名当地土共成员和进步爱国青年加入到先锋军,担任各级指导员、教导员及政委职务,当然对外仍称副连长、副营长及副团长。

还有江南红军粟裕部,按照中央计划,1938年1月或2月从浙南根据地出发北上进入江浙敌后开展游击作战。

这一切都依赖南京作战按原计划一样守到12月底吸引日军注意力并牵制住日军华中方面军的主力。

下午战斗结束后,徐远山独自一个人到玄武湖边走走,湖面上没有一艘船,这是为了防止特务、汉奸侦察和破坏炮兵阵地而禁止了。

而且经过动员后,城内百姓已经所剩无几。

想到中国军队势弱,就算有火炮帮助也是难以长期守住南京城,徐远山情不自禁叹了一口气。

如何守南京,有指挥部参谋们弄出的作战计划,有后世的推演和建议,但因为各省军队的特殊性,想打得更好也难,守城15天基本能够完成,最长三个月是极限。

历史上南京城武器弹药仓库里的一些武器弹药没有使用、没有利用就被日军缴获,比如大量的地雷、炸药。

现在发现后各师的工兵营集中起来统一训练,然后全部分发下去,暂时只能用到城外,并且埋设后的雷区图都被先锋军收走。

1936年和1937年,中国兵工署从德国订购数百门pak-35/36战防炮(又称苏罗通战防炮),这是当时反坦克利器。

至1938年德国停止对华出口武器时,中国从德国进口的pak-35/36战防炮约为500门,炮弹55万发。

现在仓库里也有少量战防炮,也全部分发给各师,布置到阵地、城墙或城内各个据高点。

打不了坦克,打人也行啊。

自从刘湘带川军、桂军和粤军到南京城防守后,保命的需要士兵也是拼命修工事,而且还是接受土共方面的许多建议。

守阵地挨炸最多的队伍,就是曾经弱小的红军部队,至少红军战士懂得深、窄的交通壕能够防炮弹。

而中央军与日军作战时所布置的大圆坑形机枪阵地,全是自杀阵地:圆坑中间落下一枚炮弹甚至是掷弹筒发射的榴弹,阵地里的人全玩完。

现在守城关键就是炮兵部队,也可以说先锋军炮兵部队受到的威胁,就是南京城面临的威胁。

按照分析,先锋军这支炮兵部队下来要面对的威胁有:

一是最具有威胁是地面的日军重炮部队,火炮从240毫米重型榴弹炮,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一直到150毫米重型加农炮。

特别日军240榴弹炮和150加农炮射程比先锋军105榴弹炮远更多,可以说交手后105榴弹炮没有还手之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