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日军宣称五天内攻下南京城---(1 / 2)

1937年12月12日上午7时,在重庆化名为李小兰的竹内云子(上章曾笔误错写成南造云子)起床后,先收听“胜利之声”的广播。

“胜利之声”对日本持有强烈敌对情绪,同时也揭露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腐败,但日本人和国民党高官还不得不收听,就因为该广播电台消息广不说,还非常迅速。

果然,今天“胜利之声”最先就是南京保卫战正式开战的新闻,说日军昨晚连夜进攻南京城外廓阵地紫金山、清凉门和雨花台一线,但被川军、粤军和桂军击退,前沿阵地日军遗尸四百多具。

按照贯例,新闻中开始播报日军小队长以上职务的姓名,不过只有不到五人,“胜利之声”还特地说明,日军撤退时把主要军官尸体抬走了。

进攻日军伤亡确实有这么多人,而且伤亡主要还是遭受到先锋军炮兵突然炮击造成的,不过为了凸出守城部队英勇,全部把功绩放到步兵头上。

紧接着,是中国军队牺牲的三百多名人员名单,这份名单具体到普通的战士,除了部队番号外,还有战士的籍贯。

为了鼓舞守城部队的士气,先锋军情报部给守城部队准备了一千台小收音机,都是中波段,不过南京离太湖很近,声音很清晰。

知道“胜利之声”会全程播报南京保卫战全过程,还有英勇作战牺牲的战士名单,刘湘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地方部队到南京当炮灰,就是想洗刷以前各省军阀混战的坏名声,所以战场上收集日军官兵死去的身份证件,和上报中国军队士兵牺牲名单,成了各个部队的头等大事。

地方部队里留学日本的军官比中央军少一些,但还是有的,这也是“胜利之声”能报出击毙日军番号和姓名原因。

“胜利之声”这项举措,是南京城守军越战越勇的原因,就算是死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因为各省报纸会根据电台内容转成文字刊登到报纸上。

原时空南京守卫战,作战中伤亡有两万人,逃过长江的有三万人,投降超过五万人全被日军杀害。

投降如此多原因就是当官先跑后,军心全失所造成的,并非缺少武器弹药。

现在收听到新闻的竹内云子有些不太相信,因为就算是夜战,大日本皇军也是压国民党中央军几头,更不用说这些地方民团性质的部队。

但“胜利之声”的新闻又是公认的真实性,其中必有蹊跷。

竹内云子现在是谷正伦办公室的贴身秘书,果然上班后她从南京发来的汇报电报里,知道是昨晚进攻的日军不仅遭到飞机轰炸,最后更是遭到来自南京城内大规模的重炮轰击。

竹内云子也奇怪中国军队是什么时候在南京城里布置大量重炮的。

她现在这个位置很重要,因为谷正伦表面是宪兵司令,实际上这支宪兵还承担蒋秃子的特务组织职能,掌握着国民党军队所有布置和动向,当然包括那几支独立的重炮团。

竹内云子她们这批日本女间谍,是日本神户女间谍学校的“云”字辈,虽然比前辈的“菊”字辈出道时间短得多,但成就也不低。

“菊”字辈是专学俄语对付俄国人,出色的女间谍有河村菊子、小野菊子、坂西惠子等等,在国际谍战中闯下了“日本阿菊”的名号。

而她们“云”字辈学中国文化针对中国人,南造云子拿下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和国民党政府秘书长黄浚,可惜后来去执行侦察太湖西山机场任务后失踪;中野云子成功潜伏到第二战区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竹内云子成了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秘书,出意外的是警备区转成卫戍区后,司令长官成了刘湘;当然,还有一些间谍学校出来的姐妹潜伏到一些军、师司令部里……

日本唯一不顺就是西北联合政府的情报工作。

西北渗透也不难,难在高层无法渗透,更难在无法送出情报,无论日本特务或国民党特务,进陕西后不轻举妄动还好一些,毕竟土共情报部门抓人是讲证据。

土共情报部从1936年就开始有了徐远山提山供的电报破译系统。

破译了日本特务的电报,自然就知道内部哪里的防线被突破;而且还有徐远山提供五套大功率远距离的无线电侦测仪定位系统,这不是徐远山在南京手持侦测定位那种,而是在高楼上安装天线的侦测定位仪。

所以,在西北使用电台传送情报的各路特务全部落入陷阱。

徐远山为了土共情报部效率更高,甚至还送过来十套金属寻宝探测仪和五套生命探测仪。

无论电台还是人员,只要土共情报部想抓,谁都藏不住。

而国民党政府和军队被日本情报部门渗透成筛子,真不是妄语,其中有部分还是托蒋秃子推行的“一夫一妻”新生活。

蒋秃子受宋美龄影响,见不得亲信和下属有小妾或情妇。

但这些亲信和下属都是酒色长期养身,少补可不行,有了中意小妾或情妇,无法养在家里就只能养在办公室里,所以这些日本女间谍得手后,有一部分就成了各级司令部秘书或机要室秘书。

竹内云子化身银行职员,先攀附谷正伦老婆陈伯坚,和谷正伦先熟面,然后再创造出与谷正伦偶遇的机会。

谷正伦本身表面正统封建,当然也是在蒋秃子身边的原因,然而表面道貌岸然,内心自然有压抑,所以轻而易举就被拿下。

为了方便,竹内云子就成了谷正伦办公室的秘书。

而且制服诱惑也不是后世才有的,早在民国时期国民党里就流行了军装和护士装的制服诱惑。

谷正伦非黄埔出身,他是贵州人又非蒋秃子同乡,能得到蒋秃子赏析和信任,有多种因素,其中反共坚决是主要因素,他带宪兵团参加剿匪时曾下令屠光怀化县城的百姓。

而且宪兵团有一次抓获土共成员中,有一名16岁名叫袁咨桐的成员,不仅是谷正伦的老乡还是他老婆老师黄齐生的义子,在黄齐生求到门上之后,谷正伦怕留把柄,把袁咨桐16岁的年龄改成18岁后枪决了。

谷正伦三兄弟都给蒋秃子卖命,当时就有着“谷门三中委、宋家三姐妹”的流行说法。

而且三兄弟对付土共一个比一个狠。

原时空老三谷正鼎担任陕西中统头目,在抗战时期1944年就搞了一个集中营,专门关押土共成员和想去延安的进步青年,因为担心抢决这些人被舆论追责,就准备派人渗透到集中营里鼓动土共成员和进步青年越狱,然后在外面埋伏枪手一举枪杀,但该计划被土共情报部门破坏。

谷正伦借病脱离南京到陪都重庆,是蒋秃子安排的,就是提前过去把老巢和营地先弄起来。

他自然把贴身秘书带上了。

谷正伦办公室里,有几位年轻军官正在议论日军通过上海几家电台发布“五日要攻下南京”的言论。

竹内云子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插嘴,她执行的是大本营“天字一号”的任务,还排在攻占首都南京之前,虽然她也好奇防卫南京的杂牌地方部队十个师如何能守南京五日而不破城。

在南京城里的徐远山,也知道日军扬言五天攻下南京城,这不是笑话吗?

如果放到原时空让唐生智来守,这人不仅贪生怕死还沽名钓誉,先是信誓旦旦与城共存亡,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当炮灰的士兵毫无斗志,自然有可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