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7日上午,115师在忻口北面准备用一个主力旅伏击日军第5师团一个大队时候,太原市根据阎锡山的命令除守城部队外撤出所有机关、工矿企业人员和平民百姓。
虽然阎锡山比较蠢,在太原会战中不顾手下人反对,坚决派兵死守太原城,典型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不过阎锡山虽蠢仍顾及山西父老,明知太原城守不了仍要死守,但还是把平民百姓撤得干干净净,后面日军占领的太原不过就是一座空城,不像蒋秃子那样把首都南京满城百姓送到日军屠刀下。
身为太原兵工厂工人自卫队总队长的周子祯带着最后一批兵工厂自卫队员离开小北门外的兵工厂。
原时空太原兵工厂工卫队后来在抗战中发展成有五千人的工卫旅,后并入120师,周子祯也成了从太原兵工厂出来的开国少将。
但现时空有所不同了,当华北局势紧张的时候,土共中央一方面联系阎锡山,希望他把太原兵工厂搬迁到陕北榆林和延安一带,西北联合政府免费提供地方并尽力协调各方事项。
但阎锡山素有细打算盘习惯,行事决断老是犹豫不决,给西北联合政府的答复总是“俺老汉再看看”,土共中央只好指示山西土共地下组织,动员工人前往陕西,西北方面会在工作、食宿提供最大的便利。
和原时空土共中央让山西土共组织主要抓住武装力量的不同,现时空是要求尽可能收拢山西工人,“每一位工人强过两个兵”的指示,也让山西省委感觉到非同寻常。
这就是土共中央发展工业的急迫性。
山西是中国除了东北外最大的工业大省也是资源大省,太原兵工厂是国内三大兵工厂之一。
日军华北方面军动用超过五个师团兵力(华北方面军四个师团,关东军超过一个师团的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山西,就是眼馋山西的工业设备和资源。
因为阎锡山的犹豫,太原兵工厂搬迁到陕西的设备不足五分之一,超过五分之四的设备最后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不过太原兵工厂的七千工人中,超过五千人被西北联合政府收留安置,和山西其它工矿企业的共两万名工人,安排到日益庞大的西北军工系统企业。
撤退在最后的工卫队总队长周子祯和政治部副主任康永和,带着工卫队掩护着最后离开的兵工厂工人和家属缓缓西去,几天后渡过黄河进入了陕西。
原时空在山西各地征战赫赫有名的太原兵工厂工卫队、工卫旅,在现时空中消失在太原西边的崇山峻岭之中,等他们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了共和国军工企业的主要肯干和重要力量,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参与反击日寇侵略和保卫着逐渐强大的新中国。
周子祯和一些抗战中从山西走出的土共干部,不再是原时空的开国将军,但现时空中他们许多人成了土共的军工企业领导和精英,在后来的抗战和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发挥出比原时空更大的作用。
得到山西两万基础工人和技术人员加入,特别是太原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让西北联合政府军工企业终于有了质的飞跃。
在中国,能有如此深谋远虑的只有土共。
7月16日,阎锡山为减轻太原防守压力,命令晋绥军两个师的部队17日攻击忻州北边不到二十公里的忻口镇,忻口镇因为地势险用防守此地有日军的一个大队。
而忻口北边二十多公里是原平县城,驻守第5师团21旅团四十一联队部和两个步兵大队兵力,按照日军作战原则,忻口发生战斗后各处日军会主动来援,因此阎锡山联系五台的彭老总,希望共军派出一部在忻口与原平县城之间进行阻援。
目前在太行山脉的土共三个师,根据土共中央指示,120师北上朔州至大同一线寻找战机,129师东出太行进入河北的保定西北山区,在忻州附近只有115师。
所以阻援的任务就落到115师身上。
如果仅仅是阻援,115师长林彪是没有多大兴趣,共军这一年多来各处都是采用增兵减灶策略,就连这次进入山西作战的三个师都隐满了一半实力,不光是人数而是真正实力上。
115师在忻州周边地区,早把三个旅散开,不过这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每个团都配有电台。
林彪也知道红军空军在陕北有基地,土共中央就给他们三个师长交待过,如果被日军缠上并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的,可以紧急联系陕北空军,半小时内就会得到空军的支援。
实际上,府谷机场离忻州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一百五十公里,且在土共中央指示进入山西的这三个主力师开始寻找机会作战后,府谷机场就安排四架飞机时刻待命,随时掌控战场的制空权。
林彪决定用1115师主力的徐海东、黄克诚补充旅在忻口和原平县城之间设伏,343旅布置在伏击点北边作预备队,同时监视原平县城,如果原平县城两个大队倾巢而出,那么343旅趁机攻入日军兵力空虚的原平城,破坏日军辎重后再南撤协助补充旅夹击日军两个大队,视情况再定是否打歼灭战。
如果只出来一个大队,就由补充旅设伏,而预备队的343旅再考虑二次设伏从原平出来的日军一个大队援军。
为打好这场伏击战斗,当天下午林彪仅带一个骑兵排到忻口北边实地勘察,他在指挥作战中总显得滴水不漏,与这做法也有关系。
在忻口镇到原平县城中间,在一处被滹沱河围成了三角区,大同至太原公路在两山坡中间穿过,被林彪选作伏击地点。
天黑前林彪、聂荣臻带着接电报赶过来的徐海东和黄克诚及三位补充旅的团长,到现场察看地形地貌并向各团指定了埋伏地点,明确了师、旅、团指挥所的位置。
不出意料,韩先楚的补2团占了中间位置,这位置确实极佳,要么正是面对敌人的主力,要么可配合左邻或右舍的另外两个团作战,反正什么都不落空。
韩先楚外表憨厚而且常常咧嘴大笑,给人感觉是大不咧咧的样子,实际上和他搭档过的刘震最清楚,大不咧咧外表后面隐藏着过人的智慧。
原时空中同为开国上将的许世友最佩服韩先楚的就是他“有勇有谋”。
接下任务的韩先楚在察看地形时,始终不动声色,但回去后他连夜悄悄把团里的九台凿岩机都调了过来,把补2团伏击区域里所有的大石头,无论是山坡上还是公路下面的小水沟旁的大石头,全打成了石雷,前后弄了近一百个。
韩先楚既然是心眼多,他上次见到徐远山的时候,就给徐远山提了唯一一个要求,多要了一百套遥控爆炸装置。
别人是不清楚,他可是心知肚明,这玩意就是徐远山弄出来的,而且连徐远山都当成宝贝,当初在甘肃时可把马家军的骑兵杀得屁滚尿流。
这日军第5师团号称钢军,士兵身躯又不是钢铁造的,不照样在炸药爆炸中粉身碎骨?
韩先楚在甘肃和徐远山在一起时,就见过徐远山用遥控爆炸装置作战,这东西既省炸药量,一个炮眼最多装一斤多不到两斤的炸药,但就是特别能阴人。
作战时,对方士兵常利用大石块作掩体射击,谁特么会想到这是趴在石雷上?
而且这东西如果没有引爆,事后可以从炮眼掏出来仍然可以在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