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山穿越民国时空后,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其中杨永泰是其中的一个。
原时空杨永泰作为蒋秃子的亲信,1936年去担任湖北主席,因持亲日言论和态度年底时在武汉被刺杀而亡。
现时空因为反日形势高涨,民国政府里亲日派就有些低调,杨永泰也没有去湖北担任省主席,仍担任军事委员会的秘书长,其实还就是蒋秃子的第一智囊。
亲日又反共的杨永泰深得蒋秃子的信任,重要的是最后一点“反共”。
去年南北两大势力合力“反蒋抗日”共振,对蒋秃子地位形成了极大威胁,无奈之下,因为他后面的江浙财团不想再打第二次中原大战,蒋秃子退后一步同意共商抗日大计。
蒋秃子亡共之心仍不死,但面对同样财大气粗的西北联合政府又束手无策,暂时只能忍着。
西北联合政府宣布对抗战受伤士兵免费治疗消息,蒋秃子连忙把杨永泰找来商量。
“畅卿,共匪和张杨叛逆此举是何意?”
私下里蒋秃子仍把土共称为共匪,表明土共仍是他心腹大患。
“委员长,共匪此举多为笼络人心,不过我认为长期会难以为继。”杨永泰所学的谋略策中,就有一招“驱饥吃穷对方”之法。
杨永泰说道:“委员长,如果西北治伤兵收伤兵必有所图,但仅治而不收就明显败笔了,按照我从医院中了解到,治愈一名伤兵少者近百元,多者上千元,如果西北把这笔钱用到别处,才会对党国大大不利,我认为委员长应该出面表场,让西北共匪无法更改,吃穷他们才是上策,甚至连中央军受伤的士兵也拉到陕西治疗,不过必须接管医院,保证士兵伤愈后返回中央军。”
蒋秃子沉思了一会,才慢慢说道:“如果这样,我就出来表态,同时要敲打他们别玩什么沽名钓誉之举,把共匪逼到墙角上,不办也得办。哦,对了,百川(阎锡山)前天来南京汇报第二战区备战情况,共匪提出派三个师到华北参战,他已经同意了,对此事你意下如何?”
杨永泰摇摇头:“委员长,我国实力不如日本,就是我军武器弹药是无源之水,用完了难以补充,现在苏联只同意给民国政府援助,共匪每支枪只有几颗子弹,只能靠以战养战,靠拼杀日军缴获战利品维持战斗力,但日军是那么好拼吗?让他们去和日本争吧,也成不了大气候,疥癣之疾而已。”
杨永泰虽然是资深谋士,但根本就想不到西北政府的药品是无本之物,就算医护人员有些开支,粮食也会花些费用,但这和舆论上的认同及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相比,代价算很小了。
当陕西成为众人认可的大后方后,这可不是交通不便、地无三丈平的陪都重庆,人员流动、资金流动、物资流动将会让陕西短期内得到高速发展。
就如徐远山给西北联合政府提供大量黄金一样,如果西北属于封闭地区的话,确实会造成通货膨胀,但现在西北不是封闭,黄金又不是纸币而是硬通货,自然会吸引周边省的商人把物资倒腾过来获利,更关键的是会把各种人才及资金吸引过来。
任何口号都比不过金灿灿的黄金。
原时空的很多人知道新中国发展非常艰难,特别是工业建设更是如此,但只知道是工业基础极差。
这些人却不会去想中国极穷、工业基础极差的原因: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和国民党围剿红军,都耗费了不少国家财富;全面抗战八年更是被日军掠夺走许多金银财富和工业设备;国民党外逃前搬空并利用金圆券抢走了最后那一点金银,炸毁不多的工业设备。
土共接手的中国,一穷二白真不是虚的,而且国与国的交易无黄金硬通货就买不来工业设备,只有付出更多的廉价农产品。
几十年时间能把这样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实体国家,也只有土共的强大组织能力还有中国农民几十年付出的巨大代价。
徐远山既然穿越到这个民国时空,当然不会再让中国农民承受原时空那样的巨大代价。
他是不太懂经济,但也不是一个白丁,好赖后世资讯的熏陶,两年记者生涯,至少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民国时空中用各类超前半步的技术、垄断的药品和黄金硬通货换回工业设备和资源;跨时空的轻工业设备和产品援助。
把中国和中华民族拉上工业高速发展的轨道,工业强大才会有国家强大。
在这过程中,中国的短板是教育和各类人才,而不是从农民身上少收那点农业税。
他建议土共将来免征农民农业税,就是希望以最小代价推掉蒋秃子,让中国人少流一些血,多保留一些民族精华。
后面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再逐步解决,不行的话到国外多抢一些黄金,从现代时空每次穿越回来搬过来一座工厂,让土共组织能力发挥到极致,自然也爆发工业的能量。
这样一来,来中国和中华民族如何不能崛起?
去年即1936年8月南京抗日大计谈判尘埃落定后,全国编成了21路集团军,其中中央军占六个;两广占四个;华北老西北军人马的宋哲元、孙连仲、韩复渠共占三个;山西阎锡山占三个。
上面是算占比较多的,土共红军和西北联合政府占两个,剩下就是一些省占一个。
不过若按没有公开的实力,土共和西北联合政府的五十万人马是能排第二,只不过谈判时土共没有再多争,结果就是全面抗战开始时,能出兵华北只能是一个集团军(第十八集团军)的三个师。
另一个即第十七集团军留陕西沿黄河布防。
既然现在想抗战的土共红军没有地方可去,那就等等,同时也是给兵工厂生产武器留出时间。
土共中央的另一个策略,等三个师在敌后展开后,再陆续从西北大后方抽兵员补充过去。
和原时空红军一开始改编成八路军,后又变番号为第十八集团军不一样,现时空有两个集团军番号,统一对外称“红军”有碍抗日统一战线,考虑到日本从开始侵略中国至今都提“反共”口号,所以土共中央决定把红军对外统称“共军”。
“共军”这称呼比原时空出现更早。
这样的称呼就是表明在抗日统一战线下,土共领导的军队在作战时保持的独立性。
阎锡山担任总司令的第二战区(山西)共有各路人马(包括中央军)兵力58万,其中“共军”三个师六万人,这真不算什么。
而且大家印象里共军的部队都是缺枪少炮,也就只能打打游击,这也没有说错,实力最强的这三个主力师没有一门75山炮或野炮。
所以虽然把共军这三个师安排在日军主攻方向,太原北边的大同、朔州、忻州一线,阎锡山也只是指望共军在旁边对日军骚扰作战。
实际上,也只有共军敢留在日军占据的后方,原时空在山西作战的中央军溃败后是全退到山西南边的中条山。
而除了北边日军进攻方向,其它地方就免了,日本人没来时都是阎锡山的地盘,打得一把好算盘的阎老西自然不会让红军即现在的共军去赤化。
带兵随大部队北上参加抗战的韩先楚,现在只不过是一名团长,而且还没有正式番号的补2团团长。
现时空的三个主力师番号与原时空一样:115师;120师;129师。
但民国时期的师一般就辖两个旅,所以这三个主力师对外公开每个师都是有两个旅,第三个旅是补充旅。
补充旅、补充团也是民国时期军队里最为常见,就是有正式番号部队减员后,从补充旅、补充团抽人过来补充,以保持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