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抗战谈判落地---(1 / 2)

实际上,徐远山现在对日作战的方式真是投机取巧。

他那些所谓的自造鱼雷,在后世不过就是一个大号水下模型潜艇而已。

徐远山又是在水面投放鱼雷,避免了真正鱼雷需要考虑的水压问题,所以简单的薄钢管就能直接使用。

而且包括击沉出云号巡洋舰那一次,前后两次使用重型自造鱼雷,他都是在几百米不超千米的距离投放,而像加贺号航母长度都有近三百米,打不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还有徐远山集中后世各种人才研发的防空自动射击平台和系统软件,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粗糙的机器人平台,根据雷达探测结果和软件发出的指令,射击平台转动到某一个角度而已。

这些普通民用科技技术,用到民国时空就足够了。

就如当这个时代超过四百米都无法对重要人物实施精准狙击时,用后世一、两千元甚至几百元玩具级的无人机携带不到一斤炸药冲到目标人物前就能办到。

但徐远山同样清醒意识到,这种战术级的应用如果不在某个关键节点处实施,对大势起到的效果就不会很大。

就像现在他对待日军作战一样,在局部时用技术碾压他们后,才会让这些妄想称霸亚洲、独占太平洋的贪婪岛国人奋发和得到启发,零式战机就有可能提前研发出来,也有可能会制造出更多航母和潜艇。

当天作战结束后,徐远山和齐绍元5人撤退到南边与前面的15名战士汇合,联系上江南红军游击队后,携带着小型雷达、夜视仪就返回现代时空,这些设备过于先进,除他别人也无法使用。

徐远山准备把已经做完手术三天的赵一曼接回到民国,赵一曼多留在现代时空一天,就会增加一分的暴露风险。

现代时空2021年6月25日上午,泰国海边独居房屋中,赵一曼准备去吃保姆做好的早餐,在一名女佣搀扶下,她慢慢走到餐桌前。

22日手术后,三天来赵一曼身体恢复不错,这手术在现代的难度属中等偏下,手术后左大腿骨原来被子弹击碎部分,由3d技术打出的钛合金所代替。

赵一曼也非常严格遵守徐远山的要求,不去打听这地方的任何情况,更不会要求出门。前面有一次赵一曼和徐远山交流时,他曾说过就是因为看到她忍着疼痛坚持工作和战斗,才决定冒险带她过来治疗的。

这里的医学真是先进,就连缺少的骨头都能补上。

徐远山有三天时间没有过来了,赵一曼知道徐远山肯定在忙着事情,民国哪里自从她离开后,按照徐远山的说法,应该都过去一个多月时间了。

刚吃完早餐,赵一曼就见到徐远山带着微笑从门外走进来,不过她仍细心看到徐远山眼神有一丝倦意。

“是不是又连着忙没有好好休息?”赵一曼关心问道,在东北的时候她就发现徐远山休息很少,每天睡觉几乎没有超过五个小时的。

徐远山在餐桌旁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先吩咐保姆去给他也准备双份的早餐,等保姆去准备后,然后才对赵一曼说道:“搞了一下小日本的航母。”

保姆和女佣都会说中国话,但也不会乱说话,聘请时就提醒过。

赵一曼自然惊讶不已:“不会吧,日本的航母这么好搞的?打沉了?”

徐远山摇摇头:“加贺号,日本的最大航母,我趁黑夜连锤了它四条鱼雷,没有看到效果就赶紧跑路了,应该沉不了,但也好受不了,不报废也得修两、三年时间。”

“能给说说经过吗。”赵一曼来了兴趣。

“也没有太复杂,”徐远山余光见保姆在灶台哪边忙着,另外有女佣人正在客厅收拾,就简单说了一下经过,“我从这里搞了一艘快艇,带上鱼雷后,趁天黑穿过航母外围的警戒线,释放鱼雷后立即调头就跑,你知道我们逃跑的速度有多快吗?”

赵一曼也觉得好笑,还有人以逃跑得快而自豪:“还能有多快?你们不是在海上乘船吗?”

徐远山打了比喻:“你曾在苏联时乘过火车,他们火车最高时速大概有50多公里,我们逃跑时,快艇的时速是火车最高时速的三倍,超过了150公里时速。”

这回赵一曼不觉得好笑了:“还有这么快的船?差不多赶上飞机的速度了,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想坐一坐。”

这时民国的飞机速度,一般在150公里至200公里时速据多,只有战斗机的最高时速能超过300公里。

看到保姆端着早餐过来,徐远山结束了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的,今天晚上我们要回去,吃过晚饭后我乘车过来接你,这里的东西,你喜欢的都可以带上。等会我还去机场练习飞机驾驶技术,你安心看书,中午吃饭不要等我,我不一定能过来。”

徐远山拍屁股回现代,却在民国时空留下了一大摊的事情,同样把民国进程搅和得相比原时空更变得面目全非。

这次袭击加贺号航母,由于没有确切的结果,加上这事又太大了,对西山江南抗日先锋军不知是好是坏,所以徐远山让王学文暂时先不要把消息传出去。

等他看情况变化后再说。

但他不传,对日本海军来说真是出乎意料,竟然支那竟有人放弃了这天大的功劳,所以一开始他们这些海军高层就没有考虑过对日本国内封锁消息。

加贺号航空母舰编队遭袭击袭不久,就有人把消息传回了国内。

日本海军如今最大的航空母舰加贺号,虽然没有被击沉,但确实被严重摧残了,消息传回岛国后,掀起了轩然大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