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三招齐下攻占岷州城(3)---(2 / 2)

原时空解放战争,教员敢留在陕北陪彭老总和他两万人西北野战军,对战胡宗南二十多万全新美械大军,道理也是在这里。

既然有撤退打算,鲁大昌立即就安排下去了,但不久就有手下人送来红军的传单。

他还不知道一切都已经迟了。

徐远山指挥龙组部队天亮前攻下二郎山,利用无人机在佛晓前沿岷州街道上空撒发一圈传单,就开始在二郎山上布置火力压制阵地。

半山坡上,布置一圈拥有四倍瞄准镜步枪的五十名神枪手,昨晚出现的神枪手伤亡,已经调入枪法好的战士补齐了。

山顶上,五门配有测距10倍瞄准镜的迫击炮在赵章成指挥下,建立起阵地。

五挺带10倍瞄准镜的重机枪布置是徐远山亲自负责,其中一挺就对着鲁大昌的师部,县政府所在的地方。

徐远山对重机枪和迫击炮的要求就是,上午10时后任何敌军士兵有露头的就打,必须在短时间里把岷州城整停摆了。

岷州城里国民党军队想突围,还是省省吧,尼玛,我让你连门都出不了,你以为后世防新冠的方式是虚的?

至于其它方面,徐远山就不用操心。

黄克城可是土共里罕见的军政大才,论战绩可能比彭、林及粟裕差一点,论说搞经济、民生治理也可能比陈云差一点,但你再挑不出两方面综合加分比他再高的人。

原时空天津解放接管是他负责,担任天津市委书记,理顺后马上被教员调湖南当省委书记,刚把湖南搞起来,又是教员说“军委更需要你”而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副总参谋长。

黄克城担任总后勤部长,正值抗美援朝志愿军后勤补给最困难之时,上任后,在他领导下,后勤部门完成了志愿军后勤补给打不断炸不烂的运输线,从1952年起保证了志愿军的军用物资补给,有力协助志愿军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

后面也是他接任粟裕担任了总参谋长,对解放军的改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因为后世宣传少的原因,徐远山开始对黄克城大将并没有多少了解,等到他拥有穿越民国时空能力后,认真并系统学习党史,才知道红一方面军里还隐藏着这一位大能。

实际上,徐远山出现也改变了黄克诚的轨迹,他这个人太正直,对那些右倾错误常持公开批评态度,红军在川西后期他又被撤职免去第10团政委,等到陕北后教员真正执掌再次启用他,红军改编时和徐海东搭班工作,成了由红十五军团改编成的115师344旅政委(旅长徐海东),后因徐海东病重无法履行旅长职务,又是他一肩挑,成了旅长和政委,率队从山西到中原、山东,后到东北,所率的部队(344旅,八路军五纵,新四军第3师,东北野战军39军)在抗战、解放战争闯下了赫赫威名。

如果在抗战时期,土共那支部队战斗力最强,是不是新四军第3师肯定有很多人出来摆道摆道,但到解放战争结束,解放军战斗力最强的军是39军这个在军内再没有人质疑。

现在在岷州城的外围,黄克城布置得滴水不漏,就连布置在城外国民党新编十四师的部队无一漏网。

上午10时一过,二郎山就响起阵阵枪声,在徐远山的命令下,岷州城墙上的守军先遭殃,凡是在城墙上防守没有躲起来,暴露在外的官兵先是被击杀。

然后是师部进出的军队成员,虽然宣传单要求老百姓不要出门,但即使有百姓在外面也不会误伤。

10倍瞄准镜在一千米内,绝对能区分军人和平民百姓。

居高临下精准射击的重机枪真是恐怕如斯。

一个小时后,真把整个县城打停摆了,击杀人数不到百人,就连师部门口也只是躺着流了一地血的三位传令兵尸体。

但,真是没有人再敢出门了。

中午时分,黄克城分别从第10团和第11团各派出一个连靠近东、西两门。

靠近东门的那个连红军,遭到布置城门上的门楼里机枪射击,一名红军战士牺牲,四名战士受伤。

本来山顶上掩护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就重点盯着东、西这两个城门。

当守军在门楼里开枪时,两挺重机枪就朝门楼顶开枪,可能效果不大,但不要紧,还有五门具有定点清除功能的迫击炮。

在赵章成指挥下,五门迫击炮各发射两发炮弹共10发炮弹,直接把门楼整个炸飞,东城门洞上的城墙……平了。

下午3时,随着红军两个连占据东、西两个城门,敌人师部位置,打出了白旗。

防守岷州城的国民党新编十四师,投降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