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途中被包围---(2 / 2)

经过多年的围剿,红军的军事人才也快耗完了吧,赵力胜在默默想着。

旁边的2营营长奉承地说道:“团座,要不我们派兵冲一下?说不定一冲对方就投降了。”

赵力胜点头同意,不过还是提醒说道:“前面这支部队,应该是徐老虎的部下,你们还是小心一点,一个多月前我们三军的7师一个补充团在天水西边被消灭,虽然补充团没有重武器,但也是一千出头的人枪,你们冲锋时候,除重机枪掩护外,迫击炮也要打几炮威慑一下。”

2营营长不以为然:“迫击炮就不用了吧,听说现在补给不上,炮弹也不多。”

赵力胜摆摆手,说道:“好吧,迫击炮每门打两发,你去准备吧,留一个排和重机枪在这里守着就行。”

当徐远山见到前面的国民党军队开始进攻时,差点忍不住要动用无人机查看敌情。

这种四面被围的感觉极为不舒服,他这时才理解四面楚歌的深意,为什么被围的许多士兵会选择投降,特别那些西方的白种人士兵。

这是一种非常让士兵恐惧的状况。

这时,徐远山看到对方进攻的人数还不到两百人,就算他独自一个人应付都不会胆怯,不过还得让战士注意对方的重机枪火力压制。

山口外与马家军大战,红军战士的许多伤亡大多是对方的轻、重机枪造成,这对徐远山来说印象很深刻。

他用十倍单筒望远镜观察,对方的重机枪离龙组部队最前面的防守战士不过六百左右米。

徐远山叫过来一名战士,让他到前面传话,敌人步兵前进到三百米前,所有带四倍瞄准镜的神枪手,设法瞄准敌人重机枪和轻机枪开火。

民24式水冷重机枪,支架很稳定,这对射击准确度很有帮助,但支架很高,都差不多到一个人肩膀的高度。

六百米距离,就算带四倍瞄准镜一枪是不易射中,但十枪呢?二十枪呢?

前面这个连可是有15名枪法最好战士,步枪配有四倍瞄准镜,等他们连续开火后,陆续就打翻了三名重机枪射手。

国民党团长赵力胜就在重机枪阵地不远的地方,眼睁睁就看着正在射击的重机枪手被连续打翻了三人,吓得他也赶紧趴下。

不科学啊,对方射击怎么这样准,而且还不知道子弹从哪里打过来的。

实际上,这很科学,后世的四倍瞄准镜可是远远胜出民国时期同倍数的瞄准镜。

玩过专业相机的人都知道,高级相机镜头质量越高,镜头里呈现的是一种艳丽的翡翠色,这是多层镀膜的效果。

清晰度极高。

徐远山采购的瞄准镜,就是这种多层镀膜的镜片,另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民国人多数有夜盲症,但有些人在白天的时候眼睛又特别好。

没有机会看书,连近视眼都免了,枪法好的人眼神本来就好。

而且这批五十副瞄准镜,昨天出发前配放下去的时候,就进行熟悉和校枪过程。

理工男办事,每一步都会按程序走,所以徐远山安排的事情也是很有条理性。

打别的移动目标有些难,打固定的又是耸立的重机枪手就容易得多,一轮十五支狙击枪射击,当然不会有轮空。

所以国民党士兵才开始进攻,火力掩护的重机枪首先就被打停摆了。

但让赵力胜觉得眼前的红军凶残,不是三名重机枪手被打伤、打死,而是近两个连进攻的士兵伤亡。

国民党士兵还没有攻到红军防守地方的两百米,在稀稀落落的枪声中,就被打倒三、四十位。

从国内军阀混战打怪升级的国民党中央军,其部队战斗意志并没有高到哪里,就算到后面的抗战,国战要求使士兵的战斗意志提高了不少,但是也很有限。

大量士兵的投降和上百万的伪军就足够说明,就如民间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所以进攻的国民党士兵败退了,败退时候又被打倒二十多人。

这时龙组部队大多数战士没有开枪,连五个石雷都没有用上,否则会让国民党士兵知道没有最凶残只有更凶残的说法。

就这样,不仅团长赵力胜,就连普通士兵也意识到面前红军地凶猛。

等到士兵全部退回来之后,赵力胜一看时间,已经5时多,是不可能发起进攻了,而且兵力也不够。

他给两个营长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一定要死死困住这股红军,晚上分两部分轮换值守,千万不要让红军夜间走脱了。

甚至赵力胜把他带来的警卫连也留下两个排,他只带一个排回庄浪县城。

更不可能想到,对面的红军反而担心他们这些国民党士兵走脱。

赵力胜决定回庄浪县再调些兵,不成的话让静宁县城的另一个团也派一、两个营过来帮忙,就算分润些功劳无所谓,反正首功是他的。

离开的赵力胜不知道,因为他的团在川道两头布置封堵的两挺重机枪。

让对面的头头眼馋得不得了。

自从把龙组那挺带有10倍瞄准镜重机枪留给韩先楚后,徐远山睡觉里就常梦到重机枪,特别造形漂亮的民24重机枪,他封存的包里还有四套重机枪用的10倍瞄准镜,就是上次和给红二十五军十套重机枪瞄准镜一起带过来的。

大胜马家军后,徐远山非常遗憾就是,一挺重机枪都没有缴获。

尼玛,马家军把重机枪都看得比人命还贵重,想他们的重机枪真是瞎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mkj.cc。船说手机版:https://m.shumkj.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