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29日中午,就在中央政治局做出邀请徐远山前往甘南的决定时,六盘山脉关山脚山口外,红军224团北上部队和龙组部队干部作战讨论也出了结果。
首先,经讨论后大家认为刘震政委提出把决战放到战斗的第二天最好,这样可能吸引更多的敌人。
刘震补充说道:“今天争取把所有的粮食、物资及马匹和牛全运送到山里,这可是今后我们坚持游击战的基础,就从部队里抽出年龄小的、身体弱的几十名战士去完成,他们完成后捎带负责山里其它方向的警戒。”
徐远山也赞同地说道:“把救护所设在山里,让赵石尔带7名女战士负责救治,战斗中出现伤员的,都要及时送进山里,真需要撤退战斗部队也不会受到拖累。”
1营营长权志中不愧是长征过来的红军基层指挥员,对撤退掩护的经验非常丰富:“除了阵地前有陷马洞外,阵地后也要挖陷马洞伪装好,只要我们红军知道如何通过就行,而且在山口处再准备七、八个开山炮,马家军敢追进山里来就炸它狗日的。”
事实上,前面布置阵前陷阱后,红军的战壕离山口就剩一公里了,但权志中建议还是很好,真的属于有备无患。
徐远山说道:“我把大家提的建议经讨论明确的战术进行梳理,大家后面可以再补充,大家认为把决战放第二天,那么第一天就尽可能不暴露各种陷阱:一是把二十名神枪手和五十名枪法好的战士,十挺轻机枪同样配一名副射手前移潜伏在阵地前八十米处,当然最好能挖几条交通壕最好,方便安全撤退。”
原来的神枪手有一名受伤后,从1营里挑里一名枪法好的战士补充,现仍有二十名持带瞄准镜步枪的神枪手,加上五十名枪法好的战士和十挺轻机枪,等于把交火距离移到阵地前两百至五百米。
这基本就是后世“武器前重后轻”的战术了。
如果敌人不发起超过五百匹战马冲锋,基本就能这支红军队伍有千人之数,他也不是二球货,除了观察一下山口外的红军营地倒没有贸然发起进攻。
等到下午4时左右,103旅马培清的骑兵团也过来了,不过只有一个多营,带队叫马忠义的副团长。
副团长马忠义曾经在1935年4月突袭过庆阳以北南梁堡后,带着五百名骑兵在白沙川追上陕甘边区政府主要领导及机关撤退人员,绝大部分政府机关人员突围了出来,但留下带队阻击的赤卫军参谋长梅生贵受伤被俘遭敌杀害。
所以马忠义到了西华镇后,也去观察红军阵地,他分析到红军在此地建立阻击阵地的原因,就是为了掩护把抢到的粮食和物资运到山里。
他盘算了一下,连105旅的骑兵连,总共超过了500名骑兵,只要一下子冲过去,绝对能冲散对方的阵形。
决定下来后,马忠义立即命人去叫105旅的骑兵连一起冲锋,等到马家军骑兵冲出西华镇时,时间才是4时30分。
西华镇的百姓见穷凶极恶的马家军骑兵部队真奔山口,很多人为那支红军队伍担心了起来。
这真是穷人的队伍啊,给所有老百姓送粮食送羊肉,真希望这些红军能逃脱。
红军早就严禁以待,就连徐远山和刘震各带一名战士也到了前面,他们两个都是神枪手,另外的战士就是替他们装填子弹。
红二十五军的作战特点就是每逢大战,团长、政委必须是站在第一线,所以战士们,特别那些15、16岁小战士战斗时也从不知道害怕。
而且后面的两个机枪分队二十多挺机枪同样进入阵地,如果前沿支撑不住要撤退时他们就实施火力掩护。
这个马忠义真太猖狂,明知道对方有阻击阵地,马队冲锋队形只散开不过三、四百米的宽度。
红军开枪射击没有命令,已经提前说过谁有把握谁就开枪,所以当敌人接近到五百米左右时,就开始有神枪手开枪。
徐远山也开了枪,他选的两支枪是射程较远的毛瑟98步枪,该枪使用尖弹头有效射程比较远,精度也算过得去,缺点就是枪身较长。
这时徐远山也不托大,在五百米时瞄的是战马,不过每一枪响都能打翻一匹战马,让旁边的刘震暗暗咋舌。
果然不愧是枪法上能技压全军的神人。
等徐远山连续打翻五匹战马,敌人骑兵才冲到四百米处,他把空枪递给旁边的战士,操起另一支毛瑟98步枪继续开枪。
这时轻机枪手、枪法好的五十名战士和旁边的刘震也开枪了。
“哒哒哒,哒哒哒”和“啪,啪”声猛然响起,这下子刚冲过四百米的骑兵可受不了,骑兵队形开始拐弯,想大孤形跑出枪林弹雨。